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到成为李家的家丁,也难怪地影老师现在都似乎能感受到幸福。
“你们知道吗,”他环顾四人,很认真地说,“我一下子,就像是有了个家似的,有间自己住的房间,房间里有张床,有被褥,一日三餐,我还能吃饱,最重要的是,还能时不时见到这个小丫鬟,偶尔还能见到小姐。她跟我混得熟了,会把小姐的情况告诉我,谁家公子又来提亲了,小姐又写了什么诗了,就是这些芝麻大的小事,我却很喜欢听。”
“可是外面越来越乱,李家家大业大,也多了好多事,家丁里面,也有人练拳,还想着闹事。我不懂这些,也不想去弄懂,每天只要有地方睡觉,有吃有喝,就足够了。可是有天夜里,所有人都被闹起来,整个李家都闹哄哄的乱成一团,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没心思去打听,就知道守护在小姐的马车旁,稀里糊涂的,跟着她们逃出京城。老爷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听说洋人从tj卫杀过来,要剿灭拳民。”
“偌大的家业,说丢就丢了,跟着的队伍,一天天减少,很快粮食没了,马车没了,拉车的马都杀了,填了肚子,到处都是逃难的人,达官贵人,巨富大贾,升斗小民,每天都得为填饱肚子而奔忙,为了一口吃的,动辄就是血溅三尺的场景,人啊,似乎一夜间都变成了野兽,老爷太太没了,少爷少奶奶没了,我空有一身力气,也护不住小姐,她走的时候,身边只有我和那个小丫鬟,我就这么抱着她,她的身上滚烫滚烫的,泪水却是冰冰的,咸咸的,她要我发誓,照顾好小丫鬟,她让我们别伤心,她要跟老爷太太一起去了。”
“我带着小丫鬟,还有小姐的骨灰瓮,回到家里,那里已经被一把火给烧成了废墟,我们搭了个草棚,自己耕种,想着不招谁惹谁,总可以平平安安的吧。可是还是不行,这里的兵,那里的兵,来来去去,就像蝗虫一样,他们见什么抢什么,粮食,鸡鸭,牛羊,女人,有一天,当我回到家里,小丫鬟满身是血,躺在床上,胸口上插着她惯用的剪刀。我很生气,很愤怒,追上那群兵,在那天夜里,把他们一个个都杀了,那天夜里,那个小树林里,惨叫声响了一夜,我把所有能想得到的手段,全部用到他们身上,在天快亮时,才撕破他们的喉咙,杀了他们。”
“我把小丫鬟给埋了,我走了,想要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可是你们看,我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倒是想通了,孤独,就是上天对我们这些人的诅咒,哪怕小姐和小丫鬟当时没死,跟我生活在一起,岁月就像把刀子,在她们身上雕刻出痕迹来,我却还是像当年那样,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得眼睁睁地看着她们,一个个离我而去,从此再也找不到。”
“一开始的时候,我拼命想要忘记她们,所以就加入了军队,不停地杀人,以为这样可以忘得快一些。可是后来,我却拼命地想要记住她们,可是我能记得的,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少。现在,我甚至在梦里,也从来不会想起她们,就连她们的名字,长相,也都不记得了。”
“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可笑?”地影老师带着淡淡的笑意,问众人。
他用这个问题,作为讲述故事的结尾。众人尽皆沉默着,只有夜风轻轻吹过,山林间呜呜响着,就像是有千百个人在低声呜咽。
好长一段时间过后,尤三芬才不相信地问他:“你……真的什么不记得了?”
她指的是她们姓甚名谁,相貌如何,又做了哪些事,地影老师摇着头,确认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还跟她说:“你再过些年,你也会不记得很多事情。”
尤三芬再次沉默下来,眼睛看着夜色笼罩下的虚空,led野外露营灯,映在她的双眸中,亮闪闪的,形如两朵燃烧着的火焰。
汤清华再梳理了一下地影老师的讲述,确信自己没听错的话,那他的经历,也太丰富了点,洋人,拳民,岂非就是清末年间的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太后挟裹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整个京城有条件的人,都跟着出逃,也正好与他的讲述相吻合。
只是这样一来,岂非他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
怪不得他一再说,孤独,就是上天给他们这些人的诅咒。能活这么长时间的怪物,当然是没得哪个人能陪在身边了,哪有那么长寿的人呢?
这一瞬间,他又想到了孟婆婆,还有丁老爷子,能够携手厮守在一起,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可是对汤清华的求证,地影老师一概以不记得具体年份为由,不置可否,并一再强调,他记得的,就这些,全部讲出来了,原意只是想要告诉尤三芬,不要太伤悲,等她习惯了孤独,就会像他这样,什么都不记得的。
夜色依旧深沉,地影老师不知道给媚媚使了个什么眼色,两人一前一后起身,说要去周围走走,很快就隐没在夜色中,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尤三芬傻呆呆地坐在那里,连汤清华和海琳珊什么时候也走开了,都没有发现,等她“醒”过来似的时,习惯性地问了一句:“那我到底该怎么样,才能不忘记这些呢?”她才惊觉,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都走开了。
她气不过,腾的站起身来,朝着夜色大喊起来:“你们这帮混蛋,都躲哪里去了?”
汤清华是心有感触,想再去山顶上静一静,没想到的是,海琳珊却跟着他上到山顶,挨着他坐下,静静地看着朦朦胧胧的山峰轮廓,一句话都没有说。
尤三芬的喊声,在夜色笼罩下的山峰间回响着,海琳珊低声提醒汤清华:“我们要不要下去?”
“大半夜的,荒郊野外,她在那里鬼叫个啥!”汤清华低声答道,“别管她,让她一个人静一静。”
“你们知道吗,”他环顾四人,很认真地说,“我一下子,就像是有了个家似的,有间自己住的房间,房间里有张床,有被褥,一日三餐,我还能吃饱,最重要的是,还能时不时见到这个小丫鬟,偶尔还能见到小姐。她跟我混得熟了,会把小姐的情况告诉我,谁家公子又来提亲了,小姐又写了什么诗了,就是这些芝麻大的小事,我却很喜欢听。”
“可是外面越来越乱,李家家大业大,也多了好多事,家丁里面,也有人练拳,还想着闹事。我不懂这些,也不想去弄懂,每天只要有地方睡觉,有吃有喝,就足够了。可是有天夜里,所有人都被闹起来,整个李家都闹哄哄的乱成一团,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没心思去打听,就知道守护在小姐的马车旁,稀里糊涂的,跟着她们逃出京城。老爷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听说洋人从tj卫杀过来,要剿灭拳民。”
“偌大的家业,说丢就丢了,跟着的队伍,一天天减少,很快粮食没了,马车没了,拉车的马都杀了,填了肚子,到处都是逃难的人,达官贵人,巨富大贾,升斗小民,每天都得为填饱肚子而奔忙,为了一口吃的,动辄就是血溅三尺的场景,人啊,似乎一夜间都变成了野兽,老爷太太没了,少爷少奶奶没了,我空有一身力气,也护不住小姐,她走的时候,身边只有我和那个小丫鬟,我就这么抱着她,她的身上滚烫滚烫的,泪水却是冰冰的,咸咸的,她要我发誓,照顾好小丫鬟,她让我们别伤心,她要跟老爷太太一起去了。”
“我带着小丫鬟,还有小姐的骨灰瓮,回到家里,那里已经被一把火给烧成了废墟,我们搭了个草棚,自己耕种,想着不招谁惹谁,总可以平平安安的吧。可是还是不行,这里的兵,那里的兵,来来去去,就像蝗虫一样,他们见什么抢什么,粮食,鸡鸭,牛羊,女人,有一天,当我回到家里,小丫鬟满身是血,躺在床上,胸口上插着她惯用的剪刀。我很生气,很愤怒,追上那群兵,在那天夜里,把他们一个个都杀了,那天夜里,那个小树林里,惨叫声响了一夜,我把所有能想得到的手段,全部用到他们身上,在天快亮时,才撕破他们的喉咙,杀了他们。”
“我把小丫鬟给埋了,我走了,想要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可是你们看,我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倒是想通了,孤独,就是上天对我们这些人的诅咒,哪怕小姐和小丫鬟当时没死,跟我生活在一起,岁月就像把刀子,在她们身上雕刻出痕迹来,我却还是像当年那样,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得眼睁睁地看着她们,一个个离我而去,从此再也找不到。”
“一开始的时候,我拼命想要忘记她们,所以就加入了军队,不停地杀人,以为这样可以忘得快一些。可是后来,我却拼命地想要记住她们,可是我能记得的,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少。现在,我甚至在梦里,也从来不会想起她们,就连她们的名字,长相,也都不记得了。”
“你们说,这是不是很可笑?”地影老师带着淡淡的笑意,问众人。
他用这个问题,作为讲述故事的结尾。众人尽皆沉默着,只有夜风轻轻吹过,山林间呜呜响着,就像是有千百个人在低声呜咽。
好长一段时间过后,尤三芬才不相信地问他:“你……真的什么不记得了?”
她指的是她们姓甚名谁,相貌如何,又做了哪些事,地影老师摇着头,确认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还跟她说:“你再过些年,你也会不记得很多事情。”
尤三芬再次沉默下来,眼睛看着夜色笼罩下的虚空,led野外露营灯,映在她的双眸中,亮闪闪的,形如两朵燃烧着的火焰。
汤清华再梳理了一下地影老师的讲述,确信自己没听错的话,那他的经历,也太丰富了点,洋人,拳民,岂非就是清末年间的义和团?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慈禧太后挟裹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整个京城有条件的人,都跟着出逃,也正好与他的讲述相吻合。
只是这样一来,岂非他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
怪不得他一再说,孤独,就是上天给他们这些人的诅咒。能活这么长时间的怪物,当然是没得哪个人能陪在身边了,哪有那么长寿的人呢?
这一瞬间,他又想到了孟婆婆,还有丁老爷子,能够携手厮守在一起,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可是对汤清华的求证,地影老师一概以不记得具体年份为由,不置可否,并一再强调,他记得的,就这些,全部讲出来了,原意只是想要告诉尤三芬,不要太伤悲,等她习惯了孤独,就会像他这样,什么都不记得的。
夜色依旧深沉,地影老师不知道给媚媚使了个什么眼色,两人一前一后起身,说要去周围走走,很快就隐没在夜色中,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尤三芬傻呆呆地坐在那里,连汤清华和海琳珊什么时候也走开了,都没有发现,等她“醒”过来似的时,习惯性地问了一句:“那我到底该怎么样,才能不忘记这些呢?”她才惊觉,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都走开了。
她气不过,腾的站起身来,朝着夜色大喊起来:“你们这帮混蛋,都躲哪里去了?”
汤清华是心有感触,想再去山顶上静一静,没想到的是,海琳珊却跟着他上到山顶,挨着他坐下,静静地看着朦朦胧胧的山峰轮廓,一句话都没有说。
尤三芬的喊声,在夜色笼罩下的山峰间回响着,海琳珊低声提醒汤清华:“我们要不要下去?”
“大半夜的,荒郊野外,她在那里鬼叫个啥!”汤清华低声答道,“别管她,让她一个人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