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年,郑芬突然在qq上给董青柠留言,说照片找到了。董青柠没想到郑芬这么执着地记着这件事,心里涌起一阵感激。随后郑芬便发了一张黑白色的照片过来,郑芬翻拍的照片十分清晰细腻。董青柠看了看这张照片,正中央确实是身着戎装的年轻李征,意气风发的对着镜头微笑。身旁站着一个满是胡须的中年男人,穿着和李征完全不一样,有些皱旧,但精神状体十分饱满。身后的所有军人全部没有武器,甚至没有肩章臂章,他们深情严肃,站得笔直。就在照片的右边,一个同样身着戎装,却荷枪实弹的年轻军官带着笑意而平静地看着镜头,董青柠的手一阵颤抖,她暗想,这人和冷狗好像。她用鼠标将那人的面孔放大,很可惜越放大越模糊,只好又缩放回原来的大小。此人深眉眼,高鼻梁,长长的脸,那深深的人中和尖下巴,都和冷狗一般无二。董青柠深呼吸一口气,脑袋逐渐清晰,但反复的看这个人的身形,觉得按照比例,他看上去不算很高大,应该没有冷狗那么高。一想到自己居然去找此人和冷狗的区别,不禁笑着在心里嘲笑自己,居然也像郑芬一样疑神疑鬼。
你给我个地址,我把照片寄给你——郑芬
这是你太爷爷的,没关系吗?——董青柠
可照片是你外公,肖像权所有者啊!——郑芬
我在澳洲,我给你国内的地址吧——董青柠
好——郑芬
2015年,董青柠毕业了,她有了男朋友,是她在上海念本科时的学长,大自己两岁,也曾在澳洲留学并找到了一份白领的工作,两人澳洲同居了一年,董青柠打算毕业回家结婚,然后再看事业的发展。学长成熟而温柔又细腻体贴,对董青柠百般呵护。两人唯一的嫌隙,是关于回国与否的争执。起初,董青柠并没有那么想回去,毕竟她回去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家。但随着年龄大了起来,她却越发地想家。这就很矛盾了,既然说你在国内都没有个正常的家,你想的什么呢?学长不顾风度地质问她,国内有什么可留恋的?于是她动摇了,她觉得自己或许是一时的情绪化。此后每当董青柠提回国,学长的抵制便增加一分,开始的抵制逐渐演变成了愤怒,添了愤怒就失了分寸。董青柠只好绝口不提回国,学长则多了猜忌,细腻敏感的人最不可以有猜忌,董青柠不提,学长开始问,于是董青柠的沉默也变成学长愤怒的理由。学长的慌乱,是害怕失去的表现,得到了董青柠的全部包容。但思乡就像火苗,小的火苗,被风一吹就灭了,大的火苗则越吹越旺。
董青柠一直说,最终让她下决心回去的,是外公破天荒的一通电话。虽然学长不这么认为,但可惜已经没有人在乎学长了。
电话其实是阿香打的,董青柠接到电话的一瞬间非常的担心,她已经足够成熟,知道这种电话一般凶多吉少。好在外公并无大碍,他应该是有些孤单,就想到了外甥女。但阿香的意思是外公不是因为孤单而想外甥女的陪伴,是由于孤单而担心董青柠。电话那头慢条斯理的声音传来,外公文绉绉的腔调似乎与这个时代隔了百年。外公说,你已成年,打算留在他乡?年轻的时候,云游四海是好,最终也要倦鸟归途,叶落归根。我已过一生,也想回隘城看看,也想回重庆,也想回豫章。青柠你一定要好好想想,千万别走过半生,错过青春,才回头想,若是早早回了家乡,也不至于想得这么苦。最后又说,这里还有你的一封书信,应该是你的,你要是回来,就拆了看看。
董青柠想起郑芬的照片,突然说,外公别拆,我自己回来拆。她放下电话则对学长说——我要回去了,我想家。
为什么?
我……我有一封信,一封很重要的信,在我外公那。
那让外公给你寄过来。学长近乎哀求地看着董青柠,犹如垂死的猎物,祈求猛兽的怜悯。
董青柠举起手掌,表达自己的坚持。
董青柠回到上海,仍然住在xh区外公的房子里,她马上便找到了工作,体面而充实。她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挤地铁,晚上很晚才下班,有时甚至会错过末班地铁。中午有时候吃一点简单的小吃,有时候买一个三明治。这种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居然让她觉得快乐。过了半年,一次在地铁站里看见一部电影的宣传画,画上站着几个年轻的军官,似曾相识,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忘了照片的事!
照片被加了塑料膜,而且是那种硬质的,信封里还有郑芬手写的一张便签纸,上面是照片拍摄者的名字以及年份。虽然之前已经看过照片,但实际拿在手上与电脑上浏览的感觉完全不同,虽然是一张近七十年的照片,却丝毫没有褪色,那黑白分明的人物轮廓,灰城墙与白天空的强烈对比,让这张照片充满了深邃的艺术感。董青柠再一次将目光落在边上那名荷枪实弹的年轻军官,他的五官和冷狗何其相似,那一抹笑,流露出玩世不恭而又有些苦涩。从时间上,可以判断那正是解放战争末期,李征依然穿着国民党的服装。
董青柠在挣扎,要不要把照片给外公看看?父亲曾叮嘱说他最回避那一段过去。董青柠看着那个陌生而熟悉的脸,又有些不甘心,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走向李征的卧室。阿香已经走了,李征穿着睡衣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厚厚的老花镜后皱纹堆垒。
“外公。”
李征将手举起,示意她进去。他取下老花镜,对着外甥女笑了笑。他的书房里有一张大书桌,暗红色,和他一样上了年纪。他的身后有一个大大的木质红木书架,嵌在墙里,看上去成了一堵书墙。他的书码放的十分整齐,但都有些旧了。书房里混着书本和木质家具的气味,整个房间古朴而沉寂。
你给我个地址,我把照片寄给你——郑芬
这是你太爷爷的,没关系吗?——董青柠
可照片是你外公,肖像权所有者啊!——郑芬
我在澳洲,我给你国内的地址吧——董青柠
好——郑芬
2015年,董青柠毕业了,她有了男朋友,是她在上海念本科时的学长,大自己两岁,也曾在澳洲留学并找到了一份白领的工作,两人澳洲同居了一年,董青柠打算毕业回家结婚,然后再看事业的发展。学长成熟而温柔又细腻体贴,对董青柠百般呵护。两人唯一的嫌隙,是关于回国与否的争执。起初,董青柠并没有那么想回去,毕竟她回去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家。但随着年龄大了起来,她却越发地想家。这就很矛盾了,既然说你在国内都没有个正常的家,你想的什么呢?学长不顾风度地质问她,国内有什么可留恋的?于是她动摇了,她觉得自己或许是一时的情绪化。此后每当董青柠提回国,学长的抵制便增加一分,开始的抵制逐渐演变成了愤怒,添了愤怒就失了分寸。董青柠只好绝口不提回国,学长则多了猜忌,细腻敏感的人最不可以有猜忌,董青柠不提,学长开始问,于是董青柠的沉默也变成学长愤怒的理由。学长的慌乱,是害怕失去的表现,得到了董青柠的全部包容。但思乡就像火苗,小的火苗,被风一吹就灭了,大的火苗则越吹越旺。
董青柠一直说,最终让她下决心回去的,是外公破天荒的一通电话。虽然学长不这么认为,但可惜已经没有人在乎学长了。
电话其实是阿香打的,董青柠接到电话的一瞬间非常的担心,她已经足够成熟,知道这种电话一般凶多吉少。好在外公并无大碍,他应该是有些孤单,就想到了外甥女。但阿香的意思是外公不是因为孤单而想外甥女的陪伴,是由于孤单而担心董青柠。电话那头慢条斯理的声音传来,外公文绉绉的腔调似乎与这个时代隔了百年。外公说,你已成年,打算留在他乡?年轻的时候,云游四海是好,最终也要倦鸟归途,叶落归根。我已过一生,也想回隘城看看,也想回重庆,也想回豫章。青柠你一定要好好想想,千万别走过半生,错过青春,才回头想,若是早早回了家乡,也不至于想得这么苦。最后又说,这里还有你的一封书信,应该是你的,你要是回来,就拆了看看。
董青柠想起郑芬的照片,突然说,外公别拆,我自己回来拆。她放下电话则对学长说——我要回去了,我想家。
为什么?
我……我有一封信,一封很重要的信,在我外公那。
那让外公给你寄过来。学长近乎哀求地看着董青柠,犹如垂死的猎物,祈求猛兽的怜悯。
董青柠举起手掌,表达自己的坚持。
董青柠回到上海,仍然住在xh区外公的房子里,她马上便找到了工作,体面而充实。她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挤地铁,晚上很晚才下班,有时甚至会错过末班地铁。中午有时候吃一点简单的小吃,有时候买一个三明治。这种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居然让她觉得快乐。过了半年,一次在地铁站里看见一部电影的宣传画,画上站着几个年轻的军官,似曾相识,她才猛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忘了照片的事!
照片被加了塑料膜,而且是那种硬质的,信封里还有郑芬手写的一张便签纸,上面是照片拍摄者的名字以及年份。虽然之前已经看过照片,但实际拿在手上与电脑上浏览的感觉完全不同,虽然是一张近七十年的照片,却丝毫没有褪色,那黑白分明的人物轮廓,灰城墙与白天空的强烈对比,让这张照片充满了深邃的艺术感。董青柠再一次将目光落在边上那名荷枪实弹的年轻军官,他的五官和冷狗何其相似,那一抹笑,流露出玩世不恭而又有些苦涩。从时间上,可以判断那正是解放战争末期,李征依然穿着国民党的服装。
董青柠在挣扎,要不要把照片给外公看看?父亲曾叮嘱说他最回避那一段过去。董青柠看着那个陌生而熟悉的脸,又有些不甘心,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她走向李征的卧室。阿香已经走了,李征穿着睡衣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书,厚厚的老花镜后皱纹堆垒。
“外公。”
李征将手举起,示意她进去。他取下老花镜,对着外甥女笑了笑。他的书房里有一张大书桌,暗红色,和他一样上了年纪。他的身后有一个大大的木质红木书架,嵌在墙里,看上去成了一堵书墙。他的书码放的十分整齐,但都有些旧了。书房里混着书本和木质家具的气味,整个房间古朴而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