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似乎对自己的身体很了解,稍微有些好转,便在徐允恭的守护下返回京师,到了南京,已是十一月初,天气已经十分寒凉。
大将军患病,许多曾经跟随徐达南征北战的将士都来探望,只是徐允恭思量父亲的身体不宜劳神费心,也便替家父挡了许多往来应酬。
因为在家中有二弟徐添福、三弟徐膺绪和两个妹妹的帮衬,所以徐允恭也能轻松些。
得知徐允恭护送徐达回到京师的消息后,永馨公主便求了朱元璋,一定要到魏国公府探望徐将军。
朱元璋知道她是思念徐允恭,只是让她自己去魏国公府总是不妥,加上朱元璋也记挂徐达的病,便答允有时间带她去魏国公府。
十一月十八日,在太子朱标的陪同下,朱元璋带着永馨公主来到魏国公府探视徐达。
朱元璋似乎有话要跟徐达说,也是想让徐允恭陪一陪永馨公主,便让他带着永馨公主到处看看,自己和朱标留在徐达的房间说话。
两人临走前,朱元璋笑着说:“允恭啊,你这段时间你不在京城,永馨可是很挂念你,你好好陪陪她。”
徐允恭微微抿了抿嘴唇,见徐达神色复杂的看了自己一眼,还是笑着点了点头,便带着永馨公主走了出去。
虽然只是两个月的时间不见,公主似乎消瘦不少,没走几步便有些气虚不稳。
此时的天气已经很冷,徐允恭见永馨公主身体孱弱,不想让她在外面逗留,便先带她去了书房中。
到了书房后,徐允恭突然想起到了给父亲熬药的时间,以往都是他亲手熬制,但是今天皇上等人过来,他不能失了礼数,一时忙碌,却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徐允恭向公主说明了一下情况,让她暂时一个人在书房等一下,他去安排厨房的家仆给父亲熬药。
这是永馨公主第一次来到中山王府,因为对徐允恭的眷恋,她很想深入了解他的生活,徐允恭离开后吗,她便在书房四处看。
徐允恭的书房布置的并不华丽却很雅致,一如他的人,简约中自有一种气度。
永馨公主的手拂过笔墨纸砚还有厚厚的书卷,心中想着:若是能够介入他的生活,会很幸福吧?
慢慢走到书桌前,她看到上面有一张樱花色信笺,打开一看,徐允恭苍劲的笔迹便映入眼中,是出自《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首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信的最后,还有一句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落款的时间是:洪武十七年十一月。
墨迹还是新的,应该是写完不久,永馨公主看到这首诗,不疑有他,只以为是徐允恭写给自己的,脸上渐渐浮起笑意。
徐允恭返回房间的时候,便看到永馨公主正握着那首诗,站在书桌前微微含笑。
公主的样子,让徐允恭微微有些尴尬,这原本是他想要写好后,飞鸽传书给柳滢曦的。
这次在北平府再见柳滢曦,徐允恭似乎控制不住自己对她的思念了,两年前的时候,她还小,而自己当时情窦初开,就算是有些心思也是在懵懂之间。
可是,此次北平府一见,徐允恭察觉自己对她的情谊,便再也无法控制了。
想到这儿,徐允恭面色不由得一红,看着永馨公主手中的信笺,脸上也有些不自然。
永馨公主见状,只以为他是因为害羞所以脸红,自己反倒热切的不再拘谨:“徐哥哥,你这是…写给我的么?”
徐允恭一听这话,知道公主误会了,有些吞吞吐吐道:“额…这个…不…”
刚想要告诉她这个不是写给她的,但是迎上她消瘦苍白的脸上,还有脸上掩饰不住的欢喜神色,又猛然想到刚才皇上的话,徐允恭还是把话忍了回去:“只是…我随便写的。”
永馨公主听到这句话神色暗了一下,却还是开口问道:“那送给我好不好?”
看着她的样子,徐允恭实在无法回绝,只得说道:“如果公主喜欢,就拿着吧。”
就在这时,内侍卢恒前来传话,说皇上准备回宫,徐允恭也便陪着永馨公主出去了。
将朱元璋一行人送走后,徐允恭便去伺候徐达进药。
在回宫的路上,永馨公主突然向朱元璋提起,当日他答应等徐达回京,便下旨赐婚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她的话却有些犹豫,永馨公主见状不高兴道:“父皇,你可是一言九鼎的,何况女儿...都已经十六岁了。”
朱元璋记起之前太医的话:“公主的身体能熬过及笄之年已是奇迹,但是自此之后,身体将越来越孱弱,恐怕最多只有一年知期了。”
这一年中,虽然有徐允恭在她身边陪伴,她情绪好了很多,但是身体确实越来越弱,若让她这个样子嫁入徐家,朱元璋实在有些为难。
朱元璋命令徐允恭陪在她身边,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让她在有生之年能够开开心心的,可不知情的永馨却并不这样认为。
其实若是赐婚给一般男子,朱元璋自然不会犹豫,可是永馨公主偏偏认定了徐允恭,这让朱元璋不得不仔细考量。
不止是考量公主的病,还要思量魏国公府若是再与皇室结亲,是否权利太大了些?
一旁的朱标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便开口向永馨说道:“十妹,现在徐将军病危,此时赐婚确实不妥,也容易让允恭担上是非,还是等等吧。”
永馨公主听了朱标的话十分不高兴:“那万一徐将军去世...”
此言一出,话还没说完,朱元璋眼神便扫了过来,永馨公主知道自己失言,有些惶恐的闭口不言。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些年确实把她娇惯坏了,但是想着太医的话,也实在不忍心责备她,便说道:“永馨,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身为皇家女儿,就要有皇家女儿的担当才行。”
永馨公主见父皇和太子都这样说,不好多言,但是心中却闷闷不乐,而徐允恭因为要照顾徐达的病,也便不再进宫。
哪知回到宫中之后,永馨公主自怜自伤,加上本身身体已近油尽灯枯,到了十二月中旬,永馨公主的病情突然加重。
太医束手无策,永馨公主似乎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执意要见徐允恭。
只是她不敢向朱元璋要求,便拿出当日从徐允恭的书房中拿回的那封信笺,找了太子求情。
太子从太医那儿得知永馨公主时日无多,见了徐允恭的那封书信,也以为永馨公主与徐允恭之间有此情谊,便答允宣徐允恭进宫。
而这边徐达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徐允恭几乎是衣不解带的守在徐达病床前,但是东宫的旨意,徐允恭不能违背,只得趁着一日徐达喝过汤药,让徐添福守在床前,自己进宫探望永馨公主。
乍然一见永馨公主,徐允恭也着实吓了一跳,只见她病恹恹的躺在病床上,毫无生气,一见到徐允恭眼泪便流了下来。
徐允恭只得劝慰一番,永馨公主见徐允恭因为操劳也瘦了很多,也便问了一下徐达的病情,得知徐达的身体也不好,永馨公主也察觉自己有些太过娇蛮,便没有执意让徐允恭留在宫中。
只是,当时两人都想不到,那竟然是两人最后以一次见面。
临近春节,太子见永馨公主思虑徐允恭,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差,太医说她也不过在这几日。
而从魏国公府传来的消息,徐达的情况十分不乐观,甚至有时高烧不退,陷入昏迷。
这个时候,朱标也实在不好再命令徐允恭进宫了。
突然想起之前永馨公主让他看的那首诗,朱标便命人打造了一支缠枝百合花纹的缠臂金,并在上面刻了“永馨允恭”的字样,在除夕夜亲自送给永馨公主,并说徐允恭没时间进宫,所以让人转交了这个缠臂金作为新年贺礼。
永馨公主不知就里,自然很高兴的,后来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也只默然应允了朱标的做法,毕竟作为父亲,他也希望女儿能在生命最后的这几天,过的开心些。
到了正月十九,永馨公主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医治无效而逝。
朱元璋虽然哀痛永馨年少而逝,好在朱标一直陪在朱元璋身边宽解,加上有心理准备,倒也很快平复。
消息传出宫后,徐允恭也是扼腕良久,但是徐达的病也越来越重,开始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徐允恭此刻顾不得其他太多,只一心放在父亲身上。
历史小常识:《定情诗》是繁钦传下来的四首完整的诗中的一首,也是繁钦最著名和最出色的作品,无论是写男女之情还是隐喻“君臣朋友”,这首作品都以其奇特的风格引人注目。
大将军患病,许多曾经跟随徐达南征北战的将士都来探望,只是徐允恭思量父亲的身体不宜劳神费心,也便替家父挡了许多往来应酬。
因为在家中有二弟徐添福、三弟徐膺绪和两个妹妹的帮衬,所以徐允恭也能轻松些。
得知徐允恭护送徐达回到京师的消息后,永馨公主便求了朱元璋,一定要到魏国公府探望徐将军。
朱元璋知道她是思念徐允恭,只是让她自己去魏国公府总是不妥,加上朱元璋也记挂徐达的病,便答允有时间带她去魏国公府。
十一月十八日,在太子朱标的陪同下,朱元璋带着永馨公主来到魏国公府探视徐达。
朱元璋似乎有话要跟徐达说,也是想让徐允恭陪一陪永馨公主,便让他带着永馨公主到处看看,自己和朱标留在徐达的房间说话。
两人临走前,朱元璋笑着说:“允恭啊,你这段时间你不在京城,永馨可是很挂念你,你好好陪陪她。”
徐允恭微微抿了抿嘴唇,见徐达神色复杂的看了自己一眼,还是笑着点了点头,便带着永馨公主走了出去。
虽然只是两个月的时间不见,公主似乎消瘦不少,没走几步便有些气虚不稳。
此时的天气已经很冷,徐允恭见永馨公主身体孱弱,不想让她在外面逗留,便先带她去了书房中。
到了书房后,徐允恭突然想起到了给父亲熬药的时间,以往都是他亲手熬制,但是今天皇上等人过来,他不能失了礼数,一时忙碌,却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徐允恭向公主说明了一下情况,让她暂时一个人在书房等一下,他去安排厨房的家仆给父亲熬药。
这是永馨公主第一次来到中山王府,因为对徐允恭的眷恋,她很想深入了解他的生活,徐允恭离开后吗,她便在书房四处看。
徐允恭的书房布置的并不华丽却很雅致,一如他的人,简约中自有一种气度。
永馨公主的手拂过笔墨纸砚还有厚厚的书卷,心中想着:若是能够介入他的生活,会很幸福吧?
慢慢走到书桌前,她看到上面有一张樱花色信笺,打开一看,徐允恭苍劲的笔迹便映入眼中,是出自《诗经国风秦风》中的一首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在信的最后,还有一句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落款的时间是:洪武十七年十一月。
墨迹还是新的,应该是写完不久,永馨公主看到这首诗,不疑有他,只以为是徐允恭写给自己的,脸上渐渐浮起笑意。
徐允恭返回房间的时候,便看到永馨公主正握着那首诗,站在书桌前微微含笑。
公主的样子,让徐允恭微微有些尴尬,这原本是他想要写好后,飞鸽传书给柳滢曦的。
这次在北平府再见柳滢曦,徐允恭似乎控制不住自己对她的思念了,两年前的时候,她还小,而自己当时情窦初开,就算是有些心思也是在懵懂之间。
可是,此次北平府一见,徐允恭察觉自己对她的情谊,便再也无法控制了。
想到这儿,徐允恭面色不由得一红,看着永馨公主手中的信笺,脸上也有些不自然。
永馨公主见状,只以为他是因为害羞所以脸红,自己反倒热切的不再拘谨:“徐哥哥,你这是…写给我的么?”
徐允恭一听这话,知道公主误会了,有些吞吞吐吐道:“额…这个…不…”
刚想要告诉她这个不是写给她的,但是迎上她消瘦苍白的脸上,还有脸上掩饰不住的欢喜神色,又猛然想到刚才皇上的话,徐允恭还是把话忍了回去:“只是…我随便写的。”
永馨公主听到这句话神色暗了一下,却还是开口问道:“那送给我好不好?”
看着她的样子,徐允恭实在无法回绝,只得说道:“如果公主喜欢,就拿着吧。”
就在这时,内侍卢恒前来传话,说皇上准备回宫,徐允恭也便陪着永馨公主出去了。
将朱元璋一行人送走后,徐允恭便去伺候徐达进药。
在回宫的路上,永馨公主突然向朱元璋提起,当日他答应等徐达回京,便下旨赐婚的事情。
朱元璋听了她的话却有些犹豫,永馨公主见状不高兴道:“父皇,你可是一言九鼎的,何况女儿...都已经十六岁了。”
朱元璋记起之前太医的话:“公主的身体能熬过及笄之年已是奇迹,但是自此之后,身体将越来越孱弱,恐怕最多只有一年知期了。”
这一年中,虽然有徐允恭在她身边陪伴,她情绪好了很多,但是身体确实越来越弱,若让她这个样子嫁入徐家,朱元璋实在有些为难。
朱元璋命令徐允恭陪在她身边,最初的目的只是想让她在有生之年能够开开心心的,可不知情的永馨却并不这样认为。
其实若是赐婚给一般男子,朱元璋自然不会犹豫,可是永馨公主偏偏认定了徐允恭,这让朱元璋不得不仔细考量。
不止是考量公主的病,还要思量魏国公府若是再与皇室结亲,是否权利太大了些?
一旁的朱标知道朱元璋的心思,便开口向永馨说道:“十妹,现在徐将军病危,此时赐婚确实不妥,也容易让允恭担上是非,还是等等吧。”
永馨公主听了朱标的话十分不高兴:“那万一徐将军去世...”
此言一出,话还没说完,朱元璋眼神便扫了过来,永馨公主知道自己失言,有些惶恐的闭口不言。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些年确实把她娇惯坏了,但是想着太医的话,也实在不忍心责备她,便说道:“永馨,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身为皇家女儿,就要有皇家女儿的担当才行。”
永馨公主见父皇和太子都这样说,不好多言,但是心中却闷闷不乐,而徐允恭因为要照顾徐达的病,也便不再进宫。
哪知回到宫中之后,永馨公主自怜自伤,加上本身身体已近油尽灯枯,到了十二月中旬,永馨公主的病情突然加重。
太医束手无策,永馨公主似乎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执意要见徐允恭。
只是她不敢向朱元璋要求,便拿出当日从徐允恭的书房中拿回的那封信笺,找了太子求情。
太子从太医那儿得知永馨公主时日无多,见了徐允恭的那封书信,也以为永馨公主与徐允恭之间有此情谊,便答允宣徐允恭进宫。
而这边徐达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徐允恭几乎是衣不解带的守在徐达病床前,但是东宫的旨意,徐允恭不能违背,只得趁着一日徐达喝过汤药,让徐添福守在床前,自己进宫探望永馨公主。
乍然一见永馨公主,徐允恭也着实吓了一跳,只见她病恹恹的躺在病床上,毫无生气,一见到徐允恭眼泪便流了下来。
徐允恭只得劝慰一番,永馨公主见徐允恭因为操劳也瘦了很多,也便问了一下徐达的病情,得知徐达的身体也不好,永馨公主也察觉自己有些太过娇蛮,便没有执意让徐允恭留在宫中。
只是,当时两人都想不到,那竟然是两人最后以一次见面。
临近春节,太子见永馨公主思虑徐允恭,情况也一天比一天差,太医说她也不过在这几日。
而从魏国公府传来的消息,徐达的情况十分不乐观,甚至有时高烧不退,陷入昏迷。
这个时候,朱标也实在不好再命令徐允恭进宫了。
突然想起之前永馨公主让他看的那首诗,朱标便命人打造了一支缠枝百合花纹的缠臂金,并在上面刻了“永馨允恭”的字样,在除夕夜亲自送给永馨公主,并说徐允恭没时间进宫,所以让人转交了这个缠臂金作为新年贺礼。
永馨公主不知就里,自然很高兴的,后来朱元璋知道了这件事,也只默然应允了朱标的做法,毕竟作为父亲,他也希望女儿能在生命最后的这几天,过的开心些。
到了正月十九,永馨公主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医治无效而逝。
朱元璋虽然哀痛永馨年少而逝,好在朱标一直陪在朱元璋身边宽解,加上有心理准备,倒也很快平复。
消息传出宫后,徐允恭也是扼腕良久,但是徐达的病也越来越重,开始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徐允恭此刻顾不得其他太多,只一心放在父亲身上。
历史小常识:《定情诗》是繁钦传下来的四首完整的诗中的一首,也是繁钦最著名和最出色的作品,无论是写男女之情还是隐喻“君臣朋友”,这首作品都以其奇特的风格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