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收复淄州
七月底。
西北前线传来了好消息,淄州已收复。
姜柚第一时间得到了战报,早朝之上,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热议。继而,全城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所有人精神振奋,提起苏衍的时候,大家全都是赞不绝口。
浮笙也是颇为激动:“小姐,你是不知道,听说整个朝堂都动荡了,觉得不可思议!这才刚刚二十多天啊,除去赶路的时间,苏世子大约只用了七天就收复了淄州,这也太厉害了吧!”
姜柚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浮笙继续说道:“你是不知道,现在所有人对苏世子那是赞不绝口!百姓们更是将苏世子说成是盖世英雄,还有人说等战事结束要给苏世子立生祠呢!世子如今可真是不容易,想当年,他在边关待了多长时间,打了多少胜仗,可谁会记得?”
“是啊,现在不一样了,他有兵权了,所有人就会觉得,原来他这么厉害。”姜柚笑言,可心里却是替苏衍委屈。
现实永远是现实,真实而残忍。
当年镇北王手握重兵,助皇帝上位,所有人都知道,镇北王府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镇北王却选择将兵权交了出去,那之后,所有人都变成了观望,渐渐地,很多人都不再将镇北王府放在眼里了,他们都觉得,镇北王府的生死那也是被皇帝拿捏得死死的。
包括苏衍,他那么小就去了边关,什么都不求,哪怕立下功劳也从未记过军功,在所有人眼里,那不过就是个闲散的世子。
而等苏衍回到京城的时候,伴随苏衍的却是洗刷不清的恶名。世人皆言,苏世子年幼入边境,杀人如麻,是个凶神恶煞的恶人。也有人说,苏世子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砍人,这还好是没有立功,不然的话那可就无法无天了……
明明,苏衍自军中回到京城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做过任何伤害别人的事。包括他中最相思一事,他也从未想过牺牲旁人来救自己。可他不为自己辩驳,也不会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所有人都是以讹传讹,甚至觉得他从边关回来那是因为混不下去了,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没错,苏衍的名声也在这些传言中越来越差……
苏衍从未在意过这些,他也从来不会为自己辩驳。
初见时,她向他道谢,他说的那样一句:“怎么?难不成你还打算以身相许?”
他的语气里满是嘲讽,他也从未相信谁会真心待他,失望攒够了,万千恶意也攒够了,他从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
姜柚正是因为了解过前世今生,所以才更为苏衍委屈。
凭什么呢?
凭什么所有的恶意都要涌向苏衍呢?
“浮笙,你去安排一下,明日一早我们去城北布施,以苏衍的名义。”姜柚想着,吩咐了一句。
苏衍从来不会在意这些,但她在意,她不能让苏衍受尽冷眼与误会。
他做了多少,为这世间付出多少,总该让人知道的。
“是。”浮笙连声应下,她的眼里也是不由得闪着激动的光。
镇北王府从来是只做不说,可很多时候,被世人误解的滋味可并不好受。
苏衍收复了淄州,可边关之事只怕也没这么快结束。天谕这一次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会轻易退兵,这将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拉锯战。前世她来来回回守了两年,面对天谕的各种无耻操作,那两年里天极损失了多少兵马,哪怕后来苏衍接手也花了两个月时间来跟天谕对阵,这才彻底让天谕投降。
八月初一一早,姜柚早早地带着人到了城北布施。
他们准备了一些粥点、干粮,还有一些防寒御暖的衣服,就在城北进行布施。
浮笙已经提前在城中宣扬了此事,所以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这里排队等着了。大部分是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百姓,还有来自城外的一些流民。
姜柚不仅自己亲自来布施,还从书院带了几个学生来帮忙。这些学生一边忙着分发,一边给苏衍宣传,也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托了苏衍的福。
“小姐,我们来了。”
姜柚正在给学生们分任务的时候,就听见了花燕的声音。
姜柚回头,看见花燕、柳莺以及花吟三人一同走过来,花燕正朝着姜柚挥手,整个人看起来兴致很高。
姜柚的目光却是落在花吟身上,她看见花吟将头发散了下来,还上了很淡的妆容,目光不觉温柔了下来。
花吟走到姜柚身边,微微点头,道:“姜姑娘。”
姜柚笑着说道:“很漂亮。”
花吟愣了下,随后反应过来姜柚说的是她的装扮,她不由得笑了笑,道:“谢谢。”
花燕笑着走过来,说道:“小姐,我们需要做什么?”
“去找浮笙,浮笙会给你们安排。”姜柚给她们指了浮笙的位置,让她们去找浮笙。
花燕连忙拉着柳莺去找浮笙去了。
花吟说道:“我也是来帮忙的,你也给我安排点事情吧,希望能帮到你们。”
“好啊,那你跟我一起。”姜柚带着花吟一起去布施。
两个人站在一起,一边布施,一边聊天。
花吟道:“我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不会再陷在过去了。离他远远的,过好我自己的生活。我也想过了,等过段时间,我就去找我爹娘。真的要谢谢你,多亏有你,不然我早就熬不下去了。”
“你能想通就好了。”姜柚笑着说道,“你也不必急着离开,现在的地方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还有,若是他找你麻烦,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不要自己一个人面对。”
花吟点点头道:“好。”
渐渐地,城北来排队的百姓越来越多。
偶尔也有捣乱的人,但是巡防营一早派了人过来,维持秩序,但凡是闹事的都会立刻被带走。
从早到晚,布施都很顺利,到了太阳落山时,城北的百姓才慢慢散开。
西北前线传来了好消息,淄州已收复。
姜柚第一时间得到了战报,早朝之上,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热议。继而,全城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所有人精神振奋,提起苏衍的时候,大家全都是赞不绝口。
浮笙也是颇为激动:“小姐,你是不知道,听说整个朝堂都动荡了,觉得不可思议!这才刚刚二十多天啊,除去赶路的时间,苏世子大约只用了七天就收复了淄州,这也太厉害了吧!”
姜柚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浮笙继续说道:“你是不知道,现在所有人对苏世子那是赞不绝口!百姓们更是将苏世子说成是盖世英雄,还有人说等战事结束要给苏世子立生祠呢!世子如今可真是不容易,想当年,他在边关待了多长时间,打了多少胜仗,可谁会记得?”
“是啊,现在不一样了,他有兵权了,所有人就会觉得,原来他这么厉害。”姜柚笑言,可心里却是替苏衍委屈。
现实永远是现实,真实而残忍。
当年镇北王手握重兵,助皇帝上位,所有人都知道,镇北王府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镇北王却选择将兵权交了出去,那之后,所有人都变成了观望,渐渐地,很多人都不再将镇北王府放在眼里了,他们都觉得,镇北王府的生死那也是被皇帝拿捏得死死的。
包括苏衍,他那么小就去了边关,什么都不求,哪怕立下功劳也从未记过军功,在所有人眼里,那不过就是个闲散的世子。
而等苏衍回到京城的时候,伴随苏衍的却是洗刷不清的恶名。世人皆言,苏世子年幼入边境,杀人如麻,是个凶神恶煞的恶人。也有人说,苏世子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砍人,这还好是没有立功,不然的话那可就无法无天了……
明明,苏衍自军中回到京城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做过任何伤害别人的事。包括他中最相思一事,他也从未想过牺牲旁人来救自己。可他不为自己辩驳,也不会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所有人都是以讹传讹,甚至觉得他从边关回来那是因为混不下去了,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他们没错,苏衍的名声也在这些传言中越来越差……
苏衍从未在意过这些,他也从来不会为自己辩驳。
初见时,她向他道谢,他说的那样一句:“怎么?难不成你还打算以身相许?”
他的语气里满是嘲讽,他也从未相信谁会真心待他,失望攒够了,万千恶意也攒够了,他从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
姜柚正是因为了解过前世今生,所以才更为苏衍委屈。
凭什么呢?
凭什么所有的恶意都要涌向苏衍呢?
“浮笙,你去安排一下,明日一早我们去城北布施,以苏衍的名义。”姜柚想着,吩咐了一句。
苏衍从来不会在意这些,但她在意,她不能让苏衍受尽冷眼与误会。
他做了多少,为这世间付出多少,总该让人知道的。
“是。”浮笙连声应下,她的眼里也是不由得闪着激动的光。
镇北王府从来是只做不说,可很多时候,被世人误解的滋味可并不好受。
苏衍收复了淄州,可边关之事只怕也没这么快结束。天谕这一次是做了万全的准备,不会轻易退兵,这将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拉锯战。前世她来来回回守了两年,面对天谕的各种无耻操作,那两年里天极损失了多少兵马,哪怕后来苏衍接手也花了两个月时间来跟天谕对阵,这才彻底让天谕投降。
八月初一一早,姜柚早早地带着人到了城北布施。
他们准备了一些粥点、干粮,还有一些防寒御暖的衣服,就在城北进行布施。
浮笙已经提前在城中宣扬了此事,所以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这里排队等着了。大部分是一些有实际困难的百姓,还有来自城外的一些流民。
姜柚不仅自己亲自来布施,还从书院带了几个学生来帮忙。这些学生一边忙着分发,一边给苏衍宣传,也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托了苏衍的福。
“小姐,我们来了。”
姜柚正在给学生们分任务的时候,就听见了花燕的声音。
姜柚回头,看见花燕、柳莺以及花吟三人一同走过来,花燕正朝着姜柚挥手,整个人看起来兴致很高。
姜柚的目光却是落在花吟身上,她看见花吟将头发散了下来,还上了很淡的妆容,目光不觉温柔了下来。
花吟走到姜柚身边,微微点头,道:“姜姑娘。”
姜柚笑着说道:“很漂亮。”
花吟愣了下,随后反应过来姜柚说的是她的装扮,她不由得笑了笑,道:“谢谢。”
花燕笑着走过来,说道:“小姐,我们需要做什么?”
“去找浮笙,浮笙会给你们安排。”姜柚给她们指了浮笙的位置,让她们去找浮笙。
花燕连忙拉着柳莺去找浮笙去了。
花吟说道:“我也是来帮忙的,你也给我安排点事情吧,希望能帮到你们。”
“好啊,那你跟我一起。”姜柚带着花吟一起去布施。
两个人站在一起,一边布施,一边聊天。
花吟道:“我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不会再陷在过去了。离他远远的,过好我自己的生活。我也想过了,等过段时间,我就去找我爹娘。真的要谢谢你,多亏有你,不然我早就熬不下去了。”
“你能想通就好了。”姜柚笑着说道,“你也不必急着离开,现在的地方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还有,若是他找你麻烦,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不要自己一个人面对。”
花吟点点头道:“好。”
渐渐地,城北来排队的百姓越来越多。
偶尔也有捣乱的人,但是巡防营一早派了人过来,维持秩序,但凡是闹事的都会立刻被带走。
从早到晚,布施都很顺利,到了太阳落山时,城北的百姓才慢慢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