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坑人。
李儒晋又将剩余人员分成了两组,一组,继续坦克用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这个项目不能停止,但研发方向暂时向发动机散热方向偏离,不解决散热问题,发动机无法上车。
另外的一组则继续消音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发方向暂时保密,但大家心中都有数,估计是向潜艇方面研发。这一组同样要离开帝都,同李儒晋一起赶往沪海,然后到舟山岛上,那里有大文帝国的一个军用造船厂。同样那里也是潜艇制造基地之一。
这样一拆分,整个研发小组的人员就严重不足了,本来大文帝国的技术性人才就不多,大文帝国为了筹建帝都研发中心,不得不从地方抽调人才,帝都的研发中心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文帝国科技人才的60%以上。
再从地方抽调人才,估计地方政府能疯掉,不少地方政府因为大量的科技人才被中央政府抽调,不得不暂停地方性的研究工作,有的也只是依靠剩余人才勉强维持。
这次,李儒晋把目光盯上了军部。盯上了军方的科技人才,上次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大部分人才来自地方,军方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据李儒晋了解,军方还是有不少高端人才的,这次李儒晋就盯上了他们。
当然凭借李儒晋的力量和威信是无法调动这些科技人才的,但他有个好师傅,帝国的大帅,只要能够说服他,抽调一些人才不是个问题,更何况李儒晋有十足的信心说服大帅。
李儒晋离开了研究所,一路上不断的想着说辞,是声情并茂,还是口若悬河,或者苦苦哀求?李儒晋一想一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军部大帅的办公室。
大帅朱其武正好在办公室,李儒晋先向师傅问了好,然后直接把来意说明了,腹中还在盘算着说辞,心想怎么说服大帅,结果大帅直接答应了李儒晋的请求。
李儒晋盘算了一肚子的说辞胎死腹中,噎的李儒晋十分难受,这个节奏不对啊!我不应该好好说道说道,甚至苦苦哀求,最后大帅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吗?
这怎么不按台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呢?
李儒晋走出大帅办公室的时候,表情极为郁闷,虽然大帅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李儒晋一肚子的台词没有说出来,心里那个难受啊!
李儒晋又返回了研究所,把研发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拆分,赶往沪海的两个小组从现在开始放假,回家探亲和做准备工作,五天之后在研究所集合,与军方的科技人才会和,然后集体赶往沪海。
另外一个小组继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人手不足的话先从其他部门调用几个,等补充人员赶到,再回原先的研发小组。
李儒晋布置完任务后,就赶往内阁了,内阁的大长老早就打过电话,等他回去解释报告中,他不明白的地方。同时大长老还有些问题想要和李儒晋好好探讨探讨。
报告中,大长老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李儒晋关于这次事故的定损,按照一般情况下,事故的定损只计算事故的直接损失,而李儒晋不但把直接损失算在里面,还把间接损失一同算在了里面。
把间接损失算在里面的话,这个定损数额就大了,李儒晋这次小小的使了个坏,只要把能算上的都算到了间接损失里了,如因为事故,造成钢铁厂停产一个月,这个损失算了进去。
伤亡工人的赔偿,算了进去,受伤工人的后续治疗费用,死亡工人子女培养费用,只要能和事故挂上钩的费用,统统的算在里面。
李儒晋甚至把精神赔偿这一块都写在里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抓住这次事故,使劲的坑一把。
按照李儒晋这个算法,大文帝国因为这次事故,损失达到了七个亿,其中设备损失就达到了五个亿,其实,大文帝国自己复制的生产线不过三个亿就够了。
而李儒晋却按照欧罗巴帝国的价格计算了这次损失。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好好的坑一把陈近民。在沪海了解陈近民的所作所为之后,李儒晋就打定主意,要趁这个机会坑死他。
这家伙在宝山钢铁厂仅几个月就把一个好好的,拥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祸害成这样,李儒晋能不是气的火冒三丈。
到了内阁,李儒晋把自己的用意和大长老解释了一下,除了要坑一下陈近民,李儒晋更希望通过这件事,来个杀鸡儆猴,让大文帝国的官员以后主意点,有的时候,果子不是那么好吃。
打铁还的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那瓷器活。
大文帝国以后还要建立大量的向宝山钢铁厂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个个都向这样,还让不让李儒晋活了。
对于李儒晋的做法,得到了大长老的支持,他也觉得这个时候需要对大文帝国的官员来个杀鸡儆猴,好好警告一下大文帝国的官员。
随后,大长老就钢铁厂的管理和发展和李儒晋进行了一番探讨,钢铁厂已经初具规模,是时候考虑他的组织构架问题了,大文帝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目标,这事还是落在李儒晋的头上。
发展,李儒晋没有多谈,还是等钢铁厂的产量达到五百万吨,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积累的时候再说,但钢铁厂的组织构架就不能不和大长老好好讨论一番。
按李儒晋的意思,在前期,由政府全面监管,这样能保证企业顺利、正常的成长,组织构架可以由内阁成立一个类似董事会的监管机构,对企业进行统筹安排、管理。
毕竟一个大型企业,动辄数万名工人,和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实行行政管理还是很有毕要的。然后在这个部门下再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如生产部门、安全部门、行政部门、销售部门等。
实行一个扁平化的垂直管理系统。在这里,李儒晋特别强调了安全部门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安全部门,这次钢铁厂的事故很大原因就是安全部门的权利不够大,能够让陈近民钻了空子。
另外一点就是技术性人才了,如果陈近民懂得生产技术,他就不会那么贸然突进了,这场事故也不会发生了。所以技术性人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极为重要。
大长老年岁已高,记性不如从前了,李儒晋说了这么多,大长老没有记下多少,大长老直接下命令,回家,给我把讲的这些统统给我写出来,明天一早交到我办公室。
李儒晋悲催了,看来今天晚上又要上个小夜班了!
另外的一组则继续消音技术的研发工作,研发方向暂时保密,但大家心中都有数,估计是向潜艇方面研发。这一组同样要离开帝都,同李儒晋一起赶往沪海,然后到舟山岛上,那里有大文帝国的一个军用造船厂。同样那里也是潜艇制造基地之一。
这样一拆分,整个研发小组的人员就严重不足了,本来大文帝国的技术性人才就不多,大文帝国为了筹建帝都研发中心,不得不从地方抽调人才,帝都的研发中心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文帝国科技人才的60%以上。
再从地方抽调人才,估计地方政府能疯掉,不少地方政府因为大量的科技人才被中央政府抽调,不得不暂停地方性的研究工作,有的也只是依靠剩余人才勉强维持。
这次,李儒晋把目光盯上了军部。盯上了军方的科技人才,上次研究所成立的时候,大部分人才来自地方,军方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据李儒晋了解,军方还是有不少高端人才的,这次李儒晋就盯上了他们。
当然凭借李儒晋的力量和威信是无法调动这些科技人才的,但他有个好师傅,帝国的大帅,只要能够说服他,抽调一些人才不是个问题,更何况李儒晋有十足的信心说服大帅。
李儒晋离开了研究所,一路上不断的想着说辞,是声情并茂,还是口若悬河,或者苦苦哀求?李儒晋一想一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军部大帅的办公室。
大帅朱其武正好在办公室,李儒晋先向师傅问了好,然后直接把来意说明了,腹中还在盘算着说辞,心想怎么说服大帅,结果大帅直接答应了李儒晋的请求。
李儒晋盘算了一肚子的说辞胎死腹中,噎的李儒晋十分难受,这个节奏不对啊!我不应该好好说道说道,甚至苦苦哀求,最后大帅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吗?
这怎么不按台本来,不按牌理出牌呢?
李儒晋走出大帅办公室的时候,表情极为郁闷,虽然大帅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李儒晋一肚子的台词没有说出来,心里那个难受啊!
李儒晋又返回了研究所,把研发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拆分,赶往沪海的两个小组从现在开始放假,回家探亲和做准备工作,五天之后在研究所集合,与军方的科技人才会和,然后集体赶往沪海。
另外一个小组继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人手不足的话先从其他部门调用几个,等补充人员赶到,再回原先的研发小组。
李儒晋布置完任务后,就赶往内阁了,内阁的大长老早就打过电话,等他回去解释报告中,他不明白的地方。同时大长老还有些问题想要和李儒晋好好探讨探讨。
报告中,大长老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李儒晋关于这次事故的定损,按照一般情况下,事故的定损只计算事故的直接损失,而李儒晋不但把直接损失算在里面,还把间接损失一同算在了里面。
把间接损失算在里面的话,这个定损数额就大了,李儒晋这次小小的使了个坏,只要把能算上的都算到了间接损失里了,如因为事故,造成钢铁厂停产一个月,这个损失算了进去。
伤亡工人的赔偿,算了进去,受伤工人的后续治疗费用,死亡工人子女培养费用,只要能和事故挂上钩的费用,统统的算在里面。
李儒晋甚至把精神赔偿这一块都写在里面,给人的感觉就是抓住这次事故,使劲的坑一把。
按照李儒晋这个算法,大文帝国因为这次事故,损失达到了七个亿,其中设备损失就达到了五个亿,其实,大文帝国自己复制的生产线不过三个亿就够了。
而李儒晋却按照欧罗巴帝国的价格计算了这次损失。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好好的坑一把陈近民。在沪海了解陈近民的所作所为之后,李儒晋就打定主意,要趁这个机会坑死他。
这家伙在宝山钢铁厂仅几个月就把一个好好的,拥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企业祸害成这样,李儒晋能不是气的火冒三丈。
到了内阁,李儒晋把自己的用意和大长老解释了一下,除了要坑一下陈近民,李儒晋更希望通过这件事,来个杀鸡儆猴,让大文帝国的官员以后主意点,有的时候,果子不是那么好吃。
打铁还的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那瓷器活。
大文帝国以后还要建立大量的向宝山钢铁厂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如果个个都向这样,还让不让李儒晋活了。
对于李儒晋的做法,得到了大长老的支持,他也觉得这个时候需要对大文帝国的官员来个杀鸡儆猴,好好警告一下大文帝国的官员。
随后,大长老就钢铁厂的管理和发展和李儒晋进行了一番探讨,钢铁厂已经初具规模,是时候考虑他的组织构架问题了,大文帝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更没有可以借鉴的目标,这事还是落在李儒晋的头上。
发展,李儒晋没有多谈,还是等钢铁厂的产量达到五百万吨,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积累的时候再说,但钢铁厂的组织构架就不能不和大长老好好讨论一番。
按李儒晋的意思,在前期,由政府全面监管,这样能保证企业顺利、正常的成长,组织构架可以由内阁成立一个类似董事会的监管机构,对企业进行统筹安排、管理。
毕竟一个大型企业,动辄数万名工人,和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差不多,实行行政管理还是很有毕要的。然后在这个部门下再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如生产部门、安全部门、行政部门、销售部门等。
实行一个扁平化的垂直管理系统。在这里,李儒晋特别强调了安全部门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安全部门,这次钢铁厂的事故很大原因就是安全部门的权利不够大,能够让陈近民钻了空子。
另外一点就是技术性人才了,如果陈近民懂得生产技术,他就不会那么贸然突进了,这场事故也不会发生了。所以技术性人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极为重要。
大长老年岁已高,记性不如从前了,李儒晋说了这么多,大长老没有记下多少,大长老直接下命令,回家,给我把讲的这些统统给我写出来,明天一早交到我办公室。
李儒晋悲催了,看来今天晚上又要上个小夜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