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氏已经把另外两幅百寿图描画出来了,只是这几天华静瑶没有抽出空来去看。
她回到公主府,便把小乔氏画的四幅图全都拿了出来。
按理说,五幅图找到了四幅,只差一幅了,应该也能在其他四幅上看出端倪,无奈华静瑶却仍然看不出来。
她把四幅图拼在一起,可无论她如何调整次序,却依然无解。
这时,小夏进来,道:“郡主,刚刚李云泉过来了,三公主请您找点话本子,宫里没有新书看了。”
这一刻,华静瑶也想变回小孩子了。
除了看看话本子以外,什么也不干。
不过第二天,华静瑶还是找了二十多本新出的话本子进宫了。
没办法,她是姐姐啊!
三公主抱着话本子欢喜得不成,立刻让宫女们去做书衣。
三公主有一间屋子是专门存放话本子的,每本话本子都用上好的布料做了书衣,书衣上的图案和字,都是精心绣上的,有时候,三公主看完一本书后,心血来潮,还会让人根据书的内容重新做书衣。
太后觉得三公主的书衣甚是风雅,有命妇进宫时,便让人拿了三公主的书衣出来显摆,于是如今京城的贵女们,也纷纷效仿,给自己心爱的书做书衣,据说已经有铺子开始在做书衣生意了。
华静瑶无精打彩地看着三公主欢欢喜喜做着喜欢的事,她就没有这种兴趣,她看过的书......连书皮都没了。
“瑶瑶,你怎么了?”三公主终于发现华静瑶今天不开心了。
华静瑶感激地看她一眼:“谢谢你还记得我。”
三公主瞪她一眼:“我不记得你,也要记得话本子啊。”
华静瑶无语,她和三公主的姐妹情一定是纸糊的。
“你是不是有为难的事了?你想把沈逍甩了,可却良心不安?”三公主眨着星星眼。
华静瑶更无奈:“这又是哪本话本子里的情节?”
“说了你也不知道”,三公主一本正经地在华静瑶身边坐下,一脸老成地说道,“说吧,究竟是什么事?”
华静瑶叹了口气,把百寿图的事说了一遍。
“我明明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可却不知道有什么用,唉。”
三公主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为什么不问我呢,这种图纸,我至少知道十种以上的方法。”
“十种以上?你确定?”华静瑶坐直了身子,她想起那天在隆安王府,三公主气定神闲打开密室的情景。
“当然,你等着,我拿笔记给你看。”
说着,三公主便要去翻她的读书笔记。
“不用不用,我现在就让人把那四幅图临一份送过来。”
华静瑶拍拍脑袋,她真是忙晕了啊,眼前就有一个又闲又细心的人,且,这人还懂得很多很多莫名其妙的事。
她虽然没抱希望,可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反正她是没有办法了,偏偏这些图又不能拿给其他人看,现在三公主主动请缨,她当然高兴了。
把这四张图打发出去,华静瑶觉得无比轻松,她现在要把心思全部放在郑婉之死上了。
但是沈逍依然没有回来。
华静瑶派史甲带了二十多名护卫出京接应沈逍。
对于郑婉的那位情郎,华静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谦。
可是赵谦早在半年前便离京就藩了,如今他在河南的襄城。
亲王无旨不得入京,赵谦刚刚就藩,除非他疯了,否则绝不会冒这个险。
第二个被华静瑶怀疑的,便是赵擎或赵孟瑜,这两人中无论是哪一个,都有可能。
至于第三个人选,华静瑶怀疑的是朱万华!
三个月前,朱万华还没有死。
郑婉急着把朱万华灭口,除了朱万华杀死官秀才以外,会不会还因为他和郑婉的关系?
可惜朱万华已经死了,赵谦不在京城,赵擎或者赵孟瑜下落不明。
华静瑶再次陷入从未有过的僵局。
仔细想想,从她重生归来,破获的第一件案子开始,最让她费脑子掉头发的案子,全都是和赵孟瑜有关系的。
一个是粥棚案,另一个便是现在的案子了。
但是华静瑶坚信,任何事情只要做过,就会留下痕迹。
即使是如流星般短暂,也会留下刹那光辉。
华静瑶没有气馁,她换了衣裳,亲自带人走访悠然居附近的居民和商户,哪怕是玩耍的幼童也没有放过。
就这样又查了三天,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她查到了一件事。
在卖樱桃老汉出事前的那天,有个小叫花子在悠然居后面的一条巷子里捡到一身衣服!
小叫花子把这身衣服送到当铺,当了五十文钱。
因为是死当,所以当铺是准备把这身衣裳卖出去的,华静瑶找到当铺时,这身衣裳还没有卖出去,华静瑶连忙掏了一百文钱,把衣裳买了下来。
这身衣裳是灰色的,而悠然居的伙计记得那天的那位客人也穿了件灰色袍子。
华静瑶虽是女子,可是活了两世也没在穿衣打扮上费过心思,她把衣裳拿回府里,又把针线房的人叫过来,让她们也看看这衣裳。
华静瑶不会做针线,可是小艾会啊,尤嬷嬷教导出来的小丫鬟,怎会不会女红。
小艾说这衣裳的手工很好,所以华静瑶才会把衣裳拿给针线房的人看。
“咦,这是万福楼的成衣啊,姐姐们,你们看看,是不是万福楼的。”
几个婆子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没错,是万福楼的,我看着像刘福玲的手艺,她最喜欢在这个地方多缝几针。”
“可你们看这料子,就是普通的杭绸,万福楼给刘福玲一年六十两银子的工钱,岂会让她做普通的杭绸衣裳?”
“那你说这是谁做的?”
“你们忘了,刘福玲的那几个徒弟也该出师了吧。”
“啧啧,她那几个徒弟已经有这个手艺了吗?”
几个婆子说得起劲,华静瑶干咳一声,她们没有听到,华静瑶只好又干咳了两声、三声、五声。
婆子们终于打住话头,齐齐看向华静瑶。
“你们是怎么看出来这是万福楼的衣裳的?”华静瑶问道。
最早发现的那名婆子指着衣摆内侧说道:“郡主,您看这里,绣着万福两个字呢。”
华静瑶拿过来一看,果然,衣摆内侧有米粒大小的“万福”二字。
华静瑶看看小艾,主仆二人大眼瞪小眼,她们谁也没有看到这两个字。
好吧,也可能看到了,但是没当回事。
她回到公主府,便把小乔氏画的四幅图全都拿了出来。
按理说,五幅图找到了四幅,只差一幅了,应该也能在其他四幅上看出端倪,无奈华静瑶却仍然看不出来。
她把四幅图拼在一起,可无论她如何调整次序,却依然无解。
这时,小夏进来,道:“郡主,刚刚李云泉过来了,三公主请您找点话本子,宫里没有新书看了。”
这一刻,华静瑶也想变回小孩子了。
除了看看话本子以外,什么也不干。
不过第二天,华静瑶还是找了二十多本新出的话本子进宫了。
没办法,她是姐姐啊!
三公主抱着话本子欢喜得不成,立刻让宫女们去做书衣。
三公主有一间屋子是专门存放话本子的,每本话本子都用上好的布料做了书衣,书衣上的图案和字,都是精心绣上的,有时候,三公主看完一本书后,心血来潮,还会让人根据书的内容重新做书衣。
太后觉得三公主的书衣甚是风雅,有命妇进宫时,便让人拿了三公主的书衣出来显摆,于是如今京城的贵女们,也纷纷效仿,给自己心爱的书做书衣,据说已经有铺子开始在做书衣生意了。
华静瑶无精打彩地看着三公主欢欢喜喜做着喜欢的事,她就没有这种兴趣,她看过的书......连书皮都没了。
“瑶瑶,你怎么了?”三公主终于发现华静瑶今天不开心了。
华静瑶感激地看她一眼:“谢谢你还记得我。”
三公主瞪她一眼:“我不记得你,也要记得话本子啊。”
华静瑶无语,她和三公主的姐妹情一定是纸糊的。
“你是不是有为难的事了?你想把沈逍甩了,可却良心不安?”三公主眨着星星眼。
华静瑶更无奈:“这又是哪本话本子里的情节?”
“说了你也不知道”,三公主一本正经地在华静瑶身边坐下,一脸老成地说道,“说吧,究竟是什么事?”
华静瑶叹了口气,把百寿图的事说了一遍。
“我明明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东西,可却不知道有什么用,唉。”
三公主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为什么不问我呢,这种图纸,我至少知道十种以上的方法。”
“十种以上?你确定?”华静瑶坐直了身子,她想起那天在隆安王府,三公主气定神闲打开密室的情景。
“当然,你等着,我拿笔记给你看。”
说着,三公主便要去翻她的读书笔记。
“不用不用,我现在就让人把那四幅图临一份送过来。”
华静瑶拍拍脑袋,她真是忙晕了啊,眼前就有一个又闲又细心的人,且,这人还懂得很多很多莫名其妙的事。
她虽然没抱希望,可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反正她是没有办法了,偏偏这些图又不能拿给其他人看,现在三公主主动请缨,她当然高兴了。
把这四张图打发出去,华静瑶觉得无比轻松,她现在要把心思全部放在郑婉之死上了。
但是沈逍依然没有回来。
华静瑶派史甲带了二十多名护卫出京接应沈逍。
对于郑婉的那位情郎,华静瑶首先想到的就是赵谦。
可是赵谦早在半年前便离京就藩了,如今他在河南的襄城。
亲王无旨不得入京,赵谦刚刚就藩,除非他疯了,否则绝不会冒这个险。
第二个被华静瑶怀疑的,便是赵擎或赵孟瑜,这两人中无论是哪一个,都有可能。
至于第三个人选,华静瑶怀疑的是朱万华!
三个月前,朱万华还没有死。
郑婉急着把朱万华灭口,除了朱万华杀死官秀才以外,会不会还因为他和郑婉的关系?
可惜朱万华已经死了,赵谦不在京城,赵擎或者赵孟瑜下落不明。
华静瑶再次陷入从未有过的僵局。
仔细想想,从她重生归来,破获的第一件案子开始,最让她费脑子掉头发的案子,全都是和赵孟瑜有关系的。
一个是粥棚案,另一个便是现在的案子了。
但是华静瑶坚信,任何事情只要做过,就会留下痕迹。
即使是如流星般短暂,也会留下刹那光辉。
华静瑶没有气馁,她换了衣裳,亲自带人走访悠然居附近的居民和商户,哪怕是玩耍的幼童也没有放过。
就这样又查了三天,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她查到了一件事。
在卖樱桃老汉出事前的那天,有个小叫花子在悠然居后面的一条巷子里捡到一身衣服!
小叫花子把这身衣服送到当铺,当了五十文钱。
因为是死当,所以当铺是准备把这身衣裳卖出去的,华静瑶找到当铺时,这身衣裳还没有卖出去,华静瑶连忙掏了一百文钱,把衣裳买了下来。
这身衣裳是灰色的,而悠然居的伙计记得那天的那位客人也穿了件灰色袍子。
华静瑶虽是女子,可是活了两世也没在穿衣打扮上费过心思,她把衣裳拿回府里,又把针线房的人叫过来,让她们也看看这衣裳。
华静瑶不会做针线,可是小艾会啊,尤嬷嬷教导出来的小丫鬟,怎会不会女红。
小艾说这衣裳的手工很好,所以华静瑶才会把衣裳拿给针线房的人看。
“咦,这是万福楼的成衣啊,姐姐们,你们看看,是不是万福楼的。”
几个婆子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没错,是万福楼的,我看着像刘福玲的手艺,她最喜欢在这个地方多缝几针。”
“可你们看这料子,就是普通的杭绸,万福楼给刘福玲一年六十两银子的工钱,岂会让她做普通的杭绸衣裳?”
“那你说这是谁做的?”
“你们忘了,刘福玲的那几个徒弟也该出师了吧。”
“啧啧,她那几个徒弟已经有这个手艺了吗?”
几个婆子说得起劲,华静瑶干咳一声,她们没有听到,华静瑶只好又干咳了两声、三声、五声。
婆子们终于打住话头,齐齐看向华静瑶。
“你们是怎么看出来这是万福楼的衣裳的?”华静瑶问道。
最早发现的那名婆子指着衣摆内侧说道:“郡主,您看这里,绣着万福两个字呢。”
华静瑶拿过来一看,果然,衣摆内侧有米粒大小的“万福”二字。
华静瑶看看小艾,主仆二人大眼瞪小眼,她们谁也没有看到这两个字。
好吧,也可能看到了,但是没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