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顾们约定的三月之期到来之时,由顾如月代表的莫家酒坊,向之前所有下了订单的主顾们,如期送上了约定坛数的三十年陈酿花雕。
交货时是由白瞎带着伙计亲自送去的,因了是延迟交货,因此特向各家补了一份礼,此外又有承诺,答应日后再订购莫家花雕时可享有数额不等的折扣。
虽然白瞎已经品尝过,但如月还是觉得有点担心,因为个人的口味毕竟不同,一旦有人质疑这批酒和之前卖出去的陈酿味道不一样,那可就糟糕了。白瞎对此倒颇乐观,拍着胸脯连说他别的不敢说,喝酒方面是能与李白相媲美的人物,从海南的椰子桨到关外的烧刀子,什么样的酒他喝一口立马就能说出原料酒曲酿了多久。
如月点头答应着,然而依旧忧心忡忡,白瞎无奈,便也不再管她,由着她每天悬着一颗心,前堂里一有人声就如临大敌,惟恐被人叫去对质。
然而过了几天都风平浪静,没传出任何令人担忧的消息来。白瞎到几个主顾那里兜了一圈,回来告诉如月说不少人已经就着姜丝桂花之类的小菜小酌了几次,的确是甘香醇厚,是个陈酿才有的回味无穷的滋味。除此之外他还捎了张请帖来,是镇上某个官儿过生日,在酒楼摆寿宴,席上用酒全部都是莫家陈酿,特请莫家酒坊的东家也去凑一凑热闹。
如月本想推托掉的,一则她天性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二是莫家最近接连出丧事,她一个寡妇出现在这种场合怕是不吉利。她的头还没摇到一半就被白瞎摁住,他对她那种“不吉利”的想法大加驳斥,说她这是命硬,寿宴上就是需要她熬到别人都死了自己就是没事的人,也让寿星沾沾硬气。
她觉得这说法太荒诞不经,他才把话说到正题上,说她必须去。那官儿虽不是个有实权的人物,但他跟有实权的张老板很熟,寿宴上不仅营长会光降,他的几个姨太太也都会去。如月以后要想在银泉把生意做下去,少不得要靠这样的人罩着,像这样的人物白瞎不便帮她直接去笼络,以她的身份也不好直接去拜见,就需要这样的场合,先跟他的姨太太们混熟了,再慢慢地到他面前露脸。
如月不是不理解白瞎的考虑,中国的世道一贯如此,那些生意做得最好的往往都是那些一脚站在商界一脚站在官场的,尤其是这不太平的时候,上头的天气眨眼就变,若没个人帮自己望着风罩着,生意肯定做不踏实。她明白这道理,然而却觉得自己毕竟是小本生意,似乎犯不到要这样费尽心思地笼络人的地步,为此再次气得白瞎连连摇头,说她胸无大志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
如月自己也觉得委屈,她真的是从小不爱见人的,之前顾家开家宴,好歹也有几个认识的亲戚朋友,如今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硬要上赶着挤到人家的圈子里去,就像是一幅严丝合缝的工笔花鸟,非要让她再添上一笔似的,想想就觉得极不自在。
白瞎看她实在是怵头,也就松了口,说也没想要她上去就跟别人打得火热,也不过就是去坐坐,打几圈麻将罢了。再说她酿了那么多天的酒,拿到酒席上去别人到底是个什么评价,难道就不想去亲眼看看,到时候他作为管家也可以陪着她去,要是觉得尴尬了就直接走人,反正也没人会怪她。
如此一说如月终于有所松动,虽然还是不想去跟那些姨太太们聊天,但对于自家酒会得到什么评价的好奇还是压过了所有的顾虑。她第一次酿酒,辛辛苦苦地酿了三个月,虽说莫宅上上下下的人都赞不绝口,但她真的没亲眼见过外人喝她的酒的时候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哪怕只是唇角微微地扬一扬,想想都觉得兴奋不已,那是她亲手酿的酒啊,她心情不亚于年轻的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被称赞眉眼精致,那股骄傲感就像是背上生了翅膀,带着她整个人轻飘飘地飞起来。
寿宴那天是个大晴天,那老爷府上装点一新,匾额上缠着艳丽的大红绸,门口的青石板上用水泼着刷了好几遍,在阳光底下闪着点点白光。穿着簇新夹袍的下人在门口迎客,因为那新上的浆还是很硬,连带着他整个人都僵得跟纸糊的似的,脸上的笑容却是极端殷勤,每有客人进门便迎上去,从人家手中接过寿礼,回头一嗓子喊出去某老爷太太大驾光临,惊得屋檐上歇着的雀儿哇哇叫着飞出老远。
如月在车里听着这嗓音就有些怵头,一想到一会儿她莫家四姨太的称呼也会由这嗓子吆喝得人尽皆知,就感觉好像是自己只穿着睡衣就走到了大街上似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这时车子却忽然一停,前面坐着的白瞎伸手替她掀起帘子,说了声:“太太,下车吧。”
她听到这称呼不免愣了一下,就看见他已经跳下马车,一只手替她打着帘子,另一只手就向她伸过来,像是要扶她下车。路上的人来来往往,谁都没有向他们这个方向多看一眼,她这才意识到他在名义上其实是她的下人,在莫家被他没大没小地对待惯了,他突然端起这份殷勤来,倒让她觉得有点不习惯。
白瞎见她不动,伸出去的手就在半空中晃了晃,她方才回过神来,却还是不惯被他扶,只在他手臂上虚虚搭了一下,自己下了车。
她的寿礼是白瞎准备的,他说这种官老爷,喜欢的也不过是些花团锦簇的吉利物件,准备寿礼也不必太费脑筋,送个镶金带玉的翡翠如意之流也就罢了。他最近倒腾古玩,刚好收了件现成的,念在这是她第一次出来应酬,就割爱送了她做寿礼。现在那盛着如意的锦缎盒子就由白瞎抱着,虽说是割爱,却不见他脸上有多少惋惜的神色,让她觉得那玩意儿多半是个赝品,否则他递给那家仆的动作怎么跟终于抛出了一块烫手山芋似的。
寿礼盒子上附着名帖,那家仆看了一眼,又抬头望望如月,脸上的神气颇像是见了个什么稀罕事物似的,顿了一顿方回头吆喝了一声:“莫家四姨太光临——”
他的声音极大,如月跨过门槛的时候还觉得那声音直在耳畔嗡嗡的想,她到现在还不是很习惯莫家四姨太这个称呼,总觉得现在像是穿了阔太太的衣服混进宴会里的小丫头,只恨不得谁都看不见她。
寿宴开在一间颇大的花厅里,旧历十月初的天气,厅里笼着火盆,那火苗儿烧得极旺,掀起门帘便有一股灼烈的气息浓烈地冲出来。走进去便是一片金翠辉煌,屏开翡翠,褥设芙蓉,宝蓝镶彩花的玻璃在四周围着,当中满满挤着一汪人,烟气,酒气,女人身上的香粉气,在众人脑袋上织成茫茫一层白雾,那人就像是在雾中浮着的影子。房间角落里放着一只唱片机,那大喇叭里咿咿呀呀放着的却是惊喜,唱着“寿宴开处风光好”,似乎那唱片质量不太好,那声音细得跟钢丝似的,气若游丝却是始终不断,却听得人始终要捏着把汗。
过寿的官老爷被人团团围在中间,他是个体格魁梧的红脸人,枣红色团福绸袄里装着一个皮球似的大肚子,向人作揖的时候只能象征性地弯一弯腰,似乎稍一用力过猛便会重心失衡,肚子触地栽在地上。白瞎冲如月扬扬下颌,她心中会意,只能硬着头皮去跟他打招呼,官老爷垂着眼皮,也不很打量她,听说是给自己寿宴供酒的酒坊主,就哼哼着道了声谢,转眼又去应酬他那帮同僚去了,如月松口气,赶紧走出人堆里来。
白瞎一路上都跟在她身后,俨然一个非常称职的管家,这种场合向来是给下人们单设偏厅休息的,如月却不知有这规矩,拜完寿出来不见他人,额头上就开始紧张得冒汗。她站在厅里环视了几圈,终于听见白瞎遥遥喊了声太太,抬头一望才看见他和几个人站在一起,仿佛聊得十分投机,他一只手还搭在其中一个的肩膀上,不知说了句什么,大家一起哈哈笑起来,气氛有一种奇妙的和谐。
如月走过去才知道这是莫家的几个主顾,之前在莫宅见过白瞎的,不免又要感谢他们照顾生意,又得他们众口一词地称赞说如月招了个好管家,自己也是个巾帼英雄。她不过就是开了个酒坊而已,怎么就跟巾帼英雄扯在一起,可见这拨人脑袋里的词儿也没有多少。这些人都是带了太太来的,太太们到了这种场合多半都会被自己的男人瞧着碍眼,她们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大家彼此寒暄几句,就拉着如月到一边牌桌上去打麻将。
花厅一边放着四张麻将桌,她放眼一望,其中三张都已经坐满,剩下一张却是三缺一。那唯一有空位的一张,上首坐了位身量纤细的年轻太太,身上穿着三镶三滚的藏青绸子袄儿,领口却微微露出一抹玫瑰紫的小衫,下面系一条湖蓝绸裙,裙摆处密密绣着水波纹样的金线云纹,一层层的像是金色的波涛从她的脚踝边上一直漫到腰上来。一张鸭蛋脸上,那粉似乎扑得太白了一些,越发衬出她胭脂的浓与口红的艳,细长的眉眼,眉梢直扫入鬓,神气里的媚意是天生的,可又带了三分的不耐烦。她大概是因为三缺一而烦燥着,涂着鲜红蔻丹的手不耐烦地敲着桌上的麻将牌,那蔻丹也似乎太刺目了些,她端详着自己的手,听着如月一行人过来,目光一下子就落在她身上。
如月并不认识她,但看她的神气与派头,便知道这多半就是白瞎行前一再跟她提过的张家七姨太。张老板有十二个姨太太,大太太却已经人老珠黄,十二姨太却不过十七八岁,各式各样的莺莺燕燕,从大到小一应俱全。男人多半是喜新厌旧的,因此最宠的便是年纪最小的几个,七姨太今年怎么也该有二十六七岁,按理说已经进了该被束之高阁的年纪,却是驻宠有方,仍然颇受张老板的喜爱,出去看戏赴宴总要把她带在身边。
交货时是由白瞎带着伙计亲自送去的,因了是延迟交货,因此特向各家补了一份礼,此外又有承诺,答应日后再订购莫家花雕时可享有数额不等的折扣。
虽然白瞎已经品尝过,但如月还是觉得有点担心,因为个人的口味毕竟不同,一旦有人质疑这批酒和之前卖出去的陈酿味道不一样,那可就糟糕了。白瞎对此倒颇乐观,拍着胸脯连说他别的不敢说,喝酒方面是能与李白相媲美的人物,从海南的椰子桨到关外的烧刀子,什么样的酒他喝一口立马就能说出原料酒曲酿了多久。
如月点头答应着,然而依旧忧心忡忡,白瞎无奈,便也不再管她,由着她每天悬着一颗心,前堂里一有人声就如临大敌,惟恐被人叫去对质。
然而过了几天都风平浪静,没传出任何令人担忧的消息来。白瞎到几个主顾那里兜了一圈,回来告诉如月说不少人已经就着姜丝桂花之类的小菜小酌了几次,的确是甘香醇厚,是个陈酿才有的回味无穷的滋味。除此之外他还捎了张请帖来,是镇上某个官儿过生日,在酒楼摆寿宴,席上用酒全部都是莫家陈酿,特请莫家酒坊的东家也去凑一凑热闹。
如月本想推托掉的,一则她天性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二是莫家最近接连出丧事,她一个寡妇出现在这种场合怕是不吉利。她的头还没摇到一半就被白瞎摁住,他对她那种“不吉利”的想法大加驳斥,说她这是命硬,寿宴上就是需要她熬到别人都死了自己就是没事的人,也让寿星沾沾硬气。
她觉得这说法太荒诞不经,他才把话说到正题上,说她必须去。那官儿虽不是个有实权的人物,但他跟有实权的张老板很熟,寿宴上不仅营长会光降,他的几个姨太太也都会去。如月以后要想在银泉把生意做下去,少不得要靠这样的人罩着,像这样的人物白瞎不便帮她直接去笼络,以她的身份也不好直接去拜见,就需要这样的场合,先跟他的姨太太们混熟了,再慢慢地到他面前露脸。
如月不是不理解白瞎的考虑,中国的世道一贯如此,那些生意做得最好的往往都是那些一脚站在商界一脚站在官场的,尤其是这不太平的时候,上头的天气眨眼就变,若没个人帮自己望着风罩着,生意肯定做不踏实。她明白这道理,然而却觉得自己毕竟是小本生意,似乎犯不到要这样费尽心思地笼络人的地步,为此再次气得白瞎连连摇头,说她胸无大志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
如月自己也觉得委屈,她真的是从小不爱见人的,之前顾家开家宴,好歹也有几个认识的亲戚朋友,如今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硬要上赶着挤到人家的圈子里去,就像是一幅严丝合缝的工笔花鸟,非要让她再添上一笔似的,想想就觉得极不自在。
白瞎看她实在是怵头,也就松了口,说也没想要她上去就跟别人打得火热,也不过就是去坐坐,打几圈麻将罢了。再说她酿了那么多天的酒,拿到酒席上去别人到底是个什么评价,难道就不想去亲眼看看,到时候他作为管家也可以陪着她去,要是觉得尴尬了就直接走人,反正也没人会怪她。
如此一说如月终于有所松动,虽然还是不想去跟那些姨太太们聊天,但对于自家酒会得到什么评价的好奇还是压过了所有的顾虑。她第一次酿酒,辛辛苦苦地酿了三个月,虽说莫宅上上下下的人都赞不绝口,但她真的没亲眼见过外人喝她的酒的时候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哪怕只是唇角微微地扬一扬,想想都觉得兴奋不已,那是她亲手酿的酒啊,她心情不亚于年轻的母亲听到自己的孩子被称赞眉眼精致,那股骄傲感就像是背上生了翅膀,带着她整个人轻飘飘地飞起来。
寿宴那天是个大晴天,那老爷府上装点一新,匾额上缠着艳丽的大红绸,门口的青石板上用水泼着刷了好几遍,在阳光底下闪着点点白光。穿着簇新夹袍的下人在门口迎客,因为那新上的浆还是很硬,连带着他整个人都僵得跟纸糊的似的,脸上的笑容却是极端殷勤,每有客人进门便迎上去,从人家手中接过寿礼,回头一嗓子喊出去某老爷太太大驾光临,惊得屋檐上歇着的雀儿哇哇叫着飞出老远。
如月在车里听着这嗓音就有些怵头,一想到一会儿她莫家四姨太的称呼也会由这嗓子吆喝得人尽皆知,就感觉好像是自己只穿着睡衣就走到了大街上似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这时车子却忽然一停,前面坐着的白瞎伸手替她掀起帘子,说了声:“太太,下车吧。”
她听到这称呼不免愣了一下,就看见他已经跳下马车,一只手替她打着帘子,另一只手就向她伸过来,像是要扶她下车。路上的人来来往往,谁都没有向他们这个方向多看一眼,她这才意识到他在名义上其实是她的下人,在莫家被他没大没小地对待惯了,他突然端起这份殷勤来,倒让她觉得有点不习惯。
白瞎见她不动,伸出去的手就在半空中晃了晃,她方才回过神来,却还是不惯被他扶,只在他手臂上虚虚搭了一下,自己下了车。
她的寿礼是白瞎准备的,他说这种官老爷,喜欢的也不过是些花团锦簇的吉利物件,准备寿礼也不必太费脑筋,送个镶金带玉的翡翠如意之流也就罢了。他最近倒腾古玩,刚好收了件现成的,念在这是她第一次出来应酬,就割爱送了她做寿礼。现在那盛着如意的锦缎盒子就由白瞎抱着,虽说是割爱,却不见他脸上有多少惋惜的神色,让她觉得那玩意儿多半是个赝品,否则他递给那家仆的动作怎么跟终于抛出了一块烫手山芋似的。
寿礼盒子上附着名帖,那家仆看了一眼,又抬头望望如月,脸上的神气颇像是见了个什么稀罕事物似的,顿了一顿方回头吆喝了一声:“莫家四姨太光临——”
他的声音极大,如月跨过门槛的时候还觉得那声音直在耳畔嗡嗡的想,她到现在还不是很习惯莫家四姨太这个称呼,总觉得现在像是穿了阔太太的衣服混进宴会里的小丫头,只恨不得谁都看不见她。
寿宴开在一间颇大的花厅里,旧历十月初的天气,厅里笼着火盆,那火苗儿烧得极旺,掀起门帘便有一股灼烈的气息浓烈地冲出来。走进去便是一片金翠辉煌,屏开翡翠,褥设芙蓉,宝蓝镶彩花的玻璃在四周围着,当中满满挤着一汪人,烟气,酒气,女人身上的香粉气,在众人脑袋上织成茫茫一层白雾,那人就像是在雾中浮着的影子。房间角落里放着一只唱片机,那大喇叭里咿咿呀呀放着的却是惊喜,唱着“寿宴开处风光好”,似乎那唱片质量不太好,那声音细得跟钢丝似的,气若游丝却是始终不断,却听得人始终要捏着把汗。
过寿的官老爷被人团团围在中间,他是个体格魁梧的红脸人,枣红色团福绸袄里装着一个皮球似的大肚子,向人作揖的时候只能象征性地弯一弯腰,似乎稍一用力过猛便会重心失衡,肚子触地栽在地上。白瞎冲如月扬扬下颌,她心中会意,只能硬着头皮去跟他打招呼,官老爷垂着眼皮,也不很打量她,听说是给自己寿宴供酒的酒坊主,就哼哼着道了声谢,转眼又去应酬他那帮同僚去了,如月松口气,赶紧走出人堆里来。
白瞎一路上都跟在她身后,俨然一个非常称职的管家,这种场合向来是给下人们单设偏厅休息的,如月却不知有这规矩,拜完寿出来不见他人,额头上就开始紧张得冒汗。她站在厅里环视了几圈,终于听见白瞎遥遥喊了声太太,抬头一望才看见他和几个人站在一起,仿佛聊得十分投机,他一只手还搭在其中一个的肩膀上,不知说了句什么,大家一起哈哈笑起来,气氛有一种奇妙的和谐。
如月走过去才知道这是莫家的几个主顾,之前在莫宅见过白瞎的,不免又要感谢他们照顾生意,又得他们众口一词地称赞说如月招了个好管家,自己也是个巾帼英雄。她不过就是开了个酒坊而已,怎么就跟巾帼英雄扯在一起,可见这拨人脑袋里的词儿也没有多少。这些人都是带了太太来的,太太们到了这种场合多半都会被自己的男人瞧着碍眼,她们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大家彼此寒暄几句,就拉着如月到一边牌桌上去打麻将。
花厅一边放着四张麻将桌,她放眼一望,其中三张都已经坐满,剩下一张却是三缺一。那唯一有空位的一张,上首坐了位身量纤细的年轻太太,身上穿着三镶三滚的藏青绸子袄儿,领口却微微露出一抹玫瑰紫的小衫,下面系一条湖蓝绸裙,裙摆处密密绣着水波纹样的金线云纹,一层层的像是金色的波涛从她的脚踝边上一直漫到腰上来。一张鸭蛋脸上,那粉似乎扑得太白了一些,越发衬出她胭脂的浓与口红的艳,细长的眉眼,眉梢直扫入鬓,神气里的媚意是天生的,可又带了三分的不耐烦。她大概是因为三缺一而烦燥着,涂着鲜红蔻丹的手不耐烦地敲着桌上的麻将牌,那蔻丹也似乎太刺目了些,她端详着自己的手,听着如月一行人过来,目光一下子就落在她身上。
如月并不认识她,但看她的神气与派头,便知道这多半就是白瞎行前一再跟她提过的张家七姨太。张老板有十二个姨太太,大太太却已经人老珠黄,十二姨太却不过十七八岁,各式各样的莺莺燕燕,从大到小一应俱全。男人多半是喜新厌旧的,因此最宠的便是年纪最小的几个,七姨太今年怎么也该有二十六七岁,按理说已经进了该被束之高阁的年纪,却是驻宠有方,仍然颇受张老板的喜爱,出去看戏赴宴总要把她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