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醒后,二话没说,直奔外公家。什么豌豆巴果的备了一夜,一样也没带。一个光人跑往异乡的大路,眼泪都来不及抹一把!
祖母来不及整理容颜,来不及换衣服,披头散发,形容悲催,一口气跑到青苔村外公家,扑腾一声,跌进外公家的门,就见到了她那瘦骨嶙峋的大儿子,脸色惨白,形容枯瘦,要死不活地躺在床上。哪里还是她那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好儿子陈章蓝,分明就是一具骷髅。瘦得身上的排骨一排排的清晰可见。脸色挖白的,纸片一样要飞走了。
祖母又一个扑通,跪倒在父亲的床榻前,抱住父亲的床被,山动地摇地大悲号:“我的儿呀我的儿,你这是咋地了啊?我的儿啊,来时不还好好的吗?”
母亲坐在父亲的床沿,边掉眼泪边捏着父亲的手,纵有千言万语,只是说不出,纵有黄河水落差奔流的泪水,只是哭不出。祖母却从母亲的手里夺过父亲的手,捏进自己的手心,边夺边骂:“余秋香,你个狠心的婆娘,老公病成这样,就不回去把个信?你个闷古佬倒闷成了这样?老娘算是见识了,你想你男人死在你娘家不成,我的儿啊我的心肝儿……”
祖母边哭边当着外公面将母亲大骂一顿!外公见状,强打精神过来安顿祖母:“亲家母,敢情歇一歇,不要这样,我且跟你细说,你儿害病倒床……”
外公一脸疲惫的哀伤。这些天,外公实在累了,伤心了,钱用多少都没问题,只是父亲没救回来,外公心里吃痛难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谁的精神搁得住。外公一边安顿祖母,一边心力憔悴老泪纵横地将父亲怎样犯病治疗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了祖母听。
外公最后无奈地对祖母友打卦说:“亲家母,我尽全力了,没有医好章蓝的病,是我的责任,也是天意,我决不推卸责任,愿意接受亲家母的责罚……”
原来父亲挑着三姐与母亲一起来外公家拜年的第三天,就病了,肚子如虫子钻一样的痛,饭也吃不进。再过二天,水也喝不得。人见着瘦。开始父亲还以为大雪风寒,冻了肚子。不想熬过生姜红糖茶吃,不见丝毫缓解。等到迟日,倒还加重,从床上爬不起来。
外公急了,忙把父亲送进青苔镇人民医院,不想一住一个月,因为父亲的肠子穿孔,要动手术。原以为动过手术,就没事了,没想切除的那节肠子又生变,还特别厉害。青苔镇人民医院不收,外公就将父亲弄到荆州人民医院。荆州人民医院的医生说,父亲是肠癌,整都没整数,就是肠子切完,也不会好。叫母亲与外公把父亲拉回来,有好的给他吃,有啥心愿未了的了,好好安排后事吧!
外公一听,傻了,浑身一软,一下子瘫在地上,爬不起来!好端端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怎么能死?人生才开始。女婿死了,我女儿秋香今生该咋地着落?不行,医生,你无论如何要救我女婿一命。
嘭地一声,只见外公双膝磕在地上,拉住医生的手,跟医生磕起头来。
就算外公磕破了头又怎样?医生也不会接受父亲在医院治疗了啊。
母亲倒镇定,将外公从地上拉起来,将父亲弄回娘家,也不给祖母那边去信。自个在家照顾父亲,每天给父亲按摩吃药!在母亲的心中,不信自己深爱的男人就这样死去,他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医生那是在胡说八道!可一天天过去,父亲的病情并没有任何好转。母亲就更不想跟祖母把信,只巴望奇迹出现,父亲原一扁担,一头挑着孩子,一头挑着家什,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回去!
我的两个姐姐,每天里外忙碌的玩耍,并不知晓父亲病重的事。这忽儿,突见祖母大声哭嚎,一声声我的儿,我的大儿的叫喊,怎么得了,啥啥的。才知道一点眉目。外公与母亲将父亲生病的事瞒得滴水不漏。舅舅们也不晓得。
这就是视土地如生命的母亲,春来播种季节,迟迟未归的原因。
母亲深爱父亲,即使父亲死了,她也要回他的那个大家庭,替他养育姐们,孝敬父母,把叔姑抚养成人。这是父亲在病中一再与母亲谈到的话题。父亲不忍母亲承担起那些不该承担的,交代母亲,倘若他真死了,就回娘家再嫁,别再回他的那个大家了。
父亲知道祖母这些年怎样苛刻母亲的。也知道母亲为他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度了多少个孤寂的不眠之夜。父亲总觉得愧对母亲,无颜要求母亲。
母亲白天干活,晚上做鞋,一通宵一通宵的不睡,都为什么?都为把那苦日子快些过完,都为那个大家庭的每个人能穿暖吃饱,都为叔姑们能快点长大成人,好安个家。她这个老大的责任与任务就完成了,就好跟父亲心无担忧的度幸福美满的两人世界。只是如今,一切还未展开,他们的幸福两人世界还未开启,父亲就要死去,母亲如何能信。
母亲听罢父亲的话,清淡的笑,不哭也不恼。而母亲的心底却更坚定,那就是无论怎样,她都会回那个家,做完父亲未曾完成的事,尽到父亲未尽完的责任。母亲更坚信,父亲根本不会死,不日肯定会好。
父亲情绪并不悲观,也认为自己不会死。精神气还有,只是胃部确有毛病了。年少时饥一餐饱一餐的,得了胃病一点都不稀奇。
就这样,父亲与母亲在外公家一呆一个月,忘了天光日月,忘了病痛,忘了死亡!那是他们结婚以来,相聚最长的一段幸福时光。
外公屋旁沟那边的我的姑外公胡香醇胡麻子,穿着一身笔挺的戏服,端着二胡,走过那根独木桥,来看望父亲。长辈来看晚辈病在床上不能起床,是何等的悲催。我的姑外公胡麻子心里有多悲戚,我等晚辈不知,也无法体味!姑外公是父亲的长辈,更是父亲的大师兄。这种亦兄亦父,亲上加亲的关系。叫姑外公面对父亲的病,更为的伤心悲切。
可胡香醇没有哭,一直保持微笑,每天来看父亲,都端起那张父亲最喜欢的二胡拉,边拉边对父亲说:“章蓝,你想听哪一曲,哪个调,姑爷拉给你听……”
父亲抬眼望着姑外公,笑:“大师兄,我还是叫你大师兄,大师兄,戏班解散了,我们师兄几人天南地北的,好久没聚,几时把大师兄吃亏忙活,将小李子,小余召集来,我们兄弟再搭一次戏台,好生给乡亲们唱一曲,唱一曲,大师兄,你原拉二月映泉吧……”
(二月映泉是中国来自民间穷苦人作曲的曲子。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父亲之所以喜欢二月映泉,实则他与阿炳身世相近,都出自民间,出自穷苦人家。父亲病了,更有境遇感,还不说父亲的小名也叫炳儿。祖母一贯叫父亲小名炳娃子!是个巧合吧。
……
清新的二胡声在外公家里外回荡,弦音萦绕!星光落下,一片清辉。姑外公胡麻子跟父亲拉了一遍又一遍的二月映泉,父亲听的睡着了,姑外公才回去。母亲默默走在姑外公的后头,给她的姑爷送行。
胡香醇回过头来对母亲余秋香说:“秋香我的娃,这都是命,当初你若……”
余秋香不等胡香醇话说完,就打断她姑爷说:“姑爷,我不信命,我也不后悔,我不信炳娃仔的病不会好,他会好的……”
胡香醇听了余秋香的话,深深地叹气:“听天由命,秋香我的娃。但愿人间有奇迹,炳娃子的肠癌会好起来……秋香我的娃,你要保重自己,撑住啊,想开些,千万身体不能跨,家里老小还指望着你,炳娃子的大家庭都得靠你啊……”
余秋香就对胡香醇说:“姑爷,你放心,我不会垮,我身子骨好得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您慢走,我不送,回了!”
说完,余秋香就拖着自己娇小玲珑的身子,乘着月光回去。月光映衬她清秀瘦小的影子,一片清辉,凄美。
母亲余秋香没有感到父亲生命即将逝去的悲痛,而是享受着与父亲相聚的幸福。母亲坚信,她的男人一定会好起来,绝对不会死。
祖母来不及整理容颜,来不及换衣服,披头散发,形容悲催,一口气跑到青苔村外公家,扑腾一声,跌进外公家的门,就见到了她那瘦骨嶙峋的大儿子,脸色惨白,形容枯瘦,要死不活地躺在床上。哪里还是她那个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好儿子陈章蓝,分明就是一具骷髅。瘦得身上的排骨一排排的清晰可见。脸色挖白的,纸片一样要飞走了。
祖母又一个扑通,跪倒在父亲的床榻前,抱住父亲的床被,山动地摇地大悲号:“我的儿呀我的儿,你这是咋地了啊?我的儿啊,来时不还好好的吗?”
母亲坐在父亲的床沿,边掉眼泪边捏着父亲的手,纵有千言万语,只是说不出,纵有黄河水落差奔流的泪水,只是哭不出。祖母却从母亲的手里夺过父亲的手,捏进自己的手心,边夺边骂:“余秋香,你个狠心的婆娘,老公病成这样,就不回去把个信?你个闷古佬倒闷成了这样?老娘算是见识了,你想你男人死在你娘家不成,我的儿啊我的心肝儿……”
祖母边哭边当着外公面将母亲大骂一顿!外公见状,强打精神过来安顿祖母:“亲家母,敢情歇一歇,不要这样,我且跟你细说,你儿害病倒床……”
外公一脸疲惫的哀伤。这些天,外公实在累了,伤心了,钱用多少都没问题,只是父亲没救回来,外公心里吃痛难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谁的精神搁得住。外公一边安顿祖母,一边心力憔悴老泪纵横地将父亲怎样犯病治疗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给了祖母听。
外公最后无奈地对祖母友打卦说:“亲家母,我尽全力了,没有医好章蓝的病,是我的责任,也是天意,我决不推卸责任,愿意接受亲家母的责罚……”
原来父亲挑着三姐与母亲一起来外公家拜年的第三天,就病了,肚子如虫子钻一样的痛,饭也吃不进。再过二天,水也喝不得。人见着瘦。开始父亲还以为大雪风寒,冻了肚子。不想熬过生姜红糖茶吃,不见丝毫缓解。等到迟日,倒还加重,从床上爬不起来。
外公急了,忙把父亲送进青苔镇人民医院,不想一住一个月,因为父亲的肠子穿孔,要动手术。原以为动过手术,就没事了,没想切除的那节肠子又生变,还特别厉害。青苔镇人民医院不收,外公就将父亲弄到荆州人民医院。荆州人民医院的医生说,父亲是肠癌,整都没整数,就是肠子切完,也不会好。叫母亲与外公把父亲拉回来,有好的给他吃,有啥心愿未了的了,好好安排后事吧!
外公一听,傻了,浑身一软,一下子瘫在地上,爬不起来!好端端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怎么能死?人生才开始。女婿死了,我女儿秋香今生该咋地着落?不行,医生,你无论如何要救我女婿一命。
嘭地一声,只见外公双膝磕在地上,拉住医生的手,跟医生磕起头来。
就算外公磕破了头又怎样?医生也不会接受父亲在医院治疗了啊。
母亲倒镇定,将外公从地上拉起来,将父亲弄回娘家,也不给祖母那边去信。自个在家照顾父亲,每天给父亲按摩吃药!在母亲的心中,不信自己深爱的男人就这样死去,他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医生那是在胡说八道!可一天天过去,父亲的病情并没有任何好转。母亲就更不想跟祖母把信,只巴望奇迹出现,父亲原一扁担,一头挑着孩子,一头挑着家什,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回去!
我的两个姐姐,每天里外忙碌的玩耍,并不知晓父亲病重的事。这忽儿,突见祖母大声哭嚎,一声声我的儿,我的大儿的叫喊,怎么得了,啥啥的。才知道一点眉目。外公与母亲将父亲生病的事瞒得滴水不漏。舅舅们也不晓得。
这就是视土地如生命的母亲,春来播种季节,迟迟未归的原因。
母亲深爱父亲,即使父亲死了,她也要回他的那个大家庭,替他养育姐们,孝敬父母,把叔姑抚养成人。这是父亲在病中一再与母亲谈到的话题。父亲不忍母亲承担起那些不该承担的,交代母亲,倘若他真死了,就回娘家再嫁,别再回他的那个大家了。
父亲知道祖母这些年怎样苛刻母亲的。也知道母亲为他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度了多少个孤寂的不眠之夜。父亲总觉得愧对母亲,无颜要求母亲。
母亲白天干活,晚上做鞋,一通宵一通宵的不睡,都为什么?都为把那苦日子快些过完,都为那个大家庭的每个人能穿暖吃饱,都为叔姑们能快点长大成人,好安个家。她这个老大的责任与任务就完成了,就好跟父亲心无担忧的度幸福美满的两人世界。只是如今,一切还未展开,他们的幸福两人世界还未开启,父亲就要死去,母亲如何能信。
母亲听罢父亲的话,清淡的笑,不哭也不恼。而母亲的心底却更坚定,那就是无论怎样,她都会回那个家,做完父亲未曾完成的事,尽到父亲未尽完的责任。母亲更坚信,父亲根本不会死,不日肯定会好。
父亲情绪并不悲观,也认为自己不会死。精神气还有,只是胃部确有毛病了。年少时饥一餐饱一餐的,得了胃病一点都不稀奇。
就这样,父亲与母亲在外公家一呆一个月,忘了天光日月,忘了病痛,忘了死亡!那是他们结婚以来,相聚最长的一段幸福时光。
外公屋旁沟那边的我的姑外公胡香醇胡麻子,穿着一身笔挺的戏服,端着二胡,走过那根独木桥,来看望父亲。长辈来看晚辈病在床上不能起床,是何等的悲催。我的姑外公胡麻子心里有多悲戚,我等晚辈不知,也无法体味!姑外公是父亲的长辈,更是父亲的大师兄。这种亦兄亦父,亲上加亲的关系。叫姑外公面对父亲的病,更为的伤心悲切。
可胡香醇没有哭,一直保持微笑,每天来看父亲,都端起那张父亲最喜欢的二胡拉,边拉边对父亲说:“章蓝,你想听哪一曲,哪个调,姑爷拉给你听……”
父亲抬眼望着姑外公,笑:“大师兄,我还是叫你大师兄,大师兄,戏班解散了,我们师兄几人天南地北的,好久没聚,几时把大师兄吃亏忙活,将小李子,小余召集来,我们兄弟再搭一次戏台,好生给乡亲们唱一曲,唱一曲,大师兄,你原拉二月映泉吧……”
(二月映泉是中国来自民间穷苦人作曲的曲子。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父亲之所以喜欢二月映泉,实则他与阿炳身世相近,都出自民间,出自穷苦人家。父亲病了,更有境遇感,还不说父亲的小名也叫炳儿。祖母一贯叫父亲小名炳娃子!是个巧合吧。
……
清新的二胡声在外公家里外回荡,弦音萦绕!星光落下,一片清辉。姑外公胡麻子跟父亲拉了一遍又一遍的二月映泉,父亲听的睡着了,姑外公才回去。母亲默默走在姑外公的后头,给她的姑爷送行。
胡香醇回过头来对母亲余秋香说:“秋香我的娃,这都是命,当初你若……”
余秋香不等胡香醇话说完,就打断她姑爷说:“姑爷,我不信命,我也不后悔,我不信炳娃仔的病不会好,他会好的……”
胡香醇听了余秋香的话,深深地叹气:“听天由命,秋香我的娃。但愿人间有奇迹,炳娃子的肠癌会好起来……秋香我的娃,你要保重自己,撑住啊,想开些,千万身体不能跨,家里老小还指望着你,炳娃子的大家庭都得靠你啊……”
余秋香就对胡香醇说:“姑爷,你放心,我不会垮,我身子骨好得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您慢走,我不送,回了!”
说完,余秋香就拖着自己娇小玲珑的身子,乘着月光回去。月光映衬她清秀瘦小的影子,一片清辉,凄美。
母亲余秋香没有感到父亲生命即将逝去的悲痛,而是享受着与父亲相聚的幸福。母亲坚信,她的男人一定会好起来,绝对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