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啊我的周瑜。”王羽心中赞叹道,除了武力一般外,其他属性简直就是吊炸天,尤其是统帅和智力,都达到了白银级别。
在两千年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想到华夏古代的乱世,在人们的脑海中,第一想到的便是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战火纷争不断,后来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
而一提到吴国的周瑜,在老一辈的眼中,他便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毕竟罗贯中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过人谋略,几乎把周瑜塑造成了一个反面人物。
其实在正史中,周瑜是一个羽扇纶巾,风流倜傥之人,周瑜从小就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才华横溢,不仅如此,周瑜还是一个十足的大帅哥。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瑜仪容秀丽,资质风流,性情开朗,气度宽宏。”
可见,演义害死人。
毕竟,在《三国志》中还有提到,周瑜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官,也凭借此战扬名千年,可以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如果放到现在,周瑜完全就是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真不知道这样的一位成功人物,有什么好嫉妒诸葛亮的。
难道嫉妒他有一个颠沛流离的主公,嫉妒他有一个丑老婆,还是嫉妒他没有一块容身之地!
对于周瑜此人,就连后世的文人才子也对其赞不绝口,高中生最为熟悉一首诗,就有特意夸赞周瑜的。
这就是,苏轼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果说赤壁之战,让周瑜真正名扬天下,那么在此之前,他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勋。
如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更是在三年后,随孙策平定江东,创下江东基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周瑜并不是像演义描写那样,是孙策的托孤大臣,相反的,周瑜和孙策更像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这一点,从《三国志》里面的原话可以看出。
“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所以单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孙家对周瑜,是有一定的忌惮和防备的。
而在孙策去世后,周瑜的做法也颇有意思。
《三国志》中也有记载:“五年,策薨,权统事。
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孙策去世后,周瑜就直接带着兵马,前去奔丧,然后就将自己的军队留在东吴,和张昭一起做事情。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应该都比较了解,古代君主去世后,镇守一方的将领,在没有接到确切的命令之前,是不能私自回来吊唁的,就算是回来吊唁,也不能带着自己军队,否则就是在逼宫。
总之周瑜这种有威望,有军队的“前朝大臣”,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让君主忌惮的。
再加上,孙权继位的时候才十九岁,年纪小,根基不稳,就算是周瑜有谋反之心,孙权当时也拿周瑜没有办法。
所以这时,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值得一提的是,孙策死后第二年,曹操责权送质,而这个质子就是孙策唯一的儿子,周瑜这才坐不住,当即谏阻纳质。
周瑜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可以说,这时候的周瑜,为了保住孙策的儿子,只能选择辅佐孙权,并提出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可见,周瑜不仅只是会领兵打仗,他的谋略更是不简单,白银级别的智力一点都不虚高。
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二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跟诸葛亮可没有一点关系。
可以说,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
只可惜,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并不是被孔明气死的,而他的死,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
后世之人评价说,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以及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这样的人物,不应该被演义摸黑,虽然被演义摸黑的人,不差他一个。
【叮咚,周异目前五维属性已经达到巅峰,统帅65,武力58,智力82,政治93,魅力95;】
周异这五维属性,比原著显出来的还要更强大一些,即便是做一州刺史,也是绰绰有余了。
…………
就在王羽打量周瑜之时,周瑜何尝不在打量他,在看见了王羽的盛世容颜后,顿时呼吸一窒,身子也是一晃,自认帅气逼人的他,这是第一次受到打击,差点从台阶上摔下去!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而周瑜则是在风中凌乱着,眼中有着一段时间的呆滞,不过,周瑜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
随着王羽名声的传播,尤其是他弄出来的白糖、香皂,更是让无数俊男靓女佩服不已,加上洪帮的有力传播,这短短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王羽的魅力属性,已经达到了98点。
再加上,造化圣心决在无形之中,对王羽身体的改造,使他的气质沉淀更是翻上一个台阶。
(本章完)
在两千年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想到华夏古代的乱世,在人们的脑海中,第一想到的便是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战火纷争不断,后来魏国,蜀国,吴国,三国鼎立。
而一提到吴国的周瑜,在老一辈的眼中,他便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毕竟罗贯中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为了衬托出诸葛亮的过人谋略,几乎把周瑜塑造成了一个反面人物。
其实在正史中,周瑜是一个羽扇纶巾,风流倜傥之人,周瑜从小就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才华横溢,不仅如此,周瑜还是一个十足的大帅哥。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就有关于他的记载:“瑜仪容秀丽,资质风流,性情开朗,气度宽宏。”
可见,演义害死人。
毕竟,在《三国志》中还有提到,周瑜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官,也凭借此战扬名千年,可以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如果放到现在,周瑜完全就是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真不知道这样的一位成功人物,有什么好嫉妒诸葛亮的。
难道嫉妒他有一个颠沛流离的主公,嫉妒他有一个丑老婆,还是嫉妒他没有一块容身之地!
对于周瑜此人,就连后世的文人才子也对其赞不绝口,高中生最为熟悉一首诗,就有特意夸赞周瑜的。
这就是,苏轼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如果说赤壁之战,让周瑜真正名扬天下,那么在此之前,他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勋。
如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更是在三年后,随孙策平定江东,创下江东基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周瑜并不是像演义描写那样,是孙策的托孤大臣,相反的,周瑜和孙策更像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这一点,从《三国志》里面的原话可以看出。
“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所以单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孙家对周瑜,是有一定的忌惮和防备的。
而在孙策去世后,周瑜的做法也颇有意思。
《三国志》中也有记载:“五年,策薨,权统事。
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孙策去世后,周瑜就直接带着兵马,前去奔丧,然后就将自己的军队留在东吴,和张昭一起做事情。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应该都比较了解,古代君主去世后,镇守一方的将领,在没有接到确切的命令之前,是不能私自回来吊唁的,就算是回来吊唁,也不能带着自己军队,否则就是在逼宫。
总之周瑜这种有威望,有军队的“前朝大臣”,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让君主忌惮的。
再加上,孙权继位的时候才十九岁,年纪小,根基不稳,就算是周瑜有谋反之心,孙权当时也拿周瑜没有办法。
所以这时,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值得一提的是,孙策死后第二年,曹操责权送质,而这个质子就是孙策唯一的儿子,周瑜这才坐不住,当即谏阻纳质。
周瑜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可以说,这时候的周瑜,为了保住孙策的儿子,只能选择辅佐孙权,并提出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可见,周瑜不仅只是会领兵打仗,他的谋略更是不简单,白银级别的智力一点都不虚高。
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二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跟诸葛亮可没有一点关系。
可以说,周瑜主导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
只可惜,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并不是被孔明气死的,而他的死,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
后世之人评价说,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以及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这样的人物,不应该被演义摸黑,虽然被演义摸黑的人,不差他一个。
【叮咚,周异目前五维属性已经达到巅峰,统帅65,武力58,智力82,政治93,魅力95;】
周异这五维属性,比原著显出来的还要更强大一些,即便是做一州刺史,也是绰绰有余了。
…………
就在王羽打量周瑜之时,周瑜何尝不在打量他,在看见了王羽的盛世容颜后,顿时呼吸一窒,身子也是一晃,自认帅气逼人的他,这是第一次受到打击,差点从台阶上摔下去!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而周瑜则是在风中凌乱着,眼中有着一段时间的呆滞,不过,周瑜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
随着王羽名声的传播,尤其是他弄出来的白糖、香皂,更是让无数俊男靓女佩服不已,加上洪帮的有力传播,这短短的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王羽的魅力属性,已经达到了98点。
再加上,造化圣心决在无形之中,对王羽身体的改造,使他的气质沉淀更是翻上一个台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