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新钱
    广州城南,宝泉局铸钱坊,朱朗与苏观生站在工坊之内,场中的工匠正在演示铸造铜钱的流程
    赤红的铜水从模板上方的孔洞浇灌而下,铜水注入模板以后,便会流入内部预先留好的铜钱模子里,待铜水冷却,便能浇筑出一版十余枚的铜钱
    制出的铜钱再经火熏其背,又以旋车磨平棱角,便可铸成一枚新钱
    此时工坊之内,随处可见一堆堆小山般的铜钱,皆是刚刚铸好还未经过磨制的铜钱粗胚
    朱朗随手从钱山中取过一枚铜币,铜钱形制仍是常见的方孔钱,钱币色泽金黄,能够看出这枚铜钱含铜量应不会太低
    朱朗看着手中的小平钱,铜钱正面铸着大明通宝四字,背面则只在顶端留着一个桂字,这便是粤省朝廷即将发行的新钱
    朱朗去年虽是领军西征,但赚钱的事情却并没有拉下,在郑家的配合下,海贸司完整接收了郑家的海贸船队与舵工水手
    虽是换了海贸司的名字,但实际上还是原先郑家的那一套班底,郑泰接手海贸司后,直接便往各省采买货品,开始粤省朝廷的第一次官方海贸
    去年朱朗从内库中出资三十万两施行海贸,郑泰领得本金后,便从闽浙等地大量采生丝,锦缎,布,瓷器等商品运往倭国
    郑家过去虽是势大,但终究还是缺了一层名分,海贸司此时打着朝廷的招牌,所购得的货品皆是各家丝场窑厂中的精品
    朝廷此次采买的货品,比郑家过去所购直接上了一个档次,丝是最顶阶的湖丝,瓷器是闽粤名窑所出,至于布匹绸缎更是各家缎坊的精品
    郑泰所领的船队在抵达长崎以后,立时便引得倭国震动,倭国内的商贾纷纷加价竞购,海贸司的第一次试贸也大获成功
    去年内库拨给的海贸本金是三十万,但返航时海贸司各船带回的白银货物,总价却足有九十余万两,也就是说此次海贸利润足足有六十万两,几乎是两倍的利润
    海贸司离开倭国时,除了购买硫磺鱼翅等当地特产以外,还按朱朗的要求大量采买铜料,去年粤省朝廷从倭国买回的铜料足有两百万斤
    朱朗摩挲着手里的铜钱,看向身旁的苏观生,开口说道
    “铸一贯铜钱需耗多少铜料”
    苏观生闻言,也是直接开口回道
    “按殿下的吩咐,在保证含铜量的同时,尽量将钱铸得的轻薄,以便能多铸铜钱”
    “宝泉局铸这批新钱,一贯千枚只耗铜五斤,百斤铜料可铸出二十贯铜钱”
    去年朝廷从倭国运回两百万斤铜料,按着这个比例,宝泉局此时已经铸出了四十万贯铜钱
    “既然钱已经铸好了,那便把瞿阁老他们叫来吧,朝中也该有些新气象了”
    朱朗垫了垫手中的铜钱,脸上闪过满意之色,直接向着坊外走去,而苏观生李承志等人也是紧紧跟上
    保和殿,一众军机府臣皆是坐在堂中,瞿式耜焦琏等人手中此时皆是拿着一枚崭新的铜钱
    瞿式耜检视了一番手中的铜钱,脸上却并不惊奇,新朝再立,重铸新钱用以昭告天下,亦是常有之事
    此时连所在舟山岛的鲁王等人,都已经铸出新钱,粤省朝廷占据天下半壁,铸些新钱又算得什么
    朝中一众阁臣皆知去年宝泉局在铸新钱,只是宝泉局铸钱的耗费皆由宫中内库所出,没有经过朝中户部的账
    殿下铸钱既然没拿朝廷的银子,朝中的一众大臣也并不好多加询问,堂中的众人也是直到今日,方才见得这新钱的模样
    朱朗看着下方的瞿式耜吕大器等人,开口说道
    “瞿阁老以为这新钱能值几何”
    “新钱色泽明亮,火漆旋边,自是品质上佳,只是这定价一事却还需看铜料多少,敢问殿下这新钱一枚含铜多少”
    此时的铜钱其实没有什么汇率可言,民间通行的做法便是称重,先确定铜钱的成色,然后按重量折出铜钱的价值,所谓的当十当百钱,民间是根本不认的
    朱朗看向下方的苏观生,苏观生也是立即起身禀报其铜钱的情况
    朝中这批新钱乃是黄铜钱,每枚新钱用铜八分,用锌两分,对比此时天下流通的各种劣钱来说,新钱已经足以称得上好钱
    新钱成色虽足,但为了能够实现监国殿下尽可能多铸铜钱的要求,这批新钱的重量却从寻常的一钱三四分变为了仅重一钱
    瞿式耜听得苏观生所言,略一思索,便开口说道
    “新钱成色虽好,但毕竟轻薄,臣以为此批新钱两贯当可值银一两”
    朱朗闻言,却是直接摇头,开口说道
    “这批新钱定价,一贯当值一两”
    朱朗千辛万苦从倭国运铜回来,又投入这般多的人力物力,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解决南方此时的钱荒问题,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获取铸币税
    若是这铸出来的新钱两贯才能换一两银子,那他还怎么赚钱
    倭国盛产铜矿,因此倭国的铜价也极为便宜,海贸司从倭国收铜百斤只要八两银子,再加上运费以及开铸所需的人工成本四两,宝泉局铸造百斤二十贯铜钱,平均要费十二两银子
    朝廷去年两百万斤铜料,共铸得四十万贯铜钱,共耗银二十四万两
    若按每贯一两的比例,四十万贯便是四十万两,朝廷可净赚十六万两
    但若是按两贯一两的定价,那这四十万贯便只值二十万两,朝廷连铸钱的成本都不够,反而还要往里倒贴银子
    瞿式耜闻言,也是眉头微皱,开口说道
    “殿下可是准备放开兑换,以朝廷库银维持新钱价格”
    朱朗却又是摇头,开口说道
    “朝廷库银尚且不足,如何可放开兑换”
    “这批银子虽是定价一贯一两,但朝廷只许民间以银换钱,却不会开通白银兑付的通道”
    “那此事便绝难成行”
    瞿式耜也是神色干脆,直接开口说道
    正如先前所言,此时的铜钱并不看面值,而是以重量来进行计价,朝廷当然可以强制规定新钱价值,但民间却根本不会买账
    朝廷强制确定铜钱的价值,和先朝之时铸造当十当百钱没什么两样,都不过是一种搜刮民间的手段
    一枚等重的铜钱,上面印上当百两个字,就说这枚铜钱价值一百枚铜钱,谁会去信
    朝廷强定汇率,在初期固然可以快速敛聚起一批财赋,但必然会令民间怨气四起
    瞿式耜想到此处,也是心中一沉,开口说道
    “如今朝中内外安定,只要停战休养一两年,朝廷府库必可再次充盈,若是朝廷强定新钱汇率,必会使民间百姓商贾骚动,请殿下三思”
    “请殿下三思”
    吕大器和何吾驺等人相视一眼,也是纷纷开口附和,朝廷把新钱价值定高,民间百姓肯定不会认账,也绝不会有人主动来换
    但朝廷又要推行新钱,那要怎么办,自然是把这些新钱按汇率折算成银两,然后当成官俸发给朝中百官
    这实际上和先前把官俸折成宝钞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又是一种变相的折色罢了
    这两者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新钱没有宝钞盘剥的那么狠,新钱起码还有一定的价值,但宝钞就当真是拿来擦屁股都嫌硬了
    朝臣此时之所以齐齐反对,就是因为这新钱一旦强制发行,那第一个遭受损失的必然便是他们这些朝中官吏
    瞿式耜陈子壮等一众阁臣皆是出言反对,而右侧的焦琏等人虽然也觉得此事不妥,但几名武臣略一犹豫,却皆是没有出声
    朝廷发行新钱并不属于军事范畴,焦琏这些武臣对钱币财用之事并不了解,与其胡乱开口,不如还是先听从殿下之言
    朱朗看着沉默不言的焦琏等人,脸上也是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一味依从固然不对,但对军队来说,显然还是听话些更好
    朱朗扫了眼下方齐齐反对的一众阁臣,脸上却是神色平静
    朱朗推出新钱乃是为了解决大明此时的财政状况,并不是为了捞一笔就走,若是因此弄得民间大乱,那同样是得不偿失
    “诸位卿家多虑了,朝中推出新钱并非是为了盘剥民间,新钱虽然定价一两一贯,但朝廷亦不可失信于民”
    “孤已另有筹划,可令百姓心甘情愿接受新钱,诸位阁老不妨也来参议一番”
    朱朗说完,就将维持币值的计划说出,而瞿式耜等阁臣听完以后,亦是神色惊疑
    监国殿下的方法听起来确是可行,但这方法先前却从无先例可以参照,众臣也不知这方法真正施行以后,到底会是何结果一众阁臣将信将疑,但朱朗却是不再给阁臣们犹豫的时间,直接决定先在粤省试行新钱
    御苑书房,朱朗坐在桌后,两名身着蓝色官袍的男子神色紧张,入了房中便直接下拜行礼
    “臣户部主事海述祖,汪季元,参见监国殿下”
    广州守城之时,朱朗下令全城征粮,海述祖与汪季元两人率先响应,将自家粮库中的米粮尽数捐出
    战后论功行赏,海述祖两人不仅得了个义商的牌匾,更是得赐户部官身,两人也因此搭上了户部的关系
    去年苏观生在户部推行俸粮折银之制,朝中百官拿到俸禄粮票后,便是这两人所经营的商号负责将粮票折兑成银
    海家经营的商号名为日升号,汪家的则是荣恒号,两家商号在短短两年内便开遍闽粤桂三省,两人也成了粤省之内人尽皆知的豪商巨贾
    此时两名豪商低头站在堂中,脸上却是神色紧张,他们虽然有户部官身,但那当真就只是一个官身而已,并不负责具体事务
    今日两人在家中却是突然收到旨意要入宫面圣,两人哪能不紧张
    朱朗看着下方海述祖两人,开口说道
    “你等两家的商号开的如何了”
    海述祖与汪季元相视一眼,也是恭声开口
    “臣等去年接得户部旨意,便往三省铺设粮号,日升号负责粤东闽省,荣恒号则负责粤西及桂省”
    “按朝廷布置,粤省乃是重点,如今粤省所有府县皆已设有粮号,闽省与桂省的粮号也大部开好,只剩少数偏僻县城还在加紧开设”
    粤省之人皆以为日升号与荣恒号能将粮铺开遍两省,是因为两人献粮有功,当上了皇商
    但只有户部之人才清楚,这两家粮号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铺满全省,皆是朝廷在背后一力推动
    粮号生意与其他生意截然不同,粮铺生意最重要的便是收粮的渠道,能否在当地获得稳定低价的米粮供应,是决定粮号能否维持的关键
    这等生意平日里只有出身当地,关系过硬的豪商才能经营,外地商贾根本不可能插手的了本地的粮食生意
    两家商号可以凭着财力,在各县四处买地开设粮铺,但却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各地建起收粮的渠道
    这两家的粮号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开遍三省,而且还能成功站稳脚跟,是因为这两家粮号背后,皆有着户部的官仓在供粮,也只有户部遍布各府的官仓,才能支撑的起这两家如此快速的扩张
    朱朗听完两人禀报,却是并没有再问这两家粮号的情况,而是指了指桌上的铜钱,开口说道
    “这是朝中铸出的新钱,两位卿家皆是我大明豪商,也来掌掌眼吧”
    海述祖两人闻言,额头却是立时流下一滴冷汗,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皆是殿下恩典,臣等惶恐”
    朱朗轻笑一声,只是摆了摆手
    “两位卿家皆是功臣,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看看朝中铸出的新钱能值几何”
    海述祖两人见得监国殿下似是并没有敲打之意,这才松了一口气,上前取过桌上的铜钱
    海述祖检视了一番手中的新钱,又与汪季元低声交流几句,这才开口回道
    “如今市面上流通之钱,最好的乃是成祖爷所铸的铜钱,世宗皇帝所铸铜钱亦属好钱,七八百文便可值银一两,最劣的却是甲申前后外省所铸的铜钱”
    “这等劣钱铜量仅有一半,其余皆掺倭铅等物,其中劣者甚至一触即碎,民间称为皮钱,这等皮钱民间五六千文,方可换得一两银子”
    “殿下所铸新钱虽是稍轻,但质地甚佳,朝中如今大胜清虏,各省民心归服,若辅以回收旧朝铜钱等方法,朝中所铸新钱,应能维持在一千五百文换一两白银的水准上”
    朱朗闻言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讶色,却是没想到海述祖对这新钱的估价,竟比瞿式耜等人还要高
    海述祖等人不愧是商贾出身,对这货币之事果然也是极为敏感,竟连朝廷信用对货币币值的稳定也能考虑到
    朱朗脸上神色平静,看着下方两人,轻声说道
    “朝中新钱要定在一贯兑一两的比率上”
    海述祖两人闻言,神色皆是微变,他们刚刚那番评估,已经是把朝廷信誉都算上,尽量往上高估了,但监国殿下显然还是不满意
    两人见到新钱之时,便已经猜到监国殿下今日召见他们的原因
    监国殿下强要将新钱定在一比一千,但民间最多便能接受一比一千五,这其中的差价怎么办,显然就是要他们两家来承担,但此时他们显然也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
    朱朗却也没管下方神色苍白的两人,直接开口说道
    “孤有一事要你们去办,你等两家粮号,以新钱一千比一的比率定价,向百姓出售米粮”
    海述祖闻言神色一愣,而后也是立即反应过来,开口说道
    “殿下是欲以米粮承托钱价”
    “不错,孤正是要以粮定钱”
    朝廷此时为了尽可能多的铸钱,所铸出的新钱重量太轻,一贯值不得一两
    但朝廷又不愿降低钱价,那怎么办,自是将钱币与实物绑定,来稳定钱价
    朱朗手中此时最多的实物是什么,是粮食,朱朗去年令朝中将一条鞭尽皆折粮,此时朝廷掌握着百万石以上的米粮,足以承托住这批新钱
    朱朗去年之所以要折粮,也同样是在为即将发行的新钱做准备
    只要朝中米粮足够,朝廷哪怕是发行纸币,都能维持住价值,就更不用说本就有价值的铜钱了
    “如今粤省粮价大致在一石一两五钱银子,你等两家粮店便以一千五百新钱一石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米粮”
    朱朗看着神色苍白的两人,又是开口说道
    “放心,孤要发的新钱可不止这一点,你等的身家也经不起新钱推行所需的耗用”
    “你等在各县的粮店以新钱售粮,拿到新钱以后你等便可以一千五百新钱的价格,从各府官仓之中提出一石一斗米粮,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必定全力以赴,协助殿下推行新钱”
    海述祖两人闻言,心中也是一松,而后立即行礼应是
    监国殿下虽是多给了他们一斗米粮,但如果算上其中的人力运费等项,两家粮号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利润,甚至还会亏上一些
    但此时他们亦是不敢在奢求太多了,殿下纵是让他们包销这些新钱,他们也只能乖乖领命
    此时殿下没有将推行新钱的成本压在他们身上,他们便已经要高呼万岁了,哪还敢再去讨价还价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永历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萧林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萧林子并收藏永历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