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再次来到宝鸡县,县城前几天已经变得很空荡。
随着大军入驻,县城又恢复一些人气。
苏河看到宝鸡县令吴朗辩,正带着最后一批居民,准备离开。
他派人把吴郎辩叫过来。
“吴朗辩吴知县,现在宝鸡县的百姓,都已经安排到大散关后方吗?”
“苏统领,我现在已经改名字,现在叫吴诚。”
吴诚先开口强调道。
汉中府家在外地,降贼的大明官员,现在都已经改换名字。
这时候画像根本不准确,名字一换,大明朝就不知道他原来是谁。
他们在大明朝治下的家人,也不会因为他们投降,受到大明朝廷的惩罚。
吴诚已经派亲信,去他老家把父母妻儿接过来。
“苏统领,渭河南面的百姓,受我们的影响很深。
他们已经接受我们分的土地。
乡里都已经建立乡公所、巡检所等机构。
他们还选举出村长,村里也完全消灭士绅。
县里动员他们去大散关和秦岭深处避难。
这些百姓都积极响应,收拾家中的物件,跟着乡长到各个地方。
百姓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县里本来就有些存粮。
汉中府又运来许多粮食、酸菜和咸菜。
百姓里大部分男性青壮,都接受雇佣。
运送物资、进大散关工厂工作、进秦岭伐木采矿。
他们以这三种工作为主,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渭河北面的乡村,我们影响力不够。
虽然消灭村中的士绅,但凤翔府官军不时捎扰。
那里没有建立完善的基层组织。
他们乡土情结很重,又不太信任我们,没有听从我们的安排。”
苏河听到吴诚介绍县里情况,对于不信任他们的百姓,他也没有好方法应对。
吴诚这个人办事的能力,还是比较可靠。
苏河让吴诚尽量照顾,有困难的百姓。
可以分流一些百姓,去汉中府定居。
汉中府略阳县和西乡县,那里山区多耕地少,人口一直很少。
即将获得红薯,这个能在山地种植的作物。
这两个县,也能多养一些人口。
……
苏河和李凤鸣、苏熊一起视察渭河防线。
走到这第一眼,就能看见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巨大炮台。
渭河防线是由五个主炮台,若**台还有混凝土碉堡组成。
水泥研制出,第一时间,苏河就运输一部分水泥,用于建造渭河防线和宝鸡县水泥路。
那时宝鸡县寒潮已经过去,气温还在零度以上,混凝土能正常凝固。
渭河防线主要架构刚修完,气温就急剧降低,已经不能再修建混凝土建筑。
渭河防线长八百米,每隔二百米,就有一个安装重炮的主炮台。
每隔五十米,就有安装110中型火炮的炮台。
在小炮台之间,还修建混凝土碉堡,驻守士兵,负责防守炮台。
主炮台和炮台使用的大部分炮,是从汉中府运输的110中型火炮。
主炮台装有十门150重炮,它是大散关生产的青铜重炮。
渭河防线指挥官苏虎和渭河炮台指挥官牛思远。
他们两人跟在身后,不断介绍渭河防线的情况。
渭河防线主要有大炮和火枪兵防守。
它离宝鸡县非常近,后勤运输完全没问题。
炮兵在炮台操作大炮,主要以铁球和霰弹,远程攻击敌人。
火枪兵藏身在炮台边上的碉堡。
燧发枪的射程,正好覆盖整个渭河河道。
士兵躲在碉堡里面,完全不害怕大明的火器和弓弩。
苏河走进炮台,这是渭河防线五个主炮台之一。
这里面驻守一个炮兵排的炮兵。
炮台里面有两门青铜重炮,十门110中型火炮。
炮台里面只有炮管伸出去的炮口还有观察口,其他地方都被封死。
牛思远介绍道:“苏统领,我们的大炮方向固定,只能略微上下调整角度,主要攻击渭河对面的敌人。
青铜重炮主要用铁球炮弹,攻击远方的敌人。
110中型火炮主要通过霰弹,攻击河边的大范围敌人。”
苏虎自信满满的说道:“苏统领,我们的渭河防线,大明官军绝对攻不破。”
苏河视察完渭河防线,召开军事会议。
他定下的策略就是前期阵地战为主。
他们兵力没有大明官军多,汉中府人口也不足。
三万多兵力,已经是汉中府养兵的极限。
再抽掉青壮,就会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
那时所有人都只能饿肚子。
兵力没官兵多,拼消耗根本拼不起。
苏河让苏虎尽量通过渭河防线,大量消耗大明官军。
苏虎听到这个要求,他皱着眉头,道:“苏统领,我能守住渭河防线。
但官军完全可以从渭河防线其他地方绕过去。”
苏熊沉思片刻,道:“大明官军兵力比我们多,他们完全可以派一部分兵力。
围困住这里,派精锐从其他地方越过渭河。”
苏河语气平静的说道:“听说大明崇祯皇帝,下旨要活捉我,押到京城凌迟。
为他叔叔瑞王朱常浩报仇。
我亲自去渭河防线驻守,并放出消息。
这里必然会是大明官军,重点进攻的地方。”
苏熊和李凤鸣都在劝苏河不要冲动。
苏河笑着说道:“我相信你们的实力。
你们也要相信混凝土建筑的坚固程度。
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现在长处是枪炮犀利。
尽量通过阵地战,消灭大明官兵。”
苏河态度坚决,作为一个诱饵,在渭河防线吸引敌人。
李凤鸣查看着地形图,尽量保证渭河防线的安全。
“把渭河防线周围铺满地雷,兵工厂新生产的地雷,布置非常简便。
哪怕大部分官兵,没有被渭河防线吸引。
官兵通过地雷阵,伤亡也一定很大。
士气会非常低,到时候在进行决战。
打不过,我们还可以退守大散关。
苏虎旅长只要守住渭河防线,官军就不能派全部兵力攻击我们,防止后勤被我们切断。”
苏河听到地雷,他想起第一次战胜官兵,就是通过地雷。
立刻安排士兵,在渭河两侧,埋下大量的地雷。
几千名士兵铺设地雷,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在渭河两岸,布下一万多颗地雷。
这个数量,就是这段时间,兵工厂生产的全部地雷。
苏河带着苏虎和牛思远,视察地雷阵。
苏虎指着远处的地雷阵,信心十足的说道:“兵工厂生产的这批压发地雷,威力十分强劲。
最大的好处是里面的拉发引信,只要脚踩下去,就会引爆地雷。
不用安排士兵,点燃地雷的火绳。
四周安排上地雷阵,我们还守着炮台。
无论他们从哪里渡河,都要受到极大的损失。”
……
大明官兵已经集结完,大军正在缓慢行进。
开战之前的浓重气氛,已经弥漫整个渭河防线。
苏河看到士兵们脸上都有些紧张。
他立刻召开基层军官动员大会。
“只要打好这一仗,你们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你们看其他部队打下汉中,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劳。
他们有人升官,把家人都接去汉中城享福,你们羡不羡慕。
不要怂,只要打好这一仗,该有的赏赐一样不会少。
你们要回去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杀敌,就能获得一切。
临阵逃跑,不只是自己受罚,还要连累家人。”
苏河还吩咐获得勋章的老兵,亲自给新兵们讲解,他们获得胜利的待遇。
让他们对建功立业,获得美好生活的渴望,压过心中的恐惧。
随着大军入驻,县城又恢复一些人气。
苏河看到宝鸡县令吴朗辩,正带着最后一批居民,准备离开。
他派人把吴郎辩叫过来。
“吴朗辩吴知县,现在宝鸡县的百姓,都已经安排到大散关后方吗?”
“苏统领,我现在已经改名字,现在叫吴诚。”
吴诚先开口强调道。
汉中府家在外地,降贼的大明官员,现在都已经改换名字。
这时候画像根本不准确,名字一换,大明朝就不知道他原来是谁。
他们在大明朝治下的家人,也不会因为他们投降,受到大明朝廷的惩罚。
吴诚已经派亲信,去他老家把父母妻儿接过来。
“苏统领,渭河南面的百姓,受我们的影响很深。
他们已经接受我们分的土地。
乡里都已经建立乡公所、巡检所等机构。
他们还选举出村长,村里也完全消灭士绅。
县里动员他们去大散关和秦岭深处避难。
这些百姓都积极响应,收拾家中的物件,跟着乡长到各个地方。
百姓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县里本来就有些存粮。
汉中府又运来许多粮食、酸菜和咸菜。
百姓里大部分男性青壮,都接受雇佣。
运送物资、进大散关工厂工作、进秦岭伐木采矿。
他们以这三种工作为主,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渭河北面的乡村,我们影响力不够。
虽然消灭村中的士绅,但凤翔府官军不时捎扰。
那里没有建立完善的基层组织。
他们乡土情结很重,又不太信任我们,没有听从我们的安排。”
苏河听到吴诚介绍县里情况,对于不信任他们的百姓,他也没有好方法应对。
吴诚这个人办事的能力,还是比较可靠。
苏河让吴诚尽量照顾,有困难的百姓。
可以分流一些百姓,去汉中府定居。
汉中府略阳县和西乡县,那里山区多耕地少,人口一直很少。
即将获得红薯,这个能在山地种植的作物。
这两个县,也能多养一些人口。
……
苏河和李凤鸣、苏熊一起视察渭河防线。
走到这第一眼,就能看见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巨大炮台。
渭河防线是由五个主炮台,若**台还有混凝土碉堡组成。
水泥研制出,第一时间,苏河就运输一部分水泥,用于建造渭河防线和宝鸡县水泥路。
那时宝鸡县寒潮已经过去,气温还在零度以上,混凝土能正常凝固。
渭河防线主要架构刚修完,气温就急剧降低,已经不能再修建混凝土建筑。
渭河防线长八百米,每隔二百米,就有一个安装重炮的主炮台。
每隔五十米,就有安装110中型火炮的炮台。
在小炮台之间,还修建混凝土碉堡,驻守士兵,负责防守炮台。
主炮台和炮台使用的大部分炮,是从汉中府运输的110中型火炮。
主炮台装有十门150重炮,它是大散关生产的青铜重炮。
渭河防线指挥官苏虎和渭河炮台指挥官牛思远。
他们两人跟在身后,不断介绍渭河防线的情况。
渭河防线主要有大炮和火枪兵防守。
它离宝鸡县非常近,后勤运输完全没问题。
炮兵在炮台操作大炮,主要以铁球和霰弹,远程攻击敌人。
火枪兵藏身在炮台边上的碉堡。
燧发枪的射程,正好覆盖整个渭河河道。
士兵躲在碉堡里面,完全不害怕大明的火器和弓弩。
苏河走进炮台,这是渭河防线五个主炮台之一。
这里面驻守一个炮兵排的炮兵。
炮台里面有两门青铜重炮,十门110中型火炮。
炮台里面只有炮管伸出去的炮口还有观察口,其他地方都被封死。
牛思远介绍道:“苏统领,我们的大炮方向固定,只能略微上下调整角度,主要攻击渭河对面的敌人。
青铜重炮主要用铁球炮弹,攻击远方的敌人。
110中型火炮主要通过霰弹,攻击河边的大范围敌人。”
苏虎自信满满的说道:“苏统领,我们的渭河防线,大明官军绝对攻不破。”
苏河视察完渭河防线,召开军事会议。
他定下的策略就是前期阵地战为主。
他们兵力没有大明官军多,汉中府人口也不足。
三万多兵力,已经是汉中府养兵的极限。
再抽掉青壮,就会耽误正常的农业生产。
那时所有人都只能饿肚子。
兵力没官兵多,拼消耗根本拼不起。
苏河让苏虎尽量通过渭河防线,大量消耗大明官军。
苏虎听到这个要求,他皱着眉头,道:“苏统领,我能守住渭河防线。
但官军完全可以从渭河防线其他地方绕过去。”
苏熊沉思片刻,道:“大明官军兵力比我们多,他们完全可以派一部分兵力。
围困住这里,派精锐从其他地方越过渭河。”
苏河语气平静的说道:“听说大明崇祯皇帝,下旨要活捉我,押到京城凌迟。
为他叔叔瑞王朱常浩报仇。
我亲自去渭河防线驻守,并放出消息。
这里必然会是大明官军,重点进攻的地方。”
苏熊和李凤鸣都在劝苏河不要冲动。
苏河笑着说道:“我相信你们的实力。
你们也要相信混凝土建筑的坚固程度。
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现在长处是枪炮犀利。
尽量通过阵地战,消灭大明官兵。”
苏河态度坚决,作为一个诱饵,在渭河防线吸引敌人。
李凤鸣查看着地形图,尽量保证渭河防线的安全。
“把渭河防线周围铺满地雷,兵工厂新生产的地雷,布置非常简便。
哪怕大部分官兵,没有被渭河防线吸引。
官兵通过地雷阵,伤亡也一定很大。
士气会非常低,到时候在进行决战。
打不过,我们还可以退守大散关。
苏虎旅长只要守住渭河防线,官军就不能派全部兵力攻击我们,防止后勤被我们切断。”
苏河听到地雷,他想起第一次战胜官兵,就是通过地雷。
立刻安排士兵,在渭河两侧,埋下大量的地雷。
几千名士兵铺设地雷,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在渭河两岸,布下一万多颗地雷。
这个数量,就是这段时间,兵工厂生产的全部地雷。
苏河带着苏虎和牛思远,视察地雷阵。
苏虎指着远处的地雷阵,信心十足的说道:“兵工厂生产的这批压发地雷,威力十分强劲。
最大的好处是里面的拉发引信,只要脚踩下去,就会引爆地雷。
不用安排士兵,点燃地雷的火绳。
四周安排上地雷阵,我们还守着炮台。
无论他们从哪里渡河,都要受到极大的损失。”
……
大明官兵已经集结完,大军正在缓慢行进。
开战之前的浓重气氛,已经弥漫整个渭河防线。
苏河看到士兵们脸上都有些紧张。
他立刻召开基层军官动员大会。
“只要打好这一仗,你们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你们看其他部队打下汉中,立下了非常多的功劳。
他们有人升官,把家人都接去汉中城享福,你们羡不羡慕。
不要怂,只要打好这一仗,该有的赏赐一样不会少。
你们要回去做好士兵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杀敌,就能获得一切。
临阵逃跑,不只是自己受罚,还要连累家人。”
苏河还吩咐获得勋章的老兵,亲自给新兵们讲解,他们获得胜利的待遇。
让他们对建功立业,获得美好生活的渴望,压过心中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