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世镜说:“嗯,学《孝经》好。百善孝为先,我朝本就是以孝道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大行孝道就是仁义之道了。如果再能读诗已经是文雅之人了。这已经够用了。”
    何英华说:“当然了,义学中,如果发现有百姓之子,在儒学一道上有天赋,我们就会专门培养,经过大儒的考核,通过者,我们义学负责其读书费用,把他送到书院读书直到他取得初步功名。”
    海世镜和一众大儒不由得欢喜起来:“这个好啊,这个规矩好。老夫先代儒家谢谢义学了。”
    这个天下虽然是儒家的天下。可是,他们也不是没有竞争者。朝堂上还有法家,道家,佛家,民间各种宗教信仰更是多了。尤其是这几年北蛮,东胡和大夏通商互市,商品流进来,这些地方的宗教也流入进来。很多甚至已经在一些小地方站稳脚跟。这些都让大儒们很是忧心。
    这个时候,何英华提出让儒生们进入义学教学,还给义学启蒙用儒家经典。这不是在夯实儒家的根基吗?这好事怎么不让一众大儒们都欢喜异常?
    何英华也很高兴,这真是好事,义学的先生问题解决了。
    何英华又说:“我正准备给朝廷上折子,我们江南商会决心对义学加大捐赠。不但只局限于大夏的东南,还要在西北几个省份也开义学。所以,舅公,你看看能不能往那边派儒生过去?”
    “当然了,西北条件艰苦一些,不过,我们义学经费充足,再怎么艰苦也不会让先生艰苦。我们要提高西北先生们的束脩,还会提供住宿等一应供给。保证让先生们在西北也生活的好好的。”
    海世镜笑着说:“老夫知道这几年你们江南商会越发有钱。也相信你们不会在银钱上亏待儒生们。放心好了,别说是你们还肯给束脩,就是没有钱,我们也有儒生愿意去教化天下。”
    这么说,何英华就放心了。
    过后,何英华立刻给皇帝上了折子。详细说了一下义学的情况。皇帝对于义学十分重视,还特意把大公主请到宫里询问了半天。最后下了旨意给义学,以后,皇家每年拿出来二十万两银子给义学。
    这下子可好了,本来江南的义学是何家倡导的一个民间组织。现在由皇家拿钱,这就是过了明路了。这让江南商会的商人们都心气提高了。
    何英华也把兄弟姐妹们组织起来商议。
    何英华说:“义学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其实每年我们几家都给义学捐赠很多银钱。宫里大姐姐也捐赠很多。这些本来就足够义学使用的了。在我们的带头下,江南商会的很多商人们也都捐赠不少。这使得我们资金更加充足。就不局限于江南了,开始把义学开到了隔壁几个省,甚至西北也有部分地方开办了义学。”
    “以前还发愁缺儒生去义学。现在有几位大儒在士林中造势,立刻就有很多书生响应。启蒙先生是足够的。当然了,义学更多的是各种工匠师傅。这一点本身我们就有很多老工匠当师傅。我们这几年自己也培养了不少。前几天我给大公主递了帖子,上大公主府上和大公主一番交谈。”
    “如今,大公主已经不大管皇上的各项生意了。那些都已经大半交给二公主打理。大公主如今管着内务府。内务府皇宫这一块是我们大姐姐管着。外面一直都是由宗亲管着。正好前一段时间管着外务的理亲王重病,皇上就把内务府的事务交给大公主了。”
    何明扬说:“这事情要是搁在以前的朝堂,肯定是要吵翻天的。可是,搁在现在,有四妹妹做了这么多年官员,大家对于内务府由公主掌管已经不想说什么了。再说了,大公主能力非凡,这些年把皇上的那些生意打理的翻了多少倍,朝廷很多支出都是靠着皇上私库补贴。大臣们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这个话说得何英华笑起来。
    二夫人范荃蕙说:“四妹妹和大公主都是女中豪杰,哪怕是西北,闺阁中也流传着你们的事迹呢。”
    何英华说:“二嫂又打趣我。我哪里能跟大公主比?我跟大公主详谈一番。大公主说,皇上下令每年拿出来二十万两银子给义学。此外,还把一些退役的将作司中老工匠给了我们。我自然是喜出望外。大公主说,这些老工匠可都是身怀绝技,比民间那些普通匠人可是强多了。不能按照普通先生的月利给。我也答应了。还拿出来一个章程。以后,义学里各种老师也要评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级最低,一级最高。最高的待遇福利月利都要高出很多。”
    范荃蕙说:“嗯,理应如此。这样也能吸引更多精工巧匠来授课。我们的学生也能学到更多东西。四妹妹,如今,义学不差人,不差钱,是不是多开办一些。西北,尤其是你二哥待着的塞上省你一定要快点多开办几家啊?你二哥可是塞上省的训导,本身就担着教化百姓的责任呢。”
    何英华说:“这是没有问题。本来,皇上就要求我们多在西北开义学。”
    “我让人做了一个章程,今年预计增加五十所义学。其中,西北就占据二十所,东南二十所,江南只有十所。不但塞上省二哥那里有,西潢省大哥那里也有。”
    大夫人乔墨兰高兴的说:“那我可要谢谢四妹妹了。你大哥虽然是通判,管着钱粮,不管百姓教化。可是,这义学开到哪里,哪里就出百工人才,就会多开工坊,多开工坊,就能多缴纳钱粮。你大哥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何英华说:“是啊,义学好处很大,这些年,我们是深有体会的。以前,我们每年每家都是出五万两银子用于义学。按照已经是大手笔了。有时候,钱实在花费不出去的时候,还有捐赠二十万,三十万两银子的时候。如今,倒是不能这样胡乱捐了。这里面头一份是皇上。我们不能不捐,也不能越过皇上。所以,我找大家来商议一下,一年大家都拿多少?”

章节目录

重织锦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蕙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蕙心并收藏重织锦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