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承乾休沐之后,回到宫中当然要上课的。
    他上课不专心,被老师点名批评。
    他认错态度诚恳,又说自己是有些疑问想不明白才导致走神。
    于是他问他老师:“何为君子?”
    老师告诉他:君子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四不:不妄动,动必有道;不徒语,语必有理;不苟求,求必有礼;不虚行,行必有义。
    又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都是诸如此类的古书言、先贤曰。
    反正,都是老生常谈。
    李承乾想听的,不是这些。
    他问:“月有阴晴圆缺,花无百日红。一人今日行君子之事,来日则反之;或今日是小人,来日行君子之事。此人君子否?”
    老师回答,依然从古文中找字句来应对。
    他却仍然不满意。
    他觉得,这问题是杨皓引起了,所以杨皓有回答他的义务。
    于是他让人给杨皓捎信了。
    杨皓看着这位眼熟的护卫:“这是乾小郎君给我送来的?”
    他是道士啊。
    怎么来问他‘君子’?
    不应该问他什么是‘老子’么?
    护卫叉手说:“确实是公子命小人给小郎君送的信。公子命小的,若小郎君有回信,由小的带回。”
    杨皓有些无奈。
    不知道他现在正忙着设计“印刷机”么……
    好吧,李承乾那小子大概确实不知道。
    而且,那小子似乎已经提前到了少年的迷茫期了。如果想不通,以后思想很容易剑走偏锋的。
    啧啧,这么小就想那么多,难怪那么大压力呢。
    他想了想,说:“壮士请稍等,我这就写回信。”
    他回到房中,拿起了笔,一时却不知该如何下笔。
    看看李承乾在信上都提了什么问题?
    说,对君子的思考,是从他说的‘君子之大仁’想到的。
    说什么,先贤虽然言明了君子之德、君子之义,但太模糊,没有具体化。也没有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又问,君子就一定永远是君子,小人就永远是小人?
    君子?
    杨皓摇摇头。这可是一个大命题。
    他想了一会,重重下笔。
    一刻多钟后,他吹干墨迹,将信装好交给那位护卫。
    护卫朝他叉手,转身就走。
    李承乾收到信时,已经快傍晚了。
    他问护卫:“杨六郎可说什么了?”
    护卫说:“回太子话,杨六郎并未说什么。只是初时不信是太子给他的信。确定后,便回房写回信了。”
    李承乾想了想又问:“这信,他写了多久?”
    “一刻钟多些。”李承乾听了,对这回信多了些期待。却又担心信中所言,仍无法回答他内心问题。
    他展开信,看到上面的字,面上大囧。
    真不是他挑剔。
    而是杨六郎这字,与他五岁是写的差不多。
    不过还好,字都能看清楚。
    【乾小郎君钧鉴。承蒙你看得起,竟以君子为题,来问皓这刚还俗的小道士。】
    李承乾不由一笑,问杨六郎那样的问题,确实有些为难人。
    不过看到那些标点符号,他虽然不能知道意思,却也发现这些符号将句子断开后,信读起来容易得多。
    他再往下看,本想看看这些符号的妙处。可是接下来的一句,就让他屏息细读。
    【小郎君熟读《论语》,其中多有君子论。其种种微言大义,皓不复赘言。
    【皓亦常思:君子之道,何以鉴之?
    【君子百样,不一而足。窃以为:《论语》之君子言,均是答弟子问。师者,教人向善。弟子有问,师自以佳言对之。其君子言,当为仲尼于君子之向往,可望不可及。而非定天下君子之准绳。故,皓心向往,却不照准。
    【视先秦百官之职,皆推贤者。皆不识《论语》,有君子乎?
    【君者,尹口者。尹者,治事者也。古人之君子,乃发号施令、治理国家之人。故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先秦及秦,视百官为君子,皆为治理国家、治理百姓而设。在位者,必为国为民之贤者。
    【皓以为,君子与贤者并列。君子当行贤者之义。
    【何为贤者之义?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此志并终生践行者,必君子也!】
    砰~
    听到响声,宫人侍卫纷纷闯进来:“太子……”
    “出去!”李承乾涨红了脸,头也不抬,甩甩拍疼了的手,继续读信。
    【世人以《论语》之君子言,察之言行,论其人君子否。虽不离却有差。
    【人之言,其人之表也。
    【其人曰: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优其君。又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言实属君子贤者。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皮难画骨。知其人之表易,知其人之里难。
    【若其行尽状如君子。可称君子乎?
    【殊不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只因世人所见者,皆其人所令见也。阴司之事,何人得闻?状君子而阴司小人者,是为伪君子。
    【又所谓: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人随境况而异。君子乎?小人乎?论果不论言行。
    【窃以为:人必行,行必果。果义,则为君子迹。果不义,则为小人迹。
    【君子,不以言罪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载仲尼诛少正卯。世人多有谤之。后人曰:少正卯‘心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仲尼施君子之诛。
    【所谓君子之诛,以莫须有之名而罪人,置法度何地?其行必有义乎?其言必有理乎?其时法家并不盛行,各国皆律法不全,仲尼无法度可治少正卯,不得以行君子之诛,或真是‘必有义’亦‘必有理’,亦可谓合乎君子。
    【如今天子圣明,我大唐律法健全。若行君子之诛,以言、心诛人。虽强辩有理,实失之法度,于国于民不利。则非君子之迹。
    【可见,世事有变幻,君子之定义亦随之而变。
    【人之一生,茫茫数十载,经历世事变异,则其行其果,亦难有一致。若论其人君子抑或小人,实难定论。又,斯小人尤活,大可掩过饰非,当盖棺而后定论。何不留待后人评说?】
    【知名不具】
    一口气读完,李承乾长长吁了一口气。却又马上再读一次。
    他觉得杨皓这封信虽字不美,语句也略有瑕疵,但言却达意。且多有佳句警言。
    尤其是“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可为君子行为指向,让他热血沸腾。
    而“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优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句,又与前一句合。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人画皮难画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等句,似乎又是看透了世间百态的总结,发人深省。
    这信字虽丑,却让他如获至宝。却不知道,他以为的好句,全是杨皓信手捻来的。
    如今,他也不想着追寻什么君子定义了。
    正如信中最后一句说的:何不留待后人评说?
    他想追求君子之道,只需铭记八个字:君子大义,为国为民!
    他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外边有人提醒:“太子,该去给圣人与皇后请安了。”

章节目录

盛世黑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疯二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二神并收藏盛世黑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