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动作快点!”
瓢泼大雨之下,一支秦军正在连夜赶路,而这支部队,就是刚刚组建没多久的第16军,全军总共只有两万人,其中除了三千人马为原第十军官兵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新兵,而且这些新兵入伍训练的时间甚至都不足一个月。
雨夜中赶路的部队又何止第16军一支?
整个秦国的军队都在进行着大范围的调动,事态的发展比李凌最初的估计还要悲观一些。
楚军在项燕的率领下,仅用区区十万部队便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灭掉了越国,那个曾经留下卧薪尝胆美名的越国,李凌怎么都没有料到竟然只坚持了这么短的时间。
在越国被灭亡之后,项燕带着手中的十万楚军并未耽搁,直接向着秦楚边境进发,也就是说,现如今在秦楚边境,秦军将要面对的不光有原本驻守在这里的十万楚军,还有项燕带过来的十万大军,另外那二十五万失踪的楚军依旧下落不明。
单单一个楚国,就已经集结了四十五万大军,楚国,精锐尽出,意图已经非常明确。
楚国已经如此,赵国那边的情况也已经一目了然,赵国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赵军主力更是早就已经被李凌给消灭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军硬是凑出了二十七万大军,陈兵赵魏边境。
赵国将部队放到魏国的边境,当然不可能是为了进攻魏国,必然是想要对付秦国的,但赵国大军集结在魏国的边境,却着实是把魏国给吓得够呛,连续派出数波使者跑去咸阳求援,想要秦国能够帮助魏国抵御赵国。
“这国防部可是有够荒凉的。”
李凌和王翦相视一笑随后一起看向姬缭。
“但你们却守护着大秦的社稷,你们才是大秦的顶梁支柱。”
谏官制度是要一直贯彻下去的,国防部的会议依旧需要有谏官旁听,而旁听的人就是姬缭,不过国防部相对而言没那么多规矩,毕竟这是李凌的地盘。
“我觉得魏国这次的情况有诈。”
三人坐定,李凌直接进入正题。
“有诈?”
“没错,绝对有诈。”
赵军陈兵于赵魏边境,而且不断有斥候侦查魏国边境,魏国上下一片哀嚎,吓得除了集结部队调往赵魏边境之外,还接二连三的向秦国求援,想要让秦军入境帮忙震慑并在开战之后击溃赵军。
怎么看这都没有任何问题,可李凌却说有诈。
王翦和姬缭都很清楚,李凌绝不可能无的放矢,他一定是掌握了什么情。
“王战东亲自跑了一趟魏国,魏国上下的确是人心惶惶,各个地方都在征兵同时魏国也在大量采购箭矢、兵器、铠甲,但偏偏魏国人并未进行大面积的征粮!”
“没有征粮?”
姬缭与王翦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魏国的备战有可能只是假象!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国大军压境,你吓得都已经跑到秦国来求援了,各种征兵,可怎么会唯独没有征粮呢?
“也不能说是没有征粮,粮草的确已经进行征收了,但是所有的粮草都存在各城池的粮库之中,根本就没有往前线送粮。”
“老大你的意思是魏国根本就没打算守着边境线?”
“或者魏国根本就没把赵国当作敌人!”
“没错,魏国所谓的慌张根本就是表演,而且演技也有些拙劣,他们真实的目的恐怕根本就不是什么求援,而是想要引我秦军入境,到时候与赵国合力攻我援魏之兵,最后赵魏合力犯我边境。”
征收粮草却不运往前线,魏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等到揭开披在身上的羊皮之后,粮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秦边境,以便魏军可以最快投入到进攻秦国的战场当中去。
“眼下我军大部分主力都已经集中到了巴郡和颍川,主要是应对楚国的威胁,咱们在北方如果要面对赵魏联军,就只能够采取守势,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派兵进入魏国,同时我以为还应该将处在肥下的部队向后撤离,防止在开战之后被赵魏两国两面夹攻,陷入绝境。”
王翦很是担忧,秦军满编部队总共有七个军,而这七个军除了五十四军之外,全部都调往了楚国边境,其余并未满编的一些部队也在向着楚国的边境集结,处在北方战线上的秦军只有不到五万人,实在是太少了,而这五万人马当中,又有一多半放在了处在突出部上的肥下,非常危险。
“我觉得不能撤,相反,我军还应该增兵!”
“增兵?”
姬缭的意见让李凌和王翦都竖起了耳朵,其实李凌的想法和王翦类似,他们都倾向于放弃北方防线,全力对付楚国,只要能够解决掉楚国,那么即便是北方丢掉了再多的领土,也不是什么问题。
赵国和魏国早就已经不行了,灭掉这两个国家只是时间问题,眼下能够与秦国一战的,实际上就只有一个楚国,至于那个齐国,现在是盟友,而且齐国和越国一战再对比项燕灭越之战,齐军的战斗力已经了然,齐国就是一个虚胖的空架子,部队是多,但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此时不是与楚国展开决战的时刻,倘若我大秦与楚国展开殊死较量,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而一旦两败俱伤,那么我大秦将不再拥有凌驾于各国之上的绝对实力,对于将来一统天下将大为不利。所以我以为南方应当采取守势,而集中力量重创赵魏两国,同时在击溃两国联军之后,还可以借由魏国背叛秦国,直接出兵魏国,一举灭亡魏国!”
显然,姬缭提出了一个李凌与王翦都没有想到过的方案,而且这方案似乎要比他们二人考虑的都更加长远一些。
“缭子不愧为国尉,若不是你,我与王翦恐怕都得犯下大错,到时候跟那楚国拼一个两败俱伤,统一大计又不知道要延后到什么时间了。”
瓢泼大雨之下,一支秦军正在连夜赶路,而这支部队,就是刚刚组建没多久的第16军,全军总共只有两万人,其中除了三千人马为原第十军官兵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新兵,而且这些新兵入伍训练的时间甚至都不足一个月。
雨夜中赶路的部队又何止第16军一支?
整个秦国的军队都在进行着大范围的调动,事态的发展比李凌最初的估计还要悲观一些。
楚军在项燕的率领下,仅用区区十万部队便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灭掉了越国,那个曾经留下卧薪尝胆美名的越国,李凌怎么都没有料到竟然只坚持了这么短的时间。
在越国被灭亡之后,项燕带着手中的十万楚军并未耽搁,直接向着秦楚边境进发,也就是说,现如今在秦楚边境,秦军将要面对的不光有原本驻守在这里的十万楚军,还有项燕带过来的十万大军,另外那二十五万失踪的楚军依旧下落不明。
单单一个楚国,就已经集结了四十五万大军,楚国,精锐尽出,意图已经非常明确。
楚国已经如此,赵国那边的情况也已经一目了然,赵国国力已经大不如前,赵军主力更是早就已经被李凌给消灭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军硬是凑出了二十七万大军,陈兵赵魏边境。
赵国将部队放到魏国的边境,当然不可能是为了进攻魏国,必然是想要对付秦国的,但赵国大军集结在魏国的边境,却着实是把魏国给吓得够呛,连续派出数波使者跑去咸阳求援,想要秦国能够帮助魏国抵御赵国。
“这国防部可是有够荒凉的。”
李凌和王翦相视一笑随后一起看向姬缭。
“但你们却守护着大秦的社稷,你们才是大秦的顶梁支柱。”
谏官制度是要一直贯彻下去的,国防部的会议依旧需要有谏官旁听,而旁听的人就是姬缭,不过国防部相对而言没那么多规矩,毕竟这是李凌的地盘。
“我觉得魏国这次的情况有诈。”
三人坐定,李凌直接进入正题。
“有诈?”
“没错,绝对有诈。”
赵军陈兵于赵魏边境,而且不断有斥候侦查魏国边境,魏国上下一片哀嚎,吓得除了集结部队调往赵魏边境之外,还接二连三的向秦国求援,想要让秦军入境帮忙震慑并在开战之后击溃赵军。
怎么看这都没有任何问题,可李凌却说有诈。
王翦和姬缭都很清楚,李凌绝不可能无的放矢,他一定是掌握了什么情。
“王战东亲自跑了一趟魏国,魏国上下的确是人心惶惶,各个地方都在征兵同时魏国也在大量采购箭矢、兵器、铠甲,但偏偏魏国人并未进行大面积的征粮!”
“没有征粮?”
姬缭与王翦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魏国的备战有可能只是假象!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国大军压境,你吓得都已经跑到秦国来求援了,各种征兵,可怎么会唯独没有征粮呢?
“也不能说是没有征粮,粮草的确已经进行征收了,但是所有的粮草都存在各城池的粮库之中,根本就没有往前线送粮。”
“老大你的意思是魏国根本就没打算守着边境线?”
“或者魏国根本就没把赵国当作敌人!”
“没错,魏国所谓的慌张根本就是表演,而且演技也有些拙劣,他们真实的目的恐怕根本就不是什么求援,而是想要引我秦军入境,到时候与赵国合力攻我援魏之兵,最后赵魏合力犯我边境。”
征收粮草却不运往前线,魏国的目的就是为了等到揭开披在身上的羊皮之后,粮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往秦边境,以便魏军可以最快投入到进攻秦国的战场当中去。
“眼下我军大部分主力都已经集中到了巴郡和颍川,主要是应对楚国的威胁,咱们在北方如果要面对赵魏联军,就只能够采取守势,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派兵进入魏国,同时我以为还应该将处在肥下的部队向后撤离,防止在开战之后被赵魏两国两面夹攻,陷入绝境。”
王翦很是担忧,秦军满编部队总共有七个军,而这七个军除了五十四军之外,全部都调往了楚国边境,其余并未满编的一些部队也在向着楚国的边境集结,处在北方战线上的秦军只有不到五万人,实在是太少了,而这五万人马当中,又有一多半放在了处在突出部上的肥下,非常危险。
“我觉得不能撤,相反,我军还应该增兵!”
“增兵?”
姬缭的意见让李凌和王翦都竖起了耳朵,其实李凌的想法和王翦类似,他们都倾向于放弃北方防线,全力对付楚国,只要能够解决掉楚国,那么即便是北方丢掉了再多的领土,也不是什么问题。
赵国和魏国早就已经不行了,灭掉这两个国家只是时间问题,眼下能够与秦国一战的,实际上就只有一个楚国,至于那个齐国,现在是盟友,而且齐国和越国一战再对比项燕灭越之战,齐军的战斗力已经了然,齐国就是一个虚胖的空架子,部队是多,但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此时不是与楚国展开决战的时刻,倘若我大秦与楚国展开殊死较量,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而一旦两败俱伤,那么我大秦将不再拥有凌驾于各国之上的绝对实力,对于将来一统天下将大为不利。所以我以为南方应当采取守势,而集中力量重创赵魏两国,同时在击溃两国联军之后,还可以借由魏国背叛秦国,直接出兵魏国,一举灭亡魏国!”
显然,姬缭提出了一个李凌与王翦都没有想到过的方案,而且这方案似乎要比他们二人考虑的都更加长远一些。
“缭子不愧为国尉,若不是你,我与王翦恐怕都得犯下大错,到时候跟那楚国拼一个两败俱伤,统一大计又不知道要延后到什么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