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苏安瑛留下来收拾屋子,许世彦则背着背筐匆匆出门。
    分家了,手里一点钱都没有,明天还要陪媳妇回门,得想点办法挣钱。
    东江沿大队,地处头道松花江西岸,是个沿江而建的村落。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江边,少不得要在这上面做文章了。
    许世彦一路来到江边,沿着大江往上走,来到一棵斜着生长的大柳树跟前。
    这棵大柳树可不小,足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树根长在水里,树干斜在水面上,一些枝条垂到了水中。
    许世彦放下背筐脱鞋下水,慢慢摸到柳树下,顺着树干找到一根绳子。
    然后扯着绳子慢慢往上拽,渐渐地,一个挺大的柳条筐浮出水面。
    这年月的生态环境还没被破坏,大江里的鱼类非常多,而此地水域,盛产细鳞鱼。
    细鳞鱼是当地人俗称,学名应该叫细鳞鲑,非常出名的冷水鱼,肉质细嫩鲜美,刺极少,在后世多数都是养殖的,价格昂贵。
    许家祖上住登州府,靠海边以打渔为生。
    后来出海遇难,船翻了,死了好几个人,其他人再不敢出海,就闯关东来到了东北。
    不知道是不是祖传的基因,反正许世彦对打鱼摸虾这些十分在行。
    这附近的水域他都门儿清,哪里鱼多,什么时候鱼咬汛,他都一清二楚,每次下网都能有不小的收获。
    有时候抓的多了拿回去吃不完,腌上又太费盐,许世彦索性想了个办法。
    用柳条、榆树条等编几个大花筐,将抓来的细鳞鱼装到筐里,重新放入水中。
    花筐带眼儿,小鱼小虾之类的能进去,里面的鱼能吃到食物却出不来。
    用绳子拴住花筐,系在岸边树上,若是家里来客人了,随时来江边捞一条回去,比自家鱼塘养的都方便。
    江边沿岸,许世彦藏了好多这样的花筐,随便找了几个,抓了十多条细鳞鱼出来。
    然后用柳树皮一头穿在鱼鳃上,一头绑住鱼尾。
    这种绑法,鱼鳃张开,鱼儿即便离开水,也能维持几个小时不死。
    收拾好一切,许世彦便背着背筐,一路走到村口摆船的地方。
    东江沿大队在头道松花江西岸,松江河镇在江东二十多里,想要去松江河镇,必须乘船过江才行。
    “刘叔,过江喽。”许世彦朝着江对岸大声喊。那边的人听见了,划着船过来,将许世彦接上船。
    “呦,老许家三儿啊,你这是要干啥去?”摆船的老头年纪不小了,是个老轱辘棒子,队里就给他安排了这么个差事。
    “去趟松江河,走个亲戚串门。”许世彦打算把这些鱼带去松江河镇上卖掉。
    如今这年月,管的还挺严,投机倒把抓住了可是不小的罪名。
    当然,管的再严,私底下一样有交易,这种事儿,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搁前世,许世彦肯定没那个脑子能想到,就算能想到也不敢。
    可他重生了啊,就算再笨,也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
    再说了,不过是几条鱼,又不是啥重要物资,有啥好怕的?
    大不了机灵点儿,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年轻力壮的这点儿眼力见儿还没有?为了挣钱,就得豁出去。
    有些话不用明说,大家心里都懂。
    老刘头听见许世彦这话,嘿嘿一笑,没说别的,划船送许世彦过江。
    东江沿距离松江河镇上二十多里地,而且路很难走,一路都是沟塘子,满地石头炮。
    许世彦背着个大背筐,里头十多条鱼最少也得五十斤。
    背着五十来斤,又是崎岖难行的山路,自然走不快。
    多亏这年月的人都习惯了步行,搁后世,别说二十里了,走二里地,有人都受不了。
    路上歇了两次,等他走到松江河镇的时候,差不多快十点了。
    松江河镇,地处长白山脉,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各类珍贵木材。因其镇子东北有一条名为松江河的河流经过,故而取名松江河镇。
    五七年,先成立了林业建设筹备处,五八年定名松江河林业局,六零年正式投产,到六二年,才设立了松江河镇。
    松江河镇以林业起家,林业局机关设在镇上,有纤维板厂、纸浆厂、制材厂、机修厂、房舍工程队、线路工程队、给水站、小型发电站等等企业。
    另外还有高中、职高、初中、小学、商店、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文体俱乐部、电影院、文工团等单位机关等。
    再算上下设的十二个林场、三个经营所、两个苗圃、四个森铁车站等,职工一万多人,总人口四万多。可以说松江河大半都归属林业局。
    林业局资源丰富,有钱,林业工人工资高待遇好,可以说经济水平比县城都高,要卖东西,当然就得去林业局那头。
    在局机关西侧,林业局商店对面,有一块三角形广场空地,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一个小型市场。
    如今这年月,物资依旧匮乏,手里有钱也买不着东西。
    所以当徐志彦赶到地方,刚把背筐放到地上,就见到一群人呼啦围过来。“哎呦,卖鱼呢,还是细鳞,咋卖的?”
    “按说应该两块钱一斤,可我今天没带秤,就五块钱一条吧,这鱼最低都三斤沉,买了不亏。”
    许世彦一边用袖子抹去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回道。
    不管到啥时候,细鳞鱼都是稀罕物,哪怕是这个年月,也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所以他开口就要两块钱一斤。
    周围人一听,好多人咋舌摇头,“贵了,太贵,猪肉才八毛钱一斤呢,你这一条鱼能卖六斤猪肉了。”
    许世彦闻言摇头,“婶子,那不一样,猪肉还得管你要肉票呢不是?每个月就那点儿限额。”
    “我这不要肉票,你买回去一条炖上,再放点儿粉条、豆腐啥的,一家人放开了造,吃着多美啊?”
    许世彦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暗暗点头,这话也算有道理。
    猪肉八毛,不光要肉票,还没多少,去晚了就抢不着,那真是有钱都花不出去。
    林业局富,工资高待遇好,工人手里都有钱,就是票少没处花。
    几块钱买条鱼,回家炖上一锅,再焖点儿米饭或是贴锅两合面儿饼子,造上一顿别提多得劲儿了。

章节目录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参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参娃并收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