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确实被走绝了。
思行法几年的苦心经营全部毁于一旦,算计埋伏大明的皇太孙还险些成功,这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死结。
大明绝不可能允许思任法再活下去,包括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麓川平缅宣慰使,甚至九族都会被思任法的智障行为给牵连。
唯一的活路,大概就只剩下一条了。
“如果大明的皇太孙没有见过你的模样,那就把我捆起来,把所有的事情也全都推到我身上,然后去找大明皇太孙认错求饶。”
思行法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转着圈子:“顺便再献上缅甸的鱼鳞黄册,请求向大明内附,改宣慰使司为布政使司,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我会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担下来,另外告诉刀门赖,让他跟我一起把所有的罪责全部都担下来,否则就是大家一起死绝的场面。”
思任法脸色苍白,答道:“他们肯定看到我了,我还派人去阵前喊话让他们投降……”
“为什么你会这么蠢?”
思行法死死的盯着思任法瞧了半晌,终于才呼出了一口浊气,叹道:“收拾细软,离开麓川,绕开缅南之后去暹罗,从此隐姓埋名,等过个几十年再想办法回来。”
思任法依旧有些不太愿意:“我们熟知地形,难道不能躲进山里跟明军缠斗?往年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思行法猛的抽了思任法一巴掌,喝骂道:“往年是往年!往年最多也就是杀个明军的将领,大明自然懒得跟你一般见识!
现在你伏击的是大明的皇太孙,你觉得还能跟以前一样?告诉你,不可能!麓川,快要血流成河了……”
……
当朱瞻基和杨少峰带着两万马仔浓烟滚滚的杀向麓川时,却意外的发现又一次被十万蛮子挡在了路上。
杨少峰和朱瞻基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反而有点儿想笑。
三十万都干过了,还会怕区区十万?
缓缓的抽出马刀,杨少峰狞笑着对朱瞻基道:“今天比比谁杀的多?一百贯的彩头,如何?”
朱瞻基刚想答话,却见对面拦路的军阵向着两旁裂开,一头大象缓缓的从对面军阵之中甩着长鼻子走了出来出,大象的身后跟着数十个土人,直到离着朱瞻基和杨少峰等人还有一箭之地的时候才停下。
接下来的画面让朱瞻基和杨少峰更加的懵逼。
大象倒是头正常的大象,同样是长长的鼻子和蒲扇一般的耳朵外加白玉一般的象牙,看上去跟其他的大象并没有什么区别。
倒是大象身上的象轿和之前缅甸叛军的象轿不同。
缅甸叛军身上的象轿与其说是轿,倒不是说是几个小号的座位外加一个大号的竹筐,里面能容纳一个象奴和一个长矛兵,剩下的就装不了什么东西了。
而眼前这头大象身上的象轿,却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轿子,不仅宽敞,里面布置的也颇为豪气。
如果仅仅是这些,朱瞻基和杨少峰两个人也不至于懵逼。
真正让两人感到懵逼的,是象轿上除了象奴之外便空无一人。
倒是跟在大象后面的那几十个土人里面,无论是为首之人还是其余的那些土人,个个都是黑瘦黑瘦的五短身材,还都穿着一身并不怎么合体的大明官服,身上挂着一些看上去应该是象牙、银子和玛瑙之类的饰品,其中一个土人手中还捧着一个大大的托盘,托盘上也不知道放置着什么东西。
杨少峰的心里忽然闪过沐猴而冠这个成语之后,便低声对朱瞻基道:“这什么情况?这是来给你送象轿的?”
朱瞻基也是满脸的懵逼之色:“你问我?我问谁?说不定是个小土司头人?”
两人正说话间,那些土人离着也越来越近,朱瞻基却忽然松了一口气。
为首之人那别扭至极的官步一看就是礼部教出来的,从三品的官服说明此人应该是个宣慰使,肯定不是麓川的思行法,想来应该是木邦的罕宾法或者是孟养宣慰司的刀得孟,剩下的那几十个土人应该就是当地的土官了。
就在朱瞻基心中暗自琢磨的时候,为首之人已经带着一众土人来到了阵前,双膝跪地之后拜道:“臣,大明木邦宣慰使司宣慰使罕宾法,恭问大明皇帝爷爷陛下圣安!”
朱瞻基随手将马刀插回刀鞘,双腿轻轻一磕马腹,向前行了几步之后高声道:“大明皇帝圣躬安!爱卿免礼!”
罕宾法站起身来,接着又一次跪了下去,依旧高声叫道:“臣,木邦宣慰使罕宾法,拜见大明皇太孙殿下!”
朱瞻基也高声应道:“本宫安,罕宾法宣慰使免礼。”
罕宾法又一次站起身来,向着朱瞻基揖了一礼,拜道:“臣等听闻麓川思任法作乱,便尽起木邦十万精兵,星夜前来救驾。
幸得天神保佑,皇太孙殿下无恙,臣不胜欣喜,特来献象轿一乘,并木邦鱼鳞图册并赋役黄册,望太孙殿下笑纳!”
说完之后,罕宾法便侧了侧身子,从身后捧着托盘的土人手中接过托盘,向前走了几步之后来到朱瞻基的马前,又一次跪在了地上。
罕宾法的这一套王八拳打得朱瞻基有些懵逼。
这货怎么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说他是来送象轿当贡品的,朱瞻基倒是愿意相信,非要说罕宾法是前来救驾的也行,可是谁家前来救驾的还会带着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这两样儿东西?
罕宾法的心里都要笑尿了——
感谢天神,感谢思任法和黎利你们两个大傻吊,要不是你们搞出来这么个大动静,老子还不知道大明的皇太孙也来了这里,更不会有这么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感谢梁先生的指点,等过了今天,老子就是堂堂的大明贵人了,什么吊毛木邦麓川孟养的,你们愿意怎么去死就怎么去死,老子要去大明的京城享福去啦!
大明的皇帝爷爷陛下到底能给个什么赏赐?给个国公还是给个国侯?实在不行,给个世袭的伯爵也能接受,老子可不贪!
实在不行,只要能赐个姓,给点儿俸禄,让咱能住在大明的京城就行,剩下的都好商量!
心中越想就越美,如果不是朱瞻基还在这里,罕宾法高兴得简直想要高歌一曲——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黎利,和思任法那沙币~
朱瞻基怎么瞧满脸堆笑的罕宾法怎么像个精神不正常的,迟疑了半晌之后才问道:“爱卿既来救驾,何以带着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
罕宾法精神一振,恭恭敬敬的向着朱瞻基再次行了一个揖礼之后答道:“臣以为皇太孙殿下自有天佑,区区思任法之乱,必覆手可平。”
抬头望了朱瞻基一眼,罕宾法的神色愈发恭敬,向着身后一个低声吩吩了几句之后又接着拜道:“臣来献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实因木邦百姓望天朝有如望父母之故,望殿下应允,变宣慰使司为布政使司,使木邦军民得为大明百姓!”
朱瞻基嗯了一声,答道:“本宫会将爱卿之意转达皇爷爷,由他老人家圣裁,如何?”
罕宾法顿时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将托盘高高举过头顶,叫道:“皇太孙殿下不允,微臣宁愿跪死于此!”
罕宾法这一跪,跟在他身后的几十个土人也一起跟着跪伏于地,拜道:“臣等请皇太孙殿下允臣等所请!”
眼看着朱瞻基陷入坐蜡的状态,杨少峰呵呵笑了一声,驱马向前两步,来到罕宾法身前之后伏下身子,问道:“你可知,献土来归之后,宣慰使司变布政使司到底意味着什么?”
罕宾法恭恭敬敬的答道:“知晓。宣慰使司变布政使司之后,臣不复为宣慰使。”
“那你还愿意献土来归?”
听罕宾法说知道宣慰使司变成布政使司的影响还要献土来归,杨少峰也好奇了起来:“可是有人教你?”
罕宾法傻傻的抬起头,盯着杨少峰道:“你怎么知道?”
自觉失言之后,罕宾法倒也老实,向着朱瞻基和杨少峰拜了一拜,答道:“那人说皇太孙殿下吉人自有天佑,多半是用不上臣来救驾的,只是让臣尽起国中精兵前来,说是可为皇太孙殿下征缅前驱,一战而定麓川。
献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也是那人所教,那人说思任法自寻死路,可是他伏击皇太孙殿下的行为定然会惹得大明皇帝爷爷陛下大怒,整个缅甸都会被思任法牵连。
要想保全木邦,就须献土来归,从此后木邦就是大明的一部分,可得平安,臣也会得享富贵,福佑子孙。”
杨少峰顿时就更感兴趣了:“那人姓甚名谁?何在何处?”
罕宾法道:“那人说自己姓梁,在大明也不过是区区一介书生,故而我等都以梁先生相称,现在还在兴威教书,并未与臣一同前来。”
傻傻了瞧了朱瞻基和杨少峰一眼,罕宾法又接着拜道:“请皇太孙殿下开恩,允臣之所请!”
罕宾法确实是献土来降的,托盘里面装着的有一杯清水一抔土,一卷鱼鳞册的目录和一卷黄册的目录,表示从今后整个木邦的所有山川河流和百姓都全归大明所有。
偏偏就是他这个献土来降的举动才让朱瞻基和杨少峰感到头疼。
原本打算的是把整个缅甸都给收拾一遍,顺便再把所有的缅甸土人都抓去做劳工,以报思任法和黎利的暗算之仇。
现在可倒好,忽然跳出来一个木邦说是要彻底内附,罕宾法更是连宣慰使这个从三品的世袭官职都不要了,这就让人为难了。
接受了罕宾法献土来降,那就意味着整个木邦以后和大明彻底融为了一体,木邦的百姓无论是原本的前宋遗民还是土人,以后必须跟大明百姓一样对待。
拒绝了罕宾法的内附,再把木邦的土人抓去做劳工,那就无异于开了一个坏头,意味着大明光重视劳工而不重视藩属,容易让其他的藩属国们胡思乱想。
虽然大明用不着在乎藩属国们的想法,但是大明身为天朝上国,该要的脸面还是要要的,最起码吃相不能太过于难看。
纠结了半晌之后,朱瞻基才开口道:“准。”
得了朱瞻基的允诺,罕宾法顿时大喜,再一次跪倒在地,向着朱瞻基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拜道:“殿下厚恩,臣必铭记五内,不敢惑忘!”
从怀中掏出一物高高举过头顶,罕宾法又接着说道:“此为木邦调兵虎符,臣孔一并献上,愿为皇太孙殿下前驱!”
既然要彻底内附,就要有个彻底内附的样子——十万大军的军权算个球,人家大明皇太孙能靠着两万兵马干死黎利那个大沙雕,难道还会在乎自己手里这十万木邦的渣渣兵?
再说了,内附之后还要军权干什么?就像梁先生说的,这玩意就是个惹祸的根子,留在手里早晚会害死自己,倒不如早早的就交出去,也好让自己早点儿得享富贵!
待朱瞻基命人接过虎符之后,罕宾法更是把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饰品全部去掉,连原本的象轿都不要了,只穿了一身大明的官服官帽,又换了一匹战马,便趾高气昂的跟在了朱瞻基的队伍里面。
……
在得到了朱瞻基和杨少峰被思任法勾结黎利设计埋伏,还险些被人给宰了的消息之后,朱老四就陷入了暴怒的状态。
哪怕是战报里面已经详细写清楚朱瞻基和杨少峰没什么事儿,暴怒的朱老四还是摔了心爱的茶壶:“让沐晟和柳升立即整军,朕要亲自去一趟麓川。
朕倒是想云问问他思任法,朕的这两个孙子怎么得罪他了,他居然想要他们的命?艹他娘的,朕先要了他的命!
还有,传旨给朱勇和薛斌,以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除大明百姓外鸡犬不留,尽数屠了筑成京观!让张辅率三大营和云贵诸卫一起南下麓川,朕要他麓川不长草!”
思行法几年的苦心经营全部毁于一旦,算计埋伏大明的皇太孙还险些成功,这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死结。
大明绝不可能允许思任法再活下去,包括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麓川平缅宣慰使,甚至九族都会被思任法的智障行为给牵连。
唯一的活路,大概就只剩下一条了。
“如果大明的皇太孙没有见过你的模样,那就把我捆起来,把所有的事情也全都推到我身上,然后去找大明皇太孙认错求饶。”
思行法一边皱着眉头一边转着圈子:“顺便再献上缅甸的鱼鳞黄册,请求向大明内附,改宣慰使司为布政使司,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我会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担下来,另外告诉刀门赖,让他跟我一起把所有的罪责全部都担下来,否则就是大家一起死绝的场面。”
思任法脸色苍白,答道:“他们肯定看到我了,我还派人去阵前喊话让他们投降……”
“为什么你会这么蠢?”
思行法死死的盯着思任法瞧了半晌,终于才呼出了一口浊气,叹道:“收拾细软,离开麓川,绕开缅南之后去暹罗,从此隐姓埋名,等过个几十年再想办法回来。”
思任法依旧有些不太愿意:“我们熟知地形,难道不能躲进山里跟明军缠斗?往年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思行法猛的抽了思任法一巴掌,喝骂道:“往年是往年!往年最多也就是杀个明军的将领,大明自然懒得跟你一般见识!
现在你伏击的是大明的皇太孙,你觉得还能跟以前一样?告诉你,不可能!麓川,快要血流成河了……”
……
当朱瞻基和杨少峰带着两万马仔浓烟滚滚的杀向麓川时,却意外的发现又一次被十万蛮子挡在了路上。
杨少峰和朱瞻基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紧张,反而有点儿想笑。
三十万都干过了,还会怕区区十万?
缓缓的抽出马刀,杨少峰狞笑着对朱瞻基道:“今天比比谁杀的多?一百贯的彩头,如何?”
朱瞻基刚想答话,却见对面拦路的军阵向着两旁裂开,一头大象缓缓的从对面军阵之中甩着长鼻子走了出来出,大象的身后跟着数十个土人,直到离着朱瞻基和杨少峰等人还有一箭之地的时候才停下。
接下来的画面让朱瞻基和杨少峰更加的懵逼。
大象倒是头正常的大象,同样是长长的鼻子和蒲扇一般的耳朵外加白玉一般的象牙,看上去跟其他的大象并没有什么区别。
倒是大象身上的象轿和之前缅甸叛军的象轿不同。
缅甸叛军身上的象轿与其说是轿,倒不是说是几个小号的座位外加一个大号的竹筐,里面能容纳一个象奴和一个长矛兵,剩下的就装不了什么东西了。
而眼前这头大象身上的象轿,却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轿子,不仅宽敞,里面布置的也颇为豪气。
如果仅仅是这些,朱瞻基和杨少峰两个人也不至于懵逼。
真正让两人感到懵逼的,是象轿上除了象奴之外便空无一人。
倒是跟在大象后面的那几十个土人里面,无论是为首之人还是其余的那些土人,个个都是黑瘦黑瘦的五短身材,还都穿着一身并不怎么合体的大明官服,身上挂着一些看上去应该是象牙、银子和玛瑙之类的饰品,其中一个土人手中还捧着一个大大的托盘,托盘上也不知道放置着什么东西。
杨少峰的心里忽然闪过沐猴而冠这个成语之后,便低声对朱瞻基道:“这什么情况?这是来给你送象轿的?”
朱瞻基也是满脸的懵逼之色:“你问我?我问谁?说不定是个小土司头人?”
两人正说话间,那些土人离着也越来越近,朱瞻基却忽然松了一口气。
为首之人那别扭至极的官步一看就是礼部教出来的,从三品的官服说明此人应该是个宣慰使,肯定不是麓川的思行法,想来应该是木邦的罕宾法或者是孟养宣慰司的刀得孟,剩下的那几十个土人应该就是当地的土官了。
就在朱瞻基心中暗自琢磨的时候,为首之人已经带着一众土人来到了阵前,双膝跪地之后拜道:“臣,大明木邦宣慰使司宣慰使罕宾法,恭问大明皇帝爷爷陛下圣安!”
朱瞻基随手将马刀插回刀鞘,双腿轻轻一磕马腹,向前行了几步之后高声道:“大明皇帝圣躬安!爱卿免礼!”
罕宾法站起身来,接着又一次跪了下去,依旧高声叫道:“臣,木邦宣慰使罕宾法,拜见大明皇太孙殿下!”
朱瞻基也高声应道:“本宫安,罕宾法宣慰使免礼。”
罕宾法又一次站起身来,向着朱瞻基揖了一礼,拜道:“臣等听闻麓川思任法作乱,便尽起木邦十万精兵,星夜前来救驾。
幸得天神保佑,皇太孙殿下无恙,臣不胜欣喜,特来献象轿一乘,并木邦鱼鳞图册并赋役黄册,望太孙殿下笑纳!”
说完之后,罕宾法便侧了侧身子,从身后捧着托盘的土人手中接过托盘,向前走了几步之后来到朱瞻基的马前,又一次跪在了地上。
罕宾法的这一套王八拳打得朱瞻基有些懵逼。
这货怎么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说他是来送象轿当贡品的,朱瞻基倒是愿意相信,非要说罕宾法是前来救驾的也行,可是谁家前来救驾的还会带着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这两样儿东西?
罕宾法的心里都要笑尿了——
感谢天神,感谢思任法和黎利你们两个大傻吊,要不是你们搞出来这么个大动静,老子还不知道大明的皇太孙也来了这里,更不会有这么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感谢梁先生的指点,等过了今天,老子就是堂堂的大明贵人了,什么吊毛木邦麓川孟养的,你们愿意怎么去死就怎么去死,老子要去大明的京城享福去啦!
大明的皇帝爷爷陛下到底能给个什么赏赐?给个国公还是给个国侯?实在不行,给个世袭的伯爵也能接受,老子可不贪!
实在不行,只要能赐个姓,给点儿俸禄,让咱能住在大明的京城就行,剩下的都好商量!
心中越想就越美,如果不是朱瞻基还在这里,罕宾法高兴得简直想要高歌一曲——感谢天,感谢地,感谢黎利,和思任法那沙币~
朱瞻基怎么瞧满脸堆笑的罕宾法怎么像个精神不正常的,迟疑了半晌之后才问道:“爱卿既来救驾,何以带着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
罕宾法精神一振,恭恭敬敬的向着朱瞻基再次行了一个揖礼之后答道:“臣以为皇太孙殿下自有天佑,区区思任法之乱,必覆手可平。”
抬头望了朱瞻基一眼,罕宾法的神色愈发恭敬,向着身后一个低声吩吩了几句之后又接着拜道:“臣来献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实因木邦百姓望天朝有如望父母之故,望殿下应允,变宣慰使司为布政使司,使木邦军民得为大明百姓!”
朱瞻基嗯了一声,答道:“本宫会将爱卿之意转达皇爷爷,由他老人家圣裁,如何?”
罕宾法顿时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将托盘高高举过头顶,叫道:“皇太孙殿下不允,微臣宁愿跪死于此!”
罕宾法这一跪,跟在他身后的几十个土人也一起跟着跪伏于地,拜道:“臣等请皇太孙殿下允臣等所请!”
眼看着朱瞻基陷入坐蜡的状态,杨少峰呵呵笑了一声,驱马向前两步,来到罕宾法身前之后伏下身子,问道:“你可知,献土来归之后,宣慰使司变布政使司到底意味着什么?”
罕宾法恭恭敬敬的答道:“知晓。宣慰使司变布政使司之后,臣不复为宣慰使。”
“那你还愿意献土来归?”
听罕宾法说知道宣慰使司变成布政使司的影响还要献土来归,杨少峰也好奇了起来:“可是有人教你?”
罕宾法傻傻的抬起头,盯着杨少峰道:“你怎么知道?”
自觉失言之后,罕宾法倒也老实,向着朱瞻基和杨少峰拜了一拜,答道:“那人说皇太孙殿下吉人自有天佑,多半是用不上臣来救驾的,只是让臣尽起国中精兵前来,说是可为皇太孙殿下征缅前驱,一战而定麓川。
献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也是那人所教,那人说思任法自寻死路,可是他伏击皇太孙殿下的行为定然会惹得大明皇帝爷爷陛下大怒,整个缅甸都会被思任法牵连。
要想保全木邦,就须献土来归,从此后木邦就是大明的一部分,可得平安,臣也会得享富贵,福佑子孙。”
杨少峰顿时就更感兴趣了:“那人姓甚名谁?何在何处?”
罕宾法道:“那人说自己姓梁,在大明也不过是区区一介书生,故而我等都以梁先生相称,现在还在兴威教书,并未与臣一同前来。”
傻傻了瞧了朱瞻基和杨少峰一眼,罕宾法又接着拜道:“请皇太孙殿下开恩,允臣之所请!”
罕宾法确实是献土来降的,托盘里面装着的有一杯清水一抔土,一卷鱼鳞册的目录和一卷黄册的目录,表示从今后整个木邦的所有山川河流和百姓都全归大明所有。
偏偏就是他这个献土来降的举动才让朱瞻基和杨少峰感到头疼。
原本打算的是把整个缅甸都给收拾一遍,顺便再把所有的缅甸土人都抓去做劳工,以报思任法和黎利的暗算之仇。
现在可倒好,忽然跳出来一个木邦说是要彻底内附,罕宾法更是连宣慰使这个从三品的世袭官职都不要了,这就让人为难了。
接受了罕宾法献土来降,那就意味着整个木邦以后和大明彻底融为了一体,木邦的百姓无论是原本的前宋遗民还是土人,以后必须跟大明百姓一样对待。
拒绝了罕宾法的内附,再把木邦的土人抓去做劳工,那就无异于开了一个坏头,意味着大明光重视劳工而不重视藩属,容易让其他的藩属国们胡思乱想。
虽然大明用不着在乎藩属国们的想法,但是大明身为天朝上国,该要的脸面还是要要的,最起码吃相不能太过于难看。
纠结了半晌之后,朱瞻基才开口道:“准。”
得了朱瞻基的允诺,罕宾法顿时大喜,再一次跪倒在地,向着朱瞻基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拜道:“殿下厚恩,臣必铭记五内,不敢惑忘!”
从怀中掏出一物高高举过头顶,罕宾法又接着说道:“此为木邦调兵虎符,臣孔一并献上,愿为皇太孙殿下前驱!”
既然要彻底内附,就要有个彻底内附的样子——十万大军的军权算个球,人家大明皇太孙能靠着两万兵马干死黎利那个大沙雕,难道还会在乎自己手里这十万木邦的渣渣兵?
再说了,内附之后还要军权干什么?就像梁先生说的,这玩意就是个惹祸的根子,留在手里早晚会害死自己,倒不如早早的就交出去,也好让自己早点儿得享富贵!
待朱瞻基命人接过虎符之后,罕宾法更是把身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饰品全部去掉,连原本的象轿都不要了,只穿了一身大明的官服官帽,又换了一匹战马,便趾高气昂的跟在了朱瞻基的队伍里面。
……
在得到了朱瞻基和杨少峰被思任法勾结黎利设计埋伏,还险些被人给宰了的消息之后,朱老四就陷入了暴怒的状态。
哪怕是战报里面已经详细写清楚朱瞻基和杨少峰没什么事儿,暴怒的朱老四还是摔了心爱的茶壶:“让沐晟和柳升立即整军,朕要亲自去一趟麓川。
朕倒是想云问问他思任法,朕的这两个孙子怎么得罪他了,他居然想要他们的命?艹他娘的,朕先要了他的命!
还有,传旨给朱勇和薛斌,以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为中心,方圆百里之内除大明百姓外鸡犬不留,尽数屠了筑成京观!让张辅率三大营和云贵诸卫一起南下麓川,朕要他麓川不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