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杜明口中的堂小姐便是指颜楚骧。她费尽心思为第一册 《初旭集》攒稿子的时候,杜明还在颜楚音跟前办差。杜明自然就知道一些内幕。颜楚骧并没有用《初旭集》为自己扬名,文稿上都用别号知非。双兔傍地走,无人辨雄雌。
《初旭集》是这样子,有好的稿子就收,看当事人意愿,当事人愿意暴露身份用真名,完全没有问题;当事人不愿意暴露身份,那也绝对保证他们的隐私。江湖上有小道消息,说就连公主都取了别号,偷偷往《初旭集》投稿了。
很多人都以为《初旭集》的幕后之人是新乐侯,因为第一册 《初旭集》由沈六元作序,同时封面上的初旭集三字由三皇子所书,再加上印刷、售卖它的书坊也和平国公府有关,大家便觉得这书的由来是新乐侯受了沈六元的感念,虽然他本人不擅写诗作赋,但他决定组一个平台去供天下读书人发挥。
听上去很有道理,有没有!
为了保护颜楚骧,颜楚音没承认也没否认,还在第一册 《初旭集》发售时跑去状元楼里开了个辩论会,辩一辩这一册中的那些文稿,究竟哪一篇最好。
自古就有文无第一的说法,谁都有自己的心中所爱,这样的辩论会自然引来了很多书生,谁也不服谁的。最后以两票之差,选出了第一册 中的第一文。
后来辩论成了传统,每一册《初旭集》发售时都会在状元楼引发辩论。
身负秀才功名的,每人有一份投票权。举人两份。贡士三份。进士四份。若连秀才功名都没有,那就只能在一旁叫叫好了,投票权是没有的。这倒不是看不起没有功名的人,而是最大程度上地防止刷票。有了功名的人大都珍惜羽毛,是不敢胡乱投票的。若人人都有投票权,指不定就有人会以钱权开道了。
也是因为有辩论的存在,大多投稿人都以别号来投稿。
有人是觉得丢不起那个人,如果我用真名投稿,结果在辩论时票数垫底,那岂不是很没面子?更多的则是不想以势压人,举个极端例子,如果皇上以真名投稿,那不用说了,辩论时肯定会把皇上投成第一。可这样的第一要是皇上的文章真真写得好也就算了,要是写得一般,其实丢人的不还是皇上吗?
经过两年大半的积累,《初旭集》一共出了六册,就已经成为读书人中含金量极高的书之一了。颜楚骧以知非为别号,在《初旭集》上登过四篇文稿,虽然都不曾在辩论时被投为第一,但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俗了。她本人倒是不曾自满,依旧潜心钻研学问,每日里不是看书就是习画,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杜明对这些内情知道不多,但见《初旭集》卖得这样火热,心里依旧为堂小姐感到自豪。待他在吏部留了名接下去半个月,他每天都要来吏部报到吏部见他风尘仆仆,并没有多留他。杜明便回家见了两年未见的家人们。
洗漱时,杜明与妻子说:明日很该去新乐侯府上拜访下。去吏部述职是大事,但述职用不了一天。待到大多数衙门都放衙时,他便能见去新乐侯了。
妻子道:可你如今的差事
这有什么?曹大人当年选我做青衣使时便知我是新乐侯门下之人。不必避讳。杜明笑道,若没有新乐侯昔日举荐,哪有我现在呢?做人不能忘本。
妻子在心里算了算时间,摇头说:那明日也不成,新乐侯当差呢。亲卫营和其他部门不一样,其他部门都是到点了就放衙,亲卫营是日夜都当差的。
那我先递个帖子杜明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该往何处递帖子?
妻子看他一眼:自然是平国公府啊!
杜明有些吃惊:新乐侯竟然还没有在外开府吗?那他与沈六元以新乐侯对沈六元那个稀罕劲儿,他还以为新乐侯早就在外头开府了。算算年纪,新乐侯现在都十八了吧?杜明忍不住又问:难不成沈六元跟着住平国公府吗?
妻子摇头:应该没有吧?若沈六元搬去公府了,外头肯定早传遍了。
杜明吓了一跳:难不成新乐侯和沈六元分了?
妻子嗔道:侯爷与沈六元天造地设的一双,得天上的月老和地上的土地公看顾,你这讲得是什么快呸掉!侯爷脾性那样好,你盼着他点好吧!
杜明顿时觉得冤枉。他当然盼着侯爷和六元好了,但这不是奇怪吗,为何新乐侯至今还住在平国公府里,没和沈六元单独开府?新乐侯竟然忍得住吗?
要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忙。
颜楚音自从去了亲卫营,就忙。平日里还有个休沐日,但到了逢年过节这种别的部门都放假的时候,亲卫营的任务都比平时重,颜楚音根本找不出什么闲暇的时间去和沈昱一块儿。再说沈昱也不是什么闲人,皇上可劲用着他呢。
两人每次都是见缝插针地匆匆见上一面,之后又各自当值去了。
在亲卫营里待足了两年,大大小小的任务也完成了一些,颜楚音现在算是亲卫营的老人了,老人有资格去宫中当值,他十天里总有两天会在皇上身边站岗。也就是这段时间,他见着沈昱的次数才稍稍多了些沈昱也会在皇上身边当值。但因两人都当值,私下交流是没有的,最多就是对视那么几眼。
--
《初旭集》是这样子,有好的稿子就收,看当事人意愿,当事人愿意暴露身份用真名,完全没有问题;当事人不愿意暴露身份,那也绝对保证他们的隐私。江湖上有小道消息,说就连公主都取了别号,偷偷往《初旭集》投稿了。
很多人都以为《初旭集》的幕后之人是新乐侯,因为第一册 《初旭集》由沈六元作序,同时封面上的初旭集三字由三皇子所书,再加上印刷、售卖它的书坊也和平国公府有关,大家便觉得这书的由来是新乐侯受了沈六元的感念,虽然他本人不擅写诗作赋,但他决定组一个平台去供天下读书人发挥。
听上去很有道理,有没有!
为了保护颜楚骧,颜楚音没承认也没否认,还在第一册 《初旭集》发售时跑去状元楼里开了个辩论会,辩一辩这一册中的那些文稿,究竟哪一篇最好。
自古就有文无第一的说法,谁都有自己的心中所爱,这样的辩论会自然引来了很多书生,谁也不服谁的。最后以两票之差,选出了第一册 中的第一文。
后来辩论成了传统,每一册《初旭集》发售时都会在状元楼引发辩论。
身负秀才功名的,每人有一份投票权。举人两份。贡士三份。进士四份。若连秀才功名都没有,那就只能在一旁叫叫好了,投票权是没有的。这倒不是看不起没有功名的人,而是最大程度上地防止刷票。有了功名的人大都珍惜羽毛,是不敢胡乱投票的。若人人都有投票权,指不定就有人会以钱权开道了。
也是因为有辩论的存在,大多投稿人都以别号来投稿。
有人是觉得丢不起那个人,如果我用真名投稿,结果在辩论时票数垫底,那岂不是很没面子?更多的则是不想以势压人,举个极端例子,如果皇上以真名投稿,那不用说了,辩论时肯定会把皇上投成第一。可这样的第一要是皇上的文章真真写得好也就算了,要是写得一般,其实丢人的不还是皇上吗?
经过两年大半的积累,《初旭集》一共出了六册,就已经成为读书人中含金量极高的书之一了。颜楚骧以知非为别号,在《初旭集》上登过四篇文稿,虽然都不曾在辩论时被投为第一,但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俗了。她本人倒是不曾自满,依旧潜心钻研学问,每日里不是看书就是习画,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杜明对这些内情知道不多,但见《初旭集》卖得这样火热,心里依旧为堂小姐感到自豪。待他在吏部留了名接下去半个月,他每天都要来吏部报到吏部见他风尘仆仆,并没有多留他。杜明便回家见了两年未见的家人们。
洗漱时,杜明与妻子说:明日很该去新乐侯府上拜访下。去吏部述职是大事,但述职用不了一天。待到大多数衙门都放衙时,他便能见去新乐侯了。
妻子道:可你如今的差事
这有什么?曹大人当年选我做青衣使时便知我是新乐侯门下之人。不必避讳。杜明笑道,若没有新乐侯昔日举荐,哪有我现在呢?做人不能忘本。
妻子在心里算了算时间,摇头说:那明日也不成,新乐侯当差呢。亲卫营和其他部门不一样,其他部门都是到点了就放衙,亲卫营是日夜都当差的。
那我先递个帖子杜明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该往何处递帖子?
妻子看他一眼:自然是平国公府啊!
杜明有些吃惊:新乐侯竟然还没有在外开府吗?那他与沈六元以新乐侯对沈六元那个稀罕劲儿,他还以为新乐侯早就在外头开府了。算算年纪,新乐侯现在都十八了吧?杜明忍不住又问:难不成沈六元跟着住平国公府吗?
妻子摇头:应该没有吧?若沈六元搬去公府了,外头肯定早传遍了。
杜明吓了一跳:难不成新乐侯和沈六元分了?
妻子嗔道:侯爷与沈六元天造地设的一双,得天上的月老和地上的土地公看顾,你这讲得是什么快呸掉!侯爷脾性那样好,你盼着他点好吧!
杜明顿时觉得冤枉。他当然盼着侯爷和六元好了,但这不是奇怪吗,为何新乐侯至今还住在平国公府里,没和沈六元单独开府?新乐侯竟然忍得住吗?
要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忙。
颜楚音自从去了亲卫营,就忙。平日里还有个休沐日,但到了逢年过节这种别的部门都放假的时候,亲卫营的任务都比平时重,颜楚音根本找不出什么闲暇的时间去和沈昱一块儿。再说沈昱也不是什么闲人,皇上可劲用着他呢。
两人每次都是见缝插针地匆匆见上一面,之后又各自当值去了。
在亲卫营里待足了两年,大大小小的任务也完成了一些,颜楚音现在算是亲卫营的老人了,老人有资格去宫中当值,他十天里总有两天会在皇上身边站岗。也就是这段时间,他见着沈昱的次数才稍稍多了些沈昱也会在皇上身边当值。但因两人都当值,私下交流是没有的,最多就是对视那么几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