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84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84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84
衣卫。明摆着不信当地官员,让一众当地官更是尴尬。
按理说薛庭儴也该离开了,只等下一批别地百姓到来,可他却没有选择走,而是让人就地起了帐篷,打算陪这些人坚守。
幸亏苏州贡院门前的场地宽大,再来两千人也能容纳,一座座帐篷临着四周搭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干什么。
薛庭儴不顾官威,来到那些农人们身边坐下。
也是席地而坐,农人们诚惶诚恐,却被他硬按下,只道是唠唠家常。
于是,大昌难得一见的奇景出现了。
就见原该是威严神圣的贡院门前,被划分了好几处地方,四周是一座座帐篷,场地中央则坐着两群人。
一群俱是穿生员衫的士子们,个个蓬头垢面,面容憔悴。
另一边则是坐了些乡下人,中间还坐了个穿蟒袍的高官。他们谈笑风生,欢声笑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多年的同乡没见过了。
红日西沉,一队衙役出现在此地。
他们手里提着一个个大木桶和竹筐子,看模样似乎有些尴尬。
一个吏目打扮模样的人,走到薛庭儴身边,干笑着说知府大人请薛大人去用饭,可惜却被薛庭儴给拒了。
吏目满脸为难,却碍于旁边虎视眈眈的锦衣卫,不敢多纠缠,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些衙役是为士子们送饭的,自打出了罢考事件,当地官员劝不回这些人,又怕出事闹出乱子,便每日三餐供饭供水,准点都会送来。
士子们早已是又饥又渴,尤其面对这些泥腿子,还得保持自己读书人的仪范,腰挺背直坐了一个下午。此时见到茶饭来了,有些人顾不得失态,忙凑到近前去。
有个人起来急了,腿软摔了一跤,有的则是过去抢了馒头,就啃上了。
一个小娃娃的声音蓦地响起:“爷,他们怎么吃得这么急。”
却是田伯的小孙子驴蛋。
田家就剩了田伯和驴蛋两个人,田伯要出门,也不放心丢孙子一个人在家,便带在身边。
田伯抚了抚孙儿的头,慈祥道:“他们这是饿了。”
“是不是就像上次闹饥荒那样,没有饭吃,爹娘都出远门了,就剩驴蛋和爷两个人?”
“是啊,小蛋子的阿爹阿娘出远门了,过一阵子就回来看小蛋子了。”
这边距离那边并不远,早在驴蛋说话时,就有人的动作僵住了。
他们十分羞愧,竟是露出寒碜的模样,让乡下人看了笑话。可紧接着这爷孙俩的对话,却让几个人愣住了。
闹饥荒,出远门,就剩了这老的老小的小,还能是什么。
有的人饥饿地啃着那白胖的馒头,有的人却小口地吃着,有的却是突然就吃不下去了。
天已经黑了下来,薛庭儴来请了这些农人入帐篷,却没有邀这些士子,事实上他们准备的帐篷,也就只够这些人住,根本没有他们的。
只是这些士子们太累了,免不了心中会想,这官既然想平息事情,说不定会故作好人。
可惜注定让他们失望了。
直到那些农人都去帐篷里歇下了,薛庭儴才来到这群人面前。
“你们都是读书人,读得是圣贤书,什么道理都懂,本官就不多言。你们有的甚至已为人父,自己做下的事,自己承担,本官很期待辩会早日到来,也能告诉你们,你们究竟错在哪里。”
人群里,有人说:“薛大人这是讥讽学生等?道不同不相为谋,学生等只是为天下读书人请命。”
薛庭儴哂然一笑:“本官并不讥讽你们,不过是真心盼望如此。你们有坚持是好的,但也该抬起头来看看外面,而不是只沉迷在圣贤书里,书越读人越迂腐,不知世务,不识民生疾苦。像你们这些的人,即使考中功名,也如同那有些人一般,为人愚弄,为虎作伥,鱼肉百姓,还不如不当这个官。”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背影在火把的光亮中,显得异常笔挺高大。
黑暗中,有人在低声议论什么,也有人在沉默思索着什么,谁也不知道。
黑暗退去,黎明到来。
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百姓来了。
有别地百姓,也有江南一带的百姓,这些人聚集在贡院门前,竟像是乡下的集市,热闹而嘈杂。
虽是都不认识,但彼此之间唠一唠,聊聊种庄稼,聊聊收成什么的,再说一说新政,顿时感觉就像多年没见的老乡。
与这边队伍日益壮大相比,那些士子们的队伍就有些不够看了。虽这两日也陆续有士子前来加入,可明显声势不如人。
这几天整个大昌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苏州贡院论新政辩会之事。
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苏州贡院的士子们罢考了,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钦差为此事在苏州贡院举行辩会的事情。
这一切少不了各地泰隆票号的帮忙,还有王记菜行、花坊等。通过这些散布在大昌角角落落的渠道,这个消息宛如一阵龙卷风,从南到北,人尽皆知。
这薛庭儴到底想干什么?
无数人这么说着。
甚至京城里,六部各司,乃至嘉成帝,都在这么说着。
说着的同时,有人心中高兴,有人心中恐慌至极,可惜都阻止不了这一切的发生。
……
越来越多的人汇集苏州城。
有农人、书生、商人,乃至平民百姓,其中不乏各地文人隐士。
这些人虽是没有入朝为官,但一直关心着朝廷大事,他们在民间影响极大,其中不乏一些当代大儒。
鉴于此,薛庭儴特意拖延了大会开始的时间,并放出消息,大会将在十日后开始。
这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两边。
那些面容憔悴的士子们,一改早先颓废之态,意气风发地与后加入的人侃侃而谈。而代表着支持新政的这一方,除了越来越多的农人到来,也不乏一些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的有志之士。
只可惜时间越临近结束,罢考士子那一方的人不增反减,倒是百姓这一方,丝毫不改之前的势头。
又是一日太阳升起,新政辩会终于在苏州贡院门前开启。
不同于那些讲经大会,还布置个场地什么的,这里一切从简。没有桌椅,没有那些为了装面子的仪式,只是在地上铺了一层红毡,供这些参加大会的人席地而坐。
随着薛庭儴一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会就这么开始了。
没有人主持,场面杂乱了而无章,都是三五成群互相论证着。
他们不像是开辩会,倒像是彼此坐在一起唠家常,场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头,让围观之人简直叹为观止。
而苏州城里也是万人空巷,似乎所有人都聚集到
分卷阅读484
-
分卷阅读484
-
分卷阅读484
- 肉肉屋
分卷阅读484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84
家养小首辅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484
衣卫。明摆着不信当地官员,让一众当地官更是尴尬。
按理说薛庭儴也该离开了,只等下一批别地百姓到来,可他却没有选择走,而是让人就地起了帐篷,打算陪这些人坚守。
幸亏苏州贡院门前的场地宽大,再来两千人也能容纳,一座座帐篷临着四周搭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干什么。
薛庭儴不顾官威,来到那些农人们身边坐下。
也是席地而坐,农人们诚惶诚恐,却被他硬按下,只道是唠唠家常。
于是,大昌难得一见的奇景出现了。
就见原该是威严神圣的贡院门前,被划分了好几处地方,四周是一座座帐篷,场地中央则坐着两群人。
一群俱是穿生员衫的士子们,个个蓬头垢面,面容憔悴。
另一边则是坐了些乡下人,中间还坐了个穿蟒袍的高官。他们谈笑风生,欢声笑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多年的同乡没见过了。
红日西沉,一队衙役出现在此地。
他们手里提着一个个大木桶和竹筐子,看模样似乎有些尴尬。
一个吏目打扮模样的人,走到薛庭儴身边,干笑着说知府大人请薛大人去用饭,可惜却被薛庭儴给拒了。
吏目满脸为难,却碍于旁边虎视眈眈的锦衣卫,不敢多纠缠,只能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些衙役是为士子们送饭的,自打出了罢考事件,当地官员劝不回这些人,又怕出事闹出乱子,便每日三餐供饭供水,准点都会送来。
士子们早已是又饥又渴,尤其面对这些泥腿子,还得保持自己读书人的仪范,腰挺背直坐了一个下午。此时见到茶饭来了,有些人顾不得失态,忙凑到近前去。
有个人起来急了,腿软摔了一跤,有的则是过去抢了馒头,就啃上了。
一个小娃娃的声音蓦地响起:“爷,他们怎么吃得这么急。”
却是田伯的小孙子驴蛋。
田家就剩了田伯和驴蛋两个人,田伯要出门,也不放心丢孙子一个人在家,便带在身边。
田伯抚了抚孙儿的头,慈祥道:“他们这是饿了。”
“是不是就像上次闹饥荒那样,没有饭吃,爹娘都出远门了,就剩驴蛋和爷两个人?”
“是啊,小蛋子的阿爹阿娘出远门了,过一阵子就回来看小蛋子了。”
这边距离那边并不远,早在驴蛋说话时,就有人的动作僵住了。
他们十分羞愧,竟是露出寒碜的模样,让乡下人看了笑话。可紧接着这爷孙俩的对话,却让几个人愣住了。
闹饥荒,出远门,就剩了这老的老小的小,还能是什么。
有的人饥饿地啃着那白胖的馒头,有的人却小口地吃着,有的却是突然就吃不下去了。
天已经黑了下来,薛庭儴来请了这些农人入帐篷,却没有邀这些士子,事实上他们准备的帐篷,也就只够这些人住,根本没有他们的。
只是这些士子们太累了,免不了心中会想,这官既然想平息事情,说不定会故作好人。
可惜注定让他们失望了。
直到那些农人都去帐篷里歇下了,薛庭儴才来到这群人面前。
“你们都是读书人,读得是圣贤书,什么道理都懂,本官就不多言。你们有的甚至已为人父,自己做下的事,自己承担,本官很期待辩会早日到来,也能告诉你们,你们究竟错在哪里。”
人群里,有人说:“薛大人这是讥讽学生等?道不同不相为谋,学生等只是为天下读书人请命。”
薛庭儴哂然一笑:“本官并不讥讽你们,不过是真心盼望如此。你们有坚持是好的,但也该抬起头来看看外面,而不是只沉迷在圣贤书里,书越读人越迂腐,不知世务,不识民生疾苦。像你们这些的人,即使考中功名,也如同那有些人一般,为人愚弄,为虎作伥,鱼肉百姓,还不如不当这个官。”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背影在火把的光亮中,显得异常笔挺高大。
黑暗中,有人在低声议论什么,也有人在沉默思索着什么,谁也不知道。
黑暗退去,黎明到来。
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多的百姓来了。
有别地百姓,也有江南一带的百姓,这些人聚集在贡院门前,竟像是乡下的集市,热闹而嘈杂。
虽是都不认识,但彼此之间唠一唠,聊聊种庄稼,聊聊收成什么的,再说一说新政,顿时感觉就像多年没见的老乡。
与这边队伍日益壮大相比,那些士子们的队伍就有些不够看了。虽这两日也陆续有士子前来加入,可明显声势不如人。
这几天整个大昌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苏州贡院论新政辩会之事。
随着时间过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苏州贡院的士子们罢考了,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钦差为此事在苏州贡院举行辩会的事情。
这一切少不了各地泰隆票号的帮忙,还有王记菜行、花坊等。通过这些散布在大昌角角落落的渠道,这个消息宛如一阵龙卷风,从南到北,人尽皆知。
这薛庭儴到底想干什么?
无数人这么说着。
甚至京城里,六部各司,乃至嘉成帝,都在这么说着。
说着的同时,有人心中高兴,有人心中恐慌至极,可惜都阻止不了这一切的发生。
……
越来越多的人汇集苏州城。
有农人、书生、商人,乃至平民百姓,其中不乏各地文人隐士。
这些人虽是没有入朝为官,但一直关心着朝廷大事,他们在民间影响极大,其中不乏一些当代大儒。
鉴于此,薛庭儴特意拖延了大会开始的时间,并放出消息,大会将在十日后开始。
这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两边。
那些面容憔悴的士子们,一改早先颓废之态,意气风发地与后加入的人侃侃而谈。而代表着支持新政的这一方,除了越来越多的农人到来,也不乏一些心怀天下、关心民生的有志之士。
只可惜时间越临近结束,罢考士子那一方的人不增反减,倒是百姓这一方,丝毫不改之前的势头。
又是一日太阳升起,新政辩会终于在苏州贡院门前开启。
不同于那些讲经大会,还布置个场地什么的,这里一切从简。没有桌椅,没有那些为了装面子的仪式,只是在地上铺了一层红毡,供这些参加大会的人席地而坐。
随着薛庭儴一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大会就这么开始了。
没有人主持,场面杂乱了而无章,都是三五成群互相论证着。
他们不像是开辩会,倒像是彼此坐在一起唠家常,场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头,让围观之人简直叹为观止。
而苏州城里也是万人空巷,似乎所有人都聚集到
分卷阅读484
-
分卷阅读484
-
分卷阅读484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