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兴阿想明白佟国维的打算,不由叹了口气,说:“玛法已经是一等公,又是皇上的舅舅,本就位高权重,皇上对佟家人又向来优容,长房鄂伦岱伯父做的那些事,换到别人头上,就是抄家都不为过,皇上却只降了他的职,今年还又给他升上去了,咱们这边,大伯去年升了掌銮仪卫事大臣,六叔是护军统领,七叔是副都统,一家有三人都在二品以上,至于其他佟家子弟在朝为官的,不知凡几,我私下都听到有人叫咱们家‘佟半朝’,放眼京城,也就钮祜禄家、赫舍里家、纳喇家这寥寥数家可相提并论,佟家已经如此显赫,玛法难道还不满足吗?他还想要怎么样呢?”
虽说不能非议长辈,但此时只有母子二人在场,岳兴阿便没有过于避讳,言语中透露出对佟国维的不理解,在他看来,以佟家如今的地位,“稳”才是最重要的,去争那什么从龙之功,反而是下下策,便是佟家支持的皇子上位了,难道还能比现在的皇上更信任佟家?岳兴阿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他都能看明白,玛法难道就看不出来?
佟国维是怎么想的,明熙心中自有猜测,但是她毕竟整天待在内宅,对外面的事了解不多,怕自己理解有误,会误导岳兴阿,因此不是十分肯定的事,她轻易不发表意见,此时也不多说,只让岳兴阿多听多看,在确定看清楚形势前,不要轻易做决定,也别掺和他那些伯父叔父们的事,只管脚踏实地当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岳兴阿领会精神,此后对佟家所谓的大事果然不闻不问,佟国维可能是觉得他年纪小职位低,也不要求他做什么,只是有空时,会教他一些为官之道,岳兴阿边学习边实践,飞快的成长起来。
四十七年四月初二,岳兴阿将娴宁娶进了门,新媳妇进门后,明熙带着她熟悉家里的规矩,一个月后就把管家大权交了出去,而娴宁也没让明熙失望,年纪轻轻却极为能干,家里家外都管的井井有条,万事不需明熙操心,她就安心当期老太君来,闲着没事,还请了个擅长书画的女先生,专门教她书法和国画,她的字是用心练了七八年的,得了先生不少夸赞,在画画上天赋却一言难尽,她技巧掌握的极快,却不能融入感情,让先生不知该夸还是该骂,不过以她这种身份,又不指望成名成家,先生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尽心教导,至于她能学成什么样,先生却是管不了了。
有钱有闲,明熙后半辈子的生活过的可谓是一帆风顺,岳兴阿跟娴宁夫妻感情和睦,明熙又不是多事的婆婆,因此岳兴阿连个通房都没有,他洁身自好,娴宁自然对这个丈夫满意无比,两人成亲五年就生了三个孩子,还是明熙觉得频繁生孩子对母体损伤太大,建议他们悠着点儿,这才让他们生孩子的脚步慢了下来,不过夫妻俩感情好,在娴宁三十四岁时,生了他们的幼子,两夫妻最后有四子两女六个孩子,个个都是嫡出。
岳兴阿家庭和谐,事业也称得上顺遂,他虽然没有什么大才干,却胜在踏实肯干,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家里又富庶,不需要他贪污受贿去敛财,加上四皇子背后照应,当了几年侍卫,官职慢慢就升了上来,到五十八年时,他已经是正三品的一等侍卫了。
至于说玉柱,在他十六七岁时,岳兴阿想办法给他补了个缺,明熙做主给他定了一个佐领家的女儿,那姑娘虽然家世不显,父兄却称得上精明强干,而且人家姑娘是嫡出,配他倒也绰绰有余,因为明熙和岳兴阿待玉柱厚道,李四儿倒是把对明熙的不满和怨气悉数散了,反倒对她感激起来,这却是明熙没想到的。
五十八年春,佟国维卒,岳兴阿按制守孝九个月,出孝不到一年,瘫在床上二十年的隆科多终于闭上了眼睛,他只得再次丁忧,还有人背地里说他倒霉,却不知隆科多走的这么是时候,都是明熙计划好的,上辈子隆科多让赫舍里氏受了二十年折磨,这辈子明熙就让他当二十年活死人,一报还一报,只可惜隆科多到死都不知道他会这么惨的原因。
于是,在夺嫡之争最为严重的两年,岳兴阿在家守孝,外面的风雨再大,也撒不到他的头上,等到他出孝,一切都已尘埃落地,没有任何意外,四皇子成了新皇,年号雍正,而岳兴阿,最后这些年也算是新皇这边的人,虽然他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劳,却称得上是新皇一手培养起来的,此后一直深受重用。
有感于雍正对岳兴阿的信重,加上本身也有济世救人的情怀,明熙派人去福建等地,寻找红薯、土豆和玉米,明熙恍惚记得这些作物应该已经传到国内了,派了人去仔细寻找,花费近一年时间,终于将种子带回京城,又经过两年的实验,证明它们的产量确实比水稻小麦要高,明熙才让岳兴阿献了上去,雍正大喜,很快安排人全国推广,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吃饭问题,皇帝得了民心,岳兴阿得了实惠,明熙觉得帮了人,心里挺高兴,可谓是皆大欢喜。
明熙这辈子活了七十六岁,无疾而终,她死的时候,皇帝早就又换了一个,因为弘晖阿哥健在的原因,皇位就没弘历什么事,登基的是弘晖,可能是雍正跟弘晖说过什么,弘晖对岳兴阿也很不错,他一直本本分分做事,虽然不是弘晖心腹,却也一直没有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不到五十就已经官居一品,加上妻子贤惠子女孝顺,可谓人生赢家。
而明熙在弥留之际,回忆起这五十年的经历,觉得自己过得算是成功,学了不少新技能,也为国为民做过贡献,这辈子算是没白活,想想没什么遗憾,她给岳兴阿留下“急流勇退”四个字,就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虽说不能非议长辈,但此时只有母子二人在场,岳兴阿便没有过于避讳,言语中透露出对佟国维的不理解,在他看来,以佟家如今的地位,“稳”才是最重要的,去争那什么从龙之功,反而是下下策,便是佟家支持的皇子上位了,难道还能比现在的皇上更信任佟家?岳兴阿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他都能看明白,玛法难道就看不出来?
佟国维是怎么想的,明熙心中自有猜测,但是她毕竟整天待在内宅,对外面的事了解不多,怕自己理解有误,会误导岳兴阿,因此不是十分肯定的事,她轻易不发表意见,此时也不多说,只让岳兴阿多听多看,在确定看清楚形势前,不要轻易做决定,也别掺和他那些伯父叔父们的事,只管脚踏实地当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岳兴阿领会精神,此后对佟家所谓的大事果然不闻不问,佟国维可能是觉得他年纪小职位低,也不要求他做什么,只是有空时,会教他一些为官之道,岳兴阿边学习边实践,飞快的成长起来。
四十七年四月初二,岳兴阿将娴宁娶进了门,新媳妇进门后,明熙带着她熟悉家里的规矩,一个月后就把管家大权交了出去,而娴宁也没让明熙失望,年纪轻轻却极为能干,家里家外都管的井井有条,万事不需明熙操心,她就安心当期老太君来,闲着没事,还请了个擅长书画的女先生,专门教她书法和国画,她的字是用心练了七八年的,得了先生不少夸赞,在画画上天赋却一言难尽,她技巧掌握的极快,却不能融入感情,让先生不知该夸还是该骂,不过以她这种身份,又不指望成名成家,先生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尽心教导,至于她能学成什么样,先生却是管不了了。
有钱有闲,明熙后半辈子的生活过的可谓是一帆风顺,岳兴阿跟娴宁夫妻感情和睦,明熙又不是多事的婆婆,因此岳兴阿连个通房都没有,他洁身自好,娴宁自然对这个丈夫满意无比,两人成亲五年就生了三个孩子,还是明熙觉得频繁生孩子对母体损伤太大,建议他们悠着点儿,这才让他们生孩子的脚步慢了下来,不过夫妻俩感情好,在娴宁三十四岁时,生了他们的幼子,两夫妻最后有四子两女六个孩子,个个都是嫡出。
岳兴阿家庭和谐,事业也称得上顺遂,他虽然没有什么大才干,却胜在踏实肯干,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家里又富庶,不需要他贪污受贿去敛财,加上四皇子背后照应,当了几年侍卫,官职慢慢就升了上来,到五十八年时,他已经是正三品的一等侍卫了。
至于说玉柱,在他十六七岁时,岳兴阿想办法给他补了个缺,明熙做主给他定了一个佐领家的女儿,那姑娘虽然家世不显,父兄却称得上精明强干,而且人家姑娘是嫡出,配他倒也绰绰有余,因为明熙和岳兴阿待玉柱厚道,李四儿倒是把对明熙的不满和怨气悉数散了,反倒对她感激起来,这却是明熙没想到的。
五十八年春,佟国维卒,岳兴阿按制守孝九个月,出孝不到一年,瘫在床上二十年的隆科多终于闭上了眼睛,他只得再次丁忧,还有人背地里说他倒霉,却不知隆科多走的这么是时候,都是明熙计划好的,上辈子隆科多让赫舍里氏受了二十年折磨,这辈子明熙就让他当二十年活死人,一报还一报,只可惜隆科多到死都不知道他会这么惨的原因。
于是,在夺嫡之争最为严重的两年,岳兴阿在家守孝,外面的风雨再大,也撒不到他的头上,等到他出孝,一切都已尘埃落地,没有任何意外,四皇子成了新皇,年号雍正,而岳兴阿,最后这些年也算是新皇这边的人,虽然他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劳,却称得上是新皇一手培养起来的,此后一直深受重用。
有感于雍正对岳兴阿的信重,加上本身也有济世救人的情怀,明熙派人去福建等地,寻找红薯、土豆和玉米,明熙恍惚记得这些作物应该已经传到国内了,派了人去仔细寻找,花费近一年时间,终于将种子带回京城,又经过两年的实验,证明它们的产量确实比水稻小麦要高,明熙才让岳兴阿献了上去,雍正大喜,很快安排人全国推广,解决了一大批人的吃饭问题,皇帝得了民心,岳兴阿得了实惠,明熙觉得帮了人,心里挺高兴,可谓是皆大欢喜。
明熙这辈子活了七十六岁,无疾而终,她死的时候,皇帝早就又换了一个,因为弘晖阿哥健在的原因,皇位就没弘历什么事,登基的是弘晖,可能是雍正跟弘晖说过什么,弘晖对岳兴阿也很不错,他一直本本分分做事,虽然不是弘晖心腹,却也一直没有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不到五十就已经官居一品,加上妻子贤惠子女孝顺,可谓人生赢家。
而明熙在弥留之际,回忆起这五十年的经历,觉得自己过得算是成功,学了不少新技能,也为国为民做过贡献,这辈子算是没白活,想想没什么遗憾,她给岳兴阿留下“急流勇退”四个字,就安详的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