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样
“什么,陛下已经班师了?”
不管是李如梅还是李如松,不管是汉军军卒,还是海西女真部族,听到消息之后,全都被震惊地目瞪口呆。
他们是记得清清楚楚,在陛下刚到辽东,都还没有进入朝鲜时,他们才北上去剿灭努尔哈赤所部的。
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多月而已,当今皇帝这就把倭国灭了,而且还班师了?
简直是不可思议!
你要说倭国是弱国,根本不堪一击的话,那还说得过去。
可关键是,倭军才用一个来月就灭了朝鲜的。谁敢说,倭军不堪一击,是弱军?
要是倭军是弱军的话,那被倭军一个来月灭了的朝鲜算是什么?
这支南返的军队,对于他们听到的消息,真是难以置信!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可能骗人!
李如松忍不住问郝杰道:“中丞大人,这灭倭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竟然如此之快?末将还想着,回来可以打倭寇呢!”
郝杰听了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要问本官,那本官只能说,陛下英明神武,得天之助,据说杀倭军犹如切瓜砍菜一般轻松。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本官也没有离开过辽东,并不曾亲眼所见,就只是源源不断地接收倭军俘虏,让他们去挖矿!”
事实上,郝杰自己都是非常诧异的,什么时候,御林军这么能打了?就算皇帝的恩师是神仙,但这推进速度也还是太夸张了吧?
听到李如松向他问起,他正好有个说话的对象,便又继续说道:“你怕是不知道,倭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草物资,直接被御林军缴获,以至于我征集到的粮草,压根没运多少去朝鲜。还有釜山那边的战事,同样缴获了好多倭军粮草。听说啊,御林军全部要学会一句倭话,投降不杀,然后倭军就成营成营的投降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李如松这样的大将都震惊地目瞪口呆,便继续接着往下说道:“还有,不是有在倭国的义士传递倭国的消息回来么?倭人抓了他一家,然后以此要挟陛下退兵。结果你道怎么样?”
李如松自然听说过这个事情,送消息回来的那义士,可是被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接送到京师的,皇帝亲自接见,并且赏赐了京师的一座宅子。
此时,他听到郝杰的话,就不由得疑惑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皇帝是灭了倭国班师了,那就说明,皇帝并没有因为要挟而退兵。
那换句话说,倭人的要挟没成功,那就是说,那为首的义士一家被倭人杀了?
可要是这样的话,有损皇帝的脸面,辽东巡抚不可能和他说这些。
难不成是倭人发了善心,见要挟不成,就不杀,放了那义士一家?
这也不可能,倭寇能这么仁慈,那就不是倭寇了。而且真要是倭寇仁慈,辽东巡抚也不可能提起这个事情。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如松自己猜不出来,只好疑惑地问道:“怎么样了?”
郝杰看到李如松的表情,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很是受用,便继续说道:“陛下派人连夜把义士一家救了出来,然后才灭了倭国!”
李如松一听,顿时傻眼。
这种要要挟皇帝退兵的人质,绝对是看得紧,不可能关在前线某地的。御林军要穿过战场,迁入倭军内部去救一家子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如松真想不通!
郝杰说了这些让人震惊的话之后,感觉过瘾了,这才看着李如松说道:“陛下明天应该就会领军到达辽阳,有什么疑惑,估计明天就知道了。倭国那边,还要兵力镇守,如今只是麻贵他们,怕是还不够。毕竟这倭国说小也不小的。陛下可能会再派你去。”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下李如松,然后又提醒道:“真不知道你为何会搞成这样子,全军都像叫子军一样,赶紧去洗感觉了,熏到本官也就算了,熏到陛下就御前失礼了!”
李如松一听,连忙退开一步道:“没想到那努尔哈赤真是能跑,一直往北跑,粮草都耗光都不肯停,简直是丧心病狂。不过好在终于围歼了他们,取回了那努尔哈赤的首级。”
说完之后,他也不敢多呆,免得真熏到了中丞大人,便赶紧退下了。
回去之后,三兄弟都是议论皇帝灭倭国之事。
讨论了半天,感觉哪怕是有那天上的眼睛,还有新式火枪,也不至于这样快吧?
他们自然不知道,新式火枪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另外,因为有崇祯位面的经验,万历皇帝已经把大型无人机玩出来了,没见过的倭人,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样,直接崩溃了!
三兄弟讨论的最终结论,就是当今皇帝有他的神仙恩师相助,已经远非以前可比了。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神仙恩师会赐下什么样的宝物,说不定以后臣子说什么,皇帝都能了如指掌。
所以,一定要对皇帝恭敬,无论何时!
等到第二天一早,辽东巡抚就派人通知了李如松这边,皇帝在下午什么时候会到辽阳,辽东巡抚决定迎出十里之外,恭候圣驾,所有人都不得迟到不到。
第二天,已经是秋天的天气,虽然是午后了,可在辽东这边,却已经不热了。
郝杰领着辽阳的文武官员,在十里长亭这等候圣驾。
辽阳的百姓,还有辽东各地的部族也全都来了,沿着官道两侧,从辽阳一直延伸到十里长亭。
因为有对讲机通讯,所以时间上不会有差错。
到了约定时间,凯旋的御林军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威武雄壮的御林军前锋先行通过,然后便是一辆辆的囚车。每辆囚车上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明了囚犯的身份。
倭国天皇,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等,全都在囚车中。
或许是这些俘虏太多,有的囚车是关押两个俘虏。
一个个都是一米四左右,矮的一米三,最高也不过一米六左右,看得所有人都是好奇,对他们指指点点。
“原来倭寇竟然这么矮,真是没想到!”
“看到没,那个,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猴子呢,没想到是个人!”
“我看呢,这些倭寇大部分都像猴子,还是马猴!”
“就凭他们,哪来的勇气,竟然还想吞并我们大明?谁给的?”
“……”
在囚车过去之后,又是御林军的将士,等到中军之时,终于见到了皇帝的御驾。
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骑马的万历皇帝来到了十里长亭。
郝杰立刻领着辽东官员一起向万历皇帝跪迎,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辽东的汉民,还有各部族的人,皆是大明子民,也跟着一起跪迎皇帝,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很享受这一刻,这是他躲在深宫里根本无法享受到的感受。
他能听出来,这些臣民的喊声中,和以前他在宫里听到的那些声音,虽然内容一样,但是里面蕴含的情绪绝对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么在宫里的时候,他听到的那些声音里面更多的是畏惧;而如今,在他凯旋的这一路上所听到的山呼万岁的声音中,更多的是敬畏。
畏惧和敬畏,这中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万历皇帝更享受这种敬畏的感觉。
这还是在路上,也没什么好说的,万历皇帝简单的说了几句,然后便前往辽阳。他将会在这里休整三天,听取下辽东巡抚有关辽东的禀告,然后再回京师。在万历皇帝过去之后,迎接万历皇帝的人,便发现了一个异常。
准确的说,是万历皇帝身后还跟着一辆豪华马车。这马车的帘子是拉开着的,能够看到马车里面。
他们发现,这豪华马车里面坐着的人,竟然是几个平民百姓,男人,女人,小孩都有,看这样子应该就是一家子。
这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随驾一起凯旋?而且还位于中军,就在皇帝后面跟着!
不知道情况的人,绝对猜不出来,但是像辽东巡抚这样知道事情多的,便一下猜出来了。
他立刻仔细打量了一下马车里面那个男人,应该就是他,冒死收集倭国出兵的消息,然后再想尽办法把消息传回国内。
这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许仪后!
郝杰想起许仪后所做的事情,不由得很是佩服。看到许仪后向他这边看过来,他便立刻抱拳作揖致礼!
这样的义士,华夏几千年来也是少有,值得他一礼。
许仪后看到,没想到一个大红绯袍的官员竟然都向他致礼,他不敢怠慢,连忙放下小儿子,立刻回礼。
与此同时,他心中非常感慨,也有些骄傲和欣喜。
他知道,朝廷高级官员都向他行礼,肯定是知道了他的事情。虽然他在做那些事情之前,压根就没想着回报,但是看到朝廷高级官员能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而主动给他行礼,他心中也还是很欣慰的。
郝杰边上的人,有猜出是许仪后的,也有没猜出来的,看到巡抚大人竟然向那个平民百姓行礼,很多人就立刻反应过来了,也都跟着行礼。
猜出来的人,看到没有猜出来的人在发懵,便低声提醒道:“是许仪后。”
听这个名字,没猜出来的人便也知道了。
之前朱均旺的时候,朝廷就大肆宣传了。随着万历皇帝领着御林军经过辽东,那有关朱均旺和他的师傅许仪后的事情自然也就传开了。
而这些当然是万历皇帝故意让人这么做的,要不然千金马骨,他也不会做的那么热心。
他就是想要他的子民中,能有更多的人都向朱俊旺和许仪后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忠君报国。
于是,在听到“许仪后”这个名字之后的人,便也一个个都向许仪后行礼,或者作揖,或者抱拳,表达他们的敬佩之情。
当然也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的人,是看到中丞大人都行礼,那他们自然也要行礼。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真心诚意的致以他们的敬意。
之所以如此,道理也很简单。
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但是不妨碍他们向能做到这些事情的人,致以敬佩之心。也是如此,华夏历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才会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世人所传颂。
等到许仪后过去之后,凯旋之师走完了,三三两两散去的人群中,特别是那些其他部族的辽民,才有机会打听那一车子平民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许仪后的事情,便又流传得更广了。
有敬佩许仪后的,也有看到皇帝对许仪后一家的待遇,而后非常羡慕的。
总之,不管怎么样,随着这些百姓,各族辽民回归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把有关许仪后的事情,都带了回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再说万历皇帝这边,到达辽阳之后,当天没有召见臣子,而是在休息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的时候才召集臣子。
万历皇帝通过朱海军这边知道,是辽东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造反,才最后取代了大明。因此,他很关心有关努尔哈赤的情况。
哪怕他已经通过对讲机从辽东巡抚那边知道,努尔哈赤已经被剿灭,但他第一个传的臣子,也还是李如松,就想知道具体的情况。
努尔哈赤的首级自然是要献上的,不过万历皇帝并不认识,而且这首级已经经过一个多月,哪怕有防腐措施,那也很难看。
所以,他只是看一眼就不再看了,转而问李如松有关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
李如松听到皇帝的要求,却有点误会了,以为皇帝是暗示他李家和努尔哈赤的关系,所以要问个明白。
于是,李如松为了表明他并没有放水,便把这次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详细的给万历皇帝禀告了一番。
万历皇帝是带着另外一个历史的认知,在听李如松说的。因此,他听到李如松在说围剿过程的时候,心中就不由得暗暗吃惊。
他没想到,在这穷山恶水之间,竟然还真出了这么一个厉害人物。
要不是他为了预防万一,给李如松赐下了恩师所给的法宝。那李如松未必能剿灭努尔哈赤,甚至说不好还会给努尔哈赤阴一把,都有可能!
那努尔哈赤的手下,也确实不乏猛将。真的是多亏遇到了恩师,要不然自己就绝对不会在意辽东这边的事情。
等到李如松讲完之后,万历皇帝便开口说道:“卿一路追剿建州女真,确实是辛苦了。升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为镇倭本州岛总兵官,去倭国本州岛休整,顺带看着剩下的倭人。”
麻贵所部并没有多少人,要负责整个倭国的占领,兵力上还是太少了一些。因此,万历皇帝早就打算好了,李如松剿灭了努尔哈赤所部之后,就把他们李家的兵都调到倭国那边去。
李家在辽东的时间太长,也是时候要挪挪窝了!
不过去占领国驻军的话,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美差来的。
李如松听到皇帝封赏他,而且还给安排了美差,心中便终于松了口气,连忙领旨谢恩。
随后,等他平身之后,就听万历皇帝又对他说道:“卿到倭国之后,要注意寻访倭人中的水兵,了解倭国沿海的水文情况。朕恩师说了,那里有一条暖流,可以直达大洋的彼岸。卿要核实一下,以后,朕还会对大洋彼岸用兵。”
李如松听到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真没想到,皇帝竟然还想对大洋彼岸用兵,那边有什么?
不过万历皇帝并没有对他细说大洋彼岸的情况,就让他退下了。
这让李如松决定,回头到了倭国之后,就详细了解一下。
如果大洋彼岸没什么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出兵,一定是有什么,才值得皇帝出兵。
万历皇帝这边,随后才召见了辽东巡抚郝杰。
在郝杰平身之后,万历皇帝先是了解了辽东这边的情况,然后才对郝杰说道:“对于关外蒙古草原部族,朕也要收拾了他们,因此,朕会将萧如薰所部御林军留在辽东。卿要摸清情况,然后便可让萧如薰出击,荡平东部蒙古草原。”
郝杰听了之后,稍微有些犹豫,然后便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草原部族居无定所,怕是不好打吧?”
打草原部族,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因此,万历皇帝听了,便对他说道:“太祖皇帝有指点,卿就不用操心了,萧如薰知道怎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朕给卿一年时间,必须荡平东部蒙古部族,辽东境内也必须扫平一切不服。一年之后,朕要修建铁路到辽东来。”
如果有敌对势力的话,修铁路就麻烦了,光是拆铁轨就能搞死火车。因此,万历皇帝才会对郝杰有如此要求。
于是,他便好奇地问万历皇帝道:“陛下,何为铁路?”
(本章完)
“什么,陛下已经班师了?”
不管是李如梅还是李如松,不管是汉军军卒,还是海西女真部族,听到消息之后,全都被震惊地目瞪口呆。
他们是记得清清楚楚,在陛下刚到辽东,都还没有进入朝鲜时,他们才北上去剿灭努尔哈赤所部的。
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多月而已,当今皇帝这就把倭国灭了,而且还班师了?
简直是不可思议!
你要说倭国是弱国,根本不堪一击的话,那还说得过去。
可关键是,倭军才用一个来月就灭了朝鲜的。谁敢说,倭军不堪一击,是弱军?
要是倭军是弱军的话,那被倭军一个来月灭了的朝鲜算是什么?
这支南返的军队,对于他们听到的消息,真是难以置信!
但是,这种事情又不可能骗人!
李如松忍不住问郝杰道:“中丞大人,这灭倭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竟然如此之快?末将还想着,回来可以打倭寇呢!”
郝杰听了之后,不由得哈哈大笑道:“你要问本官,那本官只能说,陛下英明神武,得天之助,据说杀倭军犹如切瓜砍菜一般轻松。至于具体情况如何,本官也没有离开过辽东,并不曾亲眼所见,就只是源源不断地接收倭军俘虏,让他们去挖矿!”
事实上,郝杰自己都是非常诧异的,什么时候,御林军这么能打了?就算皇帝的恩师是神仙,但这推进速度也还是太夸张了吧?
听到李如松向他问起,他正好有个说话的对象,便又继续说道:“你怕是不知道,倭军囤积在平壤城里的粮草物资,直接被御林军缴获,以至于我征集到的粮草,压根没运多少去朝鲜。还有釜山那边的战事,同样缴获了好多倭军粮草。听说啊,御林军全部要学会一句倭话,投降不杀,然后倭军就成营成营的投降了!”
说到这里,他看到李如松这样的大将都震惊地目瞪口呆,便继续接着往下说道:“还有,不是有在倭国的义士传递倭国的消息回来么?倭人抓了他一家,然后以此要挟陛下退兵。结果你道怎么样?”
李如松自然听说过这个事情,送消息回来的那义士,可是被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接送到京师的,皇帝亲自接见,并且赏赐了京师的一座宅子。
此时,他听到郝杰的话,就不由得疑惑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皇帝是灭了倭国班师了,那就说明,皇帝并没有因为要挟而退兵。
那换句话说,倭人的要挟没成功,那就是说,那为首的义士一家被倭人杀了?
可要是这样的话,有损皇帝的脸面,辽东巡抚不可能和他说这些。
难不成是倭人发了善心,见要挟不成,就不杀,放了那义士一家?
这也不可能,倭寇能这么仁慈,那就不是倭寇了。而且真要是倭寇仁慈,辽东巡抚也不可能提起这个事情。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如松自己猜不出来,只好疑惑地问道:“怎么样了?”
郝杰看到李如松的表情,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很是受用,便继续说道:“陛下派人连夜把义士一家救了出来,然后才灭了倭国!”
李如松一听,顿时傻眼。
这种要要挟皇帝退兵的人质,绝对是看得紧,不可能关在前线某地的。御林军要穿过战场,迁入倭军内部去救一家子人,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如松真想不通!
郝杰说了这些让人震惊的话之后,感觉过瘾了,这才看着李如松说道:“陛下明天应该就会领军到达辽阳,有什么疑惑,估计明天就知道了。倭国那边,还要兵力镇守,如今只是麻贵他们,怕是还不够。毕竟这倭国说小也不小的。陛下可能会再派你去。”
说到这里,他上下打量了下李如松,然后又提醒道:“真不知道你为何会搞成这样子,全军都像叫子军一样,赶紧去洗感觉了,熏到本官也就算了,熏到陛下就御前失礼了!”
李如松一听,连忙退开一步道:“没想到那努尔哈赤真是能跑,一直往北跑,粮草都耗光都不肯停,简直是丧心病狂。不过好在终于围歼了他们,取回了那努尔哈赤的首级。”
说完之后,他也不敢多呆,免得真熏到了中丞大人,便赶紧退下了。
回去之后,三兄弟都是议论皇帝灭倭国之事。
讨论了半天,感觉哪怕是有那天上的眼睛,还有新式火枪,也不至于这样快吧?
他们自然不知道,新式火枪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另外,因为有崇祯位面的经验,万历皇帝已经把大型无人机玩出来了,没见过的倭人,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样,直接崩溃了!
三兄弟讨论的最终结论,就是当今皇帝有他的神仙恩师相助,已经远非以前可比了。
谁也不知道皇帝的神仙恩师会赐下什么样的宝物,说不定以后臣子说什么,皇帝都能了如指掌。
所以,一定要对皇帝恭敬,无论何时!
等到第二天一早,辽东巡抚就派人通知了李如松这边,皇帝在下午什么时候会到辽阳,辽东巡抚决定迎出十里之外,恭候圣驾,所有人都不得迟到不到。
第二天,已经是秋天的天气,虽然是午后了,可在辽东这边,却已经不热了。
郝杰领着辽阳的文武官员,在十里长亭这等候圣驾。
辽阳的百姓,还有辽东各地的部族也全都来了,沿着官道两侧,从辽阳一直延伸到十里长亭。
因为有对讲机通讯,所以时间上不会有差错。
到了约定时间,凯旋的御林军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威武雄壮的御林军前锋先行通过,然后便是一辆辆的囚车。每辆囚车上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明了囚犯的身份。
倭国天皇,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等,全都在囚车中。
或许是这些俘虏太多,有的囚车是关押两个俘虏。
一个个都是一米四左右,矮的一米三,最高也不过一米六左右,看得所有人都是好奇,对他们指指点点。
“原来倭寇竟然这么矮,真是没想到!”
“看到没,那个,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猴子呢,没想到是个人!”
“我看呢,这些倭寇大部分都像猴子,还是马猴!”
“就凭他们,哪来的勇气,竟然还想吞并我们大明?谁给的?”
“……”
在囚车过去之后,又是御林军的将士,等到中军之时,终于见到了皇帝的御驾。
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骑马的万历皇帝来到了十里长亭。
郝杰立刻领着辽东官员一起向万历皇帝跪迎,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辽东的汉民,还有各部族的人,皆是大明子民,也跟着一起跪迎皇帝,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很享受这一刻,这是他躲在深宫里根本无法享受到的感受。
他能听出来,这些臣民的喊声中,和以前他在宫里听到的那些声音,虽然内容一样,但是里面蕴含的情绪绝对不一样。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么在宫里的时候,他听到的那些声音里面更多的是畏惧;而如今,在他凯旋的这一路上所听到的山呼万岁的声音中,更多的是敬畏。
畏惧和敬畏,这中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万历皇帝更享受这种敬畏的感觉。
这还是在路上,也没什么好说的,万历皇帝简单的说了几句,然后便前往辽阳。他将会在这里休整三天,听取下辽东巡抚有关辽东的禀告,然后再回京师。在万历皇帝过去之后,迎接万历皇帝的人,便发现了一个异常。
准确的说,是万历皇帝身后还跟着一辆豪华马车。这马车的帘子是拉开着的,能够看到马车里面。
他们发现,这豪华马车里面坐着的人,竟然是几个平民百姓,男人,女人,小孩都有,看这样子应该就是一家子。
这到底是什么人,竟然能随驾一起凯旋?而且还位于中军,就在皇帝后面跟着!
不知道情况的人,绝对猜不出来,但是像辽东巡抚这样知道事情多的,便一下猜出来了。
他立刻仔细打量了一下马车里面那个男人,应该就是他,冒死收集倭国出兵的消息,然后再想尽办法把消息传回国内。
这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许仪后!
郝杰想起许仪后所做的事情,不由得很是佩服。看到许仪后向他这边看过来,他便立刻抱拳作揖致礼!
这样的义士,华夏几千年来也是少有,值得他一礼。
许仪后看到,没想到一个大红绯袍的官员竟然都向他致礼,他不敢怠慢,连忙放下小儿子,立刻回礼。
与此同时,他心中非常感慨,也有些骄傲和欣喜。
他知道,朝廷高级官员都向他行礼,肯定是知道了他的事情。虽然他在做那些事情之前,压根就没想着回报,但是看到朝廷高级官员能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而主动给他行礼,他心中也还是很欣慰的。
郝杰边上的人,有猜出是许仪后的,也有没猜出来的,看到巡抚大人竟然向那个平民百姓行礼,很多人就立刻反应过来了,也都跟着行礼。
猜出来的人,看到没有猜出来的人在发懵,便低声提醒道:“是许仪后。”
听这个名字,没猜出来的人便也知道了。
之前朱均旺的时候,朝廷就大肆宣传了。随着万历皇帝领着御林军经过辽东,那有关朱均旺和他的师傅许仪后的事情自然也就传开了。
而这些当然是万历皇帝故意让人这么做的,要不然千金马骨,他也不会做的那么热心。
他就是想要他的子民中,能有更多的人都向朱俊旺和许仪后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忠君报国。
于是,在听到“许仪后”这个名字之后的人,便也一个个都向许仪后行礼,或者作揖,或者抱拳,表达他们的敬佩之情。
当然也不可否认,这其中有的人,是看到中丞大人都行礼,那他们自然也要行礼。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真心诚意的致以他们的敬意。
之所以如此,道理也很简单。
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但是不妨碍他们向能做到这些事情的人,致以敬佩之心。也是如此,华夏历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才会一直流传下来,为后世人所传颂。
等到许仪后过去之后,凯旋之师走完了,三三两两散去的人群中,特别是那些其他部族的辽民,才有机会打听那一车子平民百姓,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许仪后的事情,便又流传得更广了。
有敬佩许仪后的,也有看到皇帝对许仪后一家的待遇,而后非常羡慕的。
总之,不管怎么样,随着这些百姓,各族辽民回归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把有关许仪后的事情,都带了回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再说万历皇帝这边,到达辽阳之后,当天没有召见臣子,而是在休息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的时候才召集臣子。
万历皇帝通过朱海军这边知道,是辽东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造反,才最后取代了大明。因此,他很关心有关努尔哈赤的情况。
哪怕他已经通过对讲机从辽东巡抚那边知道,努尔哈赤已经被剿灭,但他第一个传的臣子,也还是李如松,就想知道具体的情况。
努尔哈赤的首级自然是要献上的,不过万历皇帝并不认识,而且这首级已经经过一个多月,哪怕有防腐措施,那也很难看。
所以,他只是看一眼就不再看了,转而问李如松有关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
李如松听到皇帝的要求,却有点误会了,以为皇帝是暗示他李家和努尔哈赤的关系,所以要问个明白。
于是,李如松为了表明他并没有放水,便把这次围剿努尔哈赤的情况,详细的给万历皇帝禀告了一番。
万历皇帝是带着另外一个历史的认知,在听李如松说的。因此,他听到李如松在说围剿过程的时候,心中就不由得暗暗吃惊。
他没想到,在这穷山恶水之间,竟然还真出了这么一个厉害人物。
要不是他为了预防万一,给李如松赐下了恩师所给的法宝。那李如松未必能剿灭努尔哈赤,甚至说不好还会给努尔哈赤阴一把,都有可能!
那努尔哈赤的手下,也确实不乏猛将。真的是多亏遇到了恩师,要不然自己就绝对不会在意辽东这边的事情。
等到李如松讲完之后,万历皇帝便开口说道:“卿一路追剿建州女真,确实是辛苦了。升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为镇倭本州岛总兵官,去倭国本州岛休整,顺带看着剩下的倭人。”
麻贵所部并没有多少人,要负责整个倭国的占领,兵力上还是太少了一些。因此,万历皇帝早就打算好了,李如松剿灭了努尔哈赤所部之后,就把他们李家的兵都调到倭国那边去。
李家在辽东的时间太长,也是时候要挪挪窝了!
不过去占领国驻军的话,不管怎么说,都算是美差来的。
李如松听到皇帝封赏他,而且还给安排了美差,心中便终于松了口气,连忙领旨谢恩。
随后,等他平身之后,就听万历皇帝又对他说道:“卿到倭国之后,要注意寻访倭人中的水兵,了解倭国沿海的水文情况。朕恩师说了,那里有一条暖流,可以直达大洋的彼岸。卿要核实一下,以后,朕还会对大洋彼岸用兵。”
李如松听到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他真没想到,皇帝竟然还想对大洋彼岸用兵,那边有什么?
不过万历皇帝并没有对他细说大洋彼岸的情况,就让他退下了。
这让李如松决定,回头到了倭国之后,就详细了解一下。
如果大洋彼岸没什么的话,皇帝肯定不会出兵,一定是有什么,才值得皇帝出兵。
万历皇帝这边,随后才召见了辽东巡抚郝杰。
在郝杰平身之后,万历皇帝先是了解了辽东这边的情况,然后才对郝杰说道:“对于关外蒙古草原部族,朕也要收拾了他们,因此,朕会将萧如薰所部御林军留在辽东。卿要摸清情况,然后便可让萧如薰出击,荡平东部蒙古草原。”
郝杰听了之后,稍微有些犹豫,然后便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草原部族居无定所,怕是不好打吧?”
打草原部族,洪武位面和永乐位面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因此,万历皇帝听了,便对他说道:“太祖皇帝有指点,卿就不用操心了,萧如薰知道怎么做。”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朕给卿一年时间,必须荡平东部蒙古部族,辽东境内也必须扫平一切不服。一年之后,朕要修建铁路到辽东来。”
如果有敌对势力的话,修铁路就麻烦了,光是拆铁轨就能搞死火车。因此,万历皇帝才会对郝杰有如此要求。
于是,他便好奇地问万历皇帝道:“陛下,何为铁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