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满朝文武大臣之所以会对薛双双的行为强烈反对,是因为薛双双提出,推进全民教育。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一件金贵的事情。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很早以前的时候,非贵族不能读书,后来非士族不能读书,再到后来社会逐步发展,虽然放开了读书的条件,只要是良民,非贱籍都能读书,然而实际上,读书的成本太高,受眼界、见识、资源的影响,真正贫寒人家的百姓想要出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到后面越是难以继续。
寒门难出贵子,整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依然还是掌握在高门大族手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士农工商组成的社会阶层,大格局上并没有变。
士族高高在上,依然是掌握着大部分人命脉的,贵族阶级和特权阶级。
只有极少数寒门学子,通过科举,改变出身,经过经营,又成为新的士族。
皇权和氏士族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特权阶级的利益从来没有被打破。
但是现在,薛双双提出,推进全面教育,由朝廷出资,建立学堂,开设启蒙教育。
大昭国境内,所有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堂接受启蒙教育。
学堂开设的启蒙教育课程,包括识字,算数,最基础的农事常识,以及历史。
且不说历史这一课程开设的莫名其妙,单就这个,让所有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全部接受启蒙教育的规定,就让所有官员都无法接受。
因为教育是稀缺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士族之所以能够一直把持贵族阶层,成为社会既定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有见识,有文化,有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他们垄断了社会上的稀缺资源,从而成为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享受富贵。
一旦放开教育,开启民智,当百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有了主见,久而久之,身为士族阶级的他们,优势就不再明显。
哪怕在短时期之内,他们依然可以凭借以前的积累,保持最顶端的阶级优势,但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终有一天,受过教育的民众,将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众思维里,不再任由他们予取予求,剥削压迫,而是会奋起反抗,争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以及自由。
所以当薛双双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满朝文武,全都激烈反对,无一例外。
哪怕是一些原本从底层爬上来,如今位极人臣的官员,也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他们当年从底层爬上来的时候,花了多少资源和精力,有些,甚至集整个家族之力,供养一个人。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踩在家族众人的血汗上。
如今好不容易走到这个高度,成为既得利益阶层,成为既定规则的制定者,开始享受这个阶层所享受的富贵和权利,结果,就面临着,很多跟他们一样的寒门之子,不用花费他们这么巨大的代价,就可以读书,这让他们心里怎么平衡?
之所以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正是因为读书改变命运。
特别是寒门,通过读书这条称不上捷径的捷径,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族命运。
但是如果按照薛双双的说法,大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免费读书,那以后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多了。
朝堂上反响激烈,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是把这些理由总结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两个字。
因为这么做,会伤害到固有阶级的利益。
当然他们不会说的这么直白,特别是那些文官,一辈子跟笔杆子打交道,语言修饰能力非常强,洋洋洒洒,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半个字不提利益,实际上字字句句都是利益。
大人们最后总结道:“臣以为,太子妃所提的建议,不具备操作性和实践性。”
“太子妃一片好心,想让百姓接受基础教育,从而通达明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好事。”
“只是,让整个大昭国所有适龄儿童全部进学,这一点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太子妃可能不了解农村的情况,不了解寻常百姓家的情况,所以觉得推进基础教育很容易只要免费让他们读书,百姓就会争着把孩子送进来。”
“实际上,这个想法并不切实际。”
“别看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儿童,年龄似乎不大,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帮着家里干很多事情,可以充抵半个劳动力。”
“固然有一小部分人,希望家里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光宗耀祖,更换门庭。”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填饱肚子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七岁到十岁的孩子,如果在农村,可以帮着养鸡、养猪,上山下地,给家里创造不少价值。”
“如果按太子妃所说的,把这批孩子全部送到学堂里免费读书,那么百姓家里的事情由谁来做?”
“太子妃不要小看这些孩子的劳动力,对于寻常百姓家里来说,很有可能他们一年到头剩余攒下的积蓄,有一半是这些孩子贡献的。”
“所以说,太子妃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事脱离实际,真正操作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推进全民教育,所要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太高,以我们如今的国库,根本拿不出来这么一笔庞大的款项。”
“大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是用钱的时候,国库的银子本来就抓襟见肘,要是再增加这么一笔庞大的、而且并不是必要的开支,会造成国库吃紧。”
“之前大顺朝后期,就是因为国库资金严重不足,以至于大顺朝的皇帝昏招迭出,弄得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我们应该吸取前朝的教训,规划好国库银子的用途,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一件金贵的事情。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很早以前的时候,非贵族不能读书,后来非士族不能读书,再到后来社会逐步发展,虽然放开了读书的条件,只要是良民,非贱籍都能读书,然而实际上,读书的成本太高,受眼界、见识、资源的影响,真正贫寒人家的百姓想要出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是到后面越是难以继续。
寒门难出贵子,整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依然还是掌握在高门大族手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士农工商组成的社会阶层,大格局上并没有变。
士族高高在上,依然是掌握着大部分人命脉的,贵族阶级和特权阶级。
只有极少数寒门学子,通过科举,改变出身,经过经营,又成为新的士族。
皇权和氏士族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特权阶级的利益从来没有被打破。
但是现在,薛双双提出,推进全面教育,由朝廷出资,建立学堂,开设启蒙教育。
大昭国境内,所有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堂接受启蒙教育。
学堂开设的启蒙教育课程,包括识字,算数,最基础的农事常识,以及历史。
且不说历史这一课程开设的莫名其妙,单就这个,让所有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适龄儿童,全部接受启蒙教育的规定,就让所有官员都无法接受。
因为教育是稀缺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士族之所以能够一直把持贵族阶层,成为社会既定规则的制定者,就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有见识,有文化,有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他们垄断了社会上的稀缺资源,从而成为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享受富贵。
一旦放开教育,开启民智,当百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有了主见,久而久之,身为士族阶级的他们,优势就不再明显。
哪怕在短时期之内,他们依然可以凭借以前的积累,保持最顶端的阶级优势,但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终有一天,受过教育的民众,将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众思维里,不再任由他们予取予求,剥削压迫,而是会奋起反抗,争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以及自由。
所以当薛双双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满朝文武,全都激烈反对,无一例外。
哪怕是一些原本从底层爬上来,如今位极人臣的官员,也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他们当年从底层爬上来的时候,花了多少资源和精力,有些,甚至集整个家族之力,供养一个人。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踩在家族众人的血汗上。
如今好不容易走到这个高度,成为既得利益阶层,成为既定规则的制定者,开始享受这个阶层所享受的富贵和权利,结果,就面临着,很多跟他们一样的寒门之子,不用花费他们这么巨大的代价,就可以读书,这让他们心里怎么平衡?
之所以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正是因为读书改变命运。
特别是寒门,通过读书这条称不上捷径的捷径,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族命运。
但是如果按照薛双双的说法,大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免费读书,那以后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多了。
朝堂上反响激烈,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是把这些理由总结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两个字。
因为这么做,会伤害到固有阶级的利益。
当然他们不会说的这么直白,特别是那些文官,一辈子跟笔杆子打交道,语言修饰能力非常强,洋洋洒洒,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半个字不提利益,实际上字字句句都是利益。
大人们最后总结道:“臣以为,太子妃所提的建议,不具备操作性和实践性。”
“太子妃一片好心,想让百姓接受基础教育,从而通达明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好事。”
“只是,让整个大昭国所有适龄儿童全部进学,这一点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太子妃可能不了解农村的情况,不了解寻常百姓家的情况,所以觉得推进基础教育很容易只要免费让他们读书,百姓就会争着把孩子送进来。”
“实际上,这个想法并不切实际。”
“别看七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儿童,年龄似乎不大,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帮着家里干很多事情,可以充抵半个劳动力。”
“固然有一小部分人,希望家里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光宗耀祖,更换门庭。”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填饱肚子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七岁到十岁的孩子,如果在农村,可以帮着养鸡、养猪,上山下地,给家里创造不少价值。”
“如果按太子妃所说的,把这批孩子全部送到学堂里免费读书,那么百姓家里的事情由谁来做?”
“太子妃不要小看这些孩子的劳动力,对于寻常百姓家里来说,很有可能他们一年到头剩余攒下的积蓄,有一半是这些孩子贡献的。”
“所以说,太子妃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事脱离实际,真正操作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推进全民教育,所要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太高,以我们如今的国库,根本拿不出来这么一笔庞大的款项。”
“大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是用钱的时候,国库的银子本来就抓襟见肘,要是再增加这么一笔庞大的、而且并不是必要的开支,会造成国库吃紧。”
“之前大顺朝后期,就是因为国库资金严重不足,以至于大顺朝的皇帝昏招迭出,弄得民不聊生,民怨四起。”
“我们应该吸取前朝的教训,规划好国库银子的用途,以免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