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婧璇眼光有意无意的看了看唐风,“那就这样吧,而且……你这里不是还有个司机么,既然他能够受到唐小姐的青睐和信任,我相信如果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他应该也有能力解决吧?”
唐怡舒面色一滞,看了看唐风,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人,最多看不出是一个高中生,略显成熟;而且唐怡舒也不知道唐风有多大的本事,如果一定要评价,就是完全不堪一击的样子。
这可是关乎到白婧璇的安全,唐怡舒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不同于唐怡舒的忐忑,唐风心中则微微松了口气。
昨天也好,现在也好,白婧璇两次面对他都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更没有点破他的身份,虽然唐风拿不准白婧璇这么做的目的,但至少这正合他的心意。
反正迟早都会单独面对白婧璇,唐风索性转过头,微笑着,带着几分试探性质的说道:“白小姐,我虽然没多大本事,但若是遇到一些小麻烦,还是能够解决一下的,你看咱们现在是直接去狮子山,还是?”
听到唐风这么说,唐怡舒心中真是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真是有些后悔带着唐风出来了。
唐怡舒想不通,唐风怎么就这么大的胆子呢?难道他真的打算泡白婧璇,难道他在白小姐面前真就感觉不到什么压力么?难道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么?
更何况,他说话就说话吧,偏偏还是在白小姐面前夸下如此海口,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唐怡舒的一颗心简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张的观察着白婧璇的表情,见她那张绝美的容颜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悦的表情,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唐怡舒殊不知,白婧璇现在心中也十分的无语,同时也生出了几分好笑。
唐风没多大的本事?只能解决一些小麻烦?开什么玩笑啊?
对于唐风的本事,她可是相当有发言权的,她和唐风相处的一幕一幕,何止惊心动魄?
如果说“风神”唐风都没有什么本事,那这天底下,恐怕真就找不到几个有本事的人了。
微微思忖了一下,白婧璇展颜一笑,“我听说狮子山有个牡丹园,我们去看看吧,考察的事情也可以一起办,怎么样?”
听见白婧璇这么说,唐怡舒不禁感到一阵的后怕和庆幸。
还好昨天晚上,她就提前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这种情况,也及时的做出了准备,不然的话,那恐怕她现在就更加手足无措了。
“既然白小姐有如此雅兴,不如我们去牡丹园转转?那里还算是wc县标志性的地方,就连省上导演都带剧组去那里拍过电影。”
对于唐怡舒的建议,白婧璇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微微颔首,“那就去看看好了。”
敲定了去向的问题,唐风便启动了车子,朝着狮子山开了过去。
一路上,唐怡舒就好像一名最称职的导游,认真的给白婧璇讲解着wc县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白婧璇的脸上也始终都面带微笑,似乎对唐怡舒所讲的东西很感兴趣的样子。
不过以唐风敏锐的感觉,却觉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比起唐怡舒所讲解的那些事情,白婧璇似乎对他更有兴趣一些,目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若即若离的飘过来一下,一旦他稍稍留意,便又飘然而去。
这样的情况,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唐风不禁觉得自己就好像被白婧璇给盯上了似的,不由得暗暗揣度起白婧璇的心思来。
可惜,正所谓女人心海底针,有时候唐风都猜不透他身边的女人,至于白婧璇这种本身就像个谜一样的女人,那就更加的猜不透了。
武定狮子山是位于wc县以西,因山形象一头伏卧的雄狮,因而得名。狮子山山体南北走向,与乌蒙山遥相对望。山势由南向北缓缓斜下,山顶四周是陡峭的悬崖,从正面观赏山势,十分雄伟。
狮子山上风景如画,有好几座寺庙和道观,还有牡丹园、数座凉亭,狮子山上苍天大树比比皆是,无数小溪依娆其间。
狮子山的动物占wc县动物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进入山中,鸟语花香,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让你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流连忘返,不知归处。
也正是狮子山独特的条件,让他成了武城唯一拿得出手的一张明信片,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只可惜政府近年来才重视狮子山,打算开发来旅游,所以现在的它并没有给武城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
狮子山wc县城后方,唐风将车子开上了狮山大道,朝狮子山行去,而唐怡舒也给白婧璇讲起来武城狮子山的传说:
据传狮子山最早不像一只狮子,也不叫狮子山,而叫“通天山“。通天山,高耸人云,直达天庭,世人得知此山能通天庭,于是,有些想到天堂过神仙日子的人,便沿着这座山涌向天庭。
玉皇大帝得知凡人来到天上,便命太白金星前去追查这些人究竟从何路而来?当得知通天山这条直通天庭的道路时,玉皇大帝即命雷公速将通天山劈断。
雷公得令,立刻来到通天山的上空,挥动锤楔,用力一击,只听一声霹雳,通天山被拦腰砍断,山顶形成一个大平台,平台边缘形成了百丈悬崖。
从此,通天山,再也通不了天,人也不能上天了。但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将山劈断,于是便把通天山改称为“谁劈峰“。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九十九条白龙云游到“谁劈峰“,看见这些山清水秀,奇峰异境,留恋不愿离去,便在山下住了下来。从此“谁劈峰“的四周流出九十九股泉水,滋润着武城坝子,造福于人类。
人们为感谢白龙,就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龙庵,终年祭祀。于是又将谁劈峰改名为白龙山。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头雄狮来到白龙山,见到山势雄伟,水丰林茂,也想在此定居,便与白龙争夺此山。
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狮吼龙啸,飞沙走石,狂风暴雨,地动山摇,难分难解。
经过九九八十一个昼夜的激战,白龙战败而逃。有两条逃往禄劝方向住下,据说就是禄劝境内的二龙山。
潜伏在东山的白龙,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总想寻机报仇,收复被狮子抢占的领土。但他们知道凭武力斗不过狮子,于是便把东山慢慢地向上拱起,想堵住武城坝子的出水,用积水淹没狮子。
这神奇的说,更使狮子山充满诱人的色彩……在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中,有关明朝建文帝削发为僧,来狮子山当和尚的神奇故事,在武城坝子里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情节生动感人,“钩担戳出月牙潭“,便是众多传说之一。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将李景隆、谷王穗背叛建文,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军已经打进南京城,自知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拔剑就要自刎,众大臣见状急上前拉住,少监王钺上前奏道:“太祖临终时,曾交给臣一个铁匣子,嘱咐说:“子孙如果有急难,就打开这个铁匣子“等语,请皇上打开铁匣,定有锦囊妙计“。
接着就把铁匣抬了出来,这铁匣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建文皇帝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三张和尚化缘的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纹银十绽,张红绒上写着:“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现之西房“。
大家一看,应文当然是允炆的谐音,即指建文皇帝,应能即为吴王教授杨应能,而应贤是谁呢?监察御史叶希贤挺身而出说:“在场的二十多位大臣中,名字中有贤字的只有我一人,我愿落发跟随皇帝出走。“这时建文已痛哭失声,长叹道:“这是命中注定的,还有什么可说啊“。
便下令放火焚烧皇宫,翰林编修程济立即为建文剃了光头,换上僧服。马皇后睹此惨状,痛不欲生,投火自尽。建文和杨应能、叶希贤化装为和尚,程济为道人,连同其他二十多个大臣,分别从鬼门和水门连夜逃出皇宫。
建文君臣四人,一路以师徒相称,东藏西躲,历尽艰辛,经过一年长途跋涉,半路走散了应能,应贤,建文同程济二人来到西南省城。这时镇守的总兵官是世袭黔国公沐晟。沐晟自小在宫中同建文一起长大,两人情同手足,但是,他怕招来灭门之罪,不敢收留建文,只好把他送到武城狮子山隐藏起来。
建文到狮子山正续禅寺以后,被安排去挑水。那时寺里二三百和尚饮用水,都要到三里外的山脚菜鼋河去挑。建文从未干过这样艰苦的活,一天下来,就压得肩膀红肿,腰酸腿疼。当他挑到半路的盐臼湾歇气时,用钩担头在地上使劲地戳了一下说“要是这里有股泉水,我们就可以少走一半路了“。
第二天去挑水路过这里时,建文看到昨天戳的地方,便冒出股清泉来。从此,他们就不必跑到山脚去挑,每天由这里挑水,少走了许多路。于是人们在这里盖了一个寺庙,取名“圆觉庵“。
后来建文觉得从这里挑水还闲远,便在后山门外用钩担头戳了一个坑说:“水在这里就好了!“第二天一早,建文看见昨日用钩担戳过的那个月牙形小坑里,竟有满满一坑水,便约了几个挑水和尚在这里挖水,才挖几尺深,便有一股清泉汩汩地流出来。他们又仿照钩担戳的小坑形状。修了一个月牙形的水池,命名为“月牙潭“。
说来也怪,这月牙潭里的水,雨季不溢,旱季不蚀,终年都是那么满,那么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寺里再来多少人,都能够供应。泉水清冽甘甜,用来沏茶,香醇爽口,用来做豆腐,鲜嫩可口,自此,狮子山的豆腐远近闻名,成为办素斋必不可少的菜肴。
后人认为这水是龙(建文皇帝)引来的,便在潭中雕了一条石龙,这“月牙潭“便成了狮子山的一景。
又说建文从洱源带来一棵茶龙树,栽在正续禅寺大殿右侧的花台上,每天精心浇灌,茶龙树长得枝繁叶茂,开出来茶花足有碗口大,九蕊十八瓣,颜色红似火,甚是喜人。有一天,武城知县的公子带领一帮仆从到狮子山来玩,看见茶花,伸手就摘下两朵,寺僧上前制止,反遭恶骂。
建文闻声走出大殿说道:“粗鲁折花,还恶语伤人,你这人好生无理,若不是出家人以兹悲为怀,我真想给你一个耳光“。
县官的儿子采得两朵茶花,欢喜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狂风暴雨,到家后脸上肿起五个指头大的巴掌印。当晚就发烧爆死了。县官听了仆人的禀告,心中暗自一惊,是何方僧人,竟有这样大的本事,还没动手,脸上就肿巴掌印。
急命差役到狮子山把和尚抓来,暂时关在府楼内。这正是夏天,府楼内蚊子成群,叮得建文无法安眠,他一边扑打着蚊子,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这些蚊子不叮人就好了“。
话音刚落,建文身边再也不见蚊子来叮咬了。打自以后,府楼内的蚊子再也不会叮人了。当建文正想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时,耳边又响起呱噪呱噪的蛙声,吵得他无法安眠。
原来府楼的隔壁是个孔庙,孔庙池里的青蛙,整夜叫个不停,使建文甚为烦躁。建文起来到窗前,对着孔庙说道:“青蛙也不叫就好了“。顿时,哇声骤止。从此,孔庙池塘里的青蛙都成了哑巴,再也不会叫了。
直到现在,武城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府楼里的蚊子不咬人,池塘里的青蛙不会叫,这都是建文的福命大,蚊子青蛙都听他的话。“
故事讲完,唐风也差不多到了,而这一路驶来,除了被白婧璇看的有点发毛,唐风也留意到了一件事情,在唐怡舒这辆车后面,始终都有一辆商务车不远不近的跟着,就好像一条尾巴,如影随行。
;
唐怡舒面色一滞,看了看唐风,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人,最多看不出是一个高中生,略显成熟;而且唐怡舒也不知道唐风有多大的本事,如果一定要评价,就是完全不堪一击的样子。
这可是关乎到白婧璇的安全,唐怡舒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不同于唐怡舒的忐忑,唐风心中则微微松了口气。
昨天也好,现在也好,白婧璇两次面对他都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表情变化,更没有点破他的身份,虽然唐风拿不准白婧璇这么做的目的,但至少这正合他的心意。
反正迟早都会单独面对白婧璇,唐风索性转过头,微笑着,带着几分试探性质的说道:“白小姐,我虽然没多大本事,但若是遇到一些小麻烦,还是能够解决一下的,你看咱们现在是直接去狮子山,还是?”
听到唐风这么说,唐怡舒心中真是要多无语就有多无语,真是有些后悔带着唐风出来了。
唐怡舒想不通,唐风怎么就这么大的胆子呢?难道他真的打算泡白婧璇,难道他在白小姐面前真就感觉不到什么压力么?难道他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么?
更何况,他说话就说话吧,偏偏还是在白小姐面前夸下如此海口,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唐怡舒的一颗心简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张的观察着白婧璇的表情,见她那张绝美的容颜上并没有露出什么不悦的表情,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唐怡舒殊不知,白婧璇现在心中也十分的无语,同时也生出了几分好笑。
唐风没多大的本事?只能解决一些小麻烦?开什么玩笑啊?
对于唐风的本事,她可是相当有发言权的,她和唐风相处的一幕一幕,何止惊心动魄?
如果说“风神”唐风都没有什么本事,那这天底下,恐怕真就找不到几个有本事的人了。
微微思忖了一下,白婧璇展颜一笑,“我听说狮子山有个牡丹园,我们去看看吧,考察的事情也可以一起办,怎么样?”
听见白婧璇这么说,唐怡舒不禁感到一阵的后怕和庆幸。
还好昨天晚上,她就提前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的这种情况,也及时的做出了准备,不然的话,那恐怕她现在就更加手足无措了。
“既然白小姐有如此雅兴,不如我们去牡丹园转转?那里还算是wc县标志性的地方,就连省上导演都带剧组去那里拍过电影。”
对于唐怡舒的建议,白婧璇表现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微微颔首,“那就去看看好了。”
敲定了去向的问题,唐风便启动了车子,朝着狮子山开了过去。
一路上,唐怡舒就好像一名最称职的导游,认真的给白婧璇讲解着wc县的风土人情,奇闻趣事,白婧璇的脸上也始终都面带微笑,似乎对唐怡舒所讲的东西很感兴趣的样子。
不过以唐风敏锐的感觉,却觉得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比起唐怡舒所讲解的那些事情,白婧璇似乎对他更有兴趣一些,目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若即若离的飘过来一下,一旦他稍稍留意,便又飘然而去。
这样的情况,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唐风不禁觉得自己就好像被白婧璇给盯上了似的,不由得暗暗揣度起白婧璇的心思来。
可惜,正所谓女人心海底针,有时候唐风都猜不透他身边的女人,至于白婧璇这种本身就像个谜一样的女人,那就更加的猜不透了。
武定狮子山是位于wc县以西,因山形象一头伏卧的雄狮,因而得名。狮子山山体南北走向,与乌蒙山遥相对望。山势由南向北缓缓斜下,山顶四周是陡峭的悬崖,从正面观赏山势,十分雄伟。
狮子山上风景如画,有好几座寺庙和道观,还有牡丹园、数座凉亭,狮子山上苍天大树比比皆是,无数小溪依娆其间。
狮子山的动物占wc县动物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进入山中,鸟语花香,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让你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流连忘返,不知归处。
也正是狮子山独特的条件,让他成了武城唯一拿得出手的一张明信片,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风采。只可惜政府近年来才重视狮子山,打算开发来旅游,所以现在的它并没有给武城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
狮子山wc县城后方,唐风将车子开上了狮山大道,朝狮子山行去,而唐怡舒也给白婧璇讲起来武城狮子山的传说:
据传狮子山最早不像一只狮子,也不叫狮子山,而叫“通天山“。通天山,高耸人云,直达天庭,世人得知此山能通天庭,于是,有些想到天堂过神仙日子的人,便沿着这座山涌向天庭。
玉皇大帝得知凡人来到天上,便命太白金星前去追查这些人究竟从何路而来?当得知通天山这条直通天庭的道路时,玉皇大帝即命雷公速将通天山劈断。
雷公得令,立刻来到通天山的上空,挥动锤楔,用力一击,只听一声霹雳,通天山被拦腰砍断,山顶形成一个大平台,平台边缘形成了百丈悬崖。
从此,通天山,再也通不了天,人也不能上天了。但人们都不知道是谁将山劈断,于是便把通天山改称为“谁劈峰“。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九十九条白龙云游到“谁劈峰“,看见这些山清水秀,奇峰异境,留恋不愿离去,便在山下住了下来。从此“谁劈峰“的四周流出九十九股泉水,滋润着武城坝子,造福于人类。
人们为感谢白龙,就在山上建了一座白龙庵,终年祭祀。于是又将谁劈峰改名为白龙山。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头雄狮来到白龙山,见到山势雄伟,水丰林茂,也想在此定居,便与白龙争夺此山。
双方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狮吼龙啸,飞沙走石,狂风暴雨,地动山摇,难分难解。
经过九九八十一个昼夜的激战,白龙战败而逃。有两条逃往禄劝方向住下,据说就是禄劝境内的二龙山。
潜伏在东山的白龙,不甘心失败,千方百计总想寻机报仇,收复被狮子抢占的领土。但他们知道凭武力斗不过狮子,于是便把东山慢慢地向上拱起,想堵住武城坝子的出水,用积水淹没狮子。
这神奇的说,更使狮子山充满诱人的色彩……在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中,有关明朝建文帝削发为僧,来狮子山当和尚的神奇故事,在武城坝子里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情节生动感人,“钩担戳出月牙潭“,便是众多传说之一。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守将李景隆、谷王穗背叛建文,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军已经打进南京城,自知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拔剑就要自刎,众大臣见状急上前拉住,少监王钺上前奏道:“太祖临终时,曾交给臣一个铁匣子,嘱咐说:“子孙如果有急难,就打开这个铁匣子“等语,请皇上打开铁匣,定有锦囊妙计“。
接着就把铁匣抬了出来,这铁匣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建文皇帝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三张和尚化缘的度牒,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纹银十绽,张红绒上写着:“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现之西房“。
大家一看,应文当然是允炆的谐音,即指建文皇帝,应能即为吴王教授杨应能,而应贤是谁呢?监察御史叶希贤挺身而出说:“在场的二十多位大臣中,名字中有贤字的只有我一人,我愿落发跟随皇帝出走。“这时建文已痛哭失声,长叹道:“这是命中注定的,还有什么可说啊“。
便下令放火焚烧皇宫,翰林编修程济立即为建文剃了光头,换上僧服。马皇后睹此惨状,痛不欲生,投火自尽。建文和杨应能、叶希贤化装为和尚,程济为道人,连同其他二十多个大臣,分别从鬼门和水门连夜逃出皇宫。
建文君臣四人,一路以师徒相称,东藏西躲,历尽艰辛,经过一年长途跋涉,半路走散了应能,应贤,建文同程济二人来到西南省城。这时镇守的总兵官是世袭黔国公沐晟。沐晟自小在宫中同建文一起长大,两人情同手足,但是,他怕招来灭门之罪,不敢收留建文,只好把他送到武城狮子山隐藏起来。
建文到狮子山正续禅寺以后,被安排去挑水。那时寺里二三百和尚饮用水,都要到三里外的山脚菜鼋河去挑。建文从未干过这样艰苦的活,一天下来,就压得肩膀红肿,腰酸腿疼。当他挑到半路的盐臼湾歇气时,用钩担头在地上使劲地戳了一下说“要是这里有股泉水,我们就可以少走一半路了“。
第二天去挑水路过这里时,建文看到昨天戳的地方,便冒出股清泉来。从此,他们就不必跑到山脚去挑,每天由这里挑水,少走了许多路。于是人们在这里盖了一个寺庙,取名“圆觉庵“。
后来建文觉得从这里挑水还闲远,便在后山门外用钩担头戳了一个坑说:“水在这里就好了!“第二天一早,建文看见昨日用钩担戳过的那个月牙形小坑里,竟有满满一坑水,便约了几个挑水和尚在这里挖水,才挖几尺深,便有一股清泉汩汩地流出来。他们又仿照钩担戳的小坑形状。修了一个月牙形的水池,命名为“月牙潭“。
说来也怪,这月牙潭里的水,雨季不溢,旱季不蚀,终年都是那么满,那么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寺里再来多少人,都能够供应。泉水清冽甘甜,用来沏茶,香醇爽口,用来做豆腐,鲜嫩可口,自此,狮子山的豆腐远近闻名,成为办素斋必不可少的菜肴。
后人认为这水是龙(建文皇帝)引来的,便在潭中雕了一条石龙,这“月牙潭“便成了狮子山的一景。
又说建文从洱源带来一棵茶龙树,栽在正续禅寺大殿右侧的花台上,每天精心浇灌,茶龙树长得枝繁叶茂,开出来茶花足有碗口大,九蕊十八瓣,颜色红似火,甚是喜人。有一天,武城知县的公子带领一帮仆从到狮子山来玩,看见茶花,伸手就摘下两朵,寺僧上前制止,反遭恶骂。
建文闻声走出大殿说道:“粗鲁折花,还恶语伤人,你这人好生无理,若不是出家人以兹悲为怀,我真想给你一个耳光“。
县官的儿子采得两朵茶花,欢喜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狂风暴雨,到家后脸上肿起五个指头大的巴掌印。当晚就发烧爆死了。县官听了仆人的禀告,心中暗自一惊,是何方僧人,竟有这样大的本事,还没动手,脸上就肿巴掌印。
急命差役到狮子山把和尚抓来,暂时关在府楼内。这正是夏天,府楼内蚊子成群,叮得建文无法安眠,他一边扑打着蚊子,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要是这些蚊子不叮人就好了“。
话音刚落,建文身边再也不见蚊子来叮咬了。打自以后,府楼内的蚊子再也不会叮人了。当建文正想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时,耳边又响起呱噪呱噪的蛙声,吵得他无法安眠。
原来府楼的隔壁是个孔庙,孔庙池里的青蛙,整夜叫个不停,使建文甚为烦躁。建文起来到窗前,对着孔庙说道:“青蛙也不叫就好了“。顿时,哇声骤止。从此,孔庙池塘里的青蛙都成了哑巴,再也不会叫了。
直到现在,武城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谚:“府楼里的蚊子不咬人,池塘里的青蛙不会叫,这都是建文的福命大,蚊子青蛙都听他的话。“
故事讲完,唐风也差不多到了,而这一路驶来,除了被白婧璇看的有点发毛,唐风也留意到了一件事情,在唐怡舒这辆车后面,始终都有一辆商务车不远不近的跟着,就好像一条尾巴,如影随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