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 作者:殷扬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大唐天子 作者:殷扬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可以这样说,李隆基当皇帝是众望所归,群臣是心悦诚服。爱玩爱看就来乐文小说网。lw520。
李隆基小小年岁,就立下如此大奇功。先是参与对突厥的大战,突厥因他而灭。要是没有李隆基参与此战的话,突厥很可能逃回漠北了,唐朝这时候还在想着如同象汉武帝那样出兵漠北,给突厥致命一击。
如今,他统兵西征,灭了吐蕃这个令唐朝头疼无比的死对头不说,还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打败大食,令西域诸国纷纷请降,拓地万里。
如今的李隆基才十七岁,就是唐太宗在他这年纪,也没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李旦拿起皇袍,亲手给李隆基披在身上。
“父皇。”尽管早就知道李旦的心意,当这一刻来临时,李隆基仍是一阵激动。
李旦一脸的慈祥,为李隆基穿皇袍。贾铭和高力士忙过来帮忙,三人一通忙活,终于给李隆基穿上了皇袍。
李隆基本就高大英俊,皇袍加身后,更添几分英武之气,举手投足间威风凛凛,这是天生的皇帝。
“不错!不错!”李旦看在眼里,大为赞许。
“好英武!”群臣也是眼前一亮,大为赞赏。
李旦拿起皇冠,给李隆基戴在头上。瞪圆眼睛一打量,只见李隆基英俊不凡,可以说是玉树临风了,而且威风凛凛,一瞧便知是人中龙凤。
“好!三郎,你一定比为父更加英明了得!”李旦大为放心的点点头。
李旦拿起玉玺,交到李隆基手,道:“三郎。这天下就交给你了。你要尽心尽力,把大唐治理好。”
“父皇但请放心,孩儿明白。”李隆基点头道。
李旦亲手扶着李隆基,坐到宝座上,转过身,冲群臣道:“以后,你们就跟着三郎。共创大唐盛世。嗯,朕退位了,不再为国事操劳了,总算可以轻松了。”
说完。转过身。快步而去。
“恭送太上皇。”李旦退位了,自然而然就是太上皇了,群臣忙恭送。
“参见陛下。”群臣跪在地上,冲李隆基隆重见礼。
“免了。”李隆基轻摆右手,虽是第一回接受群臣的朝觐,却是威风八面,气势不凡。
“谢陛下。”群臣谢过恩。站起身来。
“陛下,您新即位,理应诏告天下,大肆庆贺。”有大臣忙上奏,满脸的喜色。
“是呀。陛下。”群臣大声响应。
每一个皇帝即位,都要大加庆贺。这是惯例,理应如此,群臣不能不赞同。
“诏告天下。这事理应如此。大加庆贺,就不必了。”李隆基摇头。
“陛下,这是为何呀?”
“陛下,新皇即位,大肆庆贺,这是千古之例呀,怎能不庆贺?”
“就是呀。太宗皇上即位,也是庆贺了好几天呢。”
群臣大为不解,纷纷上奏,要求大加庆贺。实在是,新皇即位大加庆贺,这是千古惯例。
“因为时间不等人。”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大唐与大食一战在即,我们要做的事儿很多,与其浪费在这些无用的虚礼上,还不如多做实事。”
“陛下,此言差矣。区区大食,算得了甚?大唐要灭大食还不是马到成功。”
“没错。以陛下之英明,以大唐之强,要灭大食不算难事。”
“大食哪是大唐的对手,陛下与大食一战,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群臣一脸的自豪,昂头挺胸,一点也没有把阿拉伯帝国放在眼里。
李隆基脸一肃,沉声喝道:“你们没有与大食交战过,不知道大食的厉害,你们若是如此想的话,那就是自大,早晚会吃亏的。”
李隆基与古太白打过一仗,深知阿拉伯帝国的厉害,这是唐朝的劲敌。
“陛下说得没错。”张说大声附和,道:“我们与大食一战,之所以能取胜,除了大唐很强大外,还有一些侥幸。古太白不熟悉大唐的打法,没有保护好投石机,给了我们可乘之机。若是他熟悉大唐的打法,保护好投石机的话,我们依然会打胜,却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张说在朝中很有名望,他的话很有份量,群臣听在耳里,不由得心中一凛。
“张大人,你此言当真?”王孝杰有些不信。
“大帅,这样给你说吧。大食是大唐自创建以来最为强劲的对手,突厥、吐蕃、甚至天竺,与之相比,屁都不是。”张说脸一肃,沉声道:“他们的兵士敢打敢拼敢死,其悍勇不在我们之下。而且,他们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号令严明,战法先进,进退有据,比起大唐之军并不差得太多。”
“这……”依张说的声望,他是不可能说假话的,他既然给阿拉伯帝国以如此高的评价,自然是不会有假了,群臣大为震惊。
“张说说的不错。”李隆基点头,道:“我们遇到的只是古太白,而不是优素福本人。优素福身为大食的东方总督,其才华比起古太白更甚,若是我们遇到他的话,那一仗会更加辛苦。是以,与其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无用的虚礼上,不如多做实事。”
“陛下英明!”群臣不得不服气,李隆基果然是干大事的,一来就办实事。
“在议正事之前,先说几件紧要之事。”李隆基眉头一挑,眼中精光暴射,道:“尊祖母为圣后。”
武则天退位以后,李旦就尊她为“圣后”,李隆基也赞成此事,没必要改变。
对这事,群臣没有异议。虽然武则天不再是皇帝了,然而,群臣对她还是服气的。毕竟武则天的才华在那里,胜过多少男儿。他们不服也不行。
“第二件事就是尊父皇为太上皇。”李隆基道。
李旦退位了,自然应该是“太上皇”,这是应有之义。
对这事,群臣同样没有异议。
“第三件事,就是定年号。”李隆基扫视群臣,道:“朕心意已决,年号就叫‘开元’。”
“开元?”群臣不太明白这年号的意义。
“敢问陛下。为何叫开元?”有大臣忙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死命打量着李隆基,竖起耳朵静听。
年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特别重要。每一个皇帝都有年号。尤其是武则天,她的年号太多了,多得让人指责。
武则天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年号最多,最具有吉祥之意的皇帝了。
“开者,开创是也;元者,新纪元者也,就是朕与诸位。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武功超越汉武,文治超越贞观的新盛世!”李隆基给群臣解释一句。
“嗡!”李隆基话刚落音,朝堂就炸了,群臣叫嚷纷纷。
“甚么?武功超越汉武。文治超越贞观?”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陛下有雄心固然是好的,可是。这也太大了,怎会超越这两世呢?”
群臣个个目瞪口呆,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狄仁杰、王孝杰这些重臣。也是圆瞪双眼,震惊无已。
在“开元盛世”之前,汉武帝的武功,贞观之治的灿烂文治,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座丰碑,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
要群臣相信李隆基能做到这点,还真有些难度。
“陛下,汉武穷兵黩武,不恤百姓生死,没必要与之相比。”有大臣忙提醒。
“是呀。汉武民贼是也,不顾百姓死活,穷奢极欲,穷兵事而事匈奴,弄得民不聊生,天下户口减半呢。与他比,这是陛下自掉身价呀。”立时有大臣附和。
汉武帝在后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穷奢极欲,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的坏皇帝。
“你们此言差矣!”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虽然后人对汉武多加指责,却是不能掩其大功。他继位之初,匈奴横行,汉朝无一战之胜,任由匈奴欺凌。汉朝的和平,只能依靠女人的胸脯,不要说在汉朝,就是到了眼下,想想这事,都让男儿羞愧无地。”
汉初,汉朝太弱,为了不让匈奴打来,就实行“和亲”之策。这一策,固然是合乎时宜的对策,却是让男人羞愧无地。
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一提起这事,也是气愤难言。
天下男人都死光了吗?和平竟然要靠女人的胸脯!
李隆基一提起这事,群臣脸一红,摇摇头,无言以答。
汉初,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之一,是最为屈辱的年代之一,谁能不羞愧?
“经过汉武的努力,匈奴被击破,自此以后,匈奴逐渐衰亡,最后这个种族都消亡了。”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道:“汉武有如此武功,于华夏有如此大功,他是一个了不得的皇帝。”
平心而论,汉武帝对华夏的贡献非常大,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雄材大略的皇帝。
“你们指责汉武,是因为他坚持对匈奴用兵,直到天下户口减半,百姓衣食无着。”李隆基接着道:“这并非他之愿,而是不得不为。”
李隆基这话说得很在理。以汉武帝之明,他并非不知道那样打下去,会让汉朝付出巨大的代价,可他不得不打。因为匈奴退回漠北后,就可以休养生息,直到养得兵强马壮了,再卷土重来。
在漠南打了败仗,再退回漠北,舔好伤口,卷土重来。这种事儿,在汉武帝以前,就曾三度上演。
有史可查的,在汉武帝击破匈奴以前,匈奴三次大举南下,三次大败而归,然后回到漠北休养生息。
第一次是在赵武灵王时期,第二是战国末期被李牧击败,第三次就是蒙恬击败匈奴。这三次打击,匈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是因为漠北的存在,匈奴最终都恢复过来了。
这三次大战的经验就是:不拿下漠北,所有的仗都白打了!
是以,汉武帝为了拿下漠北,不得不咬紧牙关打下去,直到打得天下户口减半。汉朝付出的代价是很大,却是彻底解决了匈奴这一巨患。
“朕要在武功上超越汉武,有何不可?”李隆基大声问道。)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大唐天子 作者:殷扬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可以这样说,李隆基当皇帝是众望所归,群臣是心悦诚服。爱玩爱看就来乐文小说网。lw520。
李隆基小小年岁,就立下如此大奇功。先是参与对突厥的大战,突厥因他而灭。要是没有李隆基参与此战的话,突厥很可能逃回漠北了,唐朝这时候还在想着如同象汉武帝那样出兵漠北,给突厥致命一击。
如今,他统兵西征,灭了吐蕃这个令唐朝头疼无比的死对头不说,还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打败大食,令西域诸国纷纷请降,拓地万里。
如今的李隆基才十七岁,就是唐太宗在他这年纪,也没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李旦拿起皇袍,亲手给李隆基披在身上。
“父皇。”尽管早就知道李旦的心意,当这一刻来临时,李隆基仍是一阵激动。
李旦一脸的慈祥,为李隆基穿皇袍。贾铭和高力士忙过来帮忙,三人一通忙活,终于给李隆基穿上了皇袍。
李隆基本就高大英俊,皇袍加身后,更添几分英武之气,举手投足间威风凛凛,这是天生的皇帝。
“不错!不错!”李旦看在眼里,大为赞许。
“好英武!”群臣也是眼前一亮,大为赞赏。
李旦拿起皇冠,给李隆基戴在头上。瞪圆眼睛一打量,只见李隆基英俊不凡,可以说是玉树临风了,而且威风凛凛,一瞧便知是人中龙凤。
“好!三郎,你一定比为父更加英明了得!”李旦大为放心的点点头。
李旦拿起玉玺,交到李隆基手,道:“三郎。这天下就交给你了。你要尽心尽力,把大唐治理好。”
“父皇但请放心,孩儿明白。”李隆基点头道。
李旦亲手扶着李隆基,坐到宝座上,转过身,冲群臣道:“以后,你们就跟着三郎。共创大唐盛世。嗯,朕退位了,不再为国事操劳了,总算可以轻松了。”
说完。转过身。快步而去。
“恭送太上皇。”李旦退位了,自然而然就是太上皇了,群臣忙恭送。
“参见陛下。”群臣跪在地上,冲李隆基隆重见礼。
“免了。”李隆基轻摆右手,虽是第一回接受群臣的朝觐,却是威风八面,气势不凡。
“谢陛下。”群臣谢过恩。站起身来。
“陛下,您新即位,理应诏告天下,大肆庆贺。”有大臣忙上奏,满脸的喜色。
“是呀。陛下。”群臣大声响应。
每一个皇帝即位,都要大加庆贺。这是惯例,理应如此,群臣不能不赞同。
“诏告天下。这事理应如此。大加庆贺,就不必了。”李隆基摇头。
“陛下,这是为何呀?”
“陛下,新皇即位,大肆庆贺,这是千古之例呀,怎能不庆贺?”
“就是呀。太宗皇上即位,也是庆贺了好几天呢。”
群臣大为不解,纷纷上奏,要求大加庆贺。实在是,新皇即位大加庆贺,这是千古惯例。
“因为时间不等人。”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大唐与大食一战在即,我们要做的事儿很多,与其浪费在这些无用的虚礼上,还不如多做实事。”
“陛下,此言差矣。区区大食,算得了甚?大唐要灭大食还不是马到成功。”
“没错。以陛下之英明,以大唐之强,要灭大食不算难事。”
“大食哪是大唐的对手,陛下与大食一战,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群臣一脸的自豪,昂头挺胸,一点也没有把阿拉伯帝国放在眼里。
李隆基脸一肃,沉声喝道:“你们没有与大食交战过,不知道大食的厉害,你们若是如此想的话,那就是自大,早晚会吃亏的。”
李隆基与古太白打过一仗,深知阿拉伯帝国的厉害,这是唐朝的劲敌。
“陛下说得没错。”张说大声附和,道:“我们与大食一战,之所以能取胜,除了大唐很强大外,还有一些侥幸。古太白不熟悉大唐的打法,没有保护好投石机,给了我们可乘之机。若是他熟悉大唐的打法,保护好投石机的话,我们依然会打胜,却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张说在朝中很有名望,他的话很有份量,群臣听在耳里,不由得心中一凛。
“张大人,你此言当真?”王孝杰有些不信。
“大帅,这样给你说吧。大食是大唐自创建以来最为强劲的对手,突厥、吐蕃、甚至天竺,与之相比,屁都不是。”张说脸一肃,沉声道:“他们的兵士敢打敢拼敢死,其悍勇不在我们之下。而且,他们还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号令严明,战法先进,进退有据,比起大唐之军并不差得太多。”
“这……”依张说的声望,他是不可能说假话的,他既然给阿拉伯帝国以如此高的评价,自然是不会有假了,群臣大为震惊。
“张说说的不错。”李隆基点头,道:“我们遇到的只是古太白,而不是优素福本人。优素福身为大食的东方总督,其才华比起古太白更甚,若是我们遇到他的话,那一仗会更加辛苦。是以,与其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无用的虚礼上,不如多做实事。”
“陛下英明!”群臣不得不服气,李隆基果然是干大事的,一来就办实事。
“在议正事之前,先说几件紧要之事。”李隆基眉头一挑,眼中精光暴射,道:“尊祖母为圣后。”
武则天退位以后,李旦就尊她为“圣后”,李隆基也赞成此事,没必要改变。
对这事,群臣没有异议。虽然武则天不再是皇帝了,然而,群臣对她还是服气的。毕竟武则天的才华在那里,胜过多少男儿。他们不服也不行。
“第二件事就是尊父皇为太上皇。”李隆基道。
李旦退位了,自然应该是“太上皇”,这是应有之义。
对这事,群臣同样没有异议。
“第三件事,就是定年号。”李隆基扫视群臣,道:“朕心意已决,年号就叫‘开元’。”
“开元?”群臣不太明白这年号的意义。
“敢问陛下。为何叫开元?”有大臣忙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中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死命打量着李隆基,竖起耳朵静听。
年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特别重要。每一个皇帝都有年号。尤其是武则天,她的年号太多了,多得让人指责。
武则天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年号最多,最具有吉祥之意的皇帝了。
“开者,开创是也;元者,新纪元者也,就是朕与诸位。共同努力,开创一个武功超越汉武,文治超越贞观的新盛世!”李隆基给群臣解释一句。
“嗡!”李隆基话刚落音,朝堂就炸了,群臣叫嚷纷纷。
“甚么?武功超越汉武。文治超越贞观?”
“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陛下有雄心固然是好的,可是。这也太大了,怎会超越这两世呢?”
群臣个个目瞪口呆,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狄仁杰、王孝杰这些重臣。也是圆瞪双眼,震惊无已。
在“开元盛世”之前,汉武帝的武功,贞观之治的灿烂文治,那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座丰碑,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
要群臣相信李隆基能做到这点,还真有些难度。
“陛下,汉武穷兵黩武,不恤百姓生死,没必要与之相比。”有大臣忙提醒。
“是呀。汉武民贼是也,不顾百姓死活,穷奢极欲,穷兵事而事匈奴,弄得民不聊生,天下户口减半呢。与他比,这是陛下自掉身价呀。”立时有大臣附和。
汉武帝在后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穷奢极欲,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的坏皇帝。
“你们此言差矣!”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虽然后人对汉武多加指责,却是不能掩其大功。他继位之初,匈奴横行,汉朝无一战之胜,任由匈奴欺凌。汉朝的和平,只能依靠女人的胸脯,不要说在汉朝,就是到了眼下,想想这事,都让男儿羞愧无地。”
汉初,汉朝太弱,为了不让匈奴打来,就实行“和亲”之策。这一策,固然是合乎时宜的对策,却是让男人羞愧无地。
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一提起这事,也是气愤难言。
天下男人都死光了吗?和平竟然要靠女人的胸脯!
李隆基一提起这事,群臣脸一红,摇摇头,无言以答。
汉初,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之一,是最为屈辱的年代之一,谁能不羞愧?
“经过汉武的努力,匈奴被击破,自此以后,匈奴逐渐衰亡,最后这个种族都消亡了。”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道:“汉武有如此武功,于华夏有如此大功,他是一个了不得的皇帝。”
平心而论,汉武帝对华夏的贡献非常大,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雄材大略的皇帝。
“你们指责汉武,是因为他坚持对匈奴用兵,直到天下户口减半,百姓衣食无着。”李隆基接着道:“这并非他之愿,而是不得不为。”
李隆基这话说得很在理。以汉武帝之明,他并非不知道那样打下去,会让汉朝付出巨大的代价,可他不得不打。因为匈奴退回漠北后,就可以休养生息,直到养得兵强马壮了,再卷土重来。
在漠南打了败仗,再退回漠北,舔好伤口,卷土重来。这种事儿,在汉武帝以前,就曾三度上演。
有史可查的,在汉武帝击破匈奴以前,匈奴三次大举南下,三次大败而归,然后回到漠北休养生息。
第一次是在赵武灵王时期,第二是战国末期被李牧击败,第三次就是蒙恬击败匈奴。这三次打击,匈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是因为漠北的存在,匈奴最终都恢复过来了。
这三次大战的经验就是:不拿下漠北,所有的仗都白打了!
是以,汉武帝为了拿下漠北,不得不咬紧牙关打下去,直到打得天下户口减半。汉朝付出的代价是很大,却是彻底解决了匈奴这一巨患。
“朕要在武功上超越汉武,有何不可?”李隆基大声问道。)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
第五十七章 国号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