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学位于村子正中央,是村里比较新的建筑之一。
一座新刷白的三层小楼,依次分布一到六年级的班级。
教学楼南北,是两个近期翻新的运动场,正中竖着红旗杆,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角落整齐摆放着崭新的乒乓球台,还有正在搭建的篮球架,显然这都是近期才安装的。
宋易他们到达时,还有零散的班级在上体育课,校园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蘑菇屋的八人一起陪孩子玩了阵子,随后分成了两拨人。
何老师与宋丹带着剩余的人去了教学楼看望孩子们,并且给他们分发图书等礼物。
黄老师、宋易和彭于畅则先行来到饭堂,帮着去做孩子们的午餐。
顺着教学楼再往北,在一颗老树旁,有座不大的平房。
走近了,还能闻到米香,这里正是小学的饭堂。
学校的饭堂很小,后厨就更小了,不过却十分的干净敞亮。
常年掌勺的师傅,是小学的校长兼教师,赵淑花。
她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头发早已花白,却仍旧坚持在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师岗位上。
这所乡村小学,本就没几个教师,她更加不能离开,或者说不舍的离开这帮孩子。甚至为了节省学校开支,还会兼着饭堂的师傅。
“赵老师,今天的午餐就放心交给我们了。”
黄老师快步上前,笑着和校长握着手说道。
“黄老师,你们好,太感谢你们了。”
赵老师笑着和黄老师以及身后的宋易、彭于畅打着招呼,将众人邀请至屋内。
赵老师的感谢,一是指几人今天中午的帮厨,二是感谢节目组对学校的翻新修缮,教学物资的捐赠,村小学助学金等帮助。
她在这个村小学扎根多年,也是在节目组到来之后小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节目组已经和学校有过沟通,宋易他们在与饭堂的几位叔叔阿姨简单沟通以后,便开始做今天的午饭。
“还可以这样?!”
宋易洗净手,在案板前把猪肉切成大块,看向了发出惊呼的彭于畅。
“原来还可以这样点火?”
彭于畅蹲在锅台前,学着后厨大叔点柴火的手法。
黄老师和宋易相视,各自露出了大惊小怪的表情,随即处理着自己手中的配菜。
一次性供应146个孩子外加20多个人的午饭,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尤其是习惯不了做大锅饭。
一桶活蹦乱跳的鱼,有饭堂的叔叔阿姨帮着收拾干净,黄老师跟着把处理好的鱼在粘板上改刀,说道:“小易,把那盆豆腐切一下,先把鱼炖上。”
宋易正好把猪肉切完,答应一声端过那盆花白的嫩豆腐。
彭于畅蹲在灶台前,缕缕炊烟从锅底升起,黄老师烧油下鱼块。
“咳咳……”
油烟伴着炊烟,呛得黄老师眼睛红红的。
“这真呛,嘿!”
黄老师用半米高的锅铲翻着锅里的鱼块,对身边的后厨师傅搭着话。
“习惯哩,我来接你?”
饭堂师傅是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他正弓着身子在另一边的锅底烧着火,见状起身想要接过黄老师手上的锅铲。
他的想法很憨实,单纯怕烟火熏坏了白净的城里客人。
“不用,老哥哥,这烟火我们也习惯了,我们在山上也没少接触。”
黄老师说着,似笑非笑的看着身边的彭彭。
“哈哈哈……”
彭于畅见黄老师点自己,也想起了刚来蘑菇屋那会儿,烧火起的烟灰可比现在还要大。
“少放辣椒吧,都是小孩子,也吃不了辣。”
黄老师用毛巾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往大锅里加着佐料。
宋易爱吃辣,要往常黄老师一定会多添辣子,可这次却是为孩子们做午饭,黄老师自然得更细心。
“豆腐烧鱼炖上了,再来土豆炖肉。”
黄老师说着,从宋易手上接过切好的五花肉块,换了个火灶。
起锅烧油,煸炒五花肉块,酱油翻炒,凉水没肉,盐糖生姜豆瓣酱,提色增香,扣盖闷肉。
“黄老师,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刚扣上锅盖,何老师领着分发完的几人来到了饭堂。
“欸,开个人烧灶,择择菜。”
黄老师正要做芋儿烧鸡,正缺人手,何老师他们便来帮忙了。
原定的计划里,就是三荤三素,六大锅菜。豆腐烧鱼已经炖上了,土豆烧肉已经炖了肉,还差土豆没削皮。
章一山帮彭于畅看着火,彭于畅再开一灶。
黄老师待油锅烧热,将下入锅里的花椒,干辣椒,豆瓣酱,姜蒜煸炒出红油。
另一边,宋丹洗净手站在案板前,接过杨梓和章子枫三人削皮洗净的芋头,滚刀切成块,流畅的像一道流水线。
黄老师把翻炒至水干的鸡块推到热锅两侧,下入宋丹切块的芋头,撒盐翻炒,至油量出香后倒入凉水,扣盖闷煮。
就这样,烧灶的烧灶,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百十号人的大锅饭硬是被他们赶在孩子们放学之前完成了。
饭堂人手本来就少,蘑菇屋几个人也没闲着,在打饭窗口帮着给放学的孩子盛饭。
孩子正是爱闹腾的年纪,小小的饭堂没多久便被排队的孩子们嚷翻了天。
长长的队伍,三五个小伙伴,或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陌生人,或聊着好玩儿的事情,叽叽喳喳个不停。
这就是这个年纪孩子才有的好奇心和使不完的精气神儿。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想不通餐盒为什么会被舀满了肉块,更想不通中午的牛奶为什么换了包装。
有些孩子会大大方方的对着陌生的哥哥姐姐喊一声谢谢,有些孩子则抱着盒饭羞涩的跑开。
打完盒饭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抱着餐盒在一起都是一副大快朵颐的开心模样。
“真好。”
黄老师看在眼里,抹了把额头上的热汗,幸福的笑了笑。
“值了。”
黄老师给最后一个孩子打完饭,笑着对身边的何老师说道。
“宝贝们,香不香?”
宋丹摘下围裙,走到孩子中间,慈祥的微笑着。
“香!”
“香…”
孩子们小嘴抹油,异口同声的大声喊道。
“宝贝们,慢慢吃,吃完了还有。”
何老师笑着拍了拍黄老师的肩膀,跟着走进孩子们的身边。
“我也看饿了。”
章一山见孩子们吃得香,帮饭量大的孩子盛着饭菜,又嘀咕着。
“我们也开饭吧,谁先来?”
何老师也帮孩子们盛着第二次饭,见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众人开始今天的午饭。
“第一碗给彭彭吧,他要就喊饿了。”宋易打趣着。
彭于畅嘿嘿笑着,不好意思的接过盒饭,找了个角落低头吃着自己的午饭。
宋易则是领了盒饭,坐到一个瘦小孩子身边,把自己餐盘里的鸡腿夹给他。
他扭过瘦削的脸颊,忽闪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宋易。
“小果,怎么不吃呢?”
宋易微笑着,温和的问道。
“我…我等姐姐……”
姜果见是熟悉的大哥哥,苦着的笑脸瞬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一座新刷白的三层小楼,依次分布一到六年级的班级。
教学楼南北,是两个近期翻新的运动场,正中竖着红旗杆,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
角落整齐摆放着崭新的乒乓球台,还有正在搭建的篮球架,显然这都是近期才安装的。
宋易他们到达时,还有零散的班级在上体育课,校园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蘑菇屋的八人一起陪孩子玩了阵子,随后分成了两拨人。
何老师与宋丹带着剩余的人去了教学楼看望孩子们,并且给他们分发图书等礼物。
黄老师、宋易和彭于畅则先行来到饭堂,帮着去做孩子们的午餐。
顺着教学楼再往北,在一颗老树旁,有座不大的平房。
走近了,还能闻到米香,这里正是小学的饭堂。
学校的饭堂很小,后厨就更小了,不过却十分的干净敞亮。
常年掌勺的师傅,是小学的校长兼教师,赵淑花。
她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头发早已花白,却仍旧坚持在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师岗位上。
这所乡村小学,本就没几个教师,她更加不能离开,或者说不舍的离开这帮孩子。甚至为了节省学校开支,还会兼着饭堂的师傅。
“赵老师,今天的午餐就放心交给我们了。”
黄老师快步上前,笑着和校长握着手说道。
“黄老师,你们好,太感谢你们了。”
赵老师笑着和黄老师以及身后的宋易、彭于畅打着招呼,将众人邀请至屋内。
赵老师的感谢,一是指几人今天中午的帮厨,二是感谢节目组对学校的翻新修缮,教学物资的捐赠,村小学助学金等帮助。
她在这个村小学扎根多年,也是在节目组到来之后小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节目组已经和学校有过沟通,宋易他们在与饭堂的几位叔叔阿姨简单沟通以后,便开始做今天的午饭。
“还可以这样?!”
宋易洗净手,在案板前把猪肉切成大块,看向了发出惊呼的彭于畅。
“原来还可以这样点火?”
彭于畅蹲在锅台前,学着后厨大叔点柴火的手法。
黄老师和宋易相视,各自露出了大惊小怪的表情,随即处理着自己手中的配菜。
一次性供应146个孩子外加20多个人的午饭,对他们来说很不容易,尤其是习惯不了做大锅饭。
一桶活蹦乱跳的鱼,有饭堂的叔叔阿姨帮着收拾干净,黄老师跟着把处理好的鱼在粘板上改刀,说道:“小易,把那盆豆腐切一下,先把鱼炖上。”
宋易正好把猪肉切完,答应一声端过那盆花白的嫩豆腐。
彭于畅蹲在灶台前,缕缕炊烟从锅底升起,黄老师烧油下鱼块。
“咳咳……”
油烟伴着炊烟,呛得黄老师眼睛红红的。
“这真呛,嘿!”
黄老师用半米高的锅铲翻着锅里的鱼块,对身边的后厨师傅搭着话。
“习惯哩,我来接你?”
饭堂师傅是个年过半百的小老头,他正弓着身子在另一边的锅底烧着火,见状起身想要接过黄老师手上的锅铲。
他的想法很憨实,单纯怕烟火熏坏了白净的城里客人。
“不用,老哥哥,这烟火我们也习惯了,我们在山上也没少接触。”
黄老师说着,似笑非笑的看着身边的彭彭。
“哈哈哈……”
彭于畅见黄老师点自己,也想起了刚来蘑菇屋那会儿,烧火起的烟灰可比现在还要大。
“少放辣椒吧,都是小孩子,也吃不了辣。”
黄老师用毛巾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往大锅里加着佐料。
宋易爱吃辣,要往常黄老师一定会多添辣子,可这次却是为孩子们做午饭,黄老师自然得更细心。
“豆腐烧鱼炖上了,再来土豆炖肉。”
黄老师说着,从宋易手上接过切好的五花肉块,换了个火灶。
起锅烧油,煸炒五花肉块,酱油翻炒,凉水没肉,盐糖生姜豆瓣酱,提色增香,扣盖闷肉。
“黄老师,有什么要帮忙的吗?”
刚扣上锅盖,何老师领着分发完的几人来到了饭堂。
“欸,开个人烧灶,择择菜。”
黄老师正要做芋儿烧鸡,正缺人手,何老师他们便来帮忙了。
原定的计划里,就是三荤三素,六大锅菜。豆腐烧鱼已经炖上了,土豆烧肉已经炖了肉,还差土豆没削皮。
章一山帮彭于畅看着火,彭于畅再开一灶。
黄老师待油锅烧热,将下入锅里的花椒,干辣椒,豆瓣酱,姜蒜煸炒出红油。
另一边,宋丹洗净手站在案板前,接过杨梓和章子枫三人削皮洗净的芋头,滚刀切成块,流畅的像一道流水线。
黄老师把翻炒至水干的鸡块推到热锅两侧,下入宋丹切块的芋头,撒盐翻炒,至油量出香后倒入凉水,扣盖闷煮。
就这样,烧灶的烧灶,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百十号人的大锅饭硬是被他们赶在孩子们放学之前完成了。
饭堂人手本来就少,蘑菇屋几个人也没闲着,在打饭窗口帮着给放学的孩子盛饭。
孩子正是爱闹腾的年纪,小小的饭堂没多久便被排队的孩子们嚷翻了天。
长长的队伍,三五个小伙伴,或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陌生人,或聊着好玩儿的事情,叽叽喳喳个不停。
这就是这个年纪孩子才有的好奇心和使不完的精气神儿。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想不通餐盒为什么会被舀满了肉块,更想不通中午的牛奶为什么换了包装。
有些孩子会大大方方的对着陌生的哥哥姐姐喊一声谢谢,有些孩子则抱着盒饭羞涩的跑开。
打完盒饭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抱着餐盒在一起都是一副大快朵颐的开心模样。
“真好。”
黄老师看在眼里,抹了把额头上的热汗,幸福的笑了笑。
“值了。”
黄老师给最后一个孩子打完饭,笑着对身边的何老师说道。
“宝贝们,香不香?”
宋丹摘下围裙,走到孩子中间,慈祥的微笑着。
“香!”
“香…”
孩子们小嘴抹油,异口同声的大声喊道。
“宝贝们,慢慢吃,吃完了还有。”
何老师笑着拍了拍黄老师的肩膀,跟着走进孩子们的身边。
“我也看饿了。”
章一山见孩子们吃得香,帮饭量大的孩子盛着饭菜,又嘀咕着。
“我们也开饭吧,谁先来?”
何老师也帮孩子们盛着第二次饭,见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招呼着众人开始今天的午饭。
“第一碗给彭彭吧,他要就喊饿了。”宋易打趣着。
彭于畅嘿嘿笑着,不好意思的接过盒饭,找了个角落低头吃着自己的午饭。
宋易则是领了盒饭,坐到一个瘦小孩子身边,把自己餐盘里的鸡腿夹给他。
他扭过瘦削的脸颊,忽闪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宋易。
“小果,怎么不吃呢?”
宋易微笑着,温和的问道。
“我…我等姐姐……”
姜果见是熟悉的大哥哥,苦着的笑脸瞬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