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努尔哈赤悲愤了几个月后,终于笑了——含笑九泉。
    老头笑着走了,有些人就笑不出来了——比如他的几个儿子。
    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人,有八个。
    这八个人分别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
    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多铎。
    位置只有一个。
    拜许多“秘史”类电视剧所赐,这个连史学研究者都未必重视的问题,竟然妇孺皆知,且说法众多,什么努尔哈赤讨厌皇太极,喜欢多尔衮,皇太极使坏,干掉了多尔衮他妈,抢了多尔衮的汗位,等等。
    以上讲法,在菜市场等地遇熟人时随便说说,是可以的,在正式场合,就别扯了。
    事实上,打努尔哈赤含笑那天起,汗位就已注定,它只属于一个人——皇太极。
    因为除这位仁兄外,别人都有问题。
    努尔哈赤确实很喜欢多尔衮,可是问题在于,多尔衮同志当时还是小屁孩,女真人比较实在,谁更能打、更能抢,谁就是老大,要搞任人唯亲,广大后金人民是不答应的。
    四小贝勒里的其他三人,那更别提了,年龄小不说,老头还不待见,以上四人可以全部淘汰。
    而四大贝勒里,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没资格,排除;莽古尔泰比较蠢,性情暴躁,排除;能排上号的,只有代善和皇太极。
    但是代善也有问题——生活作风,这个问题还相当麻烦,因为据说和他传绯闻的,是努尔哈赤的后妃。
    代善是聪明人,有这个前科,汗位是不敢指望了,他相当宽容地表示,自己就不争这个位置了,让皇太极干吧。
    于是,在众人的一致推举下,天启六年(1626)九月初一,皇太极登基。
    在后金诸人中,论军事天赋,能与袁崇焕相比的,只有三个人:努尔哈赤、代善、皇太极(多尔衮比较小,不算)。
    但要论政治水平,能摆上台面的,只有皇太极。
    因为一个月后,他做了一件努尔哈赤绝不可能做到的事。
    天启六年(1626)十月,袁崇焕代表团来到了后金首都沈阳,他们此来的目的是吊丧,同时祝贺皇太极上任。
    在很多书籍里,宁远战役后的袁崇焕是很悲惨的,战绩无人认可,也没有封赏,所有的功劳都被魏忠贤抢走,孤苦伶仃,不胜凄凉。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说法是未经史籍确认,也未经大脑思考的,因为就在宁远胜利后的几天,袁崇焕就得到了皇帝的表扬,兵部尚书王永光虽然跟袁崇焕不大对付,也大发感慨:
    “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总之,捷报传来,全国欢腾,唯一不欢腾的人,就是高第。
    这位兄弟实在太不争气,所以连阉党都不保他,被干净利落地革职赶回了家。
    除口头表扬外,明朝也相当实在,正月底打胜,二月初就提拔了袁崇焕,先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一个月后又加辽东巡抚,然后是兵部右侍郎,两个月内就到了副部级。
    部下们也没有白干,满桂、赵率教、左辅、朱梅、祖大寿都升了官,连孙承宗老师也论功行赏了。
    当然,领导的功劳是少不了的,比如魏忠贤公公、顾秉谦大人等,虽说没去打仗,但整日忙着阴人,也是很辛苦的。
    无论如何,袁崇焕出头了,虽说他是孙承宗的学生、东林党的成员,但边界得有人守吧,所以阉党不难为他,反正好人坏人都不管他,任他在那闹腾。
    几个月后,得知努尔哈赤的死讯后,他派出了代表团。
    这就闹腾大了。
    在明朝看来,后金就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强盗团伙,压根儿不是政权,堂堂天朝怎么能和强盗团伙谈判呢?
    所以多年以来,都是只打不谈。
    但问题是,打来打去都没个结果,正好这次把团伙头目憋屈死了,趁机去谈谈,也没坏处。
    当然,作为一名文官出身的将领,袁崇焕还有点儿政治头脑,谈判之前,先请示了皇帝,才敢开路。
    憋死(打伤致死)了人家老爹,还派人来吊丧,是很不地道的,如此行径,是让人难以忍受的。
    然而,皇太极忍了。
    他不但忍了,还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回应。
    他用最高标准接待了袁崇焕的使者,好吃好喝招待,还搞了个阅兵式,让他们玩了一个多月,走的时候还送了几匹马、几十只羊,并热情地向自己杀父仇人的使者微笑挥手告别。
    这意味着,一个比努尔哈赤更为可怕的敌人出现了。
    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强大的。
    在下次战争到来之前,必须和平,这就是皇太极的真实想法。
    袁崇焕也并非善类,对于这次谈判,他在给皇帝的报告中,作出了充分的解释:
    “奴死之耗,与奴子情形,我已备得,尚复何求?”
    这句话的意思是,努尔哈赤的死讯,他儿子的情况,我都知道了,还有什么要求呢?
    谈来谈去,就谈出了这么个玩意儿。
    谈判还是继续,到第二年(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又派人来了。
    可这人明显不上道,谈判书上还附了一篇文章——当年他爹写的七大恨。
    但你要说皇太极有多恨,似乎也说不上,因为,就在七大恨后面,他还列上了谈判的条件,比如金银财宝、比如土地等。
    也就是想多要点儿东西嘛。
    袁崇焕是很幽默的,他在回信中,很有耐心地逐条批驳了努尔哈赤的著作,同时表示,拒绝你的一切要求。这意思是,虽然你爸憋屈死了,我表示同情,但谈归谈,死人我也不买账。
    过了一个月,皇太极又来信了,这哥们儿明显是玩上瘾了,他竟把袁崇焕批驳七大恨的理由,又逐条批驳了一次。当然正事他也没忘了谈,这次他的胃口小了点儿,要的东西也减了半。
    文字游戏玩玩是可以的,但具体工作还要干,在这一点上,皇太极同志的表现相当不错,就在给袁崇焕送信的同时,他发动了新的进攻,目标是朝鲜。
    天启七年(1627)正月初八,阿敏出兵朝鲜。朝鲜军的表现相当稳定,依然是一如以往地不经打,一个月后平壤就失陷了。再过一个月,朝鲜国王就签了结盟书,表示愿意服从后金。
    朝鲜失陷,明朝是不高兴的,但不高兴也没办法,今天不同往日了,家里比较困难,实在没法拉兄弟一把。失陷,就失陷了吧。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袁崇焕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皇太极没有谈判的诚意。
    话这么说,袁崇焕也没闲着,他也很忙,忙着砌砖头。
    自打宁远之战结束后,他就开始修墙了,打坏的重砌,没坏的加固,他还把几万民工直接拉到锦州,抢工期抓进度,短短几个月,锦州再度成为坚城。
    此外,他还重新占领了之前放弃的大凌河、前屯、中后所、中右所,修筑堡垒,全面恢复关宁防线。
    光修墙是不够的,为把皇太极彻底恶心死,他大量召集农民,只要来人就分地,一文钱都不要,白送,开始大规模屯田,积累军粮。
    一边谈判,一边干这种事,实在太过分了,所以在来往的文书中,皇太极愤怒地谴责了对方的行径,痛斥袁崇焕没有谈判的诚意。
    到了天启七年(1627)五月,老头子的身后事办完了,朝鲜打下来了,锦州修起来了,防线都恢复了,屯田差不多了,双方都满意了。
    打吧。
    天启七年(1627)五月六日,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此时出战,并非皇太极的本意,老头子才挂了几个月,遗产刚刚分割完,追悼会刚刚搞完,朝鲜又刚刚打了仗,实在不是进攻的好时候,但没办法,不打不行——家里闹灾荒了。
    天启七年,辽东受了天灾,袁崇焕和皇太极都遭了灾,粮食紧缺。
    为解决粮食问题,袁崇焕决定,去关内调粮,补充军需。
    为解决粮食问题,皇太极决定,去关内抢粮,补充军需。
    没办法,吃不上饭啊,又没处调粮食,眼看着要闹事,与其闹腾我不如闹腾你们,索性就带他们去抢吧。
    对于皇太极的这个打算,袁崇焕是有思想准备的,所以他擦亮了大炮,备齐了炮弹,静静等待着后金抢粮队到来。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顺风顺水,官也升了,权也大了,声势如日中天,威信很高,属下十分服气。
    但不服气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满桂。
    其实满桂和袁崇焕的关系是不错的,他之所以不服气,是因为另一个人——赵率教。
    在宁远之战时,赵率教驻守前屯,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满桂感觉要撑不住了,就派人给赵率教传令,让他赶紧派人增援。
    可赵率教不去。
    因为你吃不消,我也吃不消,一共这么多人,你的兵比我还多,谁增援谁?
    所以不去。
    当时情况危急,满桂倒也没有计较,仗打完了,想起这茬了,回头要跟赵率教算账。
    于是袁崇焕出场了,现在他是辽东巡抚,遇到这种事情,自然是要和稀泥的。
    可他没有想到,这把稀泥非但没有和成,还把自己给和进去了。
    因为满桂根本不买账,非但不肯了事,还把袁崇焕拉下了水,说他拉偏架。
    原因在于,宁远之战前,满桂是宁远总兵,袁崇焕是宁前道。满桂的级别比袁崇焕高,但根据以文制武的惯例,袁崇焕的地位要略高于满桂。
    战后,满桂升到了右都督,袁崇焕升到兵部侍郎兼辽东巡抚,按级别,袁崇焕依然不如满桂,但论地位,他依然比满桂高。
    这就相当麻烦了,要知道,满桂光打仗就打了二三十年,他砍人头攒钱(一个五十两)的时候,袁举人还在考进士,且他级别一直比袁崇焕高,现在又是一品武官。你个三品文官,我服从管理就不错了,瞎搅和什么?
    外加他又是蒙古人,为人比较直爽,毫不虚伪,说打,操家伙就上。至于袁崇焕,他本人曾自我介绍过:“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却是个将首!”
    于是来来往往,火花四射,袁崇焕随即表示,满桂才堪大用,希望朝廷加以重用(随你怎么用,不要在这儿用)。
    满桂气得不行,又干不过袁崇焕(巡抚有实权),就告到了袁崇焕的上司,新任辽东督师王之臣那里。
    王之臣也是文官,所以也和稀泥,表示满桂也是个人才,你们都消停吧,都在关外为国效力。
    按说和稀泥也就行了,但王督师似乎不甘寂寞,顺道还训袁崇焕几句,于是袁大人也火了,当即上疏表示自己很累,要退休(乞休)。
    王督师顿时火冒三丈,也上了奏疏,说自己要引退(引避)。
    问题闹大了,朝廷亲自出马,使出了撒手锏——还是和稀泥。
    但朝廷毕竟是朝廷,这把稀泥的质量十分之高。
    hf();

章节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当年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当年明月并收藏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