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作者:太冲天马
分卷阅读112
减员的情况之下,仍然没有溃败,甚至战斗意识越来越猛,有好几次都差一点就冲破了明军阵地,最后都是被打炮给轰了回去,在真刀真枪的近身肉搏上面,明军的平均水平到底比对方差了一大截,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亲率一支铁骑冲阵,这也是清朝建国以后,为了对付明军火器特地用银子砸出来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不惧弩箭射击,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但最后,还是被近乎无穷无尽的炮弹给炸成粉碎,八千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无一逃跑,就连豪格都被炸掉了下半身,死在血泊里,仍然挥刀向南。
杀到傍晚,双方收兵,初步统计,连卢象升带孙传庭的队伍,一共损失了三万多人,清军死伤的将是明军的几倍,十万人往上!很多部都成建制地被消灭,绝大多数都被打残,明军受兵安下营寨,等待明天再战。李云崖想要派人提醒两位司令小心清军劫营,或者出兵去劫满清的营,但又想,在打仗方面,不管是卢象升、孙传庭,还是皇太极,都远远超过自己百倍能力,这种小儿科的事情还用得着自己提醒么?小说里写的那种,随随便便半夜去劫营就能以少胜多……都是写书人的意淫,什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哪有那么容易!
吃晚饭的时候,两人跟卢象升开了个碰头会,卢象升说:“这次咱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已先立于不败之地,但今日一战,建奴损伤极大,须防建奴逃跑!”
在当初制定战略的时候,袁可立就提出来:“历朝历代,北方皆有异族,时常入寇犯边,汉征匈奴,唐伐突厥,虽皆取胜,但不过百余年太平,其繁衍生息,人定增长,很快便卷土重来,即便尽灭其族,斩草除根,不久之后,又会有其他族类游牧于此,似野草一般,风吹复生。”
李云崖志在一举解决边患问题,而且他不像传统政治家那样,嫌弃北方荒芜,只守着长城里边的土地,他要东北,要蒙古,甚至要西伯利亚,因此这会绝对不能让满清跑掉,否则以后仍是后患无穷,只是他没有卢象升这样敏锐的眼光,能够判断出来清军要走。
于是,朱由检派人传令给孙传庭,让他派兵向北,拉长防线,堵住满清西向的道路,绝不能再让他们跑到蒙古草原上去!
然而,真的让卢象升给猜对了,当天晚上,满清再一次撤离,白天这一场硬碰硬的厮杀,清军战斗力最强的,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如果明天再打一天,他会很快开始溃败,到时候就真的要亡族灭种了!
皇太极将满族中最优秀的战士挑选出来,每个战士在马背上驮着一名最健康最漂亮的少女,趁着夜色先行离开,提前到江边架浮桥。
然后是满清贵族加上亲属……事实上真正的满人数量本来也不多,从崇祯二年开始折损,到现在剩的更少的,什么钱财细软都抛掉,只带着御寒的冬装,加上一些应急的东西,开始撤退,如果说之前从沈阳撤退到长春,再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是再做战略收缩的话,现在就是真的在逃跑。
皇太极把阿敏留下,在这里坐镇,稳住剩下的蒙汉朝三族人抵挡明军。
皇太极对于兄弟是很忌惮的,当年的四大贝勒,除了代善乖巧,对皇太极誓死表忠之外,阿敏跟莽古尔泰都被皇太极找机会整治,莽古尔泰现在已经死了,阿敏被圈禁,两人都被削了爵位,这回皇太极把阿敏找了出来,以父亲之名,让他在这里继续抵抗明军。
明朝这边实现想到了皇太极会撤离,但只以为他会往西跑,一旦翻阅了兴安岭进入蒙古草原,就成了蛟龙入海,大鹏升天,明军再难将他们追上全歼,因此主要把守西面,谁知皇太极想到了明军这一手,没有往西走,而是往东北走。
第二日明军合围,清军最能打的满人已经离开,战马等物资也被大量带走,剩下的那些人发现皇太极没了,纷纷来找阿敏:“不是说昨天晚上送走的只是小孩子吗?怎么皇上都不见了?”
阿敏持刀砍断桌案,怒斥群臣,下令全军备战,跟明军一决生死!
本来清军就已经打不过明军,这下更是士气低落到极点,打到半路,阿敏看情况越来越糟,急忙忙带着剩下还能打的一万多人先行逃走,剩余的那些伤残老弱更加不是明军的对手,转眼之间土崩瓦解,死伤投降者无数。
到了哈尔滨,抓过清军俘虏进行审问,才知道皇太极昨天晚上已经走了,而且跑的方向是东北,明朝君臣相顾懊悔,四人一商量,由卢象升率军继续追歼残敌,其他人班师还朝,通过俘虏口中得知,皇太极带的最多不过两万人,阿敏也就万八千,合在一起不足三万,即便真的跑掉了,未来三五十年之内,也无法再威胁到明朝,这一场明清之间的全面战争,以明军获得全胜而告终。
朱由检跟李云崖回到北京,受到满朝文武跟京畿百姓的夹道欢迎,大明苦建奴久矣,尤其崇祯二年冬天那次,京畿百姓仍然记忆犹新,很多人家破人亡,举族灭门,如今皇上御驾亲征,在国师的辅佐之下,一举将建奴老家给端了,抓回来的满清俘虏数以万计!许多百姓跪在地上,热泪盈眶,口呼万岁,天佑大明。
回到太液池,两人都忙碌起来,一是离京太久,有太多积压下来的事情需要处理,二来是善后工作,这一场大战,从西至东,历时将近一年,转战数千里,所涉及的人口、物资,不计其数,李云崖变法改革至今,攒下来的那点家底几乎全都用完了,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明军数年制造积累下来的子弹和炮弹都已经告罄,事实上,要是满清能够再坚持一两天,再来一场那样的总决战,明军就得拿着刀子跟清军以命搏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对占领区的处置,按照大家的想法,仍然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在蒙古和东北设立卫所,如朵颜三卫、奴儿干都司等,再把朝鲜国王李倧放回去,让他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仍然做他的国王,说不得,还得再厚赏一番。
李云崖不同意,他要在蒙古跟东北筑城,设立州府,委派管制,然后进行移民,这个构思在众人眼里简直有些异想天开,还有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李云崖要把朝鲜纳进大明版图,这就更过分了,内阁诸多部长来劝李云崖,说那样的话实在有违上国之道,咱们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不能趁火打劫,若真那样做了,以后琉球、越南、缅甸等国怎么看咱们?哪怕把朝鲜北部割占来一大块,也不能全给人家吞掉。
李云崖油盐不进,这帮人没办法,又来找朱由检,朱由检也觉得李云崖没道理,于是亲自来劝李云崖……
第82章 吞并朝鲜
李云崖看
分卷阅读112
-
分卷阅读112
减员的情况之下,仍然没有溃败,甚至战斗意识越来越猛,有好几次都差一点就冲破了明军阵地,最后都是被打炮给轰了回去,在真刀真枪的近身肉搏上面,明军的平均水平到底比对方差了一大截,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亲率一支铁骑冲阵,这也是清朝建国以后,为了对付明军火器特地用银子砸出来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不惧弩箭射击,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但最后,还是被近乎无穷无尽的炮弹给炸成粉碎,八千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无一逃跑,就连豪格都被炸掉了下半身,死在血泊里,仍然挥刀向南。
杀到傍晚,双方收兵,初步统计,连卢象升带孙传庭的队伍,一共损失了三万多人,清军死伤的将是明军的几倍,十万人往上!很多部都成建制地被消灭,绝大多数都被打残,明军受兵安下营寨,等待明天再战。李云崖想要派人提醒两位司令小心清军劫营,或者出兵去劫满清的营,但又想,在打仗方面,不管是卢象升、孙传庭,还是皇太极,都远远超过自己百倍能力,这种小儿科的事情还用得着自己提醒么?小说里写的那种,随随便便半夜去劫营就能以少胜多……都是写书人的意淫,什么“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哪有那么容易!
吃晚饭的时候,两人跟卢象升开了个碰头会,卢象升说:“这次咱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已先立于不败之地,但今日一战,建奴损伤极大,须防建奴逃跑!”
在当初制定战略的时候,袁可立就提出来:“历朝历代,北方皆有异族,时常入寇犯边,汉征匈奴,唐伐突厥,虽皆取胜,但不过百余年太平,其繁衍生息,人定增长,很快便卷土重来,即便尽灭其族,斩草除根,不久之后,又会有其他族类游牧于此,似野草一般,风吹复生。”
李云崖志在一举解决边患问题,而且他不像传统政治家那样,嫌弃北方荒芜,只守着长城里边的土地,他要东北,要蒙古,甚至要西伯利亚,因此这会绝对不能让满清跑掉,否则以后仍是后患无穷,只是他没有卢象升这样敏锐的眼光,能够判断出来清军要走。
于是,朱由检派人传令给孙传庭,让他派兵向北,拉长防线,堵住满清西向的道路,绝不能再让他们跑到蒙古草原上去!
然而,真的让卢象升给猜对了,当天晚上,满清再一次撤离,白天这一场硬碰硬的厮杀,清军战斗力最强的,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如果明天再打一天,他会很快开始溃败,到时候就真的要亡族灭种了!
皇太极将满族中最优秀的战士挑选出来,每个战士在马背上驮着一名最健康最漂亮的少女,趁着夜色先行离开,提前到江边架浮桥。
然后是满清贵族加上亲属……事实上真正的满人数量本来也不多,从崇祯二年开始折损,到现在剩的更少的,什么钱财细软都抛掉,只带着御寒的冬装,加上一些应急的东西,开始撤退,如果说之前从沈阳撤退到长春,再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是再做战略收缩的话,现在就是真的在逃跑。
皇太极把阿敏留下,在这里坐镇,稳住剩下的蒙汉朝三族人抵挡明军。
皇太极对于兄弟是很忌惮的,当年的四大贝勒,除了代善乖巧,对皇太极誓死表忠之外,阿敏跟莽古尔泰都被皇太极找机会整治,莽古尔泰现在已经死了,阿敏被圈禁,两人都被削了爵位,这回皇太极把阿敏找了出来,以父亲之名,让他在这里继续抵抗明军。
明朝这边实现想到了皇太极会撤离,但只以为他会往西跑,一旦翻阅了兴安岭进入蒙古草原,就成了蛟龙入海,大鹏升天,明军再难将他们追上全歼,因此主要把守西面,谁知皇太极想到了明军这一手,没有往西走,而是往东北走。
第二日明军合围,清军最能打的满人已经离开,战马等物资也被大量带走,剩下的那些人发现皇太极没了,纷纷来找阿敏:“不是说昨天晚上送走的只是小孩子吗?怎么皇上都不见了?”
阿敏持刀砍断桌案,怒斥群臣,下令全军备战,跟明军一决生死!
本来清军就已经打不过明军,这下更是士气低落到极点,打到半路,阿敏看情况越来越糟,急忙忙带着剩下还能打的一万多人先行逃走,剩余的那些伤残老弱更加不是明军的对手,转眼之间土崩瓦解,死伤投降者无数。
到了哈尔滨,抓过清军俘虏进行审问,才知道皇太极昨天晚上已经走了,而且跑的方向是东北,明朝君臣相顾懊悔,四人一商量,由卢象升率军继续追歼残敌,其他人班师还朝,通过俘虏口中得知,皇太极带的最多不过两万人,阿敏也就万八千,合在一起不足三万,即便真的跑掉了,未来三五十年之内,也无法再威胁到明朝,这一场明清之间的全面战争,以明军获得全胜而告终。
朱由检跟李云崖回到北京,受到满朝文武跟京畿百姓的夹道欢迎,大明苦建奴久矣,尤其崇祯二年冬天那次,京畿百姓仍然记忆犹新,很多人家破人亡,举族灭门,如今皇上御驾亲征,在国师的辅佐之下,一举将建奴老家给端了,抓回来的满清俘虏数以万计!许多百姓跪在地上,热泪盈眶,口呼万岁,天佑大明。
回到太液池,两人都忙碌起来,一是离京太久,有太多积压下来的事情需要处理,二来是善后工作,这一场大战,从西至东,历时将近一年,转战数千里,所涉及的人口、物资,不计其数,李云崖变法改革至今,攒下来的那点家底几乎全都用完了,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明军数年制造积累下来的子弹和炮弹都已经告罄,事实上,要是满清能够再坚持一两天,再来一场那样的总决战,明军就得拿着刀子跟清军以命搏命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对占领区的处置,按照大家的想法,仍然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在蒙古和东北设立卫所,如朵颜三卫、奴儿干都司等,再把朝鲜国王李倧放回去,让他带着妻子儿女,回家仍然做他的国王,说不得,还得再厚赏一番。
李云崖不同意,他要在蒙古跟东北筑城,设立州府,委派管制,然后进行移民,这个构思在众人眼里简直有些异想天开,还有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李云崖要把朝鲜纳进大明版图,这就更过分了,内阁诸多部长来劝李云崖,说那样的话实在有违上国之道,咱们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不能趁火打劫,若真那样做了,以后琉球、越南、缅甸等国怎么看咱们?哪怕把朝鲜北部割占来一大块,也不能全给人家吞掉。
李云崖油盐不进,这帮人没办法,又来找朱由检,朱由检也觉得李云崖没道理,于是亲自来劝李云崖……
第82章 吞并朝鲜
李云崖看
分卷阅读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