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五这天便是小石头五岁的生辰, 秦英给他换上镶着白白兔毛的红色小唐装,吃了长寿面便让他去把他的小伙伴们都请到家里来耍,陪他一起过他的生辰。
待小石头兴奋的出门后, 秦英便把她早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小娃儿们爱吃的吃食装了盘子,放在西厢, 西厢早让赵三郎布置好了,屋里用火盆烧的暖暖的, 是专门用来让小石头这个小寿星款待他的小伙伴们的。
小半个时辰后, 小石头就带着八九个娃儿一同回来了,秦英只认识宋家的三个娃儿,其他的就不认识了, 但秦英仍是笑容满面的热情招呼着他们, “你们都是小石头邀请到家里来的小客人,今天就当在自己家里一样, 不要拘束尽情的耍。”
说罢, 又对小石头吩咐道:“小石头你是小主人,要好好款待你的小客人们。”
小石头拍着小胸脯保证道:“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的。”小石头是第一次叫这么多小伙伴来家里做客,是又高兴又兴奋。
“那就快去吧, 领着你的客人们去西厢好好耍。”
于是一群孩子在小石头的带领下高高兴兴的去了西厢。
小石头去招呼他的小客人去了,赵三郎却被秦英拉来做了“苦力”,叫他帮着揉面, 剁馅儿。
秦英想做一锅彩色的小肉包子,配着锅子招待那些小娃儿们。
当锅子和彩色小肉包一端上桌时便立刻吸引住了娃儿们的注意力,特别是那一大盘小肉包。
宋小鹏指着小肉包问着秦英,“小秦婶子,这是什么呀?怎么有这么多的颜色?”
“是肉包子,这个没有颜色的是猪肉白菜馅儿的,有颜色的是猪肉香菇馅儿的。”
哇,居然全部都是肉包子,闻着可真香哩,肯定很好吃,娃儿们这么想着就个个都馋的不行。
秦英心领神会,笑着对娃儿们说道:“快吃吧,吃完了婶子又给你们端来。”说完就走了出去。
果然秦英一出去娃儿们就不再拘束,筷子都顾不得拿也顾不得烫了,直接用手抢了起来。
“哇,好好吃!!”
有的娃儿连话都顾不上说,只晓得点头,“嗯嗯……”,同时往嘴里塞包子的动作也没有停,可以说是一口一个。
小石头见小伙伴们吃的开心,他也吃的高兴,但是仍不忘记招呼他们,说道:“你们快吃这个锅子,我娘做的锅子可好吃了。”
等秦英手里再一次端着一盘彩色小肉包进来的时候,桌子上的盘子早就已经空了,锅子里也只剩下一些汤水了,秦英收了桌上的空盘子,把彩色小肉包又放了上去,说道:“还没吃饱吧?快接着吃,锅里还有好多,今天谁要是把锅里的都吃完了,婶子就给他奖励两个彩色小肉包。”
许是觉得秦英这个婶子很好相处,这回当着她的面娃儿们也不再不好意思,马上又开始抢起来了。
秦英又去给他们端了一锅锅子进去才回到东厢,一进门赵三郎便对她说道:“英儿快来吃吧,我吃好了,一会儿我去给他们添盘。”
东西厢每间屋子都比正房的小,烧火盆很容易就能将屋子熏的暖暖的,所以自从入冬以来他们便将火盆烧在了厢房里,平时都在西厢,但今天娃儿们在西厢耍,秦英就把东厢也放了火盆供她和赵三郎休息,省得有他们两个大人在娃儿们放不开耍的不尽兴。
秦英在赵三郎对面坐下,笑着说道:“这回娃儿们估计差不多应该吃饱了,我又给他们端了两盘包子和一锅锅子去。”
赵三郎点点头,夹起一个小包子放进秦英碗里,说道:“快吃吧,不要管他们了。”
“你也陪我再吃点。”秦英夹了一片肉片放进赵三郎的碗里,说道,“要不你生辰的时候也请些人来家里给你庆祝庆祝,陪你喝喝酒。”
赵三郎想也没想的就拒绝道:“不用了,麻烦的很。”他不想秦英受累。
可秦英却一点都不嫌烦,相反还觉得为自己男人和娃儿操持生辰是一件幸福的事,因而继续说服赵三郎道:“有啥麻烦的,大人们又不比娃儿们,要变着花样的哄他们,给多做两个菜上壶酒就好了。”
赵三郎不想搅了秦英的兴致,只含糊的说道:“现在还早,到时候了再说。”
一群娃儿在一块儿直玩了大半晌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家了,送走了小伙伴们,小石头蹬蹬的跑进灶房里抱着秦英的腿就不放,小嘴甜甜的说道:“娘你真好,小鹏他们都羡慕我,说我有个好好的娘。”
秦英放下手里的活计,问道:“小石头今天开不开心?!”
“嗯,小石头今天好开心好开心。”
“只要你开心就好,快出去找你爹耍,娘还要洗碗,当心把你衣裳弄脏了。”
小石头听话的点点头,高高兴兴的跑了出去。
“你昨天给娃儿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小鹏昨天连晚饭都不吃,直说中午吃了好多好吃的晚上就不想吃了。”宋二嫂坐在烧的旺旺的火盆边对秦英说道。
秦英做着手里的针线活,头也不抬的回答道:“能有什么好吃的,就是给娃儿们蒸了一锅肉包子,他们娃儿多抢着吃当然觉得好吃了,不是有句话叫\'隔锅香\'嘛,这隔锅香隔锅香,就是觉得别人家的比自家的好吃。”
宋二嫂语气酸溜溜的感慨道: “哎,我算是晓得了,恐怕在我家小鹏眼里我这个当娘的还比不上你这个做婶子的呐!”
秦英好奇的抬起头来,笑着问道:“怎么啦?”
宋二嫂哀怨的看着秦英回答道:“我家小鹏自从昨天从你这里回去后就一直把\'我小秦婶婶\'挂在嘴边,连我这个当娘的都不叫了,问什么都是\'我小秦婶婶咋样咋样\',快说你到底给他吃了什么迷药,让他这么喜欢你,连娘都不要了?!”
秦英无奈的说道:“哟,这醋你也要吃呀,小娃儿就是这样,觉得谁对他好他就总惦记着谁,可在他们心里谁还能比过自己的娘去!我家小石头每回去了你家回来,还不是总在我面前宋二婶婶长宋二婶婶短的。”
宋二嫂的情绪立刻被秦英的这番话安抚了,笑着说道:“那是,不过我问你,你有没有什么亲妹妹堂妹的?”
“干嘛?”秦英奇怪的问道,好好的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还不是我家阿贵叫我来问问你,要是有合适的就给他三弟讨了做媳妇儿。”
秦英摇头,不明白宋二怎么会突然想到这出,“我家就我和我哥哥两个,没有亲妹妹也没有堂妹。”转而又问道:“宋二哥的三弟不是读书人吗,他怎么会看的上我家的姑娘?!”
宋二嫂也摇头表示不解,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婆婆一心想让三弟考功名做官,将来能娶个大门大户的姑娘做媳妇儿,所以从来不张罗三弟的亲事,况且三弟现在才刚满十三岁,公公和婆婆都觉得说亲事的事情太早,怕让他分心,一心只让他刻苦读书,哎,也就我家男人一头热,根本就不明白爹娘的心思。”
秦英能理解宋婆子和宋老头的想法,无非就是现代常见的望子成龙的思想,先不说这样好不好,只是这是人家的家事这一条她这个外人就没有评说的资格,于是暂且放下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小鹏年后是不是也要进学?”
说到自己娃儿,宋二嫂脸上瞬间便有了笑容,回答道:“是呀,小鹏和小石头两人同岁,要是两个娃儿能一同进学的话,那在书院里相互也有个照应。”
秦英点头,“我和三郎是打算让小石头进学,可就是不晓得上咱们县里的哪家幼学好?”
宋二嫂从小就在这顺应县里长大,虽说对这个不是特别了解,但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因而说道:“咱们县里有两家书院都有幼学,一家是城南的\'鼎升\'书院,一家是城东的\'岳麓\'书院,两家都很好,就是看你愿意去哪家,如果不想去书院还可以去私塾进学。”
“那二嫂子和宋二哥打算把小鹏送去哪家?”
“我当然是想让小鹏去岳麓书院,能进岳麓书院十有八九便能进县学,岳麓书院每旬便会请一位县学里的大儒去坐一回馆,就是县老爷也经常去讲学,而且听说大户人家少爷学的琴棋书画骑射岳麓书院都使要教的,可就是束修太贵,而且想要进岳麓书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要先接受夫子的考核,考核通过了才有资格在书院里进学。”
这时候能进县学也就意味着这人已经是秀才的身份了,进县学成为廪膳生后每天能领三斗米,每月还有2两银子的贴补。
秦英知道这个时代只有秀才才能进县学进学,宋二嫂的意思就是能进岳麓书院的人十有八九都能成为秀才,只从这一点来看这岳麓书院对读书人来说就别具吸引力,难怪宋二嫂希望小鹏去岳麓书院了,就是不晓得这束修银子到底是个怎么贵法,于是问道:“不晓得这个岳麓书院每年要多少束修银子?”
“每年要三十两银子,而且每季度还要给夫子交五两银子的冰敬碳敬,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秦英想,这不就是现代的贵族学校嘛,这样算算在岳麓书院上一年学差不多就要五六十两银子,这对于一般的庄户人家来说可是天价呀,要知道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才花费五六两银子,这上一年书院的银钱都够他们生活十年了。
宋二嫂接着说道:“私塾就不考虑了,我想先让小鹏去鼎升书院,往后只要他学问做的好,同样可以去岳麓书院进学,而且还不用交束修银子,三弟今年就是这样去了岳麓书院的,书院放年学前还因为他文章写得好,给他奖励了一两银子哩,听说还有人得了十两银子的,三弟还说要是他们学的所有东西弄一起能被评为什么第一二三名的,那给的奖励更多。”
秦英听着怎么觉得这像极了现代高校里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想不到古人也有这么超前的思想。
“那鼎升书院呢?”秦英想做一个比较,到底哪一个书院更适合小石头,虽然她现在心里已经估摸着有了底,但是多了解一些总没有坏处。
“其实鼎升书院也不错,光是束修银子就要少许多,每月只要交二两束修银子就足够了,只是鼎升书院不像岳麓书院那样还要教导琴棋骑射罢了,书院只专门教授学员四书五经。”
秦英觉得这样难免太刻板了,八股文学多了就很难免堕入迂腐之中,相比较而言她还是更看中岳麓书院一些,不过这事还要跟赵三郎商量商量,而且也还要再全面的打听打听,但现在还不急,书院还在放年学,再怎么样也要放到年后吧,所以有的是时间慢慢打听比较,现在最重要的是筹备过年的物什,眼看这都二十六了没两天便要过除夕了。
待小石头兴奋的出门后, 秦英便把她早早就准备好的各种小娃儿们爱吃的吃食装了盘子,放在西厢, 西厢早让赵三郎布置好了,屋里用火盆烧的暖暖的, 是专门用来让小石头这个小寿星款待他的小伙伴们的。
小半个时辰后, 小石头就带着八九个娃儿一同回来了,秦英只认识宋家的三个娃儿,其他的就不认识了, 但秦英仍是笑容满面的热情招呼着他们, “你们都是小石头邀请到家里来的小客人,今天就当在自己家里一样, 不要拘束尽情的耍。”
说罢, 又对小石头吩咐道:“小石头你是小主人,要好好款待你的小客人们。”
小石头拍着小胸脯保证道:“娘,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的。”小石头是第一次叫这么多小伙伴来家里做客,是又高兴又兴奋。
“那就快去吧, 领着你的客人们去西厢好好耍。”
于是一群孩子在小石头的带领下高高兴兴的去了西厢。
小石头去招呼他的小客人去了,赵三郎却被秦英拉来做了“苦力”,叫他帮着揉面, 剁馅儿。
秦英想做一锅彩色的小肉包子,配着锅子招待那些小娃儿们。
当锅子和彩色小肉包一端上桌时便立刻吸引住了娃儿们的注意力,特别是那一大盘小肉包。
宋小鹏指着小肉包问着秦英,“小秦婶子,这是什么呀?怎么有这么多的颜色?”
“是肉包子,这个没有颜色的是猪肉白菜馅儿的,有颜色的是猪肉香菇馅儿的。”
哇,居然全部都是肉包子,闻着可真香哩,肯定很好吃,娃儿们这么想着就个个都馋的不行。
秦英心领神会,笑着对娃儿们说道:“快吃吧,吃完了婶子又给你们端来。”说完就走了出去。
果然秦英一出去娃儿们就不再拘束,筷子都顾不得拿也顾不得烫了,直接用手抢了起来。
“哇,好好吃!!”
有的娃儿连话都顾不上说,只晓得点头,“嗯嗯……”,同时往嘴里塞包子的动作也没有停,可以说是一口一个。
小石头见小伙伴们吃的开心,他也吃的高兴,但是仍不忘记招呼他们,说道:“你们快吃这个锅子,我娘做的锅子可好吃了。”
等秦英手里再一次端着一盘彩色小肉包进来的时候,桌子上的盘子早就已经空了,锅子里也只剩下一些汤水了,秦英收了桌上的空盘子,把彩色小肉包又放了上去,说道:“还没吃饱吧?快接着吃,锅里还有好多,今天谁要是把锅里的都吃完了,婶子就给他奖励两个彩色小肉包。”
许是觉得秦英这个婶子很好相处,这回当着她的面娃儿们也不再不好意思,马上又开始抢起来了。
秦英又去给他们端了一锅锅子进去才回到东厢,一进门赵三郎便对她说道:“英儿快来吃吧,我吃好了,一会儿我去给他们添盘。”
东西厢每间屋子都比正房的小,烧火盆很容易就能将屋子熏的暖暖的,所以自从入冬以来他们便将火盆烧在了厢房里,平时都在西厢,但今天娃儿们在西厢耍,秦英就把东厢也放了火盆供她和赵三郎休息,省得有他们两个大人在娃儿们放不开耍的不尽兴。
秦英在赵三郎对面坐下,笑着说道:“这回娃儿们估计差不多应该吃饱了,我又给他们端了两盘包子和一锅锅子去。”
赵三郎点点头,夹起一个小包子放进秦英碗里,说道:“快吃吧,不要管他们了。”
“你也陪我再吃点。”秦英夹了一片肉片放进赵三郎的碗里,说道,“要不你生辰的时候也请些人来家里给你庆祝庆祝,陪你喝喝酒。”
赵三郎想也没想的就拒绝道:“不用了,麻烦的很。”他不想秦英受累。
可秦英却一点都不嫌烦,相反还觉得为自己男人和娃儿操持生辰是一件幸福的事,因而继续说服赵三郎道:“有啥麻烦的,大人们又不比娃儿们,要变着花样的哄他们,给多做两个菜上壶酒就好了。”
赵三郎不想搅了秦英的兴致,只含糊的说道:“现在还早,到时候了再说。”
一群娃儿在一块儿直玩了大半晌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家了,送走了小伙伴们,小石头蹬蹬的跑进灶房里抱着秦英的腿就不放,小嘴甜甜的说道:“娘你真好,小鹏他们都羡慕我,说我有个好好的娘。”
秦英放下手里的活计,问道:“小石头今天开不开心?!”
“嗯,小石头今天好开心好开心。”
“只要你开心就好,快出去找你爹耍,娘还要洗碗,当心把你衣裳弄脏了。”
小石头听话的点点头,高高兴兴的跑了出去。
“你昨天给娃儿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小鹏昨天连晚饭都不吃,直说中午吃了好多好吃的晚上就不想吃了。”宋二嫂坐在烧的旺旺的火盆边对秦英说道。
秦英做着手里的针线活,头也不抬的回答道:“能有什么好吃的,就是给娃儿们蒸了一锅肉包子,他们娃儿多抢着吃当然觉得好吃了,不是有句话叫\'隔锅香\'嘛,这隔锅香隔锅香,就是觉得别人家的比自家的好吃。”
宋二嫂语气酸溜溜的感慨道: “哎,我算是晓得了,恐怕在我家小鹏眼里我这个当娘的还比不上你这个做婶子的呐!”
秦英好奇的抬起头来,笑着问道:“怎么啦?”
宋二嫂哀怨的看着秦英回答道:“我家小鹏自从昨天从你这里回去后就一直把\'我小秦婶婶\'挂在嘴边,连我这个当娘的都不叫了,问什么都是\'我小秦婶婶咋样咋样\',快说你到底给他吃了什么迷药,让他这么喜欢你,连娘都不要了?!”
秦英无奈的说道:“哟,这醋你也要吃呀,小娃儿就是这样,觉得谁对他好他就总惦记着谁,可在他们心里谁还能比过自己的娘去!我家小石头每回去了你家回来,还不是总在我面前宋二婶婶长宋二婶婶短的。”
宋二嫂的情绪立刻被秦英的这番话安抚了,笑着说道:“那是,不过我问你,你有没有什么亲妹妹堂妹的?”
“干嘛?”秦英奇怪的问道,好好的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还不是我家阿贵叫我来问问你,要是有合适的就给他三弟讨了做媳妇儿。”
秦英摇头,不明白宋二怎么会突然想到这出,“我家就我和我哥哥两个,没有亲妹妹也没有堂妹。”转而又问道:“宋二哥的三弟不是读书人吗,他怎么会看的上我家的姑娘?!”
宋二嫂也摇头表示不解,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婆婆一心想让三弟考功名做官,将来能娶个大门大户的姑娘做媳妇儿,所以从来不张罗三弟的亲事,况且三弟现在才刚满十三岁,公公和婆婆都觉得说亲事的事情太早,怕让他分心,一心只让他刻苦读书,哎,也就我家男人一头热,根本就不明白爹娘的心思。”
秦英能理解宋婆子和宋老头的想法,无非就是现代常见的望子成龙的思想,先不说这样好不好,只是这是人家的家事这一条她这个外人就没有评说的资格,于是暂且放下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小鹏年后是不是也要进学?”
说到自己娃儿,宋二嫂脸上瞬间便有了笑容,回答道:“是呀,小鹏和小石头两人同岁,要是两个娃儿能一同进学的话,那在书院里相互也有个照应。”
秦英点头,“我和三郎是打算让小石头进学,可就是不晓得上咱们县里的哪家幼学好?”
宋二嫂从小就在这顺应县里长大,虽说对这个不是特别了解,但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因而说道:“咱们县里有两家书院都有幼学,一家是城南的\'鼎升\'书院,一家是城东的\'岳麓\'书院,两家都很好,就是看你愿意去哪家,如果不想去书院还可以去私塾进学。”
“那二嫂子和宋二哥打算把小鹏送去哪家?”
“我当然是想让小鹏去岳麓书院,能进岳麓书院十有八九便能进县学,岳麓书院每旬便会请一位县学里的大儒去坐一回馆,就是县老爷也经常去讲学,而且听说大户人家少爷学的琴棋书画骑射岳麓书院都使要教的,可就是束修太贵,而且想要进岳麓书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要先接受夫子的考核,考核通过了才有资格在书院里进学。”
这时候能进县学也就意味着这人已经是秀才的身份了,进县学成为廪膳生后每天能领三斗米,每月还有2两银子的贴补。
秦英知道这个时代只有秀才才能进县学进学,宋二嫂的意思就是能进岳麓书院的人十有八九都能成为秀才,只从这一点来看这岳麓书院对读书人来说就别具吸引力,难怪宋二嫂希望小鹏去岳麓书院了,就是不晓得这束修银子到底是个怎么贵法,于是问道:“不晓得这个岳麓书院每年要多少束修银子?”
“每年要三十两银子,而且每季度还要给夫子交五两银子的冰敬碳敬,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秦英想,这不就是现代的贵族学校嘛,这样算算在岳麓书院上一年学差不多就要五六十两银子,这对于一般的庄户人家来说可是天价呀,要知道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才花费五六两银子,这上一年书院的银钱都够他们生活十年了。
宋二嫂接着说道:“私塾就不考虑了,我想先让小鹏去鼎升书院,往后只要他学问做的好,同样可以去岳麓书院进学,而且还不用交束修银子,三弟今年就是这样去了岳麓书院的,书院放年学前还因为他文章写得好,给他奖励了一两银子哩,听说还有人得了十两银子的,三弟还说要是他们学的所有东西弄一起能被评为什么第一二三名的,那给的奖励更多。”
秦英听着怎么觉得这像极了现代高校里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想不到古人也有这么超前的思想。
“那鼎升书院呢?”秦英想做一个比较,到底哪一个书院更适合小石头,虽然她现在心里已经估摸着有了底,但是多了解一些总没有坏处。
“其实鼎升书院也不错,光是束修银子就要少许多,每月只要交二两束修银子就足够了,只是鼎升书院不像岳麓书院那样还要教导琴棋骑射罢了,书院只专门教授学员四书五经。”
秦英觉得这样难免太刻板了,八股文学多了就很难免堕入迂腐之中,相比较而言她还是更看中岳麓书院一些,不过这事还要跟赵三郎商量商量,而且也还要再全面的打听打听,但现在还不急,书院还在放年学,再怎么样也要放到年后吧,所以有的是时间慢慢打听比较,现在最重要的是筹备过年的物什,眼看这都二十六了没两天便要过除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