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第184章 蒋风:年轻一代第一人!
第184章 蒋风:年轻一代第一人!
两天后。
火车站台,大理石地面上零零散散站着一群人,提着行李,带着小孩儿远远看着远处的隧道,等待着列车的进站。
“哐当哐当~”
不一会儿远处明亮的隧道传来一阵一阵的声音。
一辆黑红色蒸汽机车车头驶入站台,火车车轮与钢轨的连接处摩擦出刺眼的火,发出滋滋滋的声响。
“旅客们,bj站到了……”
火车八号车厢,一个穿着白色t恤,外面套了件白衬衣的中年男人怀里抱着行李靠在座位上昏昏欲睡。
此时列车进站,列车员洪亮的嗓音将其惊醒。
“终于到站了!”
中年男人摘下眼镜,搓了搓脸,打起精神来说道。
他便是受《北京大学学报》邀请,来bj协助审核论文的蒋风教授。
前几天在收到信件后,得知事情经过的蒋风对信中提到的论文非常感兴趣。
一收到信,蒋风便立刻找学校请假,开介绍信等证明,踏上了进京的旅途。
‘儿童文学母题,究竟是怎样一篇论文呢?论文作者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总算有新血液了。’
蒋风看着窗外到站的景色,有些期待的想道。
儿童文学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下面的一个分支,国内研究者很少。
培养新生血液,这也是蒋风在浙江师范的支持下建立儿童文学研究所的原因。
儿童文学作为与成人文学相对的一个领域,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境况。
事实上蒋风知道现在在国际上,儿童文学研究已经逐渐从文学的领域,渐渐转向文化领域的研究。
而国内则青黄不接,一片荒芜……更是远远落后于国际。
“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国际水平……唉……”
蒋风想起自己写的那篇《儿童文学概论》,不由心中一叹,只觉任重而道远。
就在这时,身侧一个声音传来:
“老师,东西给我拿吧,您大可不用抱的这么紧,有我在呢。”
“有劳你了,小方。”
蒋风转头看去,身侧坐着一位人高马大,体格壮硕的青年。
他穿着一件无袖汗衫,结实的肌肉裸露在外,这是蒋风带的研究生。
这两年火车上并不太平,拐卖的,偷窃的,抢劫的应有尽有。
带上这样一位壮汉,一路上太平不少。
“没什么,都是保证您的安全,我们下车吧。”
小方摇摇头。
二人下车出站,拿出介绍信确定了在北大的招待所住下,便一路摸索。
一直到中午时分这才抵达了这座全国有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
在门卫传达室这里,工作人员带着他们二人在学校里弯弯绕绕,总算到了学报的编辑部办公室。
站在门口,二人却没有进去。
“小方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洗漱一番,换件衣服。”
蒋风教授对小方沉声说道。
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一路奔波,再加上火车上没有洗漱的条件,身上难免有些许异味。
素来喜清净,和注重形象的蒋风教授自然忍受不了。
在洗手间将身体擦拭一番,随后换上干净衣服走出来。
蒋风这才敲响了办公室的房门,“咚咚咚!”
“请进。”
此时中午时分,办公室只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值班,让他进来。
蒋风带着小方走进屋内,清清嗓子,自我介绍道:“我是杭州大学的教授蒋风,受你们严家炎编辑的邀请来审核论文。”
“杭州大学的?,快请坐,我去倒杯茶。”
年轻男人点了点头,虽说没听过这位教授的名声。
但他们北大学报编辑部经常会邀请各领域的学者协助审核论文,能被邀请的都是各领域的顶尖学者,断然轻慢不得。
他说完,就转身倒了两杯茶过来,“喝点茶,这会儿严主任吃饭去了,待会儿就过来了。对了您是研究哪一方面的学者?”
“呵呵,你可能没听说过,我是搞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浙江师范学院的儿童文学研究所听说过吗?”
蒋风接过来喝了口,润润喉咙,笑着解释道。
“儿童文学研究所?这个名头可真大,不过我却没听说过。”
年轻老师思索片刻,随后摇了摇头。
“这可是全国第一个研究所,蒋风教授可是国内第一个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的人。”
小方年轻气盛听见这话,顿时心生不满。
“实在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
年轻老师抱歉一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不要紧,没听说就没听说。”
蒋风教授拉住小方,摇摇头,不欲多言。
三人一直等到十二点半,办公室门外的走廊上,终于传来声音。
正是严主任来了。
“严主任,杭州大学的蒋风教授来了,说是受到您的邀请前来审核论文的。”
年轻老师起身说道。
“这么快!?”
严主任有些惊喜,连忙上前和蒋风握手,“你好你好,我是邀请您过来的编辑严家炎。”
“蒋风,感谢您的信任。”
蒋风笑了笑,感受到了对方的热情。
“我也是从我们中文系的系主任季镇淮口中得知您的,况且您可是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不找您还能找谁。”
严主任夸赞道。
这段时间,他也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知道这位蒋风教授的不少信息。
可以说这位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堪称陈伯吹,方卫平那些老一辈学者之下的第一人,邀请蒋风来审核程开颜这篇论文再合适不过。
二人寒暄片刻,严主任给二人安排好住宿和吃饭的问题,那位年轻的老师就带着小方去休息了。
这时候蒋风止住话题,“好了就不多聊了,我们还是看看这篇母题论文吧,我在火车上可是期待很久。”
“那就蒋教授跟我过来吧,请。”
严主任莞尔一笑,这位蒋教授果然有学者之风范,心心念念的就是这篇论文,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从浙江来到bj了。
二人亦步亦趋的走到办公室里靠窗户的一个座位,严主任在一摞文件中翻出那篇论文递过去,
“蒋教授就在我的座位上看吧,时间不紧张,另外在办公室里您大可以随意一些,有什么要求可以找刚才的老师即可。我这边还有点事就不多待了,我们明天中午再见。”蒋风接过论文,点了点头,“放心,我尽量加快进度。”
目送着对方离开,蒋风坐在凳子上,打起万分精神看起了论文。
大概有几百页的样子,很厚。
“倒不像是论文,反倒是像一本书了,希望这篇论文不会让我失望吧。”
蒋教授摇摇头,往下翻看起来。
文章在摘要中说:本文选择以母题为元素,有助于探寻各个母题的独特意义和审美特征,从而全面把握文学作品。
将儿童文学划分为爱,顽童,自然这三类母题,这不是为了比较三者之间的高低优劣,而是为了深入理解不同种类的作品。
在三大母题的分类原则基础之上,本文将构建一个完整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与批判的框架,辅以其他儿童文学理论……
“爱,顽童,自然?这三类母题,的确能涵盖许多作品。”
“这里的运用母题这一思路对现有儿童文学作品划分,的确是一个相当惊艳的事情。”
蒋风单手搁在桌子上,陷入沉思。
还是继续往下看。
母题是什么呢?
母题是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音乐作品或其他文化表达中反复出现的元素或主题。
这些元素可以是具体的图像、符号、情节、主题、场景、人物类型或任何其他显著的特征,它们在作品中承担着传递特定意义、情感或信息的作用。
美国学者斯蒂·汤姆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就有一段定义,他说:“一个母题就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维持存在于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必须具备某种不寻常的,动人的力量。”
文学理论中,母题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普遍性主题或模式。
说白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套路”。
如“爱情”、“死亡”、“战争”、“成长”等普遍的人类经验。
象征性的:如某些特定的物品、动物或自然现象,它们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相似的象征意义。
叙事性的:如“英雄之旅”、“悲剧”、“喜剧”等叙事结构。
……
毫无疑问在儿童文学中,母题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传达适合儿童理解的复杂概念,同时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认知发展。
蒋风教授一边看,一边拿着笔在纸张记录写下一些文字,精神振奋不已。
这一发现,就足以让他这次路程“回本”。
显然这位名叫程开颜的作者,为了降低阅读的理解难度,特意做了许多解释。
“哗啦~”
往下翻动一页,正式进入到论文正文。
第一节中文章提到对三个母题的详细划分,以及各自的特征要素。
母爱型母题就是标准的站在成人立场上的创作,体现的是成人的视角,尤其是母亲的视角。
这一类作品占最多数,通常没有严肃的教育目的,而是让孩子从故事中获得快乐和愉悦。
故事往往离现实较远,情节曲折但不过于刺激,多以“大团圆”结尾。
语言体现母性的慈祥和安详,适度的幽默与夸张,符合儿童的游戏心理。
例如《灰姑娘》中灰姑娘在每次遇到困难,都有外在的一股力量帮助度过难关。
父爱型作品则充斥着教育性,审美着重于直面人生困难,它的审美追求开始转向“揭示人生难言的奥秘”,父爱型作品最大的特征是“直面人生”。
随后是顽童母题则充分切合童心论,儿童本位论,完全站在儿童的视角上探索世界。例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自然母题则表现的是自然万物,而“人只是唯一的见证者”。
……
“相当严谨的分类原则,没想到作者还对这么多经典作品做了充分的分析,第一篇还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稻草人》。”
这部可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童话创作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作为儿童文学研究专家,这部作品他可是倒背如流,实在太熟悉了!
蒋风教授越往下看心中越发清晰。
果不其然,作者站在他的理论上对以下诸多作品进行了极为详细的分析。
《稻草人》中的“爱”体现在稻草人对主人——一个可怜老太太的忠诚和关爱上……
稻草人虽柔弱无能,却心里愿意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爱……
这种爱是“母爱型”作品的特征之一,即站在成人的立场,传递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
而其中稻草人的独特视角,则代表着儿童,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世界,身周发生的一切,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这种直面现实的创作风格与“顽童的母题”中的审美特征相呼应,即通过儿童或类似儿童的角色来揭示和反思现实世界的问题。
……
越往下看,蒋风心中越发激动,“像这样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论证的逻辑链,实在太过完美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一直到晚上六点半。
此时四周天色暗淡下来,办公室只有窗外阴暗的光线,四周一片安静。
蒋风已经饿得两眼发昏,肚子咕咕直叫,但他依然废寝忘食的阅读着这篇论文。
“啪嗒……”
忽然,办公室光线骤然亮起,让蒋风教授忍不住伸手遮住眼睛,下意识的问:“是谁啊?”
“蒋教授是我,小方,我给您送饭来了。”
蒋教授循声看去,果然一个人高马大的小方走进办公室,拿着一盒盒饭递了过来。
揭开盖子,这下看了一下午论文的蒋教授,立刻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十分钟后。
吃完饭,擦干净嘴。
小方这才问道:“教授,我们这次没白来的吧?论文质量如何?”
中午回到招待所后,小方睡了一下午,一直到五点钟这才醒来,拿着发的饭票去吃了晚饭,这才意识到蒋教授一直没回来,连忙买了饭直奔办公室而来。
“惊艳,理论框架完整,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这位程开颜同志对儿童文学的研究深度,堪称国内儿童文学界年轻一代第一人。”
蒋风教授深吸一口气,压抑住语气中的兴奋与颤抖,沉声说道。
多久了,多久没有在国内看到一篇儿童文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了?
他等待这一天实在太久了,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来到bj,就是为了一篇论文?
当然不是,他为的是这个名叫程开颜的人!
天可怜见,吾道不孤!
“第一人?!”
小方同志大惊失色,连忙问:“难道连您也不如他吗?”
“论及理论框架的完整性,我不如他,但其他方面相差不是很多。”
蒋风教授暗地里瞪了这个学生一眼,老脸一红说道。
“老师,程开颜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
“不管了,你也看看论文,对你以后大有帮助,走走走!
我们回去通宵把这篇论文看完。”
蒋教授起身拿起稿子,二人转身回宿舍。
凌晨三点,师生二人将论文终于看完了。
看完后倒头就睡,一直到上午十一点才睡醒,连忙往编辑部赶去,忙着通知那位严家炎主任。
(本章完)
两天后。
火车站台,大理石地面上零零散散站着一群人,提着行李,带着小孩儿远远看着远处的隧道,等待着列车的进站。
“哐当哐当~”
不一会儿远处明亮的隧道传来一阵一阵的声音。
一辆黑红色蒸汽机车车头驶入站台,火车车轮与钢轨的连接处摩擦出刺眼的火,发出滋滋滋的声响。
“旅客们,bj站到了……”
火车八号车厢,一个穿着白色t恤,外面套了件白衬衣的中年男人怀里抱着行李靠在座位上昏昏欲睡。
此时列车进站,列车员洪亮的嗓音将其惊醒。
“终于到站了!”
中年男人摘下眼镜,搓了搓脸,打起精神来说道。
他便是受《北京大学学报》邀请,来bj协助审核论文的蒋风教授。
前几天在收到信件后,得知事情经过的蒋风对信中提到的论文非常感兴趣。
一收到信,蒋风便立刻找学校请假,开介绍信等证明,踏上了进京的旅途。
‘儿童文学母题,究竟是怎样一篇论文呢?论文作者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总算有新血液了。’
蒋风看着窗外到站的景色,有些期待的想道。
儿童文学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下面的一个分支,国内研究者很少。
培养新生血液,这也是蒋风在浙江师范的支持下建立儿童文学研究所的原因。
儿童文学作为与成人文学相对的一个领域,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境况。
事实上蒋风知道现在在国际上,儿童文学研究已经逐渐从文学的领域,渐渐转向文化领域的研究。
而国内则青黄不接,一片荒芜……更是远远落后于国际。
“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国际水平……唉……”
蒋风想起自己写的那篇《儿童文学概论》,不由心中一叹,只觉任重而道远。
就在这时,身侧一个声音传来:
“老师,东西给我拿吧,您大可不用抱的这么紧,有我在呢。”
“有劳你了,小方。”
蒋风转头看去,身侧坐着一位人高马大,体格壮硕的青年。
他穿着一件无袖汗衫,结实的肌肉裸露在外,这是蒋风带的研究生。
这两年火车上并不太平,拐卖的,偷窃的,抢劫的应有尽有。
带上这样一位壮汉,一路上太平不少。
“没什么,都是保证您的安全,我们下车吧。”
小方摇摇头。
二人下车出站,拿出介绍信确定了在北大的招待所住下,便一路摸索。
一直到中午时分这才抵达了这座全国有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
在门卫传达室这里,工作人员带着他们二人在学校里弯弯绕绕,总算到了学报的编辑部办公室。
站在门口,二人却没有进去。
“小方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去洗漱一番,换件衣服。”
蒋风教授对小方沉声说道。
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一路奔波,再加上火车上没有洗漱的条件,身上难免有些许异味。
素来喜清净,和注重形象的蒋风教授自然忍受不了。
在洗手间将身体擦拭一番,随后换上干净衣服走出来。
蒋风这才敲响了办公室的房门,“咚咚咚!”
“请进。”
此时中午时分,办公室只有一个年轻的老师值班,让他进来。
蒋风带着小方走进屋内,清清嗓子,自我介绍道:“我是杭州大学的教授蒋风,受你们严家炎编辑的邀请来审核论文。”
“杭州大学的?,快请坐,我去倒杯茶。”
年轻男人点了点头,虽说没听过这位教授的名声。
但他们北大学报编辑部经常会邀请各领域的学者协助审核论文,能被邀请的都是各领域的顶尖学者,断然轻慢不得。
他说完,就转身倒了两杯茶过来,“喝点茶,这会儿严主任吃饭去了,待会儿就过来了。对了您是研究哪一方面的学者?”
“呵呵,你可能没听说过,我是搞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浙江师范学院的儿童文学研究所听说过吗?”
蒋风接过来喝了口,润润喉咙,笑着解释道。
“儿童文学研究所?这个名头可真大,不过我却没听说过。”
年轻老师思索片刻,随后摇了摇头。
“这可是全国第一个研究所,蒋风教授可是国内第一个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的人。”
小方年轻气盛听见这话,顿时心生不满。
“实在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
年轻老师抱歉一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不要紧,没听说就没听说。”
蒋风教授拉住小方,摇摇头,不欲多言。
三人一直等到十二点半,办公室门外的走廊上,终于传来声音。
正是严主任来了。
“严主任,杭州大学的蒋风教授来了,说是受到您的邀请前来审核论文的。”
年轻老师起身说道。
“这么快!?”
严主任有些惊喜,连忙上前和蒋风握手,“你好你好,我是邀请您过来的编辑严家炎。”
“蒋风,感谢您的信任。”
蒋风笑了笑,感受到了对方的热情。
“我也是从我们中文系的系主任季镇淮口中得知您的,况且您可是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不找您还能找谁。”
严主任夸赞道。
这段时间,他也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知道这位蒋风教授的不少信息。
可以说这位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堪称陈伯吹,方卫平那些老一辈学者之下的第一人,邀请蒋风来审核程开颜这篇论文再合适不过。
二人寒暄片刻,严主任给二人安排好住宿和吃饭的问题,那位年轻的老师就带着小方去休息了。
这时候蒋风止住话题,“好了就不多聊了,我们还是看看这篇母题论文吧,我在火车上可是期待很久。”
“那就蒋教授跟我过来吧,请。”
严主任莞尔一笑,这位蒋教授果然有学者之风范,心心念念的就是这篇论文,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从浙江来到bj了。
二人亦步亦趋的走到办公室里靠窗户的一个座位,严主任在一摞文件中翻出那篇论文递过去,
“蒋教授就在我的座位上看吧,时间不紧张,另外在办公室里您大可以随意一些,有什么要求可以找刚才的老师即可。我这边还有点事就不多待了,我们明天中午再见。”蒋风接过论文,点了点头,“放心,我尽量加快进度。”
目送着对方离开,蒋风坐在凳子上,打起万分精神看起了论文。
大概有几百页的样子,很厚。
“倒不像是论文,反倒是像一本书了,希望这篇论文不会让我失望吧。”
蒋教授摇摇头,往下翻看起来。
文章在摘要中说:本文选择以母题为元素,有助于探寻各个母题的独特意义和审美特征,从而全面把握文学作品。
将儿童文学划分为爱,顽童,自然这三类母题,这不是为了比较三者之间的高低优劣,而是为了深入理解不同种类的作品。
在三大母题的分类原则基础之上,本文将构建一个完整的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与批判的框架,辅以其他儿童文学理论……
“爱,顽童,自然?这三类母题,的确能涵盖许多作品。”
“这里的运用母题这一思路对现有儿童文学作品划分,的确是一个相当惊艳的事情。”
蒋风单手搁在桌子上,陷入沉思。
还是继续往下看。
母题是什么呢?
母题是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音乐作品或其他文化表达中反复出现的元素或主题。
这些元素可以是具体的图像、符号、情节、主题、场景、人物类型或任何其他显著的特征,它们在作品中承担着传递特定意义、情感或信息的作用。
美国学者斯蒂·汤姆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就有一段定义,他说:“一个母题就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维持存在于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必须具备某种不寻常的,动人的力量。”
文学理论中,母题通常用来指代那些在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普遍性主题或模式。
说白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套路”。
如“爱情”、“死亡”、“战争”、“成长”等普遍的人类经验。
象征性的:如某些特定的物品、动物或自然现象,它们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相似的象征意义。
叙事性的:如“英雄之旅”、“悲剧”、“喜剧”等叙事结构。
……
毫无疑问在儿童文学中,母题尤其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传达适合儿童理解的复杂概念,同时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认知发展。
蒋风教授一边看,一边拿着笔在纸张记录写下一些文字,精神振奋不已。
这一发现,就足以让他这次路程“回本”。
显然这位名叫程开颜的作者,为了降低阅读的理解难度,特意做了许多解释。
“哗啦~”
往下翻动一页,正式进入到论文正文。
第一节中文章提到对三个母题的详细划分,以及各自的特征要素。
母爱型母题就是标准的站在成人立场上的创作,体现的是成人的视角,尤其是母亲的视角。
这一类作品占最多数,通常没有严肃的教育目的,而是让孩子从故事中获得快乐和愉悦。
故事往往离现实较远,情节曲折但不过于刺激,多以“大团圆”结尾。
语言体现母性的慈祥和安详,适度的幽默与夸张,符合儿童的游戏心理。
例如《灰姑娘》中灰姑娘在每次遇到困难,都有外在的一股力量帮助度过难关。
父爱型作品则充斥着教育性,审美着重于直面人生困难,它的审美追求开始转向“揭示人生难言的奥秘”,父爱型作品最大的特征是“直面人生”。
随后是顽童母题则充分切合童心论,儿童本位论,完全站在儿童的视角上探索世界。例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自然母题则表现的是自然万物,而“人只是唯一的见证者”。
……
“相当严谨的分类原则,没想到作者还对这么多经典作品做了充分的分析,第一篇还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稻草人》。”
这部可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开山之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童话创作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作为儿童文学研究专家,这部作品他可是倒背如流,实在太熟悉了!
蒋风教授越往下看心中越发清晰。
果不其然,作者站在他的理论上对以下诸多作品进行了极为详细的分析。
《稻草人》中的“爱”体现在稻草人对主人——一个可怜老太太的忠诚和关爱上……
稻草人虽柔弱无能,却心里愿意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体现了一种无私的爱……
这种爱是“母爱型”作品的特征之一,即站在成人的立场,传递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
而其中稻草人的独特视角,则代表着儿童,从儿童的角度来思考整个世界,身周发生的一切,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这种直面现实的创作风格与“顽童的母题”中的审美特征相呼应,即通过儿童或类似儿童的角色来揭示和反思现实世界的问题。
……
越往下看,蒋风心中越发激动,“像这样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论证的逻辑链,实在太过完美了!”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一直到晚上六点半。
此时四周天色暗淡下来,办公室只有窗外阴暗的光线,四周一片安静。
蒋风已经饿得两眼发昏,肚子咕咕直叫,但他依然废寝忘食的阅读着这篇论文。
“啪嗒……”
忽然,办公室光线骤然亮起,让蒋风教授忍不住伸手遮住眼睛,下意识的问:“是谁啊?”
“蒋教授是我,小方,我给您送饭来了。”
蒋教授循声看去,果然一个人高马大的小方走进办公室,拿着一盒盒饭递了过来。
揭开盖子,这下看了一下午论文的蒋教授,立刻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十分钟后。
吃完饭,擦干净嘴。
小方这才问道:“教授,我们这次没白来的吧?论文质量如何?”
中午回到招待所后,小方睡了一下午,一直到五点钟这才醒来,拿着发的饭票去吃了晚饭,这才意识到蒋教授一直没回来,连忙买了饭直奔办公室而来。
“惊艳,理论框架完整,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这位程开颜同志对儿童文学的研究深度,堪称国内儿童文学界年轻一代第一人。”
蒋风教授深吸一口气,压抑住语气中的兴奋与颤抖,沉声说道。
多久了,多久没有在国内看到一篇儿童文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了?
他等待这一天实在太久了,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来到bj,就是为了一篇论文?
当然不是,他为的是这个名叫程开颜的人!
天可怜见,吾道不孤!
“第一人?!”
小方同志大惊失色,连忙问:“难道连您也不如他吗?”
“论及理论框架的完整性,我不如他,但其他方面相差不是很多。”
蒋风教授暗地里瞪了这个学生一眼,老脸一红说道。
“老师,程开颜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
“不管了,你也看看论文,对你以后大有帮助,走走走!
我们回去通宵把这篇论文看完。”
蒋教授起身拿起稿子,二人转身回宿舍。
凌晨三点,师生二人将论文终于看完了。
看完后倒头就睡,一直到上午十一点才睡醒,连忙往编辑部赶去,忙着通知那位严家炎主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