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涵冷笑,其余众人也是一脸不屑的看着李凡,他们现在倒是有些好奇,这个就知道吹牛逼的家伙,能够写出一首什么样的诗来?
但愿不要连最基本的字数格式都不对吧。
唯有伍文府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所有所思,他也同样颇为好奇。
李凡也不在矫情,提笔开始书写。
同样是一首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很快就停笔收工。
见李凡似乎写完了,苏涵和另外一些离的近的人,正要凑上前去,看看李凡到底写了些什么玩意儿?
但下一刻,他们呆住了,凑上前去的动作瞬间定格,瞳孔放大,脸上的表情震惊、迷茫和不解。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只看到在李凡停笔的那一刻,刚刚所写诗的上方,出现了一道绿色的光柱。
数秒钟之后,光柱消失。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什么,即便是之前从没有见过的人,也知道,那是天道网的认可光柱。
也就是说,刚刚那小子所写的诗,得到了天道网的认可,而且还是比白色光柱更高一级的绿色光柱。
这怎么可能?所有人全都感到迷茫和不解。
伍文府也一样,他之前的确认为李凡可能会写出一首不错的诗,未必就会比苏涵的那首诗差,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李凡的诗能够得到天道网的认可,而且还是绿色光柱。
那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会是蒙学诗吗?
伍文府突然又想到了这个问题。虽说非蒙学诗想要得到天道网的认可,也是极难,极难,但相对于蒙学诗而言,又要容易许多。
伍文府最先反应过来,急步走到案桌前,往桌面上的诗看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遍看完,伍文府变得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蒙学诗,蒙学诗,这是绝对的蒙学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蒙学诗了。
在兴奋和激动之下,伍文府忍不住的将诗念出了声。
一连念了好几遍,越念越感觉全诗韵味无穷,声音也不自觉的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哈哈大笑起来。
这最后的哈哈大笑声,终于将现场所有的人,全都从震惊、迷茫和不解中拉了回来。
他们刚刚在恍惚之中,依稀听得有人在念一首诗,一连念了好多遍。他们虽然恍惚,但却听得出来,那是一首非常简单,却又韵味无穷的诗。
现在,他们清醒了,他们依然还记得那首诗。哪怕只是在精神恍惚中听一遍,都再难忘记,更何况他们听了那么多遍。
不用再怀疑,刚刚那一首诗就是眼前这个,之前让他们极尽嘲讽和不屑的小子写的。
嗯,错了,不是小子,而是公子。
他们不愿意相信,不敢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这首诗刚刚完成的时候,出现了天道网认可光柱,这就说明这首诗是第一次面世。不然,刚刚是不会出现天道网认可光柱的。
这就表明,这诗真的是那位公子现场所写,而不可能是他在什么地方“借鉴”而来。
这个时候,众人再看李凡,感觉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怎么看都感觉李凡是在吹牛逼,在装逼。现在,怎么看都感觉李凡高深莫测,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奇妙感觉。
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看李凡,有一种看一位世外高人的感觉。
当然,有些人除外。比如,苏涵、龚文献、冯天庆,以及那些有文位在身的人。
苏涵绝不愿意相信,真有人能够写出被天道网认可的蒙学诗。即便是真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也绝不可能会是眼前这个喜欢装逼的小子。
他很想说,这诗也是李凡从什么地方抄袭来的。但刚刚的天道网光柱表面,这诗是第一次面世,不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抄袭来的。
除非,这诗别人只是口诉给李凡听过,而从来没有将其写下来。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存在于理论上。
为什么会这样?苏涵迷茫,不知所措。
李凡看到绿色的天道网认可光柱,也同样很是有些欣喜,前世的经典诗作,即便是到了这个世界,果然也是绝对的经典。
这首诗叫做《山村咏怀》,是前世北宋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邵雍的作品。
这首诗非常巧妙的填入了一到十,十个数字,既简单易懂,又韵味无穷。在前世的北宋之后,就始终被人们当做教习小孩子学习数数、认识数字,体会数字妙用的启蒙诗。
用这个世界的话说,就是蒙学诗。
绝对是最佳的蒙学诗之一。
伍文府依然十分兴奋和激动,他何曾见过,甚至何曾想过,这个世界会出现这样足以传唱天下的蒙学诗?
这首诗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它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却绝不简单,而是相当的丰富、生动,韵味十足。
他兴奋的说道:“了不起,太了不起了,李凡公子的这首蒙学诗,必将传遍天下!全诗非常简单易懂,却又韵味无穷。
通过简简单单几个字,便为我们展开了这样一幅画面。诗人因故来到了一个山村,山村很美,一走便不自觉的走过了两三里路,路途中看到了四五户人家。
除了人家之外,还看到了六七座亭台,在亭台的四周,又或者沿途的其它地方,开满了鲜花。数一数,八九十枝花。
韵味无穷,绝对的韵味无穷,而且还有着不低的文学价值。
原来,简单易懂的诗,真的可以韵味无穷,也可以有文学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首诗并不仅仅只是有韵味和容易理解。它还十分巧妙的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到了诗中。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首诗,学习数数、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这是最绝妙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没怎么接触诗词的孩子,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发现在一首诗里,就可以学到这么多东西,体会到这么多东西。
那么,他一定会对诗词产生兴趣,很有可能就会从此喜欢上诗词。
这尤为的弥足珍贵!
什么是最好的蒙学诗?这就是最好的蒙学诗,必将传遍天下!”
……
但愿不要连最基本的字数格式都不对吧。
唯有伍文府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所有所思,他也同样颇为好奇。
李凡也不在矫情,提笔开始书写。
同样是一首五言绝句,只有20个字,很快就停笔收工。
见李凡似乎写完了,苏涵和另外一些离的近的人,正要凑上前去,看看李凡到底写了些什么玩意儿?
但下一刻,他们呆住了,凑上前去的动作瞬间定格,瞳孔放大,脸上的表情震惊、迷茫和不解。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只看到在李凡停笔的那一刻,刚刚所写诗的上方,出现了一道绿色的光柱。
数秒钟之后,光柱消失。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什么,即便是之前从没有见过的人,也知道,那是天道网的认可光柱。
也就是说,刚刚那小子所写的诗,得到了天道网的认可,而且还是比白色光柱更高一级的绿色光柱。
这怎么可能?所有人全都感到迷茫和不解。
伍文府也一样,他之前的确认为李凡可能会写出一首不错的诗,未必就会比苏涵的那首诗差,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李凡的诗能够得到天道网的认可,而且还是绿色光柱。
那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会是蒙学诗吗?
伍文府突然又想到了这个问题。虽说非蒙学诗想要得到天道网的认可,也是极难,极难,但相对于蒙学诗而言,又要容易许多。
伍文府最先反应过来,急步走到案桌前,往桌面上的诗看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遍看完,伍文府变得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激动。蒙学诗,蒙学诗,这是绝对的蒙学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蒙学诗了。
在兴奋和激动之下,伍文府忍不住的将诗念出了声。
一连念了好几遍,越念越感觉全诗韵味无穷,声音也不自觉的越来越大,最后干脆哈哈大笑起来。
这最后的哈哈大笑声,终于将现场所有的人,全都从震惊、迷茫和不解中拉了回来。
他们刚刚在恍惚之中,依稀听得有人在念一首诗,一连念了好多遍。他们虽然恍惚,但却听得出来,那是一首非常简单,却又韵味无穷的诗。
现在,他们清醒了,他们依然还记得那首诗。哪怕只是在精神恍惚中听一遍,都再难忘记,更何况他们听了那么多遍。
不用再怀疑,刚刚那一首诗就是眼前这个,之前让他们极尽嘲讽和不屑的小子写的。
嗯,错了,不是小子,而是公子。
他们不愿意相信,不敢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这首诗刚刚完成的时候,出现了天道网认可光柱,这就说明这首诗是第一次面世。不然,刚刚是不会出现天道网认可光柱的。
这就表明,这诗真的是那位公子现场所写,而不可能是他在什么地方“借鉴”而来。
这个时候,众人再看李凡,感觉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怎么看都感觉李凡是在吹牛逼,在装逼。现在,怎么看都感觉李凡高深莫测,给人一种世外高人的奇妙感觉。
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看李凡,有一种看一位世外高人的感觉。
当然,有些人除外。比如,苏涵、龚文献、冯天庆,以及那些有文位在身的人。
苏涵绝不愿意相信,真有人能够写出被天道网认可的蒙学诗。即便是真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也绝不可能会是眼前这个喜欢装逼的小子。
他很想说,这诗也是李凡从什么地方抄袭来的。但刚刚的天道网光柱表面,这诗是第一次面世,不可能是从别的地方抄袭来的。
除非,这诗别人只是口诉给李凡听过,而从来没有将其写下来。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存在于理论上。
为什么会这样?苏涵迷茫,不知所措。
李凡看到绿色的天道网认可光柱,也同样很是有些欣喜,前世的经典诗作,即便是到了这个世界,果然也是绝对的经典。
这首诗叫做《山村咏怀》,是前世北宋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邵雍的作品。
这首诗非常巧妙的填入了一到十,十个数字,既简单易懂,又韵味无穷。在前世的北宋之后,就始终被人们当做教习小孩子学习数数、认识数字,体会数字妙用的启蒙诗。
用这个世界的话说,就是蒙学诗。
绝对是最佳的蒙学诗之一。
伍文府依然十分兴奋和激动,他何曾见过,甚至何曾想过,这个世界会出现这样足以传唱天下的蒙学诗?
这首诗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它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却绝不简单,而是相当的丰富、生动,韵味十足。
他兴奋的说道:“了不起,太了不起了,李凡公子的这首蒙学诗,必将传遍天下!全诗非常简单易懂,却又韵味无穷。
通过简简单单几个字,便为我们展开了这样一幅画面。诗人因故来到了一个山村,山村很美,一走便不自觉的走过了两三里路,路途中看到了四五户人家。
除了人家之外,还看到了六七座亭台,在亭台的四周,又或者沿途的其它地方,开满了鲜花。数一数,八九十枝花。
韵味无穷,绝对的韵味无穷,而且还有着不低的文学价值。
原来,简单易懂的诗,真的可以韵味无穷,也可以有文学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首诗并不仅仅只是有韵味和容易理解。它还十分巧妙的将一到十,十个数字嵌入到了诗中。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首诗,学习数数、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这是最绝妙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没怎么接触诗词的孩子,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发现在一首诗里,就可以学到这么多东西,体会到这么多东西。
那么,他一定会对诗词产生兴趣,很有可能就会从此喜欢上诗词。
这尤为的弥足珍贵!
什么是最好的蒙学诗?这就是最好的蒙学诗,必将传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