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此刻还能怎样,看这一大群人气势汹汹之状,他还能不明白是为何而来,显然自己“士林败类”的事情已经东窗事发,若是不交出考牌还能过关不成,既然不得不交,那还不如索性光棍一些,主动交出,也避免自取其辱。
他现在也已经想开了,自己名声太差,即使能够参加入门考试,即使通过了又能如何,待在这里也没什么好处,整天这些苍蝇围上来,烦都能让人烦死,不如还是“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是好。
他分开人群,进入自己的客房中,收拾了一番,背上行囊书笈,没有理会神色各异的众人,就此扬长而去。
看着某人灰溜溜的走了,院子中响起一片嘲弄讥笑,幸灾乐祸之声。很快的,某人出现在白鹿书院,试图蒙混进入书院,幸好被众人识破,最后灰溜溜被赶下山的笑话,又开始在士林中传扬开来,成了又一个供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笑料。
江云下了山之后,站在道旁,开始寻思着接下来的行程,不过并没有多想,他就已经决定了,去石鼓书院。
若是白鹿洞书院事情不成,去石鼓书院,也是原本既定的计划,不过现在问题是,他的那个石鼓书院的推荐玉牌已经被雍覃夫人收回去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去石鼓书院,其实除了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之外,还有其它几个闻名天下的大书院,也并不比这两个书院差的。
原因也很简单,你雍覃夫人不是收回了石鼓书院的推荐玉牌吗,以为没了这个推荐玉牌,我就进不了书院了吗,我偏偏不如你所愿,让你看看,没有这个书院的推荐玉牌,我一样的进入石鼓书院。
这就是存着一个斗气打脸的心思了,江云是俗人,也不能免俗,当然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据他所知,在这些天下闻名的大书院中,石鼓书院算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视修行的书院。
有些书院,基本就是奔着功名科举的上榜录取而去的,而功名科举考量的就是考生的才学,至于修行高低是不管的,所以这样自然就造成了不少书院只重才学,不重修行的情况,造成了学子“高分低能”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小书院比较严重,大书院比较好些,多少是会重视一下修行的课程,只是侧重程度也有所不同,而据江云所知,石鼓书院是相对来说比较侧重修行的,这比较合他的心意,也是他为什么愿意选择石鼓书院的原因。
另外,石鼓书院吸引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书院中名闻天下的远古遗迹石刻,石鼓文了,石鼓书院的得名,就来自于这石鼓文。
这石鼓文出自何时何代,何人之手,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它出自于比起四圣建立文道正统还要久远的远古时代,而石刻上的文字,也是嵯峨深奥,晦涩难明,自从出土之后,不知有多少往圣先贤慕名前往,但至今无人能够完全的解读其文中意旨。
虽然如此,但无人会轻视这石鼓文的价值,不说其它,只说那石刻上文字的书法真意,如珊瑚碧树,枝柯交缠,又如鸾翔凤翥,众仙下临,苍劲勾如连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流转又如织梭化龙九鼎沉没,令人沉迷流连,心向往之,历朝历代的无数书法家,虽然传承流派不同,但都能从其中悟得真意,而自成大家。
正是这石鼓文的神秘难解,让江云反而产生极大兴趣,从而对石鼓书院高看一眼,其它的大书院并不是没有圣人遗迹,但论起神秘莫测,在江云眼中,都不如这远古石刻石鼓文,所以在这白鹿洞书院受挫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去那石鼓书院,倒不是真的非要跟什么人斗气。
打定主意之后,就一路北上,十多天之后,渡过了中原大河流沙河,进入了河内道的境内。
石鼓书院位于河内道居延府凤鸣县,凤鸣县只是一个多荒滩山地的贫瘠之地,但因为有石鼓书院的存在,却是无数莘莘学子心目中向往的求学圣地,也成了居延府的府治所在。
一座绵延百里的大山,横亘于县城东南方向,这就是凤鸣山,大名鼎鼎的石鼓书院便座落于山上。
这一天,山脚下的一间名叫“有凤来仪”的客栈,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青衫少年客人,青衫少年进了客栈,要了一间客房住下。
这间客栈名叫“有凤来仪”,听起来十分的高大上,但其实只是周边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客栈小厮安顿好客人之后,正要离去,这时青衫少年叫住了他,向对方问起了山上石鼓书院的情况。
得知对方来意,正是要到山上的石鼓书院求学之后,客栈小厮顿时肃然起敬,神色态度更加恭敬几分,若是没有一点真才实学,谁会千里迢迢的赶来大名鼎鼎的石鼓书院求学啊。
当即客栈小厮便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叙说起来,无外就是介绍石鼓书院的传承悠久,丰厚人文底蕴,说起来引经据典,条条是道,各种奇闻逸事,典故传说,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青衫少年听得十分有趣,看得出来对方肚子里还是颇有一些墨水的,看来也是身临著名书院旁侧,耳闻目染,日久熏陶之下,潜移默化的也增长了学问见识。
不过他此刻的兴趣并不在于此,他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进入书院。他当然有这个自知之明,凭着他表面的资历,一无拿得出手的科举名次,二无名师大儒的推荐,三无一定的才名称誉,要想进入书院基本是没戏的,结果跟白鹿洞书院并不会有任何的不同。
来的青衫少年自然就是远道而来求学的江云了,此刻让他有些欣慰的是,在那江左西道,他是大名鼎鼎,声名狼藉的“士林败类”,但在这里,他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他的大名还不至于传到这里,只要他不说,也无人认得他这个“士林败类”。
所以他倒是可以安心的在这里求学,关键是怎么进去,凭他的资历,自然是不符合书院的入门条件的,他也不报这个奢望,只是想着,不知这石鼓书院是否也有入门考试,可以给像他这样的学子提供一丝进入山门的机会。
他就此问起客栈小厮,客栈小厮听了之后,倒是明确的告诉他,这石鼓书院跟白鹿洞书院一样,也有类似的入门考试,只不过又告诉他,他来得有些不巧了,上一次书院的入门考试刚刚在几天前已经结束了,他若是想报名参考,只能等三个月之后了。
江云听了之后,自然大是失望,看来这石鼓书院跟白鹿洞书院的规矩差不多,这入门考试也不是常有的,每隔三个月才有一次,若是错过这次,就只能再等三个月。
难道自己也要像那个吴仲礼一样,在这里长住下来,三个月的时间,他也不是等不起,关键是他身上的盘缠快要用尽了。
这次出门,他并没有带上多少的银钱,原本想着,若是能够进入书院,自然就会得到书院的资助,也就没有这个担忧了,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这些大书院对入学的学子待遇都是十分优厚的。
但是现在,看起来要进入书院还是未知之数,身上的盘缠却快要用尽,肯定支持不到三个月之后的入门考试。
当然银钱的事只是个小问题,作为堂堂一个秀才,弄些小钱厮混过去应该是不难的吧,他真正在意担心的,还是不想白白再等三个月的时间,只想着尽快进入书院。
要不明天一早,再上山去试一试门径,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他这么想着,
客栈小厮说了一阵,瞅了他一眼,笑着问道:“这位公子,敢问一声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江云说了,客栈小厮听对方说,是江左西道人氏,这千里迢迢大老远的赶来,还真是其志可嘉啊,不过在那江左西道,不也有与石鼓书院齐名的白鹿洞书院,对方为何舍近而求远呢。
当然这是对方的私事,他也没多问,只是又笑着道:“江公子这次来的倒巧。”
江云听了,便随口问道:“哦,此话怎讲?”
客栈小厮道:“下个月的五月节,适逢三河渠落成百年庆典,这三河的四大家族,议定在这凤鸣山麓,淇水之滨,举办雅集盛会以示庆贺,到时定然是热闹非凡,江公子也可一目睹盛况,定然会感觉不虚此行的。”
“且到时必然有年轻才俊的文会较量,江公子倘若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得了贵人的青睐提携,那么进入书院就不在话下,且三河大家族的年轻闺阁小姐多有在盛会上挑选如意夫婿的传统,说不定江公子到时还能被某位闺阁佳人看中,抱得美人归呢,嘻嘻。”。
江云知道,对方口中的三河,指的是河东道,河内道,河西道这三道,而这三河的四大家族,也是大名鼎鼎,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分别是河东道的平原梅家,渔阳郑家,河内道的晋河崔家,河西道的延州卢家。
对方说的这件事,其它的他都没在意,但听到有可以提前进入书院的机会,倒是不由上了心,只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倒不是说他没有这个信心,只是他到这里来,本是存着一心低调行事的心思,不想过于高调出风头,若是让人得知自己这位江左西道的“士林败类”又跑到这里来了,只怕到时还得卷铺盖走人。
在客栈大厅简单吃罢晚餐,他出了客栈,先在这小镇四处随便游逛起来。
走出客栈不多远,就见一条河流蜿蜒而过,那便是淇水,淇水的另一边,长着低矮起伏的丛林,这一边,精巧雅致的馆舍客栈绵延而立,在这里盘桓的,多是慕名前来的学子以及游客。
江云沿着淇水,缓缓前行,时临黄昏的淇水两岸,显出一片静谧安宁,一路走来,不时可见一袭翩翩长衫的士子,漫步在山野丛林间,朗声诵读。
这里位于凤鸣山下,淇水之滨,也算是一块灵地,在这里晨昏诵读,对于怡情冶性,温养浩然之气也大有好处,江云觉得,若是暂时进不去书院,就在这里附近自学修行也算不错。
又漫无目的走了一程,前面出现了一个小亭子,就座落在水边,此刻亭子里摆着一桌席面,几个儒服装束的人正在亭子里饮酒吃喝。
亭子建在突出水面的一块巨岩上,在亭子中饮酒,清风徐来,淇水就在脚下流淌,还真颇有一番天然的意趣。这本来也没什么,江云只是赞叹了一声,这亭子里的几人果然会享受,就要把目光移开,不过等看到亭子里几人的容貌时,却又有些惊讶。
这亭子里坐着喝酒的几人,或是高鼻深目,或是金发碧瞳,有的蓄着浓密的紫须髯,虽然都身穿着做工精致的翩翩文士衫,努力摆出几分读书人的斯文之态,但看上去总感觉怪怪的。
江云见了,心下诧异,这几人看上去非我族类,应是北边或者西边的异族人无疑。
他猜想,应该是路过此地或者是慕名前来的商旅游客,当即没有再多看,正要打算离去,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高亢的吟咏之声,道:“於以弄高用,死仍别课文。名照瓜饭去,西羽珞纷纷——”
声音正是从亭子里传来的,江云听了之后,不由不语,这吟的什么东西,心里刚在这里腹诽,耳边又传来一阵鼓掌喝彩:“号思,喵哉!伤品之作!”
“过江,过江!”先前那个吟诗的浓眉青眼的“书生”摆摆手道。
江云再次无语,摇了摇头,没有再多理会,径自就往回走,回了落脚的客栈。
第二天早上,江云出了客栈,沿着上山的山道,就往山上而来,走了一程,前面现出了一道青石山门,刚刚进了山门没走出多远,就被一位青衣执事给拦了下来。(未完待续。)
他现在也已经想开了,自己名声太差,即使能够参加入门考试,即使通过了又能如何,待在这里也没什么好处,整天这些苍蝇围上来,烦都能让人烦死,不如还是“隐姓埋名”,远走他乡是好。
他分开人群,进入自己的客房中,收拾了一番,背上行囊书笈,没有理会神色各异的众人,就此扬长而去。
看着某人灰溜溜的走了,院子中响起一片嘲弄讥笑,幸灾乐祸之声。很快的,某人出现在白鹿书院,试图蒙混进入书院,幸好被众人识破,最后灰溜溜被赶下山的笑话,又开始在士林中传扬开来,成了又一个供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笑料。
江云下了山之后,站在道旁,开始寻思着接下来的行程,不过并没有多想,他就已经决定了,去石鼓书院。
若是白鹿洞书院事情不成,去石鼓书院,也是原本既定的计划,不过现在问题是,他的那个石鼓书院的推荐玉牌已经被雍覃夫人收回去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去石鼓书院,其实除了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之外,还有其它几个闻名天下的大书院,也并不比这两个书院差的。
原因也很简单,你雍覃夫人不是收回了石鼓书院的推荐玉牌吗,以为没了这个推荐玉牌,我就进不了书院了吗,我偏偏不如你所愿,让你看看,没有这个书院的推荐玉牌,我一样的进入石鼓书院。
这就是存着一个斗气打脸的心思了,江云是俗人,也不能免俗,当然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据他所知,在这些天下闻名的大书院中,石鼓书院算是一个相对比较重视修行的书院。
有些书院,基本就是奔着功名科举的上榜录取而去的,而功名科举考量的就是考生的才学,至于修行高低是不管的,所以这样自然就造成了不少书院只重才学,不重修行的情况,造成了学子“高分低能”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小书院比较严重,大书院比较好些,多少是会重视一下修行的课程,只是侧重程度也有所不同,而据江云所知,石鼓书院是相对来说比较侧重修行的,这比较合他的心意,也是他为什么愿意选择石鼓书院的原因。
另外,石鼓书院吸引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书院中名闻天下的远古遗迹石刻,石鼓文了,石鼓书院的得名,就来自于这石鼓文。
这石鼓文出自何时何代,何人之手,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它出自于比起四圣建立文道正统还要久远的远古时代,而石刻上的文字,也是嵯峨深奥,晦涩难明,自从出土之后,不知有多少往圣先贤慕名前往,但至今无人能够完全的解读其文中意旨。
虽然如此,但无人会轻视这石鼓文的价值,不说其它,只说那石刻上文字的书法真意,如珊瑚碧树,枝柯交缠,又如鸾翔凤翥,众仙下临,苍劲勾如连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流转又如织梭化龙九鼎沉没,令人沉迷流连,心向往之,历朝历代的无数书法家,虽然传承流派不同,但都能从其中悟得真意,而自成大家。
正是这石鼓文的神秘难解,让江云反而产生极大兴趣,从而对石鼓书院高看一眼,其它的大书院并不是没有圣人遗迹,但论起神秘莫测,在江云眼中,都不如这远古石刻石鼓文,所以在这白鹿洞书院受挫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去那石鼓书院,倒不是真的非要跟什么人斗气。
打定主意之后,就一路北上,十多天之后,渡过了中原大河流沙河,进入了河内道的境内。
石鼓书院位于河内道居延府凤鸣县,凤鸣县只是一个多荒滩山地的贫瘠之地,但因为有石鼓书院的存在,却是无数莘莘学子心目中向往的求学圣地,也成了居延府的府治所在。
一座绵延百里的大山,横亘于县城东南方向,这就是凤鸣山,大名鼎鼎的石鼓书院便座落于山上。
这一天,山脚下的一间名叫“有凤来仪”的客栈,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青衫少年客人,青衫少年进了客栈,要了一间客房住下。
这间客栈名叫“有凤来仪”,听起来十分的高大上,但其实只是周边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客栈小厮安顿好客人之后,正要离去,这时青衫少年叫住了他,向对方问起了山上石鼓书院的情况。
得知对方来意,正是要到山上的石鼓书院求学之后,客栈小厮顿时肃然起敬,神色态度更加恭敬几分,若是没有一点真才实学,谁会千里迢迢的赶来大名鼎鼎的石鼓书院求学啊。
当即客栈小厮便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叙说起来,无外就是介绍石鼓书院的传承悠久,丰厚人文底蕴,说起来引经据典,条条是道,各种奇闻逸事,典故传说,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青衫少年听得十分有趣,看得出来对方肚子里还是颇有一些墨水的,看来也是身临著名书院旁侧,耳闻目染,日久熏陶之下,潜移默化的也增长了学问见识。
不过他此刻的兴趣并不在于此,他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进入书院。他当然有这个自知之明,凭着他表面的资历,一无拿得出手的科举名次,二无名师大儒的推荐,三无一定的才名称誉,要想进入书院基本是没戏的,结果跟白鹿洞书院并不会有任何的不同。
来的青衫少年自然就是远道而来求学的江云了,此刻让他有些欣慰的是,在那江左西道,他是大名鼎鼎,声名狼藉的“士林败类”,但在这里,他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人,他的大名还不至于传到这里,只要他不说,也无人认得他这个“士林败类”。
所以他倒是可以安心的在这里求学,关键是怎么进去,凭他的资历,自然是不符合书院的入门条件的,他也不报这个奢望,只是想着,不知这石鼓书院是否也有入门考试,可以给像他这样的学子提供一丝进入山门的机会。
他就此问起客栈小厮,客栈小厮听了之后,倒是明确的告诉他,这石鼓书院跟白鹿洞书院一样,也有类似的入门考试,只不过又告诉他,他来得有些不巧了,上一次书院的入门考试刚刚在几天前已经结束了,他若是想报名参考,只能等三个月之后了。
江云听了之后,自然大是失望,看来这石鼓书院跟白鹿洞书院的规矩差不多,这入门考试也不是常有的,每隔三个月才有一次,若是错过这次,就只能再等三个月。
难道自己也要像那个吴仲礼一样,在这里长住下来,三个月的时间,他也不是等不起,关键是他身上的盘缠快要用尽了。
这次出门,他并没有带上多少的银钱,原本想着,若是能够进入书院,自然就会得到书院的资助,也就没有这个担忧了,为了吸引优秀的人才,这些大书院对入学的学子待遇都是十分优厚的。
但是现在,看起来要进入书院还是未知之数,身上的盘缠却快要用尽,肯定支持不到三个月之后的入门考试。
当然银钱的事只是个小问题,作为堂堂一个秀才,弄些小钱厮混过去应该是不难的吧,他真正在意担心的,还是不想白白再等三个月的时间,只想着尽快进入书院。
要不明天一早,再上山去试一试门径,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想。他这么想着,
客栈小厮说了一阵,瞅了他一眼,笑着问道:“这位公子,敢问一声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江云说了,客栈小厮听对方说,是江左西道人氏,这千里迢迢大老远的赶来,还真是其志可嘉啊,不过在那江左西道,不也有与石鼓书院齐名的白鹿洞书院,对方为何舍近而求远呢。
当然这是对方的私事,他也没多问,只是又笑着道:“江公子这次来的倒巧。”
江云听了,便随口问道:“哦,此话怎讲?”
客栈小厮道:“下个月的五月节,适逢三河渠落成百年庆典,这三河的四大家族,议定在这凤鸣山麓,淇水之滨,举办雅集盛会以示庆贺,到时定然是热闹非凡,江公子也可一目睹盛况,定然会感觉不虚此行的。”
“且到时必然有年轻才俊的文会较量,江公子倘若能够在其中脱颖而出,得了贵人的青睐提携,那么进入书院就不在话下,且三河大家族的年轻闺阁小姐多有在盛会上挑选如意夫婿的传统,说不定江公子到时还能被某位闺阁佳人看中,抱得美人归呢,嘻嘻。”。
江云知道,对方口中的三河,指的是河东道,河内道,河西道这三道,而这三河的四大家族,也是大名鼎鼎,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分别是河东道的平原梅家,渔阳郑家,河内道的晋河崔家,河西道的延州卢家。
对方说的这件事,其它的他都没在意,但听到有可以提前进入书院的机会,倒是不由上了心,只不过他还是觉得这事有些不靠谱,倒不是说他没有这个信心,只是他到这里来,本是存着一心低调行事的心思,不想过于高调出风头,若是让人得知自己这位江左西道的“士林败类”又跑到这里来了,只怕到时还得卷铺盖走人。
在客栈大厅简单吃罢晚餐,他出了客栈,先在这小镇四处随便游逛起来。
走出客栈不多远,就见一条河流蜿蜒而过,那便是淇水,淇水的另一边,长着低矮起伏的丛林,这一边,精巧雅致的馆舍客栈绵延而立,在这里盘桓的,多是慕名前来的学子以及游客。
江云沿着淇水,缓缓前行,时临黄昏的淇水两岸,显出一片静谧安宁,一路走来,不时可见一袭翩翩长衫的士子,漫步在山野丛林间,朗声诵读。
这里位于凤鸣山下,淇水之滨,也算是一块灵地,在这里晨昏诵读,对于怡情冶性,温养浩然之气也大有好处,江云觉得,若是暂时进不去书院,就在这里附近自学修行也算不错。
又漫无目的走了一程,前面出现了一个小亭子,就座落在水边,此刻亭子里摆着一桌席面,几个儒服装束的人正在亭子里饮酒吃喝。
亭子建在突出水面的一块巨岩上,在亭子中饮酒,清风徐来,淇水就在脚下流淌,还真颇有一番天然的意趣。这本来也没什么,江云只是赞叹了一声,这亭子里的几人果然会享受,就要把目光移开,不过等看到亭子里几人的容貌时,却又有些惊讶。
这亭子里坐着喝酒的几人,或是高鼻深目,或是金发碧瞳,有的蓄着浓密的紫须髯,虽然都身穿着做工精致的翩翩文士衫,努力摆出几分读书人的斯文之态,但看上去总感觉怪怪的。
江云见了,心下诧异,这几人看上去非我族类,应是北边或者西边的异族人无疑。
他猜想,应该是路过此地或者是慕名前来的商旅游客,当即没有再多看,正要打算离去,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高亢的吟咏之声,道:“於以弄高用,死仍别课文。名照瓜饭去,西羽珞纷纷——”
声音正是从亭子里传来的,江云听了之后,不由不语,这吟的什么东西,心里刚在这里腹诽,耳边又传来一阵鼓掌喝彩:“号思,喵哉!伤品之作!”
“过江,过江!”先前那个吟诗的浓眉青眼的“书生”摆摆手道。
江云再次无语,摇了摇头,没有再多理会,径自就往回走,回了落脚的客栈。
第二天早上,江云出了客栈,沿着上山的山道,就往山上而来,走了一程,前面现出了一道青石山门,刚刚进了山门没走出多远,就被一位青衣执事给拦了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