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杜英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王猛这一份厚厚的文书,也不知道是一目十行还是干脆只是给袁宏做做样子,表示对远在长安的王猛的尊重。
    接着他便开口,但说的俨然并不是这文书上的事:
    “通事馆已经派人前去彭城拜见大司马,算时日应该也已经到了。余打算和大司马联手先灭青州鲜卑。”
    “都督所言甚是,鲜卑人有同流合污之意,我王师上下更应该摒弃前嫌、同仇敌忾。”袁宏含笑说道。
    杜英亦然一笑, 袁虎这家伙,不喷人的时候,说话还是很好听的。
    同流合污和同仇敌忾,分的当真清楚。
    不过逞口舌之快显然不足以解决现在杜英和桓温之间的相互戒备,甚至还比不上慕容恪和慕容儁。
    至少那一对君臣兄弟只是貌合神离,慕容恪表面上还是拥护慕容儁的,而慕容儁也投桃报李, 给予了慕容恪很大的自主权, 两人背靠背, 各自只需要面对一个方向的敌人就可以了,反倒是现在整个战场上最轻松的。
    “大司马生性多疑,且之前从关中之战,到双方在南阳发生龌龊,再到后来的两淮之战,几乎每一次其想要出风头的时候都要被都督横压住,欲求名声而不可得。
    甚至最后被迫无奈提兵进入建康府,勤王的美名没有得到,反而乱臣贼子的骂名拿到了。”袁宏徐徐说道。
    桓温在名义上自然是勤王英雄的,但是其所作所为,本来就带着逼宫的意味,尤其是汉末乱世其实结束也没有太久,永嘉之乱后,胡人那边的类似闹剧也有不少,所以在世人的眼中,难免会给桓温打上“枭雄、曹贼”的标签。
    再加上对桓温评头论足的可不只是悠悠之口。
    掌控报纸,也就等于掌控着社会基层舆论的关中;掌控着公文圣旨, 也就可以在圣旨上阴阳怪气的皇室;再加上掌控着世家子弟,也就可以在真正掌握权力的江左中高层官吏之中具有极高影响力的王谢各家······
    可以说,桓温看上去是顺大势而进入朝堂,背地里的名声却是在不可遏抑的变臭。
    这也让桓温对于建康府中那些所谓能够容纳他的盟友,对于北方关中这个从来没有停止恶语中伤他的“同僚”,自然不可能存在什么好感。
    在朝堂上,他初来乍到,三方势力还相互制约,所以桓温没得选。
    但是袁宏现在担心,在这北方,桓温会没有任何牵挂掣肘,说要先打杜英,就可以先打杜英,没必要在乎龟缩在青州且一样面对背后慕容垂威胁的慕容儁。
    杜英回答:
    “余承诺把琅琊交给他。”
    袁宏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想问,此话当真?
    但看杜英郑重的神情,本就不似开玩笑,顿时脸色也肃杀了几分:
    “若是如此的话······大司马会答应都督的可能很高。”
    袁宏出身桓温幕府, 对于桓温的性情和取舍还是能拿捏住的:
    “届时都督可以放开手脚从济水发动进攻。”
    不过话音未落,袁宏话锋一转:
    “琅琊为青州属地, 且关乎到都督之前所构筑的从渤海经青州再到江左的商贸道路,若是琅琊交给了大司马,那么这条商路又应该怎么办?
    这条商路可是为都督牵系着北方渤海世家、青州的荀令则,以及还有吴郡世家······为了这三方的支持,得罪大司马都是可行的,都督何必反其道而为之?”
    杜英打量着他:
    “大司马真的会要么?”
    这一次轮到袁宏错愕了。
    他突然反应过来,琅琊这个地方,桓温······大概真的不敢要。
    原因无外乎两种。
    一者,琅琊是琅琊王的封地,而琅琊王是当朝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封号,因此琅琊之于东晋小朝廷的象征意义,甚至还要超过中朝最后的都城长安,仅次于旧都洛阳。
    所以一旦桓温接收了琅琊、占据了整个青州,那么于情于理,朝廷都应该迅速恢复琅琊王爵,并令琅琊王移镇故土。
    没有什么能够比这更好的表明当今皇室的权威,而桓温辛辛苦苦拿下青州所耗费的一切,都将变成为朝廷做嫁衣。
    且琅琊这个地方还是琅琊王氏的故土,如今王师北定中原,其实很多世家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太平无事,但是大多数的世家还在观望。
    观望王家和谢家这两个领头羊的动作。
    此次关中王师拿下陈留,而若桓温也彻底平定青州,则按理说王谢世家就应该迁徙返回中原了,以实现他们当初所立下的“勠力王室、克复神州”的豪言壮语。
    且不论已经分家的陈郡谢氏如何返回,若是琅琊王氏也要大举北上,返回故土,那么桓温又应该如何对待?
    委以重任,自然是心有不甘。
    若是置之不理,那岂不是又把整个江左南渡世家往死里得罪?
    至少现在,桓温还没有和世家翻脸的底气。
    二者,杜英现在已经在着力构建商路,并且得到了沿途各方的鼎力支持,可以说从北方的渤海世家,到青州士民,再到跑船的两淮世家,最后到吴郡世家,甚至还有一些会稽的南渡世家,都已经牵扯到其中。
    大家在搓着手等着发财,然而现在桓温冲过来,直接把这条商路给掐断了,不但最主要的供货商——关中——被排挤出去,而且荆州世家也必定心热眼红的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既被截断了源头,又有人想要分剩下的肉吃,这几方怕不是要直接闹得沸反盈天?
    如今有能力构建和维持一条跨州郡商路的,也就只有关中。
    甚至桓温在淮西的建设,也离不开关中商路的支持,淮西利用中转站的身份在关中和江左的商路上多少分一杯羹,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因而这条发财之路就算摆在桓温面前,他也不敢贸然插手。
    他掌握不住。
    所以琅琊这个地方,如今孤悬青州,在鲜卑人的威胁之下,且和江左只有海路联系,的确是最好的状态了。
    大家都可以放下戒备和担忧,都有钱赚,乃至于青州腹地的鲜卑人都可以暗戳戳的加入贸易之中。
    这让杜英可以放心的把琅琊许给桓温。
    是算准了桓温在一时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可能会一口答应,但是之后回想起来,只会求着杜英抓紧把琅琊收回去。

章节目录

晋末多少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然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然籇并收藏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