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_分节阅读_346
贾宝玉看着薛宝钗干瞪眼,薛宝钗慢悠悠地给他斟了一杯茶,又慢悠悠地应和了一首新诗,最后慢悠悠地捧着一杯茶,到旁边看王熙凤下棋去了。
王熙凤的棋艺,其实不太好。麝月也不好。
她们两个在这里对弈,不过是省却些尴尬罢了。
薛宝钗看了一会儿她们对弈,倒是很好地保持了观棋不语的作风,连半句话都没有说。王熙凤下到最后,轻轻吁了一口气道:“我去找些酒来。”便起身让了位置。薛宝钗怔了一下,才又轻轻地唤了一声琏二嫂子。
王熙凤停住脚步,看着薛宝钗,又回了一声弟妹。
上回王熙凤回府,单单有薛宝钗和李纨两个,倒是不那么尴尬;现在贾探春和贾宝玉等人都在,便不知不觉地有些尴尬起来。正在踌躇着,忽然听见那边的李纨笑道:“宝玉、宝钗你们过来,瞧瞧三姑娘的新诗作。”三姑娘三字,仿佛极为流畅一般,脱口而出。
一霎间,似乎有什么坚硬冰凉的东西,砰地一声碎了。
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应了声,到贾探春和李纨跟前,看了贾探春的诗。贾探春稍稍后退了两步,落落大方地任由他们看,刚刚还有些尴尬的表情,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林黛玉在树下琢磨了好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又回到刚刚的案前,挥笔写下了一首小诗,倒是与从前一般灵透。王熙凤索性推推林黛玉,让她和贾探春两个,用同一个题材再做一首,惹得又是一场笑闹。
李纨笑看了她们很久,忽然有些唏嘘道:“已经许久不曾这么热闹过了。”
周围人仿佛都在赞同她的话,又跟从前一样,热热闹闹地烫了酒,煮了茶,取了花签击鼓行令,错了的要罚酒,中了的要吟诗,还要一个个地押韵。她们几个推让了好久,到头来,反倒是贾宝玉所用的酒最多,被灌了一杯又一杯,到后面,居然有些醉了。
林黛玉因为要回府,不过是浅浅地沾了唇,没有多用。
王熙凤和贾探春两个,亦是因为相似的原因,没敢太过放肆。李纨亦然。但薛宝钗却仿佛变得放肆了不少,一杯接一杯地,像是要将这两年的难过,都在这一天发泄干净了。还有那几个丫鬟,亦是比往日放肆了不少,非但接二连三地推搡,还相互打趣起来了。
原本残破落败的大观园,终于有了一点点的生机。
她们在园子里闹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最后太阳下山,渐渐地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才各自地回了府。王熙凤和贾探春两个,被林黛玉分别派人送回去了。薛宝钗、李纨、贾宝玉等人亦各自回府。林黛玉亦跟着他们回去,拜别了贾政,又在屋外拜别了王夫人,才告辞离去。
离开的时候,薛宝钗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但却什么都没有说。
抱琴亦远远地看着林黛玉,想要上前,但是走了两步,又停住了。
林黛玉带着紫鹃、雪雁两个,上了北静王府的马车。在临走之前,林黛玉还留下了一些药材,让她们看着用。薛宝钗、李纨两个谢过了。
马车朝北静王府驶去。
太阳慢慢地落山了,昏红的余晖照在地面上,有一些无尽的凄凉之感。
林黛玉掀起车帘,最后看了贾府一眼,还是同往日一样的清静,薛宝钗、贾宝玉和李纨都站在原地看着她,有一些凄凉之感。刚刚还热闹过的大观园,一下子变得沉寂下来了,恢复了往日的残败景象。渐渐地,连她们的最后一丝身影都看不到了。
林黛玉看着看着,忽然低下头,有些难过。
紫鹃和雪雁两个在一旁劝道:“姑娘日后要是想来,也可以常来。”
林黛玉被她们劝了一会儿,慢慢的平复下来了。她再一次掀开车帘,往外面望去。贾府和大观园都已经看不到了,夕阳收束了最后一丝余晖,缓缓沉落。
第173章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盛夏接近尾声,但酷暑却仍未消去。
这些天康熙忙得焦头烂额,连带着江菱也不好过,时不时便会被一些难缠的事情绊住手脚,连喘口气儿的时间都没有。江菱曾问过康熙,他这么干,真的不会被朝臣弹劾么?康熙笑道,不让他们知道就是了。况且这朝野上下,能在西洋南洋诸事上比得过江菱的,一个都没有。
居然是一、个、都、没、有。
江菱仍然记得,她听康熙说出这话时,那种震惊不已的心情。
但康熙皇帝自己,却比江菱要从容得多了,最起码把她叫到乾清宫或是养心殿的时候,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偶尔碰到些匆忙路过的近臣,也没有让江菱回避的意思。一来二往地,江菱便习惯了康熙的这种做法。横竖他是皇帝,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吧。
那份边境条约签完之后,康熙闲下来了一段时间,刚好南边的奏报还没有到,西洋使官们的那一箱子条陈都处理干净了,还刚刚好碰上小阿哥周岁,康熙便琢磨着,该给小阿哥办个周岁礼。
唔,现在应该称之为,七阿哥。
但因为整座紫禁城里,七阿哥年纪是最小的,因此旁人私底下,还是以小阿哥称之。
七阿哥今年刚满一岁,还在奶声奶气地学说话,跌跌撞撞地拽着江菱的衣摆走,偶尔会乖乖地坐在江菱怀里,看她处理那些琐碎又杂乱的事儿。对于七阿哥来说,再没有比母亲怀里更舒服的地方了,即便是天气最酷热的盛夏,母亲怀里也是凉凉的,o( ̄v ̄)o
王熙凤的棋艺,其实不太好。麝月也不好。
她们两个在这里对弈,不过是省却些尴尬罢了。
薛宝钗看了一会儿她们对弈,倒是很好地保持了观棋不语的作风,连半句话都没有说。王熙凤下到最后,轻轻吁了一口气道:“我去找些酒来。”便起身让了位置。薛宝钗怔了一下,才又轻轻地唤了一声琏二嫂子。
王熙凤停住脚步,看着薛宝钗,又回了一声弟妹。
上回王熙凤回府,单单有薛宝钗和李纨两个,倒是不那么尴尬;现在贾探春和贾宝玉等人都在,便不知不觉地有些尴尬起来。正在踌躇着,忽然听见那边的李纨笑道:“宝玉、宝钗你们过来,瞧瞧三姑娘的新诗作。”三姑娘三字,仿佛极为流畅一般,脱口而出。
一霎间,似乎有什么坚硬冰凉的东西,砰地一声碎了。
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应了声,到贾探春和李纨跟前,看了贾探春的诗。贾探春稍稍后退了两步,落落大方地任由他们看,刚刚还有些尴尬的表情,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林黛玉在树下琢磨了好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又回到刚刚的案前,挥笔写下了一首小诗,倒是与从前一般灵透。王熙凤索性推推林黛玉,让她和贾探春两个,用同一个题材再做一首,惹得又是一场笑闹。
李纨笑看了她们很久,忽然有些唏嘘道:“已经许久不曾这么热闹过了。”
周围人仿佛都在赞同她的话,又跟从前一样,热热闹闹地烫了酒,煮了茶,取了花签击鼓行令,错了的要罚酒,中了的要吟诗,还要一个个地押韵。她们几个推让了好久,到头来,反倒是贾宝玉所用的酒最多,被灌了一杯又一杯,到后面,居然有些醉了。
林黛玉因为要回府,不过是浅浅地沾了唇,没有多用。
王熙凤和贾探春两个,亦是因为相似的原因,没敢太过放肆。李纨亦然。但薛宝钗却仿佛变得放肆了不少,一杯接一杯地,像是要将这两年的难过,都在这一天发泄干净了。还有那几个丫鬟,亦是比往日放肆了不少,非但接二连三地推搡,还相互打趣起来了。
原本残破落败的大观园,终于有了一点点的生机。
她们在园子里闹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最后太阳下山,渐渐地收起最后一抹余晖,才各自地回了府。王熙凤和贾探春两个,被林黛玉分别派人送回去了。薛宝钗、李纨、贾宝玉等人亦各自回府。林黛玉亦跟着他们回去,拜别了贾政,又在屋外拜别了王夫人,才告辞离去。
离开的时候,薛宝钗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但却什么都没有说。
抱琴亦远远地看着林黛玉,想要上前,但是走了两步,又停住了。
林黛玉带着紫鹃、雪雁两个,上了北静王府的马车。在临走之前,林黛玉还留下了一些药材,让她们看着用。薛宝钗、李纨两个谢过了。
马车朝北静王府驶去。
太阳慢慢地落山了,昏红的余晖照在地面上,有一些无尽的凄凉之感。
林黛玉掀起车帘,最后看了贾府一眼,还是同往日一样的清静,薛宝钗、贾宝玉和李纨都站在原地看着她,有一些凄凉之感。刚刚还热闹过的大观园,一下子变得沉寂下来了,恢复了往日的残败景象。渐渐地,连她们的最后一丝身影都看不到了。
林黛玉看着看着,忽然低下头,有些难过。
紫鹃和雪雁两个在一旁劝道:“姑娘日后要是想来,也可以常来。”
林黛玉被她们劝了一会儿,慢慢的平复下来了。她再一次掀开车帘,往外面望去。贾府和大观园都已经看不到了,夕阳收束了最后一丝余晖,缓缓沉落。
第173章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盛夏接近尾声,但酷暑却仍未消去。
这些天康熙忙得焦头烂额,连带着江菱也不好过,时不时便会被一些难缠的事情绊住手脚,连喘口气儿的时间都没有。江菱曾问过康熙,他这么干,真的不会被朝臣弹劾么?康熙笑道,不让他们知道就是了。况且这朝野上下,能在西洋南洋诸事上比得过江菱的,一个都没有。
居然是一、个、都、没、有。
江菱仍然记得,她听康熙说出这话时,那种震惊不已的心情。
但康熙皇帝自己,却比江菱要从容得多了,最起码把她叫到乾清宫或是养心殿的时候,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偶尔碰到些匆忙路过的近臣,也没有让江菱回避的意思。一来二往地,江菱便习惯了康熙的这种做法。横竖他是皇帝,他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吧。
那份边境条约签完之后,康熙闲下来了一段时间,刚好南边的奏报还没有到,西洋使官们的那一箱子条陈都处理干净了,还刚刚好碰上小阿哥周岁,康熙便琢磨着,该给小阿哥办个周岁礼。
唔,现在应该称之为,七阿哥。
但因为整座紫禁城里,七阿哥年纪是最小的,因此旁人私底下,还是以小阿哥称之。
七阿哥今年刚满一岁,还在奶声奶气地学说话,跌跌撞撞地拽着江菱的衣摆走,偶尔会乖乖地坐在江菱怀里,看她处理那些琐碎又杂乱的事儿。对于七阿哥来说,再没有比母亲怀里更舒服的地方了,即便是天气最酷热的盛夏,母亲怀里也是凉凉的,o( ̄v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