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庶愕然,他这个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却被一个店小二哥给问倒了,但是还真就是这个理,能让百姓过的好,过的满意,这就是好太守,好主官,这是最实际,最简单的答案,可比朝堂中任何的引经据典的争论,来的正确,来的铁证,哪怕圣人在世,也无法去否定,去曲解它。
不过店小二最后的语气中,也忽变的不善起来,这让徐庶顿时察觉,也明白自己两次对朱魁的不信和质疑,引起了对方的jing醒和不满,不过徐庶则觉得自己随便找了店小二来问,竟也对朱魁如此的推崇,这让他很是意外。
“小二哥,不要误会,其实我是一名游历的士子,游学至此地,听闻本郡太守颁发招贤榜,故想一试身手。你也知道,我等士子都想寻一明主,好施展心中抱负,言语上若有上你不喜的,在这,我给你赔礼了。”徐庶微微抬手抱拳,表示歉意。
其实店小二也并非生气,毕竟似他这等打工的下人,真能对店里客人如何?顶多不过不再与徐庶多讲话罢了,难道真要惹客人不喜,东家斥责的地步?那反倒愚蠢和不必要了。
徐庶腰配细剑,虽一副类似游侠的打扮,不过言语和模样间,店小二却也感到那深厚的知书儒气,再听那解释后,又挂回刚刚的笑容说道:“原来如此”后用手指指着自己道:“我见先生必是那有才华之人,我若是先生你,肯定要去那礼贤馆应试,定能得筹,而我家太守大人,必是先生这种有才华士子,苦苦追寻的明主。 ”
店小二宛如一个资深的信徒,传教者,极力的蛊惑声音,继续对徐庶说着:“其实所谓一些重商抑农的说话,不过是一些老酸儒对太守大人他的一种诽谤。”
“太守大人若抑农,上天怎么还会降下大丰收,其实大人他不过提高了一些商人的地位,但这些也并不是单单针对商人,而是太守大人要为九流正名。”
“先生应该知道九流吧,就是过去的一个什么大官,将古时候的百家士子划为九家,应该是这样的?先生应该比我清楚。”店小二隐隐回想着说道。
“是西汉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yin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最后本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去了“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徐庶为店小二补充的说着。
“对对,就是这个事,先生大才。”店小二拍拍后脑,此刻他也不理客栈的事情了,嘻哈的跟徐庶聊了起来。
“太守大人还说,前汉时,还有个董姓的大官,要独尊儒家,却不知他那祖师孔子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语,足以证明哪怕其余百家学问也可以做儒家老师,怎么能在治国上完全的摒弃呢?”
“是西汉的董仲舒”
徐庶一边听着,一边点点头回着,这个说法其实早在当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久,就有余下百家之人,以论语中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来评击董仲舒,可惜当时汉武帝深喜董仲舒的学说,一力推行独尊儒术的学说。
《史记·货殖列传》中,“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又记载:“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纇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其实秋时期就有很多人从商,而一邢动脑筋的人,总结经商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些理论xing的见解,形成代表商业思想的学派。按先秦百家的说法,这一派应该叫商家。从《货殖列传》中可以看到,司马迁讲商家是从范蠡、计然讲起,其中概括了秋时商家的理论,反映了商家的基本状况。
商家太过jiān猾,故而一直为儒家君子之风所摒弃,甚至连九流之列都不给入,徐庶心中想着:“这商家、九流以及抑农重商,几者之间,关系不大?”这让人有些皱眉。
很快店小二的话,又给徐庶解了惑。
“太守大人是打算以九流之外的商家为例子,来证明商人们在民政上的功用和效果,若不入九流的商家,都可以为君为名所用,那九流之列,儒家之外的八家,更应该参与治民、治政之中,治国之术,独儒不可。”
“农事也属九流,太守大人重商,其实也是为我等农民提升地位,大人说士人为百姓父母官,不该凌家与百姓之上,士农商各司其职,当一视同仁,而身为君王者,更该这三者之下,这才符合那个儒家孟什么说的那句什么话来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徐庶插口道,他已经大概明白了,朱魁的打算,不过他很奇怪,小小的客栈小二哥,知道的未必比他想象要多了许多,很是奇怪。
“对对对就是这个孟子。”店小二嘿嘿笑道。
徐庶亦笑道:“小二哥着实不错,竟然知道这般多的事情。”这次轮到徐庶才是对他称赞起来。
店小二摇摇头,表情很尴尬,不好意思的回道:“小人我可没什么学识,其实这些都是我亲口听太守大人说的,故而记得很牢,告诉先生,我家太守大人,他时常现身在我等百姓之中,体察民情,到一些困苦难处,他都会派人给与救助,同时,他也经常在百姓之间,发表一些讲话,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而且还把一些治政的机要解释给我们听。”
“他曾说,我们既为他麾下治民,就有权知道,本郡的律法,以及官员们如何的施政,百姓拥有的一些权力等等,扬商,抑农,先生所听来的这些,在城中百姓眼里,大概就例如太守大人讲因战事而破损的西城墙,承包给江东商人赵半城修筑,郡守府不出一丝费用,付出的报酬则是西城墙一带,允许那赵半城新建立六家店铺。”
“还例如,太守大人为了照顾从雒阳跟他一起逃到江夏来的二十名京都商人,派人在城中划出一块区地,无偿给这些厩的商人建立商铺,如今即将建好,那块区域,太守大人给与赐名,以后就叫做-雒市。”
店小二掰着手指,一边数着,一边说着。
这次徐庶听了,却没什么好感了,他心思很直观的感觉:“这不就是扬商么?虽无抑农,用六家店铺让赵姓商人建城墙,城墙如此要事,就这般交托给商贾来修建,还不儿戏?在他看来城墙是一城防御,是重中之重,不能为了贪图六家店铺这便宜的代价,交托他人之手。而免费将城中划地与商人,更是不妥,今有雒阳的商人来江夏得了这好处,不久后,若南阳?襄阳?甚至是那北方冀州的商人听了这消息,不都跑到江夏来讨生活,如此下去,江夏城中不就遍地商贾,人人言商?”
“如此长久下去,这还如何的治民、治政?”
这是徐庶心中第一个想法,他心中一叹,不该啊,这朱魁麾下不是有龙头华歆,张纮、陈宫等知名才智之人?为何不劝倒他们的主公?.qu.)
) 徐庶愕然,他这个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却被一个店小二哥给问倒了,但是还真就是这个理,能让百姓过的好,过的满意,这就是好太守,好主官,这是最实际,最简单的答案,可比朝堂中任何的引经据典的争论,来的正确,来的铁证,哪怕圣人在世,也无法去否定,去曲解它。
不过店小二最后的语气中,也忽变的不善起来,这让徐庶顿时察觉,也明白自己两次对朱魁的不信和质疑,引起了对方的jing醒和不满,不过徐庶则觉得自己随便找了店小二来问,竟也对朱魁如此的推崇,这让他很是意外。
“小二哥,不要误会,其实我是一名游历的士子,游学至此地,听闻本郡太守颁发招贤榜,故想一试身手。你也知道,我等士子都想寻一明主,好施展心中抱负,言语上若有上你不喜的,在这,我给你赔礼了。”徐庶微微抬手抱拳,表示歉意。
其实店小二也并非生气,毕竟似他这等打工的下人,真能对店里客人如何?顶多不过不再与徐庶多讲话罢了,难道真要惹客人不喜,东家斥责的地步?那反倒愚蠢和不必要了。
徐庶腰配细剑,虽一副类似游侠的打扮,不过言语和模样间,店小二却也感到那深厚的知书儒气,再听那解释后,又挂回刚刚的笑容说道:“原来如此”后用手指指着自己道:“我见先生必是那有才华之人,我若是先生你,肯定要去那礼贤馆应试,定能得筹,而我家太守大人,必是先生这种有才华士子,苦苦追寻的明主。 ”
店小二宛如一个资深的信徒,传教者,极力的蛊惑声音,继续对徐庶说着:“其实所谓一些重商抑农的说话,不过是一些老酸儒对太守大人他的一种诽谤。”
“太守大人若抑农,上天怎么还会降下大丰收,其实大人他不过提高了一些商人的地位,但这些也并不是单单针对商人,而是太守大人要为九流正名。”
“先生应该知道九流吧,就是过去的一个什么大官,将古时候的百家士子划为九家,应该是这样的?先生应该比我清楚。”店小二隐隐回想着说道。
“是西汉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yin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最后本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去了“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徐庶为店小二补充的说着。
“对对,就是这个事,先生大才。”店小二拍拍后脑,此刻他也不理客栈的事情了,嘻哈的跟徐庶聊了起来。
“太守大人还说,前汉时,还有个董姓的大官,要独尊儒家,却不知他那祖师孔子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语,足以证明哪怕其余百家学问也可以做儒家老师,怎么能在治国上完全的摒弃呢?”
“是西汉的董仲舒”
徐庶一边听着,一边点点头回着,这个说法其实早在当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久,就有余下百家之人,以论语中这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来评击董仲舒,可惜当时汉武帝深喜董仲舒的学说,一力推行独尊儒术的学说。
《史记·货殖列传》中,“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又记载:“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纇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其实秋时期就有很多人从商,而一邢动脑筋的人,总结经商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些理论xing的见解,形成代表商业思想的学派。按先秦百家的说法,这一派应该叫商家。从《货殖列传》中可以看到,司马迁讲商家是从范蠡、计然讲起,其中概括了秋时商家的理论,反映了商家的基本状况。
商家太过jiān猾,故而一直为儒家君子之风所摒弃,甚至连九流之列都不给入,徐庶心中想着:“这商家、九流以及抑农重商,几者之间,关系不大?”这让人有些皱眉。
很快店小二的话,又给徐庶解了惑。
“太守大人是打算以九流之外的商家为例子,来证明商人们在民政上的功用和效果,若不入九流的商家,都可以为君为名所用,那九流之列,儒家之外的八家,更应该参与治民、治政之中,治国之术,独儒不可。”
“农事也属九流,太守大人重商,其实也是为我等农民提升地位,大人说士人为百姓父母官,不该凌家与百姓之上,士农商各司其职,当一视同仁,而身为君王者,更该这三者之下,这才符合那个儒家孟什么说的那句什么话来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徐庶插口道,他已经大概明白了,朱魁的打算,不过他很奇怪,小小的客栈小二哥,知道的未必比他想象要多了许多,很是奇怪。
“对对对就是这个孟子。”店小二嘿嘿笑道。
徐庶亦笑道:“小二哥着实不错,竟然知道这般多的事情。”这次轮到徐庶才是对他称赞起来。
店小二摇摇头,表情很尴尬,不好意思的回道:“小人我可没什么学识,其实这些都是我亲口听太守大人说的,故而记得很牢,告诉先生,我家太守大人,他时常现身在我等百姓之中,体察民情,到一些困苦难处,他都会派人给与救助,同时,他也经常在百姓之间,发表一些讲话,告诉我们许多道理,而且还把一些治政的机要解释给我们听。”
“他曾说,我们既为他麾下治民,就有权知道,本郡的律法,以及官员们如何的施政,百姓拥有的一些权力等等,扬商,抑农,先生所听来的这些,在城中百姓眼里,大概就例如太守大人讲因战事而破损的西城墙,承包给江东商人赵半城修筑,郡守府不出一丝费用,付出的报酬则是西城墙一带,允许那赵半城新建立六家店铺。”
“还例如,太守大人为了照顾从雒阳跟他一起逃到江夏来的二十名京都商人,派人在城中划出一块区地,无偿给这些厩的商人建立商铺,如今即将建好,那块区域,太守大人给与赐名,以后就叫做-雒市。”
店小二掰着手指,一边数着,一边说着。
这次徐庶听了,却没什么好感了,他心思很直观的感觉:“这不就是扬商么?虽无抑农,用六家店铺让赵姓商人建城墙,城墙如此要事,就这般交托给商贾来修建,还不儿戏?在他看来城墙是一城防御,是重中之重,不能为了贪图六家店铺这便宜的代价,交托他人之手。而免费将城中划地与商人,更是不妥,今有雒阳的商人来江夏得了这好处,不久后,若南阳?襄阳?甚至是那北方冀州的商人听了这消息,不都跑到江夏来讨生活,如此下去,江夏城中不就遍地商贾,人人言商?”
“如此长久下去,这还如何的治民、治政?”
这是徐庶心中第一个想法,他心中一叹,不该啊,这朱魁麾下不是有龙头华歆,张纮、陈宫等知名才智之人?为何不劝倒他们的主公?.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