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世民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京城。
百姓的哭声声传百里,在百姓的心目中,李世民绝对是一位好皇帝。
太极宫寒风殿内,李世民的灵柩前面,李丽质和兕子还有李治的哭声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就没断过。
这时长孙无忌带着文武百官过来了,他们朝着李世民的灵柩跪拜之后,长孙无忌对着李治说道:
“太子殿下,先皇龙驭宾天,臣民皆悲痛万分。臣等恳请太子殿下切莫伤心过度,劳损身体。”
李治擦了擦眼泪说道:
“感谢舅舅与百官的好意,我再陪陪父皇就会去休息的。”
长孙无忌却没有离开,而是对着李治跪下,长孙无忌身后的百官也跟着跪下,然后众人正式地对李治行了三拜之礼。
李治假装惊讶,明知故问道:
“舅舅,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长孙无忌起身说道: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虽无立下遗诏,但亲口对臣等说过由陛下继位大唐皇帝之位。”
新皇登基分为两步,第一步叫灵前即位。
就是刚才文武百官对着李治行的君臣之礼。本来行礼之前还需要先皇指定的大臣宣读遗诏,但是李世民走得急,没立下遗诏,所以就免去了这个环节。
百官行完礼,就相当于承认了李治的皇帝之位,允许他行使皇帝的权利。
不过这一步之后李治也只能算作是‘代理皇帝’,想要把代理二字拿掉,就必须要走第二步,登基大典。
唐朝规定,父亲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但是不是所有守孝都必须三年,视情况而定。就比如先皇死了,新皇就不用守孝三年,只需要二十七天就行。
所以一般的登基大典会在守孝二十七天后举行。
这两步走后,李治就成为正统皇帝了。
总结来说,第一步是权力合法,第二步是法统合法。
长孙无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陛下,登基大典三日后便会召开,还请陛下注意休息,不要悲伤过度。”
李治装作愤怒道:
“父皇尸骨未寒,你们现在不思丧礼之事,居然想让我继位皇帝,是何居心?”
“陛下,先皇突然驾崩,如今朝堂动荡,只有陛下尽快登基方可稳定朝中内外,以定民心。”
长孙无忌劝说的没错,这不是平稳交接皇位,昨夜的那场动乱太过突然。如果李治不能尽快登基昭告天下的话,难免有人会动些歪心思。
李治努力保持着脸上的悲伤之情说道:
“我做不到啊,舅舅,要我丢下父皇不理,三日后登基,我做不到。如果我真的如此不孝,今后还有何颜面治理国家?”
“陛下,国事为重,登基之后以国君身份办理先皇的葬礼并不违和礼制。先皇生前最为注重江山社稷,如今陛下先登基稳固朝政,先皇在天有灵不会怪罪陛下的。恳请陛下三日之后登基大唐皇帝之位,昭示天下。”
长孙无忌说完,身后的全臣异口同声说道:
“恳请陛下三日之后登基大唐皇帝之位。”
李治叹息一声,转过头对着李世民的灵柩跪下,流着泪说道:
“父皇,儿臣不孝,可是为了江山社稷,儿臣不得不先举行登基大典。”
“陛下的孝心臣民共知。登基大典在即,陛下千万要保重身体,臣等告退。”
说完长孙无忌就带着百官离开了寒风殿,三省六部也开始准备登基大典的各项事宜。
百官走后,后宫的妃子们也纷纷来寒风殿哭丧,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
李世民驾崩,她们固然伤心难过,但是如此撕心裂肺或许更多是因为自己今后的命运。
有子嗣的还好,国丧过后可以投奔外地的皇子,比如阴妃杨妃等。
没有子嗣的就比较惨了,出家为尼姑,与长灯相伴,直到老去。
后宫妃子前来吊唁也是分批次的,身份高的先去,身份低的只能排在前面。
或许是命中注定。
只是一眼,李治就被人群当中的一名才人深深吸引住了。
不过李治没有多看,生怕其他人察觉出什么端倪。
大殿里哭啼声不断,良久之后,妃子们陆续退出寒风殿,最后只剩那名深深吸引李佑的才人还在大殿中哭泣。
四周无人,李佑的机会来了,他走过去拿出一块手帕递给女子,忍住心里的悸动开口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先皇赐名武媚娘。”
女子接过手帕,抬起头看着李治回道。
李治再次见到女子的容颜,梨花带雨,楚楚动人的模样让李治心跳都停了一拍。
“媚娘,媚娘,好名字。你不要再哭了,你对父皇的爱慕之情,父皇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到的。”
李治不忍看武媚娘再哭下去,于是劝说道。
武媚娘略有深意地摇了摇头,然后欲言又止,最后叹息一声说道:
“谢陛下关心,我这就回去。”
李治看出她有什么话想说,于是问道:
“武才人,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吗?你说就是了。”
武媚娘纠结良久,然后缓缓说道:
“我十四岁入宫,如今已六年,宫中六年先皇从未宠爱过我。如今先皇驾崩,我今后只能与长灯相伴一生,我……”
李治一听更加心疼武媚娘,不过心疼之余心里不免有些开心,原来武媚娘哭得这么伤心并不是多爱慕李世民,而是为自己的命运伤感。
虽然李治很想将武媚娘纳入后宫,但是不行,之前现在不行。于是李治说道:
“媚娘不必伤心过度,朕今后会去感业寺看你的。”
虽然李治的话语中没有明确表示要纳武则天入后宫,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谁都能听懂。
武媚娘目地达成,心中一喜。
“谢陛下关心,我先回去了。”
武则天说完把李治送给她的手帕放入怀中,便起身准备离开寒风殿。
武则天走到殿门口,回头看了李治一眼,脸上对李治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治自然也看出了武媚娘对自己的爱慕,心中甚是高兴。
百姓的哭声声传百里,在百姓的心目中,李世民绝对是一位好皇帝。
太极宫寒风殿内,李世民的灵柩前面,李丽质和兕子还有李治的哭声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就没断过。
这时长孙无忌带着文武百官过来了,他们朝着李世民的灵柩跪拜之后,长孙无忌对着李治说道:
“太子殿下,先皇龙驭宾天,臣民皆悲痛万分。臣等恳请太子殿下切莫伤心过度,劳损身体。”
李治擦了擦眼泪说道:
“感谢舅舅与百官的好意,我再陪陪父皇就会去休息的。”
长孙无忌却没有离开,而是对着李治跪下,长孙无忌身后的百官也跟着跪下,然后众人正式地对李治行了三拜之礼。
李治假装惊讶,明知故问道:
“舅舅,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长孙无忌起身说道: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先皇虽无立下遗诏,但亲口对臣等说过由陛下继位大唐皇帝之位。”
新皇登基分为两步,第一步叫灵前即位。
就是刚才文武百官对着李治行的君臣之礼。本来行礼之前还需要先皇指定的大臣宣读遗诏,但是李世民走得急,没立下遗诏,所以就免去了这个环节。
百官行完礼,就相当于承认了李治的皇帝之位,允许他行使皇帝的权利。
不过这一步之后李治也只能算作是‘代理皇帝’,想要把代理二字拿掉,就必须要走第二步,登基大典。
唐朝规定,父亲死了,儿子要守孝三年。但是不是所有守孝都必须三年,视情况而定。就比如先皇死了,新皇就不用守孝三年,只需要二十七天就行。
所以一般的登基大典会在守孝二十七天后举行。
这两步走后,李治就成为正统皇帝了。
总结来说,第一步是权力合法,第二步是法统合法。
长孙无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陛下,登基大典三日后便会召开,还请陛下注意休息,不要悲伤过度。”
李治装作愤怒道:
“父皇尸骨未寒,你们现在不思丧礼之事,居然想让我继位皇帝,是何居心?”
“陛下,先皇突然驾崩,如今朝堂动荡,只有陛下尽快登基方可稳定朝中内外,以定民心。”
长孙无忌劝说的没错,这不是平稳交接皇位,昨夜的那场动乱太过突然。如果李治不能尽快登基昭告天下的话,难免有人会动些歪心思。
李治努力保持着脸上的悲伤之情说道:
“我做不到啊,舅舅,要我丢下父皇不理,三日后登基,我做不到。如果我真的如此不孝,今后还有何颜面治理国家?”
“陛下,国事为重,登基之后以国君身份办理先皇的葬礼并不违和礼制。先皇生前最为注重江山社稷,如今陛下先登基稳固朝政,先皇在天有灵不会怪罪陛下的。恳请陛下三日之后登基大唐皇帝之位,昭示天下。”
长孙无忌说完,身后的全臣异口同声说道:
“恳请陛下三日之后登基大唐皇帝之位。”
李治叹息一声,转过头对着李世民的灵柩跪下,流着泪说道:
“父皇,儿臣不孝,可是为了江山社稷,儿臣不得不先举行登基大典。”
“陛下的孝心臣民共知。登基大典在即,陛下千万要保重身体,臣等告退。”
说完长孙无忌就带着百官离开了寒风殿,三省六部也开始准备登基大典的各项事宜。
百官走后,后宫的妃子们也纷纷来寒风殿哭丧,一个个哭得撕心裂肺。
李世民驾崩,她们固然伤心难过,但是如此撕心裂肺或许更多是因为自己今后的命运。
有子嗣的还好,国丧过后可以投奔外地的皇子,比如阴妃杨妃等。
没有子嗣的就比较惨了,出家为尼姑,与长灯相伴,直到老去。
后宫妃子前来吊唁也是分批次的,身份高的先去,身份低的只能排在前面。
或许是命中注定。
只是一眼,李治就被人群当中的一名才人深深吸引住了。
不过李治没有多看,生怕其他人察觉出什么端倪。
大殿里哭啼声不断,良久之后,妃子们陆续退出寒风殿,最后只剩那名深深吸引李佑的才人还在大殿中哭泣。
四周无人,李佑的机会来了,他走过去拿出一块手帕递给女子,忍住心里的悸动开口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先皇赐名武媚娘。”
女子接过手帕,抬起头看着李治回道。
李治再次见到女子的容颜,梨花带雨,楚楚动人的模样让李治心跳都停了一拍。
“媚娘,媚娘,好名字。你不要再哭了,你对父皇的爱慕之情,父皇在天之灵一定能感受到的。”
李治不忍看武媚娘再哭下去,于是劝说道。
武媚娘略有深意地摇了摇头,然后欲言又止,最后叹息一声说道:
“谢陛下关心,我这就回去。”
李治看出她有什么话想说,于是问道:
“武才人,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吗?你说就是了。”
武媚娘纠结良久,然后缓缓说道:
“我十四岁入宫,如今已六年,宫中六年先皇从未宠爱过我。如今先皇驾崩,我今后只能与长灯相伴一生,我……”
李治一听更加心疼武媚娘,不过心疼之余心里不免有些开心,原来武媚娘哭得这么伤心并不是多爱慕李世民,而是为自己的命运伤感。
虽然李治很想将武媚娘纳入后宫,但是不行,之前现在不行。于是李治说道:
“媚娘不必伤心过度,朕今后会去感业寺看你的。”
虽然李治的话语中没有明确表示要纳武则天入后宫,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谁都能听懂。
武媚娘目地达成,心中一喜。
“谢陛下关心,我先回去了。”
武则天说完把李治送给她的手帕放入怀中,便起身准备离开寒风殿。
武则天走到殿门口,回头看了李治一眼,脸上对李治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治自然也看出了武媚娘对自己的爱慕,心中甚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