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她,整个薯片厂的人都没能预估到顾客的热情。
中华民族是公认的吃货民族呀。对于美食,大家的热情从来没消退过。只要条件允许,人人都想品尝美食。
第一波采购员拿货跟车走之后,众人还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可算走了,这些天加班加点完成订单,大家都三班倒,实在吃不消。
可还没等他们伸懒腰,张罗着下班以后是看电视还是打打篮球,第二波的采购员又到了。
这一回,来势汹汹。
这个薯片厂都疯了,因为土豆不够用了。
三斤土豆出一斤薯片,原本他们觉得100亩地的土豆非常多,事实证明,还是他们太年轻了。
第一波的订单就消耗掉了所有的彩色土豆。
唐安妮心虚不已,跟采购员们解释,因为是第一次种彩色土豆,所以没多种,她们已经没原料了。如果从外地调的话,还需要时间。
采购员们莫名其妙:“非得是彩色土豆吗?普通土豆不能做薯片?”
“不是的,都可以做,只是彩色土豆富含花青素,营养成分更高。”
“嗐!”采购员们并不在意这些,“能做薯片就行,大家想吃的是薯片。”
谁管什么颜色呀,再说了,土豆能有啥营养?有营养的肯定是鱼和肉啊。只不过是吃个新鲜,吃个有意思。
唐安妮还是忐忑不安,跟工人们商量,既然原料已经不是彩色土豆,那他们是不是应该降价?比方说6毛钱一斤?
众人却集体反对,普通土豆做出来的就不是美国薯片的吗?既然是,那就没必要改价格。顾客想吃的是薯片,又不是土豆。
唐安妮成功地被工人们给绕晕了,只能点头表示少数服从多数,还是7毛钱一斤的薯片。
饶是这样,也消除不了大家的热情。远道而来的采购员们生怕自己订单下晚了,就排不上趟,全都急着要货。
这下工厂的机器简直没歇的时候,大家又恢复三班倒的状态,还对外又招了工人。
就连县里都听到动静,派了干部下来调查情况,建议唐安妮再度进口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好让中国老百姓都尝尝美国薯片是个什么滋味。
唐安妮看着外面排成长龙等着提货的采购员们,咬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好!”
不扩大生产规模是不行了。现在她们大对家家户户都没空房子了,住的全是从全省各地过来的采购员们。
直觉告诉她,这只是第一步。如果本省的人都能接受薯片的话,很可能全国人民都喜欢这个味道。9亿人口啊,光是这个规模,就足够让人头晕目眩。即便她们当中只有1%甚至1‰的人会购买薯片,那也是了不起的大数字。
唐安妮赶紧两手工作,一边给厂商打国际长途,要求再订购一套流水线,一方面张罗着进土豆。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光是本大队甚至本公社的土豆都没办法满足生产需求了。
她在厂里提了这事儿,大家都对后者毫无异议,是得赶紧收购土豆,不然都来不及了。
至于进口生产线这事儿,众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非得进口吗?他们不是已经有一套生产线了嚒,完全可以自己试着做呀。原理都清楚,工艺也了解,为什么还要花外汇呢?外汇多宝贵呀,国家挣点外汇可不容易。
尤其是现在他们的薯片还没出口创汇,怎么好意思再让国家花大笔外汇购买生产机器呢。
他们必须得自力更生。
可怜的唐安妮又被成功地带歪了,完全忘了自己拿的是美国国籍。美元对她来说绝对不是外汇。
她只惊讶一件事:“我们能把流水线做出来?这个很复杂的呀,不是高压锅。”
知青们却信心十足,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劳动者皆有可能,一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东西都敢自己折腾着来。
不就是流水线吗?现成的模子摆在这儿呢,依葫芦画瓢就好。
唐安妮不得不提醒他们:“你们去生产机器了,那谁来做薯片呢?”
大家这才清醒了点,没错,他们不能本末倒置,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给丢了。
做机器这种事,还得找专业人士,比方说机械厂。
县里的机械厂是军工企业,以前三线建设时下来的。之前有风声说要搬走,结果这两年不仅没搬走,还又来了一大批人,不知道搞啥玩意儿。
薯片厂的同志们说他们不忍心国家花费外汇再给他们购买机器,希望能够使用国产的流水线。机械厂的领导觉得自己义不容辞,的确应该自力更生。
主要是他们也发现了薯片的巨大市场,全国这么多老百姓呢。即便每人只吃一片尝尝味道,那也是巨大的市场。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没理由让他们把这么广袤的市场直接让给外国人吧。又不是他们不能做。
机械厂立刻派人过来观察薯片流水线究竟是咋回事儿,又要了产品说明书,一点点地琢磨怎么把东西给复制出来。
唐安妮只清楚大概的原理,具体细节以及工艺就没辙了。
大家讨论了半天,摸到点门路,但更多的内容还得后面细细琢磨。
知青一看时间,立刻拍脑袋:“哎呀,该看电视,我食品工艺课还没上完呢。”
大家赶紧去开电视机,老老实实开始学习。
--
中华民族是公认的吃货民族呀。对于美食,大家的热情从来没消退过。只要条件允许,人人都想品尝美食。
第一波采购员拿货跟车走之后,众人还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可算走了,这些天加班加点完成订单,大家都三班倒,实在吃不消。
可还没等他们伸懒腰,张罗着下班以后是看电视还是打打篮球,第二波的采购员又到了。
这一回,来势汹汹。
这个薯片厂都疯了,因为土豆不够用了。
三斤土豆出一斤薯片,原本他们觉得100亩地的土豆非常多,事实证明,还是他们太年轻了。
第一波的订单就消耗掉了所有的彩色土豆。
唐安妮心虚不已,跟采购员们解释,因为是第一次种彩色土豆,所以没多种,她们已经没原料了。如果从外地调的话,还需要时间。
采购员们莫名其妙:“非得是彩色土豆吗?普通土豆不能做薯片?”
“不是的,都可以做,只是彩色土豆富含花青素,营养成分更高。”
“嗐!”采购员们并不在意这些,“能做薯片就行,大家想吃的是薯片。”
谁管什么颜色呀,再说了,土豆能有啥营养?有营养的肯定是鱼和肉啊。只不过是吃个新鲜,吃个有意思。
唐安妮还是忐忑不安,跟工人们商量,既然原料已经不是彩色土豆,那他们是不是应该降价?比方说6毛钱一斤?
众人却集体反对,普通土豆做出来的就不是美国薯片的吗?既然是,那就没必要改价格。顾客想吃的是薯片,又不是土豆。
唐安妮成功地被工人们给绕晕了,只能点头表示少数服从多数,还是7毛钱一斤的薯片。
饶是这样,也消除不了大家的热情。远道而来的采购员们生怕自己订单下晚了,就排不上趟,全都急着要货。
这下工厂的机器简直没歇的时候,大家又恢复三班倒的状态,还对外又招了工人。
就连县里都听到动静,派了干部下来调查情况,建议唐安妮再度进口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好让中国老百姓都尝尝美国薯片是个什么滋味。
唐安妮看着外面排成长龙等着提货的采购员们,咬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好!”
不扩大生产规模是不行了。现在她们大对家家户户都没空房子了,住的全是从全省各地过来的采购员们。
直觉告诉她,这只是第一步。如果本省的人都能接受薯片的话,很可能全国人民都喜欢这个味道。9亿人口啊,光是这个规模,就足够让人头晕目眩。即便她们当中只有1%甚至1‰的人会购买薯片,那也是了不起的大数字。
唐安妮赶紧两手工作,一边给厂商打国际长途,要求再订购一套流水线,一方面张罗着进土豆。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光是本大队甚至本公社的土豆都没办法满足生产需求了。
她在厂里提了这事儿,大家都对后者毫无异议,是得赶紧收购土豆,不然都来不及了。
至于进口生产线这事儿,众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非得进口吗?他们不是已经有一套生产线了嚒,完全可以自己试着做呀。原理都清楚,工艺也了解,为什么还要花外汇呢?外汇多宝贵呀,国家挣点外汇可不容易。
尤其是现在他们的薯片还没出口创汇,怎么好意思再让国家花大笔外汇购买生产机器呢。
他们必须得自力更生。
可怜的唐安妮又被成功地带歪了,完全忘了自己拿的是美国国籍。美元对她来说绝对不是外汇。
她只惊讶一件事:“我们能把流水线做出来?这个很复杂的呀,不是高压锅。”
知青们却信心十足,他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劳动者皆有可能,一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东西都敢自己折腾着来。
不就是流水线吗?现成的模子摆在这儿呢,依葫芦画瓢就好。
唐安妮不得不提醒他们:“你们去生产机器了,那谁来做薯片呢?”
大家这才清醒了点,没错,他们不能本末倒置,把自己的本职工作给丢了。
做机器这种事,还得找专业人士,比方说机械厂。
县里的机械厂是军工企业,以前三线建设时下来的。之前有风声说要搬走,结果这两年不仅没搬走,还又来了一大批人,不知道搞啥玩意儿。
薯片厂的同志们说他们不忍心国家花费外汇再给他们购买机器,希望能够使用国产的流水线。机械厂的领导觉得自己义不容辞,的确应该自力更生。
主要是他们也发现了薯片的巨大市场,全国这么多老百姓呢。即便每人只吃一片尝尝味道,那也是巨大的市场。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没理由让他们把这么广袤的市场直接让给外国人吧。又不是他们不能做。
机械厂立刻派人过来观察薯片流水线究竟是咋回事儿,又要了产品说明书,一点点地琢磨怎么把东西给复制出来。
唐安妮只清楚大概的原理,具体细节以及工艺就没辙了。
大家讨论了半天,摸到点门路,但更多的内容还得后面细细琢磨。
知青一看时间,立刻拍脑袋:“哎呀,该看电视,我食品工艺课还没上完呢。”
大家赶紧去开电视机,老老实实开始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