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估摸着,南陈的大臣们,应该大致分为三个党派。
亲东宫派、中立派、陈叔陵一派。
或者还有其他蠢蠢欲动,但目前还未崭露头角的皇储,也许自成一派。
跳脚反对陈叔宝言论的,大致以中立派及陈叔陵一派居多。
但剩下保持沉默的,也不一定都是亲东宫派……
比如陈叔陵,站在人群中,就很低调。
其实,这些南陈大臣们当然心知肚明,如何笼络民心,如何促进国家蓬勃发展……
只是身在其位,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性的,最先从自己的阶层利益出发。
比如释放奴婢为民这一举措,意味着,这些权贵们若是想继续有人服侍他们,就必须花钱雇请良民。
而良民的劳动价格,与奴隶,可是天壤之别!
且打杀奴隶,与打杀良民,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啊!
所以,他们宁愿装聋作哑。
关键是,陈宣帝的态度如何呢?
当然,最可怕的,不是陈宣帝脑子不清明,而是三人成虎。
当无数的人质疑你错了,再自信的人,也会开始自我怀疑了。
陈叔宝似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大臣们的言论,实则,思想却在神游。
他倒是对那些臣子们的面相,颇感兴趣,一个一个仔细打量着,尤其在他们站出来自报家门时。
目前,将名字与人脸对应起来,是首要任务。
大臣们发言完毕,在此不作赘述,因为,无一例外,都是反对的声音。
陈宣帝颔首,不作评价,“此事,日后再议。”
也是,反正,也不像是战事那般,十万火急的事情。
“日后再议,基本上,就等于,不了了之吧?”陈叔宝抿嘴。
可喜的是,南陈的官员,对北周的政治动向,还是密切关注的。
毕竟两国隔着长江互相对峙,互相牵制。
可惜的是,仅仅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南陈,比北周的政治局面,复杂的多。
江南世家多得是小分派、利益集团,错综复杂,如漩涡,暗流涌动。
不像北周那般,稍显单一,关陇集团,独霸一国权力。
大臣们的奏报结束了。
陈叔宝以为内侍再念一句“有事奏本,无事退朝”就可以下班了呢!
结果,陈宣帝,清了清嗓子,道:“两月前,徐州、兖州的胜利,吴将军居功甚伟!
朕念及吴将军虽年近七十高龄,却仍坚守边防,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欲招之还朝,成全吴家天伦之美。
然,朕又恐边境无吴军,难得安宁矣。
不知众爱卿有何高见?唉……”
陈宣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嗯?”陈叔宝一脸莫名,这是想表达什么?
吴将军?嗯……倒是听说过,南陈有一名将,吴明彻,年纪倒也相仿,想必陈宣帝说的正是此人。
但陈宣帝方才那段话,说得甚是隐晦,陈叔宝还未掌握到其中的精髓。
老皇帝这是……想召回呢?
还是不想召回呢?
随即,已有会意的大臣,机灵地跳出来,奏本道:“陛下,吴将军万万不可还朝啊!
陈国因吴将军固守北方疆域,北周才不敢南下侵犯。如今贸然调回吴将军,恐于边境不利。”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陛下,臣有本奏:吴将军既已夺回徐州,兖州,不妨乘胜追击,在北周忌惮我陈国之际,将疆域再往北扩展,或许能一举拿下彭城,也未可知啊!”
“嗯……爱卿所言甚是。”陈宣帝略一深思,沉吟道。
“呵,说得轻巧。”陈叔宝喃喃自语。
他以为陈宣帝会“再议”的。
然而,陈宣帝大手一拍,朗声长笑,“哈哈哈,我陈国兵力确实胜于北周,且吴将军谋略智计等,皆是堪称翘楚!彭城可谋诶!诛杀周贼,造福陈国百姓,众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圣明!”
陈叔宝的嘴唇又抖了三抖。
“这前脚,人家打赢了仗,奖励还没发下去,欠的军资补给还没还上呢!
后一脚,立马又要派那个吴将军去打仗了?且都12月底了,也不让人好好过个年,大冬天打仗也很辛苦的呀……”
这就跟亏欠工资的老板,不发工资,还让人春节里头,风餐露宿地加班,是一个道理。
换我,我肯定是不干的。陈叔宝默默地想。
“如此,便如众爱卿所言,派遣吴将军再进军彭城一带,壮我陈之领土!”
陈宣帝说得豪情万丈,低下大臣们应和得也是热血沸腾!
嗯……反正,仗不是他们去打的,动动嘴皮子我也会啊!
好不容易。
陈叔宝终于结束了人生第一次朝会,发现心好累,自己一路都在默默吐槽。
看来这南陈确实腐败如朽木,亡国需要进行倒计时了。
当陈宣帝当场发布了命令吴明彻再攻打彭城的诏书时,陈叔宝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
原来陈宣帝那一番话,不过是假意的客气。
摸准帝心的臣子,不过是在合适的机会,递了一把及时的梯子。
好一对配合的搭档,演了一出爱国爱民的大戏!
掩饰了急功近利的心。
“很好。”陈叔宝自嘲一笑。
开了一上午的会,心情弄得很糟糕。不过自己也是多虑了,这些与我何干呢?
陈叔宝始终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外人,这个时代的外人!
吃好,喝好,玩好,就好啦!
眼下,陈叔宝觉得,暂且不管朝堂那些污糟的事,先赚点钱,转移一部分财产,为未来几年后的国破家亡,做积极准备。
什么?性命之忧?
那可不在陈叔宝担心之列。
因为历史记载的陈叔宝,即使是南陈灭亡了,自己成了俘虏,也依然在隋朝的长安城内活得很潇洒。
还幸运地善终了!如此好命,活到了六七十岁,自然地生老病死。
究其原因么,陈叔宝曾经在翻看南陈历史时,思考过。
大概是因为,没心没肺吧?
毫无利用价值,毫无威胁的人,不足以被灭口吧?
下了朝。
“殿下,回东宫吗?”许安问。
“不,去孔良娣处。”陈叔宝的双眼明亮起来。
有些事,趁着年轻力壮,要早点办。
亲东宫派、中立派、陈叔陵一派。
或者还有其他蠢蠢欲动,但目前还未崭露头角的皇储,也许自成一派。
跳脚反对陈叔宝言论的,大致以中立派及陈叔陵一派居多。
但剩下保持沉默的,也不一定都是亲东宫派……
比如陈叔陵,站在人群中,就很低调。
其实,这些南陈大臣们当然心知肚明,如何笼络民心,如何促进国家蓬勃发展……
只是身在其位,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性的,最先从自己的阶层利益出发。
比如释放奴婢为民这一举措,意味着,这些权贵们若是想继续有人服侍他们,就必须花钱雇请良民。
而良民的劳动价格,与奴隶,可是天壤之别!
且打杀奴隶,与打杀良民,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啊!
所以,他们宁愿装聋作哑。
关键是,陈宣帝的态度如何呢?
当然,最可怕的,不是陈宣帝脑子不清明,而是三人成虎。
当无数的人质疑你错了,再自信的人,也会开始自我怀疑了。
陈叔宝似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大臣们的言论,实则,思想却在神游。
他倒是对那些臣子们的面相,颇感兴趣,一个一个仔细打量着,尤其在他们站出来自报家门时。
目前,将名字与人脸对应起来,是首要任务。
大臣们发言完毕,在此不作赘述,因为,无一例外,都是反对的声音。
陈宣帝颔首,不作评价,“此事,日后再议。”
也是,反正,也不像是战事那般,十万火急的事情。
“日后再议,基本上,就等于,不了了之吧?”陈叔宝抿嘴。
可喜的是,南陈的官员,对北周的政治动向,还是密切关注的。
毕竟两国隔着长江互相对峙,互相牵制。
可惜的是,仅仅关注,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南陈,比北周的政治局面,复杂的多。
江南世家多得是小分派、利益集团,错综复杂,如漩涡,暗流涌动。
不像北周那般,稍显单一,关陇集团,独霸一国权力。
大臣们的奏报结束了。
陈叔宝以为内侍再念一句“有事奏本,无事退朝”就可以下班了呢!
结果,陈宣帝,清了清嗓子,道:“两月前,徐州、兖州的胜利,吴将军居功甚伟!
朕念及吴将军虽年近七十高龄,却仍坚守边防,报国之心,日月可鉴。!
欲招之还朝,成全吴家天伦之美。
然,朕又恐边境无吴军,难得安宁矣。
不知众爱卿有何高见?唉……”
陈宣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嗯?”陈叔宝一脸莫名,这是想表达什么?
吴将军?嗯……倒是听说过,南陈有一名将,吴明彻,年纪倒也相仿,想必陈宣帝说的正是此人。
但陈宣帝方才那段话,说得甚是隐晦,陈叔宝还未掌握到其中的精髓。
老皇帝这是……想召回呢?
还是不想召回呢?
随即,已有会意的大臣,机灵地跳出来,奏本道:“陛下,吴将军万万不可还朝啊!
陈国因吴将军固守北方疆域,北周才不敢南下侵犯。如今贸然调回吴将军,恐于边境不利。”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陛下,臣有本奏:吴将军既已夺回徐州,兖州,不妨乘胜追击,在北周忌惮我陈国之际,将疆域再往北扩展,或许能一举拿下彭城,也未可知啊!”
“嗯……爱卿所言甚是。”陈宣帝略一深思,沉吟道。
“呵,说得轻巧。”陈叔宝喃喃自语。
他以为陈宣帝会“再议”的。
然而,陈宣帝大手一拍,朗声长笑,“哈哈哈,我陈国兵力确实胜于北周,且吴将军谋略智计等,皆是堪称翘楚!彭城可谋诶!诛杀周贼,造福陈国百姓,众卿家以为如何?”
“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圣明!”
陈叔宝的嘴唇又抖了三抖。
“这前脚,人家打赢了仗,奖励还没发下去,欠的军资补给还没还上呢!
后一脚,立马又要派那个吴将军去打仗了?且都12月底了,也不让人好好过个年,大冬天打仗也很辛苦的呀……”
这就跟亏欠工资的老板,不发工资,还让人春节里头,风餐露宿地加班,是一个道理。
换我,我肯定是不干的。陈叔宝默默地想。
“如此,便如众爱卿所言,派遣吴将军再进军彭城一带,壮我陈之领土!”
陈宣帝说得豪情万丈,低下大臣们应和得也是热血沸腾!
嗯……反正,仗不是他们去打的,动动嘴皮子我也会啊!
好不容易。
陈叔宝终于结束了人生第一次朝会,发现心好累,自己一路都在默默吐槽。
看来这南陈确实腐败如朽木,亡国需要进行倒计时了。
当陈宣帝当场发布了命令吴明彻再攻打彭城的诏书时,陈叔宝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
原来陈宣帝那一番话,不过是假意的客气。
摸准帝心的臣子,不过是在合适的机会,递了一把及时的梯子。
好一对配合的搭档,演了一出爱国爱民的大戏!
掩饰了急功近利的心。
“很好。”陈叔宝自嘲一笑。
开了一上午的会,心情弄得很糟糕。不过自己也是多虑了,这些与我何干呢?
陈叔宝始终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外人,这个时代的外人!
吃好,喝好,玩好,就好啦!
眼下,陈叔宝觉得,暂且不管朝堂那些污糟的事,先赚点钱,转移一部分财产,为未来几年后的国破家亡,做积极准备。
什么?性命之忧?
那可不在陈叔宝担心之列。
因为历史记载的陈叔宝,即使是南陈灭亡了,自己成了俘虏,也依然在隋朝的长安城内活得很潇洒。
还幸运地善终了!如此好命,活到了六七十岁,自然地生老病死。
究其原因么,陈叔宝曾经在翻看南陈历史时,思考过。
大概是因为,没心没肺吧?
毫无利用价值,毫无威胁的人,不足以被灭口吧?
下了朝。
“殿下,回东宫吗?”许安问。
“不,去孔良娣处。”陈叔宝的双眼明亮起来。
有些事,趁着年轻力壮,要早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