白苗族想去援助玉族,也是一件令人很头痛的事,因为两族并不直接交壤,白苗军想到玉族,必须得路过青丘族,而现在青丘族又岂肯放白苗军进入?
以飞虎军统帅南业的意思,就是己方大军强行穿过青丘境,直接打到玉族去,然后再与玉族合兵一处,共同抗击青黄联军。
听闻他的建议,一部分人点头表示赞同,另有一部分人则摇头反对。
我问郑适道:“郑帅,你觉得南业的策略如何?”
郑适对我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但对旁人嘴巴毒得很,他毫不留情面地说道:“若非知道南将軍对大王、对白苗忠心耿耿,出此下策,便可以敌族细作之罪问斩!”
南业差点被自己的吐沫呛到,老脸涨红,皱着眉头问道:“郑帅认为我的策略不妥?”
“何止不妥,简直是陷我军于万劫不复的险境!”郑适沉声说道:“孤军深入敌境,乃兵家大忌。一旦被青丘军困于青丘境,哪怕是被拖在青丘族,没有后勤补给的我军又能坚持多久?”
“可是,青丘军的主力已去攻打玉族……”
“谁告诉你青丘族是倾巢而出的攻打玉族?青丘族出兵五十万,而青丘族不算地方军,仅仅是直属军就已接近百万,可以说青丘族真正的主力还未出动,就在青丘族境内等着我军深入呢!”
南业被郑适的一顿抢白说的哑口无言,最后垂下头去,沉默不语。
就领兵打仗这方面,我对郑适是极为信任的,甚至信任的程度要胜过秦阳。我问道:“郑适,你觉得我军如何援助玉族最为合适?”
郑适想也没想,说道:“不出兵去往玉族,稳扎稳打的直攻青丘族!”
“哦?”我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其他大臣和将领则纷纷倒吸口凉气,不解地看着郑适。
郑适解释道:“进攻玉族的主力是青丘族,我军若想援助玉族,突破点还在青丘族身上。青丘军已分兵五十万,主力战团的战力必然不如我军,只要我军与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青丘军不会是我军的对手。只要我军能攻占青丘族两三个郡,青丘族必定慌乱,这时青丘族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收兵回救,只要青丘军撤出玉族,玉族之危也就迎刃而解,我军也不必与其硬敌,可撤兵回本土。”
南业不服气地问道:“如果青丘军不回救呢?执意要先灭玉族呢?”
郑适哈哈大笑,说道:“这样对我族就更有利了。我军可趁此机会,尽可能多的攻占青丘族城邑、郡县,并在所占领之地再立一青丘王,大王手里已有现成的人选,就是殷方的叔叔殷荣。殷荣比殷方更有资格做青丘王,我们打着殷荣这面旗帜,必能在青丘地站稳脚跟。到时就算青丘族和黄苗族联手灭了玉族,瓜分了玉族的领土,我族也同样能占领大片的青丘族土地,并不吃亏啊!”
呦!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觉得郑适的主意还真不错,南业喃喃说道:“可是大王已经答应玉族使节,一定会出兵援助玉族……”
郑适摇头而笑,说道:“大王一时的戏言又怎能当真?”
呵呵,郑适连托词都帮自己想好了!我眯起虎目,悠悠而笑,说道:“我军在从泗庸关出兵的同时,梧桐军和天山军还可同时从九黎出兵,进攻青丘境的九黎地,抢占更多的便宜。”
“没错!”郑适赞道:“大王英明!我军双管齐下,必会让青丘族手忙脚乱,首尾难以顾全,忙中易出错,我军便可寻找到更多的有利战机。”
我点点头,深吸口气,举目看向韦刑,问道:“韦刑,你觉得郑适的策略如何?”
韦刑一笑,拱手说道:“甚佳。”
我对郑适的主意非常认同,现在又得到韦刑的确认,我再不犹豫,当下做出决定,说道:“好!就按照郑适的办法做,我军两路出兵,双头并进,以蚕食青丘为目的,步步推进!”
说完话,我环视众人,震声道:“郑适听令!”
“末将在!”
“我命你部为先锋,于下月初出泗庸关,进军青丘境。”
“末将遵命!”
“左双听令!”
“末将在!”
“我命你部为策应,随平原军之后进入青丘族,一旦平原军遭遇强敌,你部伺机而动。”
“末将遵命!”
“南业、伍英儿听令!”
“末将在!”南业和伍英儿双双跨前一步,插手施礼。
我说道:“你二人率本部兵马,随本王出征!”
“末将遵命!”
“张睿听令!”
“末将在!”
“你部即刻前往泗庸关驻守,以防青丘军偷袭我族本土。”
“末将遵命!”
“沈奇、沈三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随平原军出征,协助平原军与青丘军交战!”
“遵命!”
我的调兵遣将速度极快,几乎是连想都不想,连续下令,只一会的工夫就把己方的进攻步骤安排妥当。而后,我又令牟让和云筝分别给驻扎在提亚的梧桐军以及驻守于九黎的天山军传令,于下月初两军兵合一处,共同南下,进攻青丘属九黎地。
我是族王,一声令下,白苗族上下皆动,刚刚抵御住伐白苗联盟不久的白苗族又再次卷入到战争的泥沼当中。
不过现在白苗军的战力比伐白苗联盟时要高出一个档次,首先各军的兵力都已得到恢复,除了梧桐军外皆达到鼎盛状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九黎人为主的战团已形成战斗力,前身为新军的虎威军和前身为西境军的飞龙军不仅善于箭射,而且还融合了白苗军善于近战的特点,可谓是远攻、近战都已兼备。
九黎人战团的迅速成长也是我敢于向外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资本。
白苗战团大规模南调,囤积于白苗青丘边境,青丘族对此事当然不是毫不知情。
当消息传到殷方的耳朵里时,殷方根本没往心里去,认为白苗军只是虚张声势,想把己方进攻玉族的大军吓回来。在他看来,白苗军的实力充其量和青丘军不相上下,而现在青丘军又与黄苗军兵合一处,实力远胜白苗军,即便借白苗王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兵冒犯青丘族。
他这么想,可有人不这么认为,右相董源。
听闻白苗已屯兵于白苗青丘边境,董源第一反应是糟糕,白苗军很可能要出兵青丘族。他向殷方建议,立刻停止攻打玉族,赶快收兵回撤,全力抵抗白苗军的进犯。殷方不以为然,对于董源的意见连考虑都未考虑,立刻驳回。
董源大急,对殷方说道:“大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白苗军一旦攻来,必是雷霆万钧,我军将难以……”
他话还未说完,殷方猛的一拍桌案,怒声喝道:“董相休要危言耸听!我族北方有二十万的大军驻扎,另有十万的虎贲军,别说白苗族不敢来犯,就算来了,我大青丘的铁骑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何况,黄苗族有五十万大军在我青丘族境内,是我青丘族的盟军,白苗军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攻。”
董源急道:“大王啊,我族北方多山林,一旦被白苗军利用,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至于黄苗军,无法重用,虽说装备精良,但无实战经验,让他们配合我军欺负弱小的玉族还可以,真要指望他们去抵御白苗军,恐怕还未看到白苗人的影子就先被吓跑了……”
“住嘴!”殷方气得脸色涨红,手指着董源,直呼其名道:“董源,当初让本王提防白苗族的是你,现在拿白苗族吓唬本王的还是你,若非看你一把年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本王早就一刀把你剁了。”
听殷方这么讲,董源的牛脾气也上来了,冷冷说道:“大王莫要忘记是当初是谁帮你争的王位!”
董源说些别的还好点,一提到王位二字,等于触碰到殷方的命根子了。后者腾的从王椅上站起,怒视董源,双目充血,五官扭曲,拳头握的咯咯作响,看样子像是要吃人似的。
董源可是助殷方得到王位的首要功臣,和殷方的关系也是最为亲近的,正因为这样,满朝上下也只有他敢拧着殷方的意思说话。平日里青丘族的大臣们对董源是又敬又怕,现在看上去君臣二人要当众翻脸,落井下石的人立刻蹦了出来。
首先说话的是左相郭辉,他摇头晃脑地说道:“董相实在是多虑了,大王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军现在正与黄苗联手,实力不知要胜白苗军多少倍。何况,白苗族刚刚在提亚打完仗,虽说是取胜了,但据报也是惨重,损兵折将甚众,如此情况之下,白苗军又怎敢出兵我族?董相可不要只长他人士气,灭我们自家的威风!”
郭辉话音刚落,大将軍李进又急不可耐地说道:“如果白苗军胆敢进犯我大青丘一寸土地,末将愿亲自前往北方,率我大青丘的铁骑,荡平白苗贼!”
听完这两位的话,殷方心头的怒火总算是平息了一点,他深吸口气,对董源咬牙切齿地说道:“同为青丘臣,你听听人家的话,再想想自己的话,难道不羞为青丘人吗?滚!滚回你家中去,本王议事,不需要你这种软骨头的懦夫参与!”
……
董源提醒殷方,白苗族在边境屯兵绝非恐吓,而是真打算大举来攻,殷方则认为董源胆小怕死,危言耸听,不仅没有理会,还把董源一顿臭骂,当众逐出朝堂,赶回家中。
可以说现在的青丘族朝廷,董源是唯一一个敢向殷方谏逆言的人,环顾其他的青丘族大臣,无不是只挑殷方喜欢听的说,只知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却无人能献出金石良言。
不过可惜的是,董源还是受到殷方的迁怒,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此降到冰点。
以飞虎军统帅南业的意思,就是己方大军强行穿过青丘境,直接打到玉族去,然后再与玉族合兵一处,共同抗击青黄联军。
听闻他的建议,一部分人点头表示赞同,另有一部分人则摇头反对。
我问郑适道:“郑帅,你觉得南业的策略如何?”
郑适对我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但对旁人嘴巴毒得很,他毫不留情面地说道:“若非知道南将軍对大王、对白苗忠心耿耿,出此下策,便可以敌族细作之罪问斩!”
南业差点被自己的吐沫呛到,老脸涨红,皱着眉头问道:“郑帅认为我的策略不妥?”
“何止不妥,简直是陷我军于万劫不复的险境!”郑适沉声说道:“孤军深入敌境,乃兵家大忌。一旦被青丘军困于青丘境,哪怕是被拖在青丘族,没有后勤补给的我军又能坚持多久?”
“可是,青丘军的主力已去攻打玉族……”
“谁告诉你青丘族是倾巢而出的攻打玉族?青丘族出兵五十万,而青丘族不算地方军,仅仅是直属军就已接近百万,可以说青丘族真正的主力还未出动,就在青丘族境内等着我军深入呢!”
南业被郑适的一顿抢白说的哑口无言,最后垂下头去,沉默不语。
就领兵打仗这方面,我对郑适是极为信任的,甚至信任的程度要胜过秦阳。我问道:“郑适,你觉得我军如何援助玉族最为合适?”
郑适想也没想,说道:“不出兵去往玉族,稳扎稳打的直攻青丘族!”
“哦?”我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其他大臣和将领则纷纷倒吸口凉气,不解地看着郑适。
郑适解释道:“进攻玉族的主力是青丘族,我军若想援助玉族,突破点还在青丘族身上。青丘军已分兵五十万,主力战团的战力必然不如我军,只要我军与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青丘军不会是我军的对手。只要我军能攻占青丘族两三个郡,青丘族必定慌乱,这时青丘族有两个选择,其一是收兵回救,只要青丘军撤出玉族,玉族之危也就迎刃而解,我军也不必与其硬敌,可撤兵回本土。”
南业不服气地问道:“如果青丘军不回救呢?执意要先灭玉族呢?”
郑适哈哈大笑,说道:“这样对我族就更有利了。我军可趁此机会,尽可能多的攻占青丘族城邑、郡县,并在所占领之地再立一青丘王,大王手里已有现成的人选,就是殷方的叔叔殷荣。殷荣比殷方更有资格做青丘王,我们打着殷荣这面旗帜,必能在青丘地站稳脚跟。到时就算青丘族和黄苗族联手灭了玉族,瓜分了玉族的领土,我族也同样能占领大片的青丘族土地,并不吃亏啊!”
呦!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觉得郑适的主意还真不错,南业喃喃说道:“可是大王已经答应玉族使节,一定会出兵援助玉族……”
郑适摇头而笑,说道:“大王一时的戏言又怎能当真?”
呵呵,郑适连托词都帮自己想好了!我眯起虎目,悠悠而笑,说道:“我军在从泗庸关出兵的同时,梧桐军和天山军还可同时从九黎出兵,进攻青丘境的九黎地,抢占更多的便宜。”
“没错!”郑适赞道:“大王英明!我军双管齐下,必会让青丘族手忙脚乱,首尾难以顾全,忙中易出错,我军便可寻找到更多的有利战机。”
我点点头,深吸口气,举目看向韦刑,问道:“韦刑,你觉得郑适的策略如何?”
韦刑一笑,拱手说道:“甚佳。”
我对郑适的主意非常认同,现在又得到韦刑的确认,我再不犹豫,当下做出决定,说道:“好!就按照郑适的办法做,我军两路出兵,双头并进,以蚕食青丘为目的,步步推进!”
说完话,我环视众人,震声道:“郑适听令!”
“末将在!”
“我命你部为先锋,于下月初出泗庸关,进军青丘境。”
“末将遵命!”
“左双听令!”
“末将在!”
“我命你部为策应,随平原军之后进入青丘族,一旦平原军遭遇强敌,你部伺机而动。”
“末将遵命!”
“南业、伍英儿听令!”
“末将在!”南业和伍英儿双双跨前一步,插手施礼。
我说道:“你二人率本部兵马,随本王出征!”
“末将遵命!”
“张睿听令!”
“末将在!”
“你部即刻前往泗庸关驻守,以防青丘军偷袭我族本土。”
“末将遵命!”
“沈奇、沈三听令!”
“末将在!”
“你二人随平原军出征,协助平原军与青丘军交战!”
“遵命!”
我的调兵遣将速度极快,几乎是连想都不想,连续下令,只一会的工夫就把己方的进攻步骤安排妥当。而后,我又令牟让和云筝分别给驻扎在提亚的梧桐军以及驻守于九黎的天山军传令,于下月初两军兵合一处,共同南下,进攻青丘属九黎地。
我是族王,一声令下,白苗族上下皆动,刚刚抵御住伐白苗联盟不久的白苗族又再次卷入到战争的泥沼当中。
不过现在白苗军的战力比伐白苗联盟时要高出一个档次,首先各军的兵力都已得到恢复,除了梧桐军外皆达到鼎盛状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九黎人为主的战团已形成战斗力,前身为新军的虎威军和前身为西境军的飞龙军不仅善于箭射,而且还融合了白苗军善于近战的特点,可谓是远攻、近战都已兼备。
九黎人战团的迅速成长也是我敢于向外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资本。
白苗战团大规模南调,囤积于白苗青丘边境,青丘族对此事当然不是毫不知情。
当消息传到殷方的耳朵里时,殷方根本没往心里去,认为白苗军只是虚张声势,想把己方进攻玉族的大军吓回来。在他看来,白苗军的实力充其量和青丘军不相上下,而现在青丘军又与黄苗军兵合一处,实力远胜白苗军,即便借白苗王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出兵冒犯青丘族。
他这么想,可有人不这么认为,右相董源。
听闻白苗已屯兵于白苗青丘边境,董源第一反应是糟糕,白苗军很可能要出兵青丘族。他向殷方建议,立刻停止攻打玉族,赶快收兵回撤,全力抵抗白苗军的进犯。殷方不以为然,对于董源的意见连考虑都未考虑,立刻驳回。
董源大急,对殷方说道:“大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白苗军一旦攻来,必是雷霆万钧,我军将难以……”
他话还未说完,殷方猛的一拍桌案,怒声喝道:“董相休要危言耸听!我族北方有二十万的大军驻扎,另有十万的虎贲军,别说白苗族不敢来犯,就算来了,我大青丘的铁骑也会让他们有来无回!何况,黄苗族有五十万大军在我青丘族境内,是我青丘族的盟军,白苗军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攻。”
董源急道:“大王啊,我族北方多山林,一旦被白苗军利用,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至于黄苗军,无法重用,虽说装备精良,但无实战经验,让他们配合我军欺负弱小的玉族还可以,真要指望他们去抵御白苗军,恐怕还未看到白苗人的影子就先被吓跑了……”
“住嘴!”殷方气得脸色涨红,手指着董源,直呼其名道:“董源,当初让本王提防白苗族的是你,现在拿白苗族吓唬本王的还是你,若非看你一把年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本王早就一刀把你剁了。”
听殷方这么讲,董源的牛脾气也上来了,冷冷说道:“大王莫要忘记是当初是谁帮你争的王位!”
董源说些别的还好点,一提到王位二字,等于触碰到殷方的命根子了。后者腾的从王椅上站起,怒视董源,双目充血,五官扭曲,拳头握的咯咯作响,看样子像是要吃人似的。
董源可是助殷方得到王位的首要功臣,和殷方的关系也是最为亲近的,正因为这样,满朝上下也只有他敢拧着殷方的意思说话。平日里青丘族的大臣们对董源是又敬又怕,现在看上去君臣二人要当众翻脸,落井下石的人立刻蹦了出来。
首先说话的是左相郭辉,他摇头晃脑地说道:“董相实在是多虑了,大王已经说得很清楚,我军现在正与黄苗联手,实力不知要胜白苗军多少倍。何况,白苗族刚刚在提亚打完仗,虽说是取胜了,但据报也是惨重,损兵折将甚众,如此情况之下,白苗军又怎敢出兵我族?董相可不要只长他人士气,灭我们自家的威风!”
郭辉话音刚落,大将軍李进又急不可耐地说道:“如果白苗军胆敢进犯我大青丘一寸土地,末将愿亲自前往北方,率我大青丘的铁骑,荡平白苗贼!”
听完这两位的话,殷方心头的怒火总算是平息了一点,他深吸口气,对董源咬牙切齿地说道:“同为青丘臣,你听听人家的话,再想想自己的话,难道不羞为青丘人吗?滚!滚回你家中去,本王议事,不需要你这种软骨头的懦夫参与!”
……
董源提醒殷方,白苗族在边境屯兵绝非恐吓,而是真打算大举来攻,殷方则认为董源胆小怕死,危言耸听,不仅没有理会,还把董源一顿臭骂,当众逐出朝堂,赶回家中。
可以说现在的青丘族朝廷,董源是唯一一个敢向殷方谏逆言的人,环顾其他的青丘族大臣,无不是只挑殷方喜欢听的说,只知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却无人能献出金石良言。
不过可惜的是,董源还是受到殷方的迁怒,两人之间的关系也由此降到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