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又似模糊,雾里看花般的各式各样的画卷戛然而逝,顾源的意识穆然醒来,心灵深处种种感悟念头纷至沓来,此起彼伏,碰撞出炽热的智慧火花。
他眉头微动,精神运转,一边捕捉灵感念头,一边审视自己状态。
顾源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奇妙无比的境界之中。
精神空间中的邪气早已消失不见,梦中的种种见闻,自己一切所思所想,都化为了一朵朵氤氲云气,虚托着他的意念腾飞,他的精神便在飞越之中再度升华,进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天地。
整个世界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灵动,充满了秘不可测的生机,洋溢着笔墨难以形容的奥妙禅机和道意。
意念变成了顾源的另一双眼睛,他能看到树木花草上每一条纹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气。
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座下山石间的缝隙,一道道暗缝自何处而生,又在何处而灭,能感应到厚重的山石之下隐藏的生命与活力。
顾源忽然起了兴致,意念寄托到了一株小草之上。
然后,他像是真的变成了一株小草一般,能够感觉到小草对阳光雨露的渴望,虽然细微,远远不如人类情感那般丰富,但却是真实存在着。
到了最后,顾源的精神意念破入神秘空间之中,寄托到了世界树幼苗之上。
一刹那之间,他的思感无限延伸,进入了一片空灵境界之中。无比庞大的世界树之中,似存在着不知多微小的世界,随生随灭,灭而再生,似是一个循环,每一次生灭间,总有着微微世界之力诞生,供给世界树幼苗成长,不过,这般自然产生的世界之力实在太过稀薄,按照顾源的感应,世界树幼苗一天所能自然诞生的世界之力也不过一缕……
顾源的精神意念瞬间回归身体。
他的脸色有着一霎那的惨白,随即缓缓恢复过来,顾源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做出了什么。
“元神”出窍!
顾源一直以来灵魂遁入神秘空间,这不是“元神”,唯有此时,灵魂通体无暇,精神意念延伸,随意分化,这才隐隐间有着元神的味道。
至此,身基、气基、神基均已有所成,顾源只觉真气流转之间如臂挥使,再无受到束缚,无法全力施为之感。
顾源睁开双眼,眼中精光外露,似有璀璨星河,又似有人间悲欢离合交织不断,良久,精光渐渐收敛,双眼之中竟是罕见的流出一丝泪花。
顾源叹息一声,轻轻拭去。眼神重又恢复坚定。
这次闭关,顾源不但借邪帝舍利杂气幻想锻炼了自己的精神意志,更是牵引化解开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执念,不但精神境界入得“收心第三”之境,同时也一举奠定自身“神”基,补上了最后一个短板。
只是两世为人,遍历不同世界,顾源已是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天道虚渺,神秘莫测,地道厚载,长养万物,二者均是玄之又玄,修行参悟亦是顺其自然,唯人道尘世固然变化繁芜,真假难辨,七情六欲更无休无止,苦海无边。
射雕世界之中,顾源不辨真假,差点迷失红尘之中,大唐世界,却又以之为假,视万物为蝼蚁,这皆非是正道。
唯有讲究先入世,再出世,勘破红尘,以已知之有形人道窥测未知之无形天道,乃至天人相应,心与道合,才是正道。
正如道经所云: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时顾源借着“神”基初定,明心见性,慧光绽放,心灵精微如一,却是已然明白,唯有如“圣人有情而不累于情”,才能遍历万界,笑看风云。否则,终有一日,情深不寿,大道崩溃。
这是圣人之道,亦为太上之道。
太上忘情,却非是绝情。忘情者会偶然动情,但无伤大雅,只消顺其自然,情由心发,亦由心止,有始亦有终,总能道心圆满。
而绝情者一旦动情,势必心神大乱,实力衰退的厉害,极难恢复。
还有一种,便是极情者。极情者动情固然无甚影响,却又容易反受情丝重重枷锁,斩不断理还乱,极难超脱。
武功到顾源这个境界,前路固然模模糊糊。可也能清晰感觉到,纯粹的御气心法,已然将限制自身真气衍化无穷的妙用。
这是射雕世界的局限,并不如何重视精神一道的修养,但在如今,已经不再适合顾源,为了发挥自身真气完全的威力,也为了统合自己一身精气神上的功夫,顾源必须创出一门新的心法,在原有心法的基础上添加一种统合一切的道。
顾源先天真气正道生一中的一,可以衍生阴阳五行等任何极端属性的特点,恰而其在理论上,只要顾源能够把握真气性质,可以将之衍化为天地间的任何已有的属性真气,发挥出此属性真气独特的妙用和威力,而最终,不管真气如何衍化,皆会“功成而弗居”,最终仍会周而复始,回归为最纯粹的先天真气……
这个过程中,先天真气坐镇中央,亘古不变,恰如太上一般,闲坐天地外,静观成住坏空。
又如天道一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将真气衍化为何种属性,便便需要应自己所需了,这便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是以,顾源将新的武功心法命名为“太上观天”。
只是,纵然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正,其中难度也是不小。如今更是仅是初成,尚未完善,用来导气归元进行修行还罢,但与他人过招,也只能以自己最熟悉的几种真气性质来对敌,无法发挥设想中的根据敌人真气性质临时衍化成可以克制的属性真气。
毕竟,天地广大,涵纳阴阳五行、四象八卦,有“大衍万象”之称,非得顾源亲身体验,才能发挥其武学真正威力。
心思流转之间,顾源已经决定,试剑天下。
不过,试剑天下,怎么试还有待考量,与其自己去追着别人,不然让别人来追自己。
隐隐间,顾源已是有所决定。
他眉头微动,精神运转,一边捕捉灵感念头,一边审视自己状态。
顾源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奇妙无比的境界之中。
精神空间中的邪气早已消失不见,梦中的种种见闻,自己一切所思所想,都化为了一朵朵氤氲云气,虚托着他的意念腾飞,他的精神便在飞越之中再度升华,进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天地。
整个世界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灵动,充满了秘不可测的生机,洋溢着笔墨难以形容的奥妙禅机和道意。
意念变成了顾源的另一双眼睛,他能看到树木花草上每一条纹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气。
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座下山石间的缝隙,一道道暗缝自何处而生,又在何处而灭,能感应到厚重的山石之下隐藏的生命与活力。
顾源忽然起了兴致,意念寄托到了一株小草之上。
然后,他像是真的变成了一株小草一般,能够感觉到小草对阳光雨露的渴望,虽然细微,远远不如人类情感那般丰富,但却是真实存在着。
到了最后,顾源的精神意念破入神秘空间之中,寄托到了世界树幼苗之上。
一刹那之间,他的思感无限延伸,进入了一片空灵境界之中。无比庞大的世界树之中,似存在着不知多微小的世界,随生随灭,灭而再生,似是一个循环,每一次生灭间,总有着微微世界之力诞生,供给世界树幼苗成长,不过,这般自然产生的世界之力实在太过稀薄,按照顾源的感应,世界树幼苗一天所能自然诞生的世界之力也不过一缕……
顾源的精神意念瞬间回归身体。
他的脸色有着一霎那的惨白,随即缓缓恢复过来,顾源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做出了什么。
“元神”出窍!
顾源一直以来灵魂遁入神秘空间,这不是“元神”,唯有此时,灵魂通体无暇,精神意念延伸,随意分化,这才隐隐间有着元神的味道。
至此,身基、气基、神基均已有所成,顾源只觉真气流转之间如臂挥使,再无受到束缚,无法全力施为之感。
顾源睁开双眼,眼中精光外露,似有璀璨星河,又似有人间悲欢离合交织不断,良久,精光渐渐收敛,双眼之中竟是罕见的流出一丝泪花。
顾源叹息一声,轻轻拭去。眼神重又恢复坚定。
这次闭关,顾源不但借邪帝舍利杂气幻想锻炼了自己的精神意志,更是牵引化解开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执念,不但精神境界入得“收心第三”之境,同时也一举奠定自身“神”基,补上了最后一个短板。
只是两世为人,遍历不同世界,顾源已是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天道虚渺,神秘莫测,地道厚载,长养万物,二者均是玄之又玄,修行参悟亦是顺其自然,唯人道尘世固然变化繁芜,真假难辨,七情六欲更无休无止,苦海无边。
射雕世界之中,顾源不辨真假,差点迷失红尘之中,大唐世界,却又以之为假,视万物为蝼蚁,这皆非是正道。
唯有讲究先入世,再出世,勘破红尘,以已知之有形人道窥测未知之无形天道,乃至天人相应,心与道合,才是正道。
正如道经所云:道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时顾源借着“神”基初定,明心见性,慧光绽放,心灵精微如一,却是已然明白,唯有如“圣人有情而不累于情”,才能遍历万界,笑看风云。否则,终有一日,情深不寿,大道崩溃。
这是圣人之道,亦为太上之道。
太上忘情,却非是绝情。忘情者会偶然动情,但无伤大雅,只消顺其自然,情由心发,亦由心止,有始亦有终,总能道心圆满。
而绝情者一旦动情,势必心神大乱,实力衰退的厉害,极难恢复。
还有一种,便是极情者。极情者动情固然无甚影响,却又容易反受情丝重重枷锁,斩不断理还乱,极难超脱。
武功到顾源这个境界,前路固然模模糊糊。可也能清晰感觉到,纯粹的御气心法,已然将限制自身真气衍化无穷的妙用。
这是射雕世界的局限,并不如何重视精神一道的修养,但在如今,已经不再适合顾源,为了发挥自身真气完全的威力,也为了统合自己一身精气神上的功夫,顾源必须创出一门新的心法,在原有心法的基础上添加一种统合一切的道。
顾源先天真气正道生一中的一,可以衍生阴阳五行等任何极端属性的特点,恰而其在理论上,只要顾源能够把握真气性质,可以将之衍化为天地间的任何已有的属性真气,发挥出此属性真气独特的妙用和威力,而最终,不管真气如何衍化,皆会“功成而弗居”,最终仍会周而复始,回归为最纯粹的先天真气……
这个过程中,先天真气坐镇中央,亘古不变,恰如太上一般,闲坐天地外,静观成住坏空。
又如天道一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将真气衍化为何种属性,便便需要应自己所需了,这便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是以,顾源将新的武功心法命名为“太上观天”。
只是,纵然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正,其中难度也是不小。如今更是仅是初成,尚未完善,用来导气归元进行修行还罢,但与他人过招,也只能以自己最熟悉的几种真气性质来对敌,无法发挥设想中的根据敌人真气性质临时衍化成可以克制的属性真气。
毕竟,天地广大,涵纳阴阳五行、四象八卦,有“大衍万象”之称,非得顾源亲身体验,才能发挥其武学真正威力。
心思流转之间,顾源已经决定,试剑天下。
不过,试剑天下,怎么试还有待考量,与其自己去追着别人,不然让别人来追自己。
隐隐间,顾源已是有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