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连队训练周表安排,这天是教育日。为了这一天,郭凡准备了很长时间,讲课资料改了又改,对着镜子练了又练,因为这是他到连队后第一次给全连官兵上课,效果如果将关系到他能否迅速在连队打开局面。你想啊,一个宣传部门下来的干事,会讲课又是指导员的基本功,如果连课都讲不好,他这个支部书记说话的份量就会大打折扣,更何况他面对的又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集体。
李连长和连队副指导员和他是同一年兵,这还好说,但连队副连长可是“老革命”:军区训练标兵,二等功荣立者,至今已任副连长五年,比他早入伍5年;连队的三个排长也各有千秋,分别来自山东、江西、湖北三个省份,性格各异,其中还有一个是双学士学位,相当于研究生,一分到连队就是正连职排长,上尉军衔。如何把他们拧在一股绳,这是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郭凡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郭凡壮了壮胆,拿着教案,进了教室,连队值班排长整队向他报告:“指导员同志,全连上课前准备完毕,请指示。”“坐下。”郭凡向值班排长回礼后示意大家坐下。一上台,郭凡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尽管是大执天,也直感觉四周凉飕飕的,因为交上了台的情形与自己私地下的排练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全连官兵下面齐刷刷地坐着,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你,就等着你羞答答地开口。
“同志们好,今天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是:士官婚恋观教育。主要讲一讲士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婚恋价值观?作为军人,士官的婚恋……”正讲着,郭凡的眼睛不自觉地看了李连长一眼,李连长正在专注地听他讲课。这一对眼不要紧,郭凡的思绪一下乱了,一下忘了自己下面要讲的话,脑子出现了一片空白。他急忙低头看了一眼教案,想接着前面的话头继续讲下去,“士官的婚恋事关军人的家庭幸福,事关单位的全面建设,也事关……”,郭凡又不自觉地看了一眼教案,他的阵脚已经乱了,脑子失去了思考的功能,他越想把这堂课讲好,越事与愿违。为了不让战士们看出他的窘态,他干脆照本宣科把教案读了一遍,匆忙下课。
看来,他想通过讲课树立威望的招数失灵了。郭凡从小学上学开始,一直是班里的骨干,自我感觉口才不错,想当然地认为上台后肯定能大有发挥,一举巩固自己在连队的核心地位,却没成想闹了个“司马光砸缸”。他明显感觉到了战士们失望的情绪。
“指导员,今天讲得不错,就是有点紧张,第一次很正常。讲课资料很翔实,如果能加入连队官兵的实际情况,战士们就更爱听了。”连长李林主动走到郭凡的房间,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俩是同时到连队报到的,从报到开始,郭凡就觉得李连长人比较踏实,为人也诚恳。这次李连长亲自参加自己的授课,本身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在很多单位,指导员上课的课堂是很难看到连长的身影的,再加上他刚才的一席话,更加深了郭凡对连长的好感。郭凡从内心里觉得,这个搭档,将会使他受益长久。
“怎样才能把课上好,让战士乐听爱听,切实入脑入心?”这个问题不解决,对郭凡来讲,就是没解决如何当好指导员的问题。怎样的上课方式才是战士满意的,怎样的上课内容才是战士乐意的,怎样的讲述效果才是对战士起作用的?他翻阅了很多优秀四会政治教员的教案,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视频,但总觉得那都太制式,比赛可以,但真正拿到课堂上未必有好的效果。他思前想后,还必须是用发生在战士身边的事,讲述战士关心的理,这样才能润物无声,就像在海里游泳一样,小浪才能让人感受到水与人的肌肤之亲,让人感觉到舒服,太大的浪反而可能把人吓跑,拒你于千里之外。
“怎样才能脱稿?靠背肯定不行。只有脱稿的讲课,才是战士最爱听的讲课,因为与战士有睛睛与眼睛的交流,才会有互动。”郭凡想到这里,眼前忽然一亮,何不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给大家听,既让大家了解了自己,对大家也算是一个小励志呀。他把自己如何入伍、如何考学、如何提干、如何到了机关的经历捋了捋,列了个提纲,把该讲哪些,重点讲哪些,在心里谱了谱,准备在下一周的教育课上再试牛刀。
这次,因为讲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郭凡更有底气了。
“我是1994年12月入伍的,比梁副连长入伍晚,希望梁副以后多多指导我的工作。”讲到自己的入伍故事时,战士们都会心地笑了,说明他讲的内容战士们听进去了,并与他们自己的经历做了比较。郭凡已经成功地把战士们带入了自己的故事中。他这次讲的内容也符合这次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主题,战士们给予了好几次掌声。
“指导员,好久没听过这么解渴的课了。”课后讨论时,战士黄兵强说:“以前干部上课都是念念提纲,抄抄笔记,最多也就是结合这一课内容提提要求。听您讲课,就好像是跟一个老大哥在聊天,舒服。”“教育不是学条令,没有那么多‘必须’、‘不准’,我觉得教育应该是把道理蕴含在故事中,以事说理,以理服人。”战士郜潮也围了过来发表意见。郭凡主动走到梁副连长房间征求意见:“梁副,你觉得今天的课怎么样?”“可以呀,在基层连队,一个干部讲课好不好,那就看课堂上有没人战士睡觉,没有,说明大家都听进去了,效果就好,一看大家都睡意蒙蒙,这堂课多半是失败的,你讲了半天,费了半天劲,大家都没听,还不如对牛弹琴呢。”梁副是个老基层,最懂战士的心理,说出的话也最接地气,郭凡听了也颇有获益。
这次讲课,奠定了郭凡的上课模式,他就要用这种娓娓道来、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把这个单位重新凝聚起来,把干部、战士之间的怨气化解开来。
李连长和连队副指导员和他是同一年兵,这还好说,但连队副连长可是“老革命”:军区训练标兵,二等功荣立者,至今已任副连长五年,比他早入伍5年;连队的三个排长也各有千秋,分别来自山东、江西、湖北三个省份,性格各异,其中还有一个是双学士学位,相当于研究生,一分到连队就是正连职排长,上尉军衔。如何把他们拧在一股绳,这是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郭凡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郭凡壮了壮胆,拿着教案,进了教室,连队值班排长整队向他报告:“指导员同志,全连上课前准备完毕,请指示。”“坐下。”郭凡向值班排长回礼后示意大家坐下。一上台,郭凡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尽管是大执天,也直感觉四周凉飕飕的,因为交上了台的情形与自己私地下的排练感觉完全是两码事,全连官兵下面齐刷刷地坐着,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你,就等着你羞答答地开口。
“同志们好,今天我们上课的主要内容是:士官婚恋观教育。主要讲一讲士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婚恋价值观?作为军人,士官的婚恋……”正讲着,郭凡的眼睛不自觉地看了李连长一眼,李连长正在专注地听他讲课。这一对眼不要紧,郭凡的思绪一下乱了,一下忘了自己下面要讲的话,脑子出现了一片空白。他急忙低头看了一眼教案,想接着前面的话头继续讲下去,“士官的婚恋事关军人的家庭幸福,事关单位的全面建设,也事关……”,郭凡又不自觉地看了一眼教案,他的阵脚已经乱了,脑子失去了思考的功能,他越想把这堂课讲好,越事与愿违。为了不让战士们看出他的窘态,他干脆照本宣科把教案读了一遍,匆忙下课。
看来,他想通过讲课树立威望的招数失灵了。郭凡从小学上学开始,一直是班里的骨干,自我感觉口才不错,想当然地认为上台后肯定能大有发挥,一举巩固自己在连队的核心地位,却没成想闹了个“司马光砸缸”。他明显感觉到了战士们失望的情绪。
“指导员,今天讲得不错,就是有点紧张,第一次很正常。讲课资料很翔实,如果能加入连队官兵的实际情况,战士们就更爱听了。”连长李林主动走到郭凡的房间,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俩是同时到连队报到的,从报到开始,郭凡就觉得李连长人比较踏实,为人也诚恳。这次李连长亲自参加自己的授课,本身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在很多单位,指导员上课的课堂是很难看到连长的身影的,再加上他刚才的一席话,更加深了郭凡对连长的好感。郭凡从内心里觉得,这个搭档,将会使他受益长久。
“怎样才能把课上好,让战士乐听爱听,切实入脑入心?”这个问题不解决,对郭凡来讲,就是没解决如何当好指导员的问题。怎样的上课方式才是战士满意的,怎样的上课内容才是战士乐意的,怎样的讲述效果才是对战士起作用的?他翻阅了很多优秀四会政治教员的教案,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视频,但总觉得那都太制式,比赛可以,但真正拿到课堂上未必有好的效果。他思前想后,还必须是用发生在战士身边的事,讲述战士关心的理,这样才能润物无声,就像在海里游泳一样,小浪才能让人感受到水与人的肌肤之亲,让人感觉到舒服,太大的浪反而可能把人吓跑,拒你于千里之外。
“怎样才能脱稿?靠背肯定不行。只有脱稿的讲课,才是战士最爱听的讲课,因为与战士有睛睛与眼睛的交流,才会有互动。”郭凡想到这里,眼前忽然一亮,何不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给大家听,既让大家了解了自己,对大家也算是一个小励志呀。他把自己如何入伍、如何考学、如何提干、如何到了机关的经历捋了捋,列了个提纲,把该讲哪些,重点讲哪些,在心里谱了谱,准备在下一周的教育课上再试牛刀。
这次,因为讲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郭凡更有底气了。
“我是1994年12月入伍的,比梁副连长入伍晚,希望梁副以后多多指导我的工作。”讲到自己的入伍故事时,战士们都会心地笑了,说明他讲的内容战士们听进去了,并与他们自己的经历做了比较。郭凡已经成功地把战士们带入了自己的故事中。他这次讲的内容也符合这次经常性思想教育的主题,战士们给予了好几次掌声。
“指导员,好久没听过这么解渴的课了。”课后讨论时,战士黄兵强说:“以前干部上课都是念念提纲,抄抄笔记,最多也就是结合这一课内容提提要求。听您讲课,就好像是跟一个老大哥在聊天,舒服。”“教育不是学条令,没有那么多‘必须’、‘不准’,我觉得教育应该是把道理蕴含在故事中,以事说理,以理服人。”战士郜潮也围了过来发表意见。郭凡主动走到梁副连长房间征求意见:“梁副,你觉得今天的课怎么样?”“可以呀,在基层连队,一个干部讲课好不好,那就看课堂上有没人战士睡觉,没有,说明大家都听进去了,效果就好,一看大家都睡意蒙蒙,这堂课多半是失败的,你讲了半天,费了半天劲,大家都没听,还不如对牛弹琴呢。”梁副是个老基层,最懂战士的心理,说出的话也最接地气,郭凡听了也颇有获益。
这次讲课,奠定了郭凡的上课模式,他就要用这种娓娓道来、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把这个单位重新凝聚起来,把干部、战士之间的怨气化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