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在过去的三年间,参加了两次院试,次次落榜。随着宁安的中举,宁知寿也歇了让他继续应考的心思。自从一年前成亲之后,宁平就直接回家种田去了。宁平的妻子,赵氏,和他一个性子,话不多,老实本分的一个姑娘。
原先孙氏不太喜欢她的性子,太过温吞,接触了几次发现,这姑娘干活实在,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加上宁平决定回家种田了,也就看顺眼了。宁平自己看了几次,觉得不错,也就定了下来。
再说赵氏,原是隔壁村的,家里也算小富之家,颇有些田产,家里兄弟几个,就赵氏一个女儿,从小也是疼爱得紧。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不过都没出过什么读书人,对宁家这种出了秀才的人家也就高看了几分。虽说说亲的不是秀才,但在桃花村这种地方,童生也算是少见的了。
再者说了,听闻宁家家风良好,俩家往来相厚,一笔写不出两个宁字,嫁给宁平也是一桩好姻缘了。赵氏的性子,也就适合本本分分的种田生娃,让她去当秀才娘子,她也应付不过来。宁平是个会过日子的,赵氏很满意,赵家人也很满意,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话说赵氏和宁平定了亲后,也去岳父家送过几次节礼,宁平话不多,也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就帮着赵家人干活。这么往来几次,彻底收服了赵家人的心。这姑爷虽说没考上秀才,不过干活是把好手,庄稼人就看中这些,一来二去,赵家人对宁平也是十分欢喜。
赵氏自己也是满意的,会过日子就好。成亲的时候,赵家人直接陪嫁了二十亩良田,也算是大手笔了。
孙氏也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不过对这媳妇儿倒是更喜欢了一些。性子温吞就温吞吧,反正宁平也这样。娶个厉害的说不得还要她操心呢,她不是恶婆婆,自是不会折磨媳妇儿,立规矩什么的,她没有受过婆婆的气,自然也不会给自己媳妇儿受气。
赵氏本来还担心自己婆婆会不喜欢自己的性子,想不到嫁过来之后,孙氏对她也是和颜悦色的,也没有委屈她。三日回门的时候,更是备足了礼,让她在娘家人面前找足了脸面。赵家人看到宁家对他们闺女如此厚待,自是十分欢喜。
原来的一点担忧现在也没有了,媒婆说的不错,宁家家风良好,自己姑娘嫁过去,有福着呢。赵家几个大舅哥小舅子,对宁安更是好了,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自家妹子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就算再陪上几十亩良田,也值了。
赵氏嫁过来一年,和公婆相处很好,和宁平也是恩爱有加。宁平考了几次,歇了应试的心思,专心和她侍弄那田地,两个都是勤劳的,把田地伺候的很好,收成好了不少。
一年后,宁安中了举人,宁家一下子成了举人之家,连带着她的娘家赵家都跟着沾了光。几个侄女和侄子的亲事都定了下来,连七八岁的小侄子都有了未婚妻。赵家人对此也是十分高兴,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过如此。
赵氏虽然不善言辞,这会儿也是十分开心。后来宁安传来消息说是要成亲,宁家大房需要新盖宅子,赵家来了很多老少爷们帮忙,宁家人更是高兴不已。亲家亲家,这会儿更是亲近了。赵氏也是忙里忙外,到处跟着张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叔子感激不已。
赵家人自然也是厚道人,因着宁安举人的身份,赵家儿孙得了好姻缘,自是要来帮忙的。赵氏也因着这次的缘故,彻底赢得了宁家人的喜爱。孙氏杨氏也是对她十分关爱,如今更是如亲生女儿一般了。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喜爱,总要相处,总要付出,总要有时间好好经营。
赵氏第一次见到宁安,是成亲的前一晚,宁家人去村口迎他。赵氏没有念过书,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宁家人长相都不错,自家相公也算是英俊后生。不过跟宁安比起来,也就算不上什么了。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女子能配得上他,那个洛姑娘,听说也是顶顶好看的,可惜三年前她没有见过。不过桃花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举人老爷,娶了一个天仙似的姑娘。三年前,洛璃还小,如今长大了,不知道又该是何种美貌。
赵氏第一次见到洛璃,还是被她惊艳到了。让她生为女子都生不起一点嫉妒之心。那样的美貌,该是仙人之姿了吧。宁安和洛璃的故事,随着宁安中举,在上元县已经广为流传。
赵氏也听过,也被深深感动过。生为女子,试问谁不羡慕。
宁安对洛璃的宠爱,不知道让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羡慕,连她也是羡慕的。宁平和她也很好,是那种生活的好。平平淡淡的幸福,她也很满足。
不过还是很羡慕宁安,那种才子佳人的故事,听多少遍,还是容易感动。不仅仅是赵氏,很多人都那么想。
总有那么一些人,拥有了你所梦想的一切。比如美貌,比如才华。古往今来多少人,歌颂过爱情,多的是求不得。如今宁安的美满,至少让他们充满了期望。自己做不到的,别人做到了,也好。至少还有期待不是。
宁平自是和他们不同,他是宁家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宁安告诉过他和洛璃的事,知道他们十岁就相遇了,也知道洛璃生了病,会沉睡很多年。因为知道洛璃是个孤苦无依的女子,对宁安更是钦佩。
宁安一如既往的聪明,那是自己永远学不会的,兄弟俩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宁家就他们俩玩得最好,连宁乐和宁康都不及。宁乐把洛璃带回家的那年,宁安就把真相告诉了他。
听宁安讲他们的故事,宁平一个大男人也是感慨不已。宁平倒也不会对洛璃有什么不满,毕竟洛璃是那么招人喜爱。不同于自己妻子的踏实,洛璃就像可望不可即的月亮。
洛璃赢得了宁家人的喜爱,更像是宠爱。或许是因为她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她的救命之恩。更多的应该是宁安对她的宠爱吧。宁安宠着她,宁家人爱屋及乌也宠着她。
不过她值得,因为她是洛璃。
宁平本来就无心科举,考了几次,也放弃了。宁安自从那次回来以后,几年不曾回来。就连他的婚礼都没有回来,宁家人以为他在专心备考,无暇顾及。只有他知道,宁安在找洛璃。
那个悄无声息的失踪了的姑娘。
宁安写信告诉他,他也很着急,想起了那个怪病,又想起了那个老神医。应该会没事的吧。他也几次前去看望过宁安,宁安长大了,不过也憔悴不少。他进了府学,把自己逼得很紧,有空就去找洛璃。
他们都知道,其实他们不可能找到她。那个让人昏睡的病,那个神出鬼没的老神医,都是他们触及不到的地方。
无从找起。
宁平成亲了。新娘是自己相看过的,宁家也算满意。赵氏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嫁进宁家后,孙氏也轻松了不少。岳父家也是厚道人家,宁平自己也是满意的。他不是宁安,他能过好的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宁平没有想到洛璃会回来,就像他没有想到宁安会中亚元一样。他一直知道宁安念书很厉害,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厉害。宁安中举的消息传来,宁平乐疯了。好样的,宁安。不愧是我兄弟,宁家也是光宗耀祖了。宁平到不会嫉妒,只会与有荣焉。
宁家热闹起来了,因为宁安要成亲了。
不同于以往,宁安如今是举人老爷了,大伯和大伯娘开始热火朝天准备起来了。祠堂、新房、婚礼。一样一样都要准备起来,宁家人都忙起来了。宁平看到赵家人来帮忙的时候,对赵氏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一个懂事明理的媳妇儿,宁平很喜欢。看着赵氏帮忙着各处张罗,宁平对她多生了几分情义。
宁安成亲了,整个上元县都热闹起来。民间开始流传着他和洛璃的故事,宁家人一下子就成了令人羡慕的人家,连带着亲戚好友都沾了光。宁平看到迎亲队伍时,竟然比自己成亲还要激动。一身喜服的宁安,那么耀眼,后面的三十六抬嫁妆,又把宁安推向了浪颠。
那是宁安自己准备的,宁平知道。宁家人自是不知道的,宁安不会告诉他们,就怕洛璃受委屈。其实宁家人到不会说什么,可是不能保证别人不会说,宁安不会给别人机会。
所以,他准备好了一切。
宁平想,大概这就是爱情吧。
果不其然,洛璃的嫁妆和洛璃的样貌,再一次在上元县出了名。连赵氏的二十亩良田也被人再一次拿出来说了一遍。
宁家,开始走上兴旺之路了。
宁平看着宁安,一步步走向了仕途,他好像看到了宁家的未来。他做不到的,宁安做到了,他就好好替他守着秘密,替他守着宁家。
兄弟一场,做不到陪你并肩战斗了,只好替你守好后方,让你无后顾之忧了。宁乐已经入学一年了,他很聪明,至少比他聪明,宁康也快三岁了,像宁安,从小就聪明,宁平很放心。
宁家这一代,后备很足。宁安不用自己一个人,扛起家庭重任。宁平自己已经放弃科举之路,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吧。
宁平看向身边的妻子。这个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踏实过日子的人。
原先孙氏不太喜欢她的性子,太过温吞,接触了几次发现,这姑娘干活实在,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加上宁平决定回家种田了,也就看顺眼了。宁平自己看了几次,觉得不错,也就定了下来。
再说赵氏,原是隔壁村的,家里也算小富之家,颇有些田产,家里兄弟几个,就赵氏一个女儿,从小也是疼爱得紧。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不过都没出过什么读书人,对宁家这种出了秀才的人家也就高看了几分。虽说说亲的不是秀才,但在桃花村这种地方,童生也算是少见的了。
再者说了,听闻宁家家风良好,俩家往来相厚,一笔写不出两个宁字,嫁给宁平也是一桩好姻缘了。赵氏的性子,也就适合本本分分的种田生娃,让她去当秀才娘子,她也应付不过来。宁平是个会过日子的,赵氏很满意,赵家人也很满意,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话说赵氏和宁平定了亲后,也去岳父家送过几次节礼,宁平话不多,也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就帮着赵家人干活。这么往来几次,彻底收服了赵家人的心。这姑爷虽说没考上秀才,不过干活是把好手,庄稼人就看中这些,一来二去,赵家人对宁平也是十分欢喜。
赵氏自己也是满意的,会过日子就好。成亲的时候,赵家人直接陪嫁了二十亩良田,也算是大手笔了。
孙氏也不是个眼皮子浅的,不过对这媳妇儿倒是更喜欢了一些。性子温吞就温吞吧,反正宁平也这样。娶个厉害的说不得还要她操心呢,她不是恶婆婆,自是不会折磨媳妇儿,立规矩什么的,她没有受过婆婆的气,自然也不会给自己媳妇儿受气。
赵氏本来还担心自己婆婆会不喜欢自己的性子,想不到嫁过来之后,孙氏对她也是和颜悦色的,也没有委屈她。三日回门的时候,更是备足了礼,让她在娘家人面前找足了脸面。赵家人看到宁家对他们闺女如此厚待,自是十分欢喜。
原来的一点担忧现在也没有了,媒婆说的不错,宁家家风良好,自己姑娘嫁过去,有福着呢。赵家几个大舅哥小舅子,对宁安更是好了,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自家妹子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就算再陪上几十亩良田,也值了。
赵氏嫁过来一年,和公婆相处很好,和宁平也是恩爱有加。宁平考了几次,歇了应试的心思,专心和她侍弄那田地,两个都是勤劳的,把田地伺候的很好,收成好了不少。
一年后,宁安中了举人,宁家一下子成了举人之家,连带着她的娘家赵家都跟着沾了光。几个侄女和侄子的亲事都定了下来,连七八岁的小侄子都有了未婚妻。赵家人对此也是十分高兴,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不过如此。
赵氏虽然不善言辞,这会儿也是十分开心。后来宁安传来消息说是要成亲,宁家大房需要新盖宅子,赵家来了很多老少爷们帮忙,宁家人更是高兴不已。亲家亲家,这会儿更是亲近了。赵氏也是忙里忙外,到处跟着张罗,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叔子感激不已。
赵家人自然也是厚道人,因着宁安举人的身份,赵家儿孙得了好姻缘,自是要来帮忙的。赵氏也因着这次的缘故,彻底赢得了宁家人的喜爱。孙氏杨氏也是对她十分关爱,如今更是如亲生女儿一般了。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喜爱,总要相处,总要付出,总要有时间好好经营。
赵氏第一次见到宁安,是成亲的前一晚,宁家人去村口迎他。赵氏没有念过书,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宁家人长相都不错,自家相公也算是英俊后生。不过跟宁安比起来,也就算不上什么了。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女子能配得上他,那个洛姑娘,听说也是顶顶好看的,可惜三年前她没有见过。不过桃花村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举人老爷,娶了一个天仙似的姑娘。三年前,洛璃还小,如今长大了,不知道又该是何种美貌。
赵氏第一次见到洛璃,还是被她惊艳到了。让她生为女子都生不起一点嫉妒之心。那样的美貌,该是仙人之姿了吧。宁安和洛璃的故事,随着宁安中举,在上元县已经广为流传。
赵氏也听过,也被深深感动过。生为女子,试问谁不羡慕。
宁安对洛璃的宠爱,不知道让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羡慕,连她也是羡慕的。宁平和她也很好,是那种生活的好。平平淡淡的幸福,她也很满足。
不过还是很羡慕宁安,那种才子佳人的故事,听多少遍,还是容易感动。不仅仅是赵氏,很多人都那么想。
总有那么一些人,拥有了你所梦想的一切。比如美貌,比如才华。古往今来多少人,歌颂过爱情,多的是求不得。如今宁安的美满,至少让他们充满了期望。自己做不到的,别人做到了,也好。至少还有期待不是。
宁平自是和他们不同,他是宁家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宁安告诉过他和洛璃的事,知道他们十岁就相遇了,也知道洛璃生了病,会沉睡很多年。因为知道洛璃是个孤苦无依的女子,对宁安更是钦佩。
宁安一如既往的聪明,那是自己永远学不会的,兄弟俩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宁家就他们俩玩得最好,连宁乐和宁康都不及。宁乐把洛璃带回家的那年,宁安就把真相告诉了他。
听宁安讲他们的故事,宁平一个大男人也是感慨不已。宁平倒也不会对洛璃有什么不满,毕竟洛璃是那么招人喜爱。不同于自己妻子的踏实,洛璃就像可望不可即的月亮。
洛璃赢得了宁家人的喜爱,更像是宠爱。或许是因为她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她的救命之恩。更多的应该是宁安对她的宠爱吧。宁安宠着她,宁家人爱屋及乌也宠着她。
不过她值得,因为她是洛璃。
宁平本来就无心科举,考了几次,也放弃了。宁安自从那次回来以后,几年不曾回来。就连他的婚礼都没有回来,宁家人以为他在专心备考,无暇顾及。只有他知道,宁安在找洛璃。
那个悄无声息的失踪了的姑娘。
宁安写信告诉他,他也很着急,想起了那个怪病,又想起了那个老神医。应该会没事的吧。他也几次前去看望过宁安,宁安长大了,不过也憔悴不少。他进了府学,把自己逼得很紧,有空就去找洛璃。
他们都知道,其实他们不可能找到她。那个让人昏睡的病,那个神出鬼没的老神医,都是他们触及不到的地方。
无从找起。
宁平成亲了。新娘是自己相看过的,宁家也算满意。赵氏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嫁进宁家后,孙氏也轻松了不少。岳父家也是厚道人家,宁平自己也是满意的。他不是宁安,他能过好的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宁平没有想到洛璃会回来,就像他没有想到宁安会中亚元一样。他一直知道宁安念书很厉害,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厉害。宁安中举的消息传来,宁平乐疯了。好样的,宁安。不愧是我兄弟,宁家也是光宗耀祖了。宁平到不会嫉妒,只会与有荣焉。
宁家热闹起来了,因为宁安要成亲了。
不同于以往,宁安如今是举人老爷了,大伯和大伯娘开始热火朝天准备起来了。祠堂、新房、婚礼。一样一样都要准备起来,宁家人都忙起来了。宁平看到赵家人来帮忙的时候,对赵氏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一个懂事明理的媳妇儿,宁平很喜欢。看着赵氏帮忙着各处张罗,宁平对她多生了几分情义。
宁安成亲了,整个上元县都热闹起来。民间开始流传着他和洛璃的故事,宁家人一下子就成了令人羡慕的人家,连带着亲戚好友都沾了光。宁平看到迎亲队伍时,竟然比自己成亲还要激动。一身喜服的宁安,那么耀眼,后面的三十六抬嫁妆,又把宁安推向了浪颠。
那是宁安自己准备的,宁平知道。宁家人自是不知道的,宁安不会告诉他们,就怕洛璃受委屈。其实宁家人到不会说什么,可是不能保证别人不会说,宁安不会给别人机会。
所以,他准备好了一切。
宁平想,大概这就是爱情吧。
果不其然,洛璃的嫁妆和洛璃的样貌,再一次在上元县出了名。连赵氏的二十亩良田也被人再一次拿出来说了一遍。
宁家,开始走上兴旺之路了。
宁平看着宁安,一步步走向了仕途,他好像看到了宁家的未来。他做不到的,宁安做到了,他就好好替他守着秘密,替他守着宁家。
兄弟一场,做不到陪你并肩战斗了,只好替你守好后方,让你无后顾之忧了。宁乐已经入学一年了,他很聪明,至少比他聪明,宁康也快三岁了,像宁安,从小就聪明,宁平很放心。
宁家这一代,后备很足。宁安不用自己一个人,扛起家庭重任。宁平自己已经放弃科举之路,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吧。
宁平看向身边的妻子。这个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踏实过日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