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晚,昨日连夜离开的宇哥儿几人再度来到了溪口村。
每天夜里,劳作一天的村民们都会到村南的娱乐区域消遣一会儿,缓解一天的疲惫。大人们摆上桌椅,喝茶饮酒,唠唠家常,孩童也会借着灯光在四周玩耍嬉戏。
到了秋虫活跃的时节,村里由四根柱子围城的娱乐区域便成了热闹的斗促织赛场,无论老幼,兴致来了,都会去田地里捉些促织与人斗上一斗。不过村民们对此没有太多好胜之心,只当作消遣娱乐。
只有偶尔来的如宇哥儿这样公子哥,才会以一些诱人的彩头,让村民们对斗促织有了争强好胜的心思,不过好的促织确实可遇不可求,村民们大多还是看个热闹,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捉促织。
蔚然成风的斗促织,小孩们也是趋之若鹜。这不,此时的娱乐区一角,就有一群孩子围着东子,看他的三段锦大杀四方。
宇哥儿也悄然来到了小孩们身后,看着脸上充满得意之色的东子,笑道:“东子,今儿我出二百两如何?卖不卖?”
东子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那明天你出多少?”
宇哥儿不假思索道:“三百两。”
东子咧嘴一笑:“那我等几天再卖。”
看着一脸贱笑的东子,宇哥儿恶狠狠道:“待一会儿我捉来上好的蛐蛐,咬死你的三段锦,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东子两手一摊:“求之不得嘞。”
宇哥儿“生气”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村口小溪旁,杨奇正在与徐子凌几人讲述着斗促织的诸多门道,从促织品相的头、脸、翅、腿、色、肉,说到到如何捉,如何喂,如何治,如何斗等等,滔滔不绝,详尽无比。
原本百无聊赖的丫鬟月儿,听了杨奇的解说,也对斗促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嚷嚷着要和他们一起去捉促织。茗夏在汴梁也听说过斗促织,对这种活动倒是没有多大兴趣,跟他们一起,也只是想和徐子凌呆在一起。
杨奇正讲着,却忽然听到了宇哥儿调侃的声音:“奇少懂得着实不少,只不过自己的蛐蛐一上场,咋就焉了呢?”
听了他的话,杨奇立急停住了嘴,不再说话。
一旁的丫鬟见宇哥儿神气的模样,嬉笑着问道:“那耿公子的蛐蛐厉不厉害呀?”
宇哥儿登时干笑了两声,摸了摸头道:“厉害的嘛,自然是有的,呃……只不过更换蛰罐的时候不慎把它压死了。”
冰雪聪明的丫鬟并不相信他的说法,拖着脆脆的嗓音,长长的“哦”了一声。
听了丫鬟充满不相信的声音,宇哥儿又是哈哈笑了几声,拍了拍杨奇的肩膀:“走,奇少,今儿有徐兄弟帮忙,肯定能找到不少好货。”
徐子凌对此却是有些疑惑,他在这方面也只是个雏儿,耿竞宇为何如此看重他?不过经过这两日的观察,宇哥儿轻佻的性子一览无余,便权当他是抬举自己。
过了一会儿,拿好几副网罩、竹笼等捕捉促织的器具,吩咐随从们在村口等候,宇哥儿带着几人向村外田野里走去。
越往田野里走,蛙声与虫鸣便越发清晰。
徐子凌凝神细听,发现虫鸣声多而杂乱,感觉四周都是,但又分辨不出确切位置。
却是宇哥儿率先有了动作。他走到了一低矮土坡处蹲了下去,左手拿着网罩,右手刨起了土堆。刨了几下,土下便露出一处空穴,一道细小的黑影蹦了出来。
宇哥儿眼疾手快,一下便罩住了它。徐子凌见他似乎有了收获,缓缓围了上来。只见宇哥儿又拿出一个小竹笼,打开了一端的棉花塞子,将那网罩特制的口子打开,再将竹笼口与之对接,慢慢把蟋蟀逼入了竹笼里,最后再闭上棉花塞子。
宇哥儿行云流水般捉了一只促织,倒是让徐子凌几人颇为惊讶。而杨奇透过竹笼上的缝隙,看清了里面蟋蟀的品相,轻轻摇了摇头:“只是一般的蟋蟀,牙钳、肢腿、翅膀都是中平之姿。”
宇哥儿瞅了几眼,没有反驳杨奇的话,直接打开竹笼将那蟋蟀放了。似乎承认了杨奇的话。
随后宇哥儿在附近土堆如法炮制,又抓了几只蟋蟀,却也是看了几眼又放了。
看着宇哥儿一次又一次抓了放,放了抓,杨奇提醒道:“不能这样大海捞针似的搜索,这里的蛐蛐大都只算得上害虫,不能拿来当斗蟋。还是得仔细听它们的叫声,虫王的叫声苍劲刚烈,与寻常蟋蟀叫声差异明显,应该能听出来。”
宇哥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挠了挠眉毛,讽道:“奇少熟读《秋虫谱》、《促织经》,倒是懂得了不少 ,不过这田土里蛙声、虫鸣此起彼伏,大小不一,虫王叫声纵是再奇特,以我们的耳力,能分得清楚?”
杨奇弱弱的问道:“你们习武之人的五感不是强于寻常人吗?”
听了他自以为是的询问,宇哥儿搡了他一下,嗤笑道:“功力再强也还是人,哪能听得出来。”
一道清婉的嗓音忽然说道:“我好像能听出它们叫声的不同。”
徐子凌讶异的看着她:“茗夏你能听得出来?我怎么只能听到杂乱的叫声。”
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茗夏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大大方方的说道:“以前我在教坊学抚琴,便发现了我对音色的辨别能力超乎常人,算是一种天赋吧。现在我听着这些蟋蟀鸣叫,也觉得杂乱,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出里面有些不同地点地方。比如说那儿”
说着伸手指向一处草丛,继续道:“那儿的蟋蟀叫声我就觉得比别的蟋蟀叫得要尖锐,洪亮一些。”
宇哥儿顺着她的指向走到了一个草丛,尚未察看,草丛里的蟋蟀似乎感知到了动静,一下跳了出去。然而宇哥儿毕竟是登堂入室的高手,那蟋蟀动作再快,还是没能脱逃宇哥儿的锁定。
却见宇哥儿凌空撒下网罩,将那蟋蟀从半空中截了下来,随后如先前一样,将它逼入了小竹笼里。
杨奇走了过来,看到了蟋蟀弯如小麦,漆黑如碳的一双黑牙,激动道:“乌钢钳!”
拿着竹笼细细观看的宇哥儿也是神采飞扬:“李姑娘当真能分辨出来啊!这蛐蛐可了不得了,可惜被网子坏了一翅,不过还是能打架。”
丫鬟月儿知晓自家小姐竟有这样的本事,也是非常激动。走到宇哥儿那儿拿了一副网罩和小竹笼,小跑到茗夏身边,扯了扯她的衣袖,满脸憧憬的问道:“小姐,你再听听,还有没有叫声好听的蛐蛐啊?”
茗夏轻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了,现在是听不到了。”
徐子凌见茗夏果真能听出蟋蟀叫声的不同,也来了兴致,对茗夏 道:“走,茗夏,我们在附近逛一圈,看看还有没有厉害的蛐蛐。”
于是拉着茗夏在周围虫鸣声浓郁的地区逛了起来。月儿见徐子凌拉着自家小姐的手,努着小嘴瞪了他一眼,跟了上去。
宇哥儿二人也都想见到更多的虫王,便收好竹笼也跟了上去。
然而徐子凌带着茗夏走了半天,她也始终是摇头。俨然周围都已无鸣叫的虫王。
徐子凌有些疑惑道:“莫非这村子周围就一只好的蛐蛐?”
杨奇反驳道:“并非如此,有些虫王一夜只会鸣叫几声,它们不屑与别的蟋蟀攀比叫声。”
“原来如此,怪不得说虫王可遇不可求。”徐子凌恍然道。
看了眼茗夏,徐子凌却是发现了她脸色有些困乏,忽然想起来,她长时间聚精会神的在嘈杂的声音里听那奇异的蛐蛐叫声,肯定是疲倦了。
见她为了自己的兴致强忍这么久,徐子凌心疼道:“茗夏,让月儿陪你回去歇息一会儿吧,我陪宇哥儿他们再随便捉一会儿。”见徐子凌关怀的目光,茗夏点了点头,让月儿陪她回村子。丫鬟虽对蛐蛐有些兴致,但心里还是自家小姐最重要,便还了网罩竹笼,陪着小姐向村子回去。
茗夏走后,宇哥儿便又开始了大海捞针似的搜寻。徐子凌与杨奇也与他一样,也开始凭着感觉在周围捕捉蟋蟀。
漫无目的的又搜寻了一二个时辰,三人倒是收获了一些可以当作斗蟋的蛐蛐,但大多都是中偏上的资质,远不如最先捉到的乌钢钳。
迟迟没有再出能入眼的货,宇哥儿也是有些无聊了,便让徐子凌二人收拾一下,准备回去了。好在有一个上等的蛐蛐乌钢钳,宇哥儿并没有失望太多,一路上也是有说有笑。
夜已经深了,村里出来过夜生活的人都回到屋子里去了,只有宇哥儿、杨奇的随从还在村口等候着他们。
徐子凌三人回到村子时,发现还有两人在村南的娱乐场所玩耍。过去一看,竟是东子和月儿。
丫鬟月儿正拿着一根细小竹棍,逗弄桌上陶罐里的蛐蛐,东子在一旁看着。
徐子凌好奇的往陶罐了看了一眼,便瞬间愣住了。
那蟋蟀腿体湛蓝如天空,背上遥展的双翅却是山间树木般的青色,长长的触须竟也是青蓝相交,通体色彩鲜艳夺目,在油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让人看了忍不住目光流转。
如那一见倾城的玉人儿一般。
每天夜里,劳作一天的村民们都会到村南的娱乐区域消遣一会儿,缓解一天的疲惫。大人们摆上桌椅,喝茶饮酒,唠唠家常,孩童也会借着灯光在四周玩耍嬉戏。
到了秋虫活跃的时节,村里由四根柱子围城的娱乐区域便成了热闹的斗促织赛场,无论老幼,兴致来了,都会去田地里捉些促织与人斗上一斗。不过村民们对此没有太多好胜之心,只当作消遣娱乐。
只有偶尔来的如宇哥儿这样公子哥,才会以一些诱人的彩头,让村民们对斗促织有了争强好胜的心思,不过好的促织确实可遇不可求,村民们大多还是看个热闹,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捉促织。
蔚然成风的斗促织,小孩们也是趋之若鹜。这不,此时的娱乐区一角,就有一群孩子围着东子,看他的三段锦大杀四方。
宇哥儿也悄然来到了小孩们身后,看着脸上充满得意之色的东子,笑道:“东子,今儿我出二百两如何?卖不卖?”
东子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那明天你出多少?”
宇哥儿不假思索道:“三百两。”
东子咧嘴一笑:“那我等几天再卖。”
看着一脸贱笑的东子,宇哥儿恶狠狠道:“待一会儿我捉来上好的蛐蛐,咬死你的三段锦,看你还笑不笑得出来。”
东子两手一摊:“求之不得嘞。”
宇哥儿“生气”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村口小溪旁,杨奇正在与徐子凌几人讲述着斗促织的诸多门道,从促织品相的头、脸、翅、腿、色、肉,说到到如何捉,如何喂,如何治,如何斗等等,滔滔不绝,详尽无比。
原本百无聊赖的丫鬟月儿,听了杨奇的解说,也对斗促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嚷嚷着要和他们一起去捉促织。茗夏在汴梁也听说过斗促织,对这种活动倒是没有多大兴趣,跟他们一起,也只是想和徐子凌呆在一起。
杨奇正讲着,却忽然听到了宇哥儿调侃的声音:“奇少懂得着实不少,只不过自己的蛐蛐一上场,咋就焉了呢?”
听了他的话,杨奇立急停住了嘴,不再说话。
一旁的丫鬟见宇哥儿神气的模样,嬉笑着问道:“那耿公子的蛐蛐厉不厉害呀?”
宇哥儿登时干笑了两声,摸了摸头道:“厉害的嘛,自然是有的,呃……只不过更换蛰罐的时候不慎把它压死了。”
冰雪聪明的丫鬟并不相信他的说法,拖着脆脆的嗓音,长长的“哦”了一声。
听了丫鬟充满不相信的声音,宇哥儿又是哈哈笑了几声,拍了拍杨奇的肩膀:“走,奇少,今儿有徐兄弟帮忙,肯定能找到不少好货。”
徐子凌对此却是有些疑惑,他在这方面也只是个雏儿,耿竞宇为何如此看重他?不过经过这两日的观察,宇哥儿轻佻的性子一览无余,便权当他是抬举自己。
过了一会儿,拿好几副网罩、竹笼等捕捉促织的器具,吩咐随从们在村口等候,宇哥儿带着几人向村外田野里走去。
越往田野里走,蛙声与虫鸣便越发清晰。
徐子凌凝神细听,发现虫鸣声多而杂乱,感觉四周都是,但又分辨不出确切位置。
却是宇哥儿率先有了动作。他走到了一低矮土坡处蹲了下去,左手拿着网罩,右手刨起了土堆。刨了几下,土下便露出一处空穴,一道细小的黑影蹦了出来。
宇哥儿眼疾手快,一下便罩住了它。徐子凌见他似乎有了收获,缓缓围了上来。只见宇哥儿又拿出一个小竹笼,打开了一端的棉花塞子,将那网罩特制的口子打开,再将竹笼口与之对接,慢慢把蟋蟀逼入了竹笼里,最后再闭上棉花塞子。
宇哥儿行云流水般捉了一只促织,倒是让徐子凌几人颇为惊讶。而杨奇透过竹笼上的缝隙,看清了里面蟋蟀的品相,轻轻摇了摇头:“只是一般的蟋蟀,牙钳、肢腿、翅膀都是中平之姿。”
宇哥儿瞅了几眼,没有反驳杨奇的话,直接打开竹笼将那蟋蟀放了。似乎承认了杨奇的话。
随后宇哥儿在附近土堆如法炮制,又抓了几只蟋蟀,却也是看了几眼又放了。
看着宇哥儿一次又一次抓了放,放了抓,杨奇提醒道:“不能这样大海捞针似的搜索,这里的蛐蛐大都只算得上害虫,不能拿来当斗蟋。还是得仔细听它们的叫声,虫王的叫声苍劲刚烈,与寻常蟋蟀叫声差异明显,应该能听出来。”
宇哥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挠了挠眉毛,讽道:“奇少熟读《秋虫谱》、《促织经》,倒是懂得了不少 ,不过这田土里蛙声、虫鸣此起彼伏,大小不一,虫王叫声纵是再奇特,以我们的耳力,能分得清楚?”
杨奇弱弱的问道:“你们习武之人的五感不是强于寻常人吗?”
听了他自以为是的询问,宇哥儿搡了他一下,嗤笑道:“功力再强也还是人,哪能听得出来。”
一道清婉的嗓音忽然说道:“我好像能听出它们叫声的不同。”
徐子凌讶异的看着她:“茗夏你能听得出来?我怎么只能听到杂乱的叫声。”
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茗夏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大大方方的说道:“以前我在教坊学抚琴,便发现了我对音色的辨别能力超乎常人,算是一种天赋吧。现在我听着这些蟋蟀鸣叫,也觉得杂乱,但仔细听还是能听出里面有些不同地点地方。比如说那儿”
说着伸手指向一处草丛,继续道:“那儿的蟋蟀叫声我就觉得比别的蟋蟀叫得要尖锐,洪亮一些。”
宇哥儿顺着她的指向走到了一个草丛,尚未察看,草丛里的蟋蟀似乎感知到了动静,一下跳了出去。然而宇哥儿毕竟是登堂入室的高手,那蟋蟀动作再快,还是没能脱逃宇哥儿的锁定。
却见宇哥儿凌空撒下网罩,将那蟋蟀从半空中截了下来,随后如先前一样,将它逼入了小竹笼里。
杨奇走了过来,看到了蟋蟀弯如小麦,漆黑如碳的一双黑牙,激动道:“乌钢钳!”
拿着竹笼细细观看的宇哥儿也是神采飞扬:“李姑娘当真能分辨出来啊!这蛐蛐可了不得了,可惜被网子坏了一翅,不过还是能打架。”
丫鬟月儿知晓自家小姐竟有这样的本事,也是非常激动。走到宇哥儿那儿拿了一副网罩和小竹笼,小跑到茗夏身边,扯了扯她的衣袖,满脸憧憬的问道:“小姐,你再听听,还有没有叫声好听的蛐蛐啊?”
茗夏轻笑着摇了摇头:“没有了,现在是听不到了。”
徐子凌见茗夏果真能听出蟋蟀叫声的不同,也来了兴致,对茗夏 道:“走,茗夏,我们在附近逛一圈,看看还有没有厉害的蛐蛐。”
于是拉着茗夏在周围虫鸣声浓郁的地区逛了起来。月儿见徐子凌拉着自家小姐的手,努着小嘴瞪了他一眼,跟了上去。
宇哥儿二人也都想见到更多的虫王,便收好竹笼也跟了上去。
然而徐子凌带着茗夏走了半天,她也始终是摇头。俨然周围都已无鸣叫的虫王。
徐子凌有些疑惑道:“莫非这村子周围就一只好的蛐蛐?”
杨奇反驳道:“并非如此,有些虫王一夜只会鸣叫几声,它们不屑与别的蟋蟀攀比叫声。”
“原来如此,怪不得说虫王可遇不可求。”徐子凌恍然道。
看了眼茗夏,徐子凌却是发现了她脸色有些困乏,忽然想起来,她长时间聚精会神的在嘈杂的声音里听那奇异的蛐蛐叫声,肯定是疲倦了。
见她为了自己的兴致强忍这么久,徐子凌心疼道:“茗夏,让月儿陪你回去歇息一会儿吧,我陪宇哥儿他们再随便捉一会儿。”见徐子凌关怀的目光,茗夏点了点头,让月儿陪她回村子。丫鬟虽对蛐蛐有些兴致,但心里还是自家小姐最重要,便还了网罩竹笼,陪着小姐向村子回去。
茗夏走后,宇哥儿便又开始了大海捞针似的搜寻。徐子凌与杨奇也与他一样,也开始凭着感觉在周围捕捉蟋蟀。
漫无目的的又搜寻了一二个时辰,三人倒是收获了一些可以当作斗蟋的蛐蛐,但大多都是中偏上的资质,远不如最先捉到的乌钢钳。
迟迟没有再出能入眼的货,宇哥儿也是有些无聊了,便让徐子凌二人收拾一下,准备回去了。好在有一个上等的蛐蛐乌钢钳,宇哥儿并没有失望太多,一路上也是有说有笑。
夜已经深了,村里出来过夜生活的人都回到屋子里去了,只有宇哥儿、杨奇的随从还在村口等候着他们。
徐子凌三人回到村子时,发现还有两人在村南的娱乐场所玩耍。过去一看,竟是东子和月儿。
丫鬟月儿正拿着一根细小竹棍,逗弄桌上陶罐里的蛐蛐,东子在一旁看着。
徐子凌好奇的往陶罐了看了一眼,便瞬间愣住了。
那蟋蟀腿体湛蓝如天空,背上遥展的双翅却是山间树木般的青色,长长的触须竟也是青蓝相交,通体色彩鲜艳夺目,在油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让人看了忍不住目光流转。
如那一见倾城的玉人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