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鲁若麟要求尽快完成剿匪任务,但是何海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准备稳扎稳打,一步步的来。
何海的剿匪行动开始的地方并不是在太湖,而是太湖周边地区。何海知道不把这些水匪的陆地联系斩断,水匪们就不会被清剿干净。所以何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民兵,否则仅凭安国军的两万人马想要控制住太湖周边地区完全是痴心妄想。
有了在南京组建民兵的经验,在太湖周边组建民兵就比较驾轻就熟了。特别是各地其实也有自己组建的民兵队伍,不过一般这种队伍都是地方乡绅组建的,目的也只是保护本族或者本地域的安全。本身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比较低,是一种纯防御性质的准军事组织。
何海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民兵组织进行整合,淘汰不合格的人员,招募一些新的成员,并对民兵进行打散重组,削弱他们的小团体属性,同时进行严格的训练。
因为有鲁若麟下发的命令,何海毫不客气的在太湖周边地区征兵、征粮,用地方的资源完成剿匪和组建新军的任务。
如今的安国军多强势啊,地方官府又不傻,肯定不敢与安国军作对,非常配合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不管怎么说,安国军的行动对地方是大有好处的,除了少数豢养水匪的家族,太湖周边的乡绅百姓对太湖水匪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们对安国军的行动非常支持,安国军也借由剿匪行动开始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渗透到江南地方。
要说对安国军的好感度,除了松江,太湖经济圈的百姓对安国军也非常友好,这为安国军深入地方创造了比较好的前置条件。
安国军的海外贸易带动的可不是松江一地,江南都深受影响。太湖周边原本就经济发达,特别是种植业和手工业,并不弱于松江,甚至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更加发达。仅仅是为安国军提供各种原材料,太湖周边的城市就赚了不少。
苏州原本就经济发达,这几年搭上安国军的顺风车,更是混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养蚕抽丝、种棉纺纱这两样的实力在整个江南都是首屈一指的。
以前织布也是江南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在安国军的大型工厂崛起之后,江南的织布行业在成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安国军生产的丝绸和布匹即使加上运费和利润都比江南本地生产的布匹成本还低,这让江南本地生产的布匹毫无竞争力可言,只能转向原材料的生产。
好在安国军对于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多少都吃得下去,江南的商人们仅仅只是出售原材料依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用巨大的数量代替了质量。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生产那些原材料过上比较宽松的生活,这些都是安国军给江南这边带来的好处。
今天,苏州城里热闹非凡,江南地域内凡是能够上得来台面的大家族、商人纷纷云集这里,参加安国军举行的江南发展大会。
此次会议的召集者是安国军商业司的司长王福来,面对这位主管安国军商业的财神爷,江南的商人们绝对不敢忽视,何况这次会议是关系到安国军未来在江南的发展规划,但凡有些想法的人都不会愿意错过。
苏州城一下子涌入如此多的豪商巨贾,各种酒楼、客栈、会馆立马人满为患,价格上涨了几倍都一房难求。实力更强的人则将目标放在各处园林,豪掷千金只为能够有一个体面的住所,展示自己实力的同时还可以结交八方来宾。
秦楼楚馆更是对安国军感激涕零,生意好到爆棚。当红的姐儿已经不是给多少钱可以请到的了,没有一定的关系人家根本不会接单。
豪客太多,苏州城里的女妓早已供不应求,只能从周边府县紧急调人。毕竟豪商们的聚会没有几个知名的姐儿作陪,总会差一些味道。
无意间,这次大会也变成了青楼界的一场盛会,江南一带稍微有些名气的红倌人都来到了苏州。即使没有受到邀请,也要想办法过来,否则岂不是显得自己没有台面。
苏州官府对于此次会议可谓心态复杂,既觉得很有面子,又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巨大的人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治安压力,一个应对不好,造成的影响可就大了去。州县的衙役们已经全部上街了,依然人手不够,苏州知府不得不将驻军拉出来维持城内秩序。
也就是大明朝的商税征收实在惨不忍睹,否则光凭这次会议带来的人流以及消费,苏州官府就可以赚上不少。
不过苏州百姓倒是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好处,对于会议爆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喜迎八方来宾,笑对四方来客,就是苏州百姓们的真实写照。
作为苏州知名的园林拙政园,自然是众多豪商们租借的重要目标。只是拙政园的主人下塘徐家无论别人出多少价钱都不松口,甚至是一些世交好友也被委婉拒绝。就在大家抱怨徐家太不通情理的时候,有消息传来:拙政园已经被安国军选为此次会议的主会场,已经提前被安国军租下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徐家为什么那么不讲情面了,感情是抱上了安国军的大腿啊,真是羡煞旁人。
当苏州府已经热闹了上十日之后,一队安国军士兵来到了苏州拙政园,将拙政园里里外外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并接手了拙政园的保卫工作,大家就知道正主们要来了。
徐家为了接待此次会议,甚至举债将拙政园修缮了一番。当然,安国军也没准备白嫖,已经提前支付了租借费用,不过不少,五千两。
五千两其实对于租借偌大的拙政园来说并不够,特别是在苏州此时一园难求的情况下。不过徐家也知道机会难得,只要这次的会议举办成功,对于徐家来说名声就会大大的提高,更是抱上了安国军这条大粗腿。对于已经衰落的徐家来说,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啊。
安国军接手拙政园三天后,在水师师长何海的亲自护卫下,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进入拙政园,万众期待的会议终于要开始了。
自从正主进入拙政园之后,外面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打听园里的消息,只是安国军防护非常严密,泄露出来的消息极其有限。而拙政园的仆人们,已经提前得到了主家的警告,没人敢随便向外面嚼耳根子。
又过了三天,拙政园正门大开,欢迎与会人员进入。
安国军的护卫们仔细检查每一位与会嘉宾,确保没有危险人物进入。正门口都是排队等待检查进入的贵人们,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相熟的,自然开始热情的交谈起来。
“王兄,幸会,幸会啊。”
“陈兄,好久不见啊。”
“你也来参加会议?”
“是啊,承蒙安国军看得起,给我发了邀请函,实在是荣幸啊。”
“以王兄的实力,参加会议不是实至名归吗,王兄太谦虚了。”
“以我等的实力,不过是来凑个热闹,关键还是要看安国军和那些大商人们。不过能够参见这样的盛会,已经满足了啊。”
“不错,不错,知足了啊。”
……
因为与会人数众多,已经不适合在室内举行,会议的主会场被安排在了拙政园的一个大型花园里。
这里已经摆满了桌椅,桌面上摆好了糕点、茶水和水果,仆人们穿梭期间,为客人们斟茶倒水。
江南地界的知名红倌人也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她们零星分布在会场中,与来宾们亲切交谈,活跃气氛。
今天不用这些红倌人们表演才艺,只要静静的做一个美丽花瓶就可以了。
顺便说一句,请这些红倌人们参加会议没有花安国军一文钱。在安国军提出这个意向之后,所有的红倌人以及背后的东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与拙政园的徐家一样,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宣扬的资本。别说不要钱了,还有好多红倌人想倒贴钱进来呢。可惜名额有限,只有真正有名气的才有资格进入。
在来宾们到齐之后,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安国军的代表终于出场了,与会的来宾们连忙站起来以视尊重。
走在最前头的是苏松巡抚,在场有不少人都认识。即使不认识,巡抚老爷身上的官服,锦鸡补子也表明了他的身份。
令人惊奇的是,巡抚大人身边还有一个并排行走的貌美年轻女子,边走还边与巡抚大人亲切交谈,态度非常的随意,似乎并没有被巡抚大人的官威压制。
苏州知府则落在巡抚大人身后,身边有一男两女同行,同样在轻声交谈着。
一行人来到主会台,分别依次落坐,可以明显看出这三个女人的地位并不低,足以与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重大的场合,主会台上突然出现三名女子,自然引起了下面的一阵低声惊呼。
与会的不乏与安国军熟悉的商人,他们轻声的向旁边的同伴介绍道:“与巡抚大人一起的是安国军财政司的副司长,安国军名副其实的财神爷。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安国公的如夫人。至于另外两名女子,貌美者为安国军文宣司的司长柳如是,另一位是安国军工业司的司长向招弟。”
众人听了他们的介绍心中更是惊讶,看向他们的眼神更是充满了钦佩,如果不是现在的场合不太适合,众人恨不得马上八卦一番。
对于安国军有女官这件事情,在场诸人皆有耳闻,而且有不少人在安国军还见过,但是她们在江南本土公开亮相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众人从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与其他人的关注点不同,在场的红倌人们眼睛齐刷刷的盯上了柳如是。
对于这位青楼前辈,她的传奇性仅次于安国公夫人李雪晴,甚至在青楼界的知名度比李雪晴更高。毕竟柳如是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凭实力稳稳的坐在安国军文宣司司长的位置上好几年,没有真才实学是肯定不可能的。
望着主会台上熠熠生辉、谈笑自若、不卑不亢的柳如是,在场的红倌人们满满的钦佩与羡慕。
安国军在江南收拢识字青楼女子的行动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真正能够在青春年少之时离开青楼去安国军的少之又少,像李雪晴和柳如是这样的只是少数特例。大多数被安国军挑走的青楼女子,都是年岁渐长,在青楼没有什么竞争力,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青楼放弃的。
毕竟像这些红倌人,一个个身价不菲,安国军不可能为她们花费大笔银钱。毕竟安国军需要的不是她们的美貌,而是学识。偏偏这些红倌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在美貌上,安国军再怎么有钱也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当然,这并不妨碍安国军在青楼界的崇高地位,在那些青楼女子心中,安国军就是天堂,二者合二为一。毕竟只要不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在青楼里稍微用心学习一些东西,未来不是没有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一天。
原本青楼女子的未来是灰暗与绝望的,现在安国军为她们在幸福之门上留了一条缝,这就是最大的恩惠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安国军女官们越来越多的进入江南,肯定会大大提高女子们的社会地位,青楼女子的生存状况在此影响下肯定也会得到改善,这是大势所趋。
虽然人员已经到齐了,但是会议并没有直接开始,而是留了一点时间让大家相互熟悉、适应一下。
安国军商业司的人员则开始挨个为在场的来宾分发会议资料,让他们知道会议议程以及一些需要讨论的事情。
不光与会来宾,就连参加会议的红倌人们也人手一份,让她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很多红倌人的眼睛都微微有些泛红。
何海的剿匪行动开始的地方并不是在太湖,而是太湖周边地区。何海知道不把这些水匪的陆地联系斩断,水匪们就不会被清剿干净。所以何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民兵,否则仅凭安国军的两万人马想要控制住太湖周边地区完全是痴心妄想。
有了在南京组建民兵的经验,在太湖周边组建民兵就比较驾轻就熟了。特别是各地其实也有自己组建的民兵队伍,不过一般这种队伍都是地方乡绅组建的,目的也只是保护本族或者本地域的安全。本身的训练水平和战斗力比较低,是一种纯防御性质的准军事组织。
何海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民兵组织进行整合,淘汰不合格的人员,招募一些新的成员,并对民兵进行打散重组,削弱他们的小团体属性,同时进行严格的训练。
因为有鲁若麟下发的命令,何海毫不客气的在太湖周边地区征兵、征粮,用地方的资源完成剿匪和组建新军的任务。
如今的安国军多强势啊,地方官府又不傻,肯定不敢与安国军作对,非常配合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不管怎么说,安国军的行动对地方是大有好处的,除了少数豢养水匪的家族,太湖周边的乡绅百姓对太湖水匪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他们对安国军的行动非常支持,安国军也借由剿匪行动开始将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渗透到江南地方。
要说对安国军的好感度,除了松江,太湖经济圈的百姓对安国军也非常友好,这为安国军深入地方创造了比较好的前置条件。
安国军的海外贸易带动的可不是松江一地,江南都深受影响。太湖周边原本就经济发达,特别是种植业和手工业,并不弱于松江,甚至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更加发达。仅仅是为安国军提供各种原材料,太湖周边的城市就赚了不少。
苏州原本就经济发达,这几年搭上安国军的顺风车,更是混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养蚕抽丝、种棉纺纱这两样的实力在整个江南都是首屈一指的。
以前织布也是江南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在安国军的大型工厂崛起之后,江南的织布行业在成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安国军生产的丝绸和布匹即使加上运费和利润都比江南本地生产的布匹成本还低,这让江南本地生产的布匹毫无竞争力可言,只能转向原材料的生产。
好在安国军对于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多少都吃得下去,江南的商人们仅仅只是出售原材料依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用巨大的数量代替了质量。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生产那些原材料过上比较宽松的生活,这些都是安国军给江南这边带来的好处。
今天,苏州城里热闹非凡,江南地域内凡是能够上得来台面的大家族、商人纷纷云集这里,参加安国军举行的江南发展大会。
此次会议的召集者是安国军商业司的司长王福来,面对这位主管安国军商业的财神爷,江南的商人们绝对不敢忽视,何况这次会议是关系到安国军未来在江南的发展规划,但凡有些想法的人都不会愿意错过。
苏州城一下子涌入如此多的豪商巨贾,各种酒楼、客栈、会馆立马人满为患,价格上涨了几倍都一房难求。实力更强的人则将目标放在各处园林,豪掷千金只为能够有一个体面的住所,展示自己实力的同时还可以结交八方来宾。
秦楼楚馆更是对安国军感激涕零,生意好到爆棚。当红的姐儿已经不是给多少钱可以请到的了,没有一定的关系人家根本不会接单。
豪客太多,苏州城里的女妓早已供不应求,只能从周边府县紧急调人。毕竟豪商们的聚会没有几个知名的姐儿作陪,总会差一些味道。
无意间,这次大会也变成了青楼界的一场盛会,江南一带稍微有些名气的红倌人都来到了苏州。即使没有受到邀请,也要想办法过来,否则岂不是显得自己没有台面。
苏州官府对于此次会议可谓心态复杂,既觉得很有面子,又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巨大的人流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治安压力,一个应对不好,造成的影响可就大了去。州县的衙役们已经全部上街了,依然人手不够,苏州知府不得不将驻军拉出来维持城内秩序。
也就是大明朝的商税征收实在惨不忍睹,否则光凭这次会议带来的人流以及消费,苏州官府就可以赚上不少。
不过苏州百姓倒是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好处,对于会议爆发出了强烈的热情。喜迎八方来宾,笑对四方来客,就是苏州百姓们的真实写照。
作为苏州知名的园林拙政园,自然是众多豪商们租借的重要目标。只是拙政园的主人下塘徐家无论别人出多少价钱都不松口,甚至是一些世交好友也被委婉拒绝。就在大家抱怨徐家太不通情理的时候,有消息传来:拙政园已经被安国军选为此次会议的主会场,已经提前被安国军租下了。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徐家为什么那么不讲情面了,感情是抱上了安国军的大腿啊,真是羡煞旁人。
当苏州府已经热闹了上十日之后,一队安国军士兵来到了苏州拙政园,将拙政园里里外外都仔细检查了一遍,并接手了拙政园的保卫工作,大家就知道正主们要来了。
徐家为了接待此次会议,甚至举债将拙政园修缮了一番。当然,安国军也没准备白嫖,已经提前支付了租借费用,不过不少,五千两。
五千两其实对于租借偌大的拙政园来说并不够,特别是在苏州此时一园难求的情况下。不过徐家也知道机会难得,只要这次的会议举办成功,对于徐家来说名声就会大大的提高,更是抱上了安国军这条大粗腿。对于已经衰落的徐家来说,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啊。
安国军接手拙政园三天后,在水师师长何海的亲自护卫下,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进入拙政园,万众期待的会议终于要开始了。
自从正主进入拙政园之后,外面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打听园里的消息,只是安国军防护非常严密,泄露出来的消息极其有限。而拙政园的仆人们,已经提前得到了主家的警告,没人敢随便向外面嚼耳根子。
又过了三天,拙政园正门大开,欢迎与会人员进入。
安国军的护卫们仔细检查每一位与会嘉宾,确保没有危险人物进入。正门口都是排队等待检查进入的贵人们,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相熟的,自然开始热情的交谈起来。
“王兄,幸会,幸会啊。”
“陈兄,好久不见啊。”
“你也来参加会议?”
“是啊,承蒙安国军看得起,给我发了邀请函,实在是荣幸啊。”
“以王兄的实力,参加会议不是实至名归吗,王兄太谦虚了。”
“以我等的实力,不过是来凑个热闹,关键还是要看安国军和那些大商人们。不过能够参见这样的盛会,已经满足了啊。”
“不错,不错,知足了啊。”
……
因为与会人数众多,已经不适合在室内举行,会议的主会场被安排在了拙政园的一个大型花园里。
这里已经摆满了桌椅,桌面上摆好了糕点、茶水和水果,仆人们穿梭期间,为客人们斟茶倒水。
江南地界的知名红倌人也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她们零星分布在会场中,与来宾们亲切交谈,活跃气氛。
今天不用这些红倌人们表演才艺,只要静静的做一个美丽花瓶就可以了。
顺便说一句,请这些红倌人们参加会议没有花安国军一文钱。在安国军提出这个意向之后,所有的红倌人以及背后的东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与拙政园的徐家一样,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宣扬的资本。别说不要钱了,还有好多红倌人想倒贴钱进来呢。可惜名额有限,只有真正有名气的才有资格进入。
在来宾们到齐之后,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安国军的代表终于出场了,与会的来宾们连忙站起来以视尊重。
走在最前头的是苏松巡抚,在场有不少人都认识。即使不认识,巡抚老爷身上的官服,锦鸡补子也表明了他的身份。
令人惊奇的是,巡抚大人身边还有一个并排行走的貌美年轻女子,边走还边与巡抚大人亲切交谈,态度非常的随意,似乎并没有被巡抚大人的官威压制。
苏州知府则落在巡抚大人身后,身边有一男两女同行,同样在轻声交谈着。
一行人来到主会台,分别依次落坐,可以明显看出这三个女人的地位并不低,足以与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重大的场合,主会台上突然出现三名女子,自然引起了下面的一阵低声惊呼。
与会的不乏与安国军熟悉的商人,他们轻声的向旁边的同伴介绍道:“与巡抚大人一起的是安国军财政司的副司长,安国军名副其实的财神爷。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安国公的如夫人。至于另外两名女子,貌美者为安国军文宣司的司长柳如是,另一位是安国军工业司的司长向招弟。”
众人听了他们的介绍心中更是惊讶,看向他们的眼神更是充满了钦佩,如果不是现在的场合不太适合,众人恨不得马上八卦一番。
对于安国军有女官这件事情,在场诸人皆有耳闻,而且有不少人在安国军还见过,但是她们在江南本土公开亮相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众人从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与其他人的关注点不同,在场的红倌人们眼睛齐刷刷的盯上了柳如是。
对于这位青楼前辈,她的传奇性仅次于安国公夫人李雪晴,甚至在青楼界的知名度比李雪晴更高。毕竟柳如是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凭实力稳稳的坐在安国军文宣司司长的位置上好几年,没有真才实学是肯定不可能的。
望着主会台上熠熠生辉、谈笑自若、不卑不亢的柳如是,在场的红倌人们满满的钦佩与羡慕。
安国军在江南收拢识字青楼女子的行动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真正能够在青春年少之时离开青楼去安国军的少之又少,像李雪晴和柳如是这样的只是少数特例。大多数被安国军挑走的青楼女子,都是年岁渐长,在青楼没有什么竞争力,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青楼放弃的。
毕竟像这些红倌人,一个个身价不菲,安国军不可能为她们花费大笔银钱。毕竟安国军需要的不是她们的美貌,而是学识。偏偏这些红倌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在美貌上,安国军再怎么有钱也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当然,这并不妨碍安国军在青楼界的崇高地位,在那些青楼女子心中,安国军就是天堂,二者合二为一。毕竟只要不是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在青楼里稍微用心学习一些东西,未来不是没有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一天。
原本青楼女子的未来是灰暗与绝望的,现在安国军为她们在幸福之门上留了一条缝,这就是最大的恩惠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安国军女官们越来越多的进入江南,肯定会大大提高女子们的社会地位,青楼女子的生存状况在此影响下肯定也会得到改善,这是大势所趋。
虽然人员已经到齐了,但是会议并没有直接开始,而是留了一点时间让大家相互熟悉、适应一下。
安国军商业司的人员则开始挨个为在场的来宾分发会议资料,让他们知道会议议程以及一些需要讨论的事情。
不光与会来宾,就连参加会议的红倌人们也人手一份,让她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尊重。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让很多红倌人的眼睛都微微有些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