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嬛与师弟木石回到轩辕峰后,一同前往泰阿殿,禀告师尊青渊道人已将造像安然送到,并附上回执单。青渊道人笑容满面,伸手接过放到一边。赵四嬛却将在路上遇到的奇怪事情讲述一遍,青渊道人听过后,略微思索,言说或许是昆仑派天性淘气的弟子所为,只为嬉戏,如同小六一般,贪玩而已,不足为怪。木石站在旁边,只是双手磨搓,嘿嘿发笑,并不言语。其后,青渊道人言语一转,指教了两人一些炼器法门,即让他们下去歇息。
木石从泰阿殿出来后,心不在焉,恍恍惚惚一路走回漪生轩门前。他双手推开院门,快步走进房屋之中,直接一头栽倒,仰面躺在床上,紧闭双目,先睡了一觉。
一个时辰后,木石睁开眼睛醒了过来,此次外出并非辛苦,只是他在树林深处拣到的旧册子让人牵心不已,神情恍惚不定。他从木床上慢慢起身,走到院子,将头道院门关闭,又回到屋里,紧紧关闭房门,稳稳坐在圈椅之中,方才从怀中取出这次拣到的旧黄册子。
册子旧而发黄,封面未书一字。他轻轻揭开第一页,凝睛望去。只见里面写道:
“修丹一脉,在于筑基,基础不实,焉能功成?筑基当以收心为第一,心不收则生欲,纵欲则耗身,心身不宁,焉能修仙?”
木石在林子深处打开旧黄册子的时候,文字中数行的“筑基”二字震惊了他,当时第一个念头便是:莫非此册是金丹大道中的筑基法门?难道拣到宝了?那时他心中慌乱,也顾不得册子的来路,又不敢在原地仔细观看,匆匆塞入怀中,疾速离去。如今,关起门来细看,心境平静下来,发觉此册前言果然讲述的是丹道筑基之道。他心中一阵狂喜,又继续向下看去。
“夫天地之间,万物循道而生,顺则生死,逆则死生。人生于世,初思维未开,天真秉性,道体尚存一二。及至后天识神大开,日思夜虑,聪明机巧,耗费心神,遂神气尽失,年老体衰,生机丧绝,终不过化为黄土一堆。修仙之人,自不甘坠落黄泉,世世轮回,其与天争命,逆流楫舟,乃修金丹。自古修仙者众,飞升冲举者万中无一……”
“金丹之道自以筑基为先,筑基之法,不离三宝。人有三宝,曰‘精气神’。三宝盈足,神清气通,内外济合,筑基乃成。”
“初修丹道,当先入静调息,息有顺逆,逆则利于周天搬运,可行河车流转之法。人有奇经八脉,任督二脉相通则曰小周天,八脉通则曰大周天。……”
木石翻过一页又一页,细心观看着旧黄册子记述的文字,他发现其中并无一套具体的筑基修炼法门,只是详解了筑基的理法和修炼时的心要,此册似乎是丹道无名氏记述的修道感触和注解。纵然如此,木石亦是大喜过望,又心意彷徨。喜的是天意使然,天可怜见,历尽千难万苦,他终于得到了一本描述丹道的册子。纵然没有具体法门,句里行间又涩诲难懂,但是他可以从心要中逆行推衍出一些方法,总比盲目难行要好得多。比如此册中记述的“逆息”,他便听师傅青云道人讲解过,知道是一种呼吸的运行方法。忧的是丹道千变万化,涩诲难懂,万难修成,但人生于世,还有什么事情能比悟透生死大道更吸引人呢?纵然此道艰辛难行,凶险万分,亦须舍身精进、奋力求之。
册中记载,筑基需以收心为要,木石如今只有修习丹道的心思,除此之外,别无欲求,故此条毋须多讲,自然能够作到。入静打坐之法亦是他常年修炼内力的功夫,但运行逆呼吸尚未形成习惯,日后需要持之以恒的修习。然而木石心中不知修炼丹道与修炼内力究竟有何差异?看来还需以后实际修炼后才能知道二者的区别。
第二日,天气放晴,艳阳大照,扫尽山坳林野迷雾。木石由于昨夜阅读晚了,且因旧黄册子神情亢奋,心力憔悴,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洗漱以后,烧了碗青粥吃过。他打开屋门,走到院子,抬头仰视,看着天空一碧万里,偶尔点缀着一片片雪白的浮云,不禁心情大好。清风越墙拂面吹来,寒鸦枝头哇哇啼鸣,黄白日光普照屋前,暖意自从体内生起。
木石在院中活动一阵手脚,直感到气血通畅才停下来。随后,他沿着青石台阶向后面的寒泉走去。寒泉所在之处地势低凹,虽说此时日光直接照射在寒泉上,在寒潭水面上方,寒气照旧从地底散发而出,连绵不断,泉水经阳光照耀显得晶莹剔透,如冰似玉,入手触之依然寒冰侵骨,冷冽如同针刺。
他站在寒泉潭水旁边,观看着一道道泉水涟漪生成的波纹,凝精聚神一动不动。良久,始走进茅草搭建的草棚锻房之中,信手拿起锻锤,叮叮当当敲打起来。
不过半日功夫,木石即干完轩辕峰分配给弟子们的炼器任务,坐在木栏杆上歇息起来。他回到宅院的居所,吃过午饭以后,又来到寒泉边的草棚,推衍习学起丹道筑基心要来。
首次练习,先从收心、入静、打坐、调息开始。常人呼吸,吸则腹鼓,呼则腹收;逆息之法,吸则腹收,呼则腹鼓。做逆呼吸时,吸时运气上行,呼时沉气入腹,此法非常利于运行任督二脉的小周天之法。修道之人,神念意守脐下丹田,气起于丹田,向下而行,过海底,会阴,阴跷,沿脊柱重重而上,直至泥丸脑海上丹田。呼时气从上丹田过祖窍,鼻端,人中,膻中,降入下丹田之中。运行一次,名曰小周天。
丹田又名鼎炉,恰如炼器术或炼外丹所用的火炉和鼎炉,唯有在火炉中生火,方能炼器炼药。以身为炉炼制内丹,生火之法在于入静、呼吸和引导。这一点对于经常打铁炼器的木石来说,颇能明白。
木石端正身躯,盘足坐于寒泉草棚之内,屏除杂念,放松入静,一遍又一遍练习起逆呼吸来。
木石从泰阿殿出来后,心不在焉,恍恍惚惚一路走回漪生轩门前。他双手推开院门,快步走进房屋之中,直接一头栽倒,仰面躺在床上,紧闭双目,先睡了一觉。
一个时辰后,木石睁开眼睛醒了过来,此次外出并非辛苦,只是他在树林深处拣到的旧册子让人牵心不已,神情恍惚不定。他从木床上慢慢起身,走到院子,将头道院门关闭,又回到屋里,紧紧关闭房门,稳稳坐在圈椅之中,方才从怀中取出这次拣到的旧黄册子。
册子旧而发黄,封面未书一字。他轻轻揭开第一页,凝睛望去。只见里面写道:
“修丹一脉,在于筑基,基础不实,焉能功成?筑基当以收心为第一,心不收则生欲,纵欲则耗身,心身不宁,焉能修仙?”
木石在林子深处打开旧黄册子的时候,文字中数行的“筑基”二字震惊了他,当时第一个念头便是:莫非此册是金丹大道中的筑基法门?难道拣到宝了?那时他心中慌乱,也顾不得册子的来路,又不敢在原地仔细观看,匆匆塞入怀中,疾速离去。如今,关起门来细看,心境平静下来,发觉此册前言果然讲述的是丹道筑基之道。他心中一阵狂喜,又继续向下看去。
“夫天地之间,万物循道而生,顺则生死,逆则死生。人生于世,初思维未开,天真秉性,道体尚存一二。及至后天识神大开,日思夜虑,聪明机巧,耗费心神,遂神气尽失,年老体衰,生机丧绝,终不过化为黄土一堆。修仙之人,自不甘坠落黄泉,世世轮回,其与天争命,逆流楫舟,乃修金丹。自古修仙者众,飞升冲举者万中无一……”
“金丹之道自以筑基为先,筑基之法,不离三宝。人有三宝,曰‘精气神’。三宝盈足,神清气通,内外济合,筑基乃成。”
“初修丹道,当先入静调息,息有顺逆,逆则利于周天搬运,可行河车流转之法。人有奇经八脉,任督二脉相通则曰小周天,八脉通则曰大周天。……”
木石翻过一页又一页,细心观看着旧黄册子记述的文字,他发现其中并无一套具体的筑基修炼法门,只是详解了筑基的理法和修炼时的心要,此册似乎是丹道无名氏记述的修道感触和注解。纵然如此,木石亦是大喜过望,又心意彷徨。喜的是天意使然,天可怜见,历尽千难万苦,他终于得到了一本描述丹道的册子。纵然没有具体法门,句里行间又涩诲难懂,但是他可以从心要中逆行推衍出一些方法,总比盲目难行要好得多。比如此册中记述的“逆息”,他便听师傅青云道人讲解过,知道是一种呼吸的运行方法。忧的是丹道千变万化,涩诲难懂,万难修成,但人生于世,还有什么事情能比悟透生死大道更吸引人呢?纵然此道艰辛难行,凶险万分,亦须舍身精进、奋力求之。
册中记载,筑基需以收心为要,木石如今只有修习丹道的心思,除此之外,别无欲求,故此条毋须多讲,自然能够作到。入静打坐之法亦是他常年修炼内力的功夫,但运行逆呼吸尚未形成习惯,日后需要持之以恒的修习。然而木石心中不知修炼丹道与修炼内力究竟有何差异?看来还需以后实际修炼后才能知道二者的区别。
第二日,天气放晴,艳阳大照,扫尽山坳林野迷雾。木石由于昨夜阅读晚了,且因旧黄册子神情亢奋,心力憔悴,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洗漱以后,烧了碗青粥吃过。他打开屋门,走到院子,抬头仰视,看着天空一碧万里,偶尔点缀着一片片雪白的浮云,不禁心情大好。清风越墙拂面吹来,寒鸦枝头哇哇啼鸣,黄白日光普照屋前,暖意自从体内生起。
木石在院中活动一阵手脚,直感到气血通畅才停下来。随后,他沿着青石台阶向后面的寒泉走去。寒泉所在之处地势低凹,虽说此时日光直接照射在寒泉上,在寒潭水面上方,寒气照旧从地底散发而出,连绵不断,泉水经阳光照耀显得晶莹剔透,如冰似玉,入手触之依然寒冰侵骨,冷冽如同针刺。
他站在寒泉潭水旁边,观看着一道道泉水涟漪生成的波纹,凝精聚神一动不动。良久,始走进茅草搭建的草棚锻房之中,信手拿起锻锤,叮叮当当敲打起来。
不过半日功夫,木石即干完轩辕峰分配给弟子们的炼器任务,坐在木栏杆上歇息起来。他回到宅院的居所,吃过午饭以后,又来到寒泉边的草棚,推衍习学起丹道筑基心要来。
首次练习,先从收心、入静、打坐、调息开始。常人呼吸,吸则腹鼓,呼则腹收;逆息之法,吸则腹收,呼则腹鼓。做逆呼吸时,吸时运气上行,呼时沉气入腹,此法非常利于运行任督二脉的小周天之法。修道之人,神念意守脐下丹田,气起于丹田,向下而行,过海底,会阴,阴跷,沿脊柱重重而上,直至泥丸脑海上丹田。呼时气从上丹田过祖窍,鼻端,人中,膻中,降入下丹田之中。运行一次,名曰小周天。
丹田又名鼎炉,恰如炼器术或炼外丹所用的火炉和鼎炉,唯有在火炉中生火,方能炼器炼药。以身为炉炼制内丹,生火之法在于入静、呼吸和引导。这一点对于经常打铁炼器的木石来说,颇能明白。
木石端正身躯,盘足坐于寒泉草棚之内,屏除杂念,放松入静,一遍又一遍练习起逆呼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