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一角,白芷在那等了半天。眼瞅着离上课时间越来越近,才见崔凌霜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她小声提醒说,“姑娘,书法课要迟到了。”
崔凌霜道:“去把地上那几张碎纸捡来粘好,还有用。”白芷很快就回来了,她又道:“我瞧着你不太想去京城,为何?”
白芷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忙解释说,“夫人在京城的姐姐是庶出,奴婢总觉得嫡庶有别,归宁侯府或许并不像夫人描述的那么好。”
崔凌霜笑笑,白芷不肯说实话,她也懒得戳穿。一旦把崔前抓在手中,这丫鬟总该会死心塌地了吧!
琢磨这些事时,崔凌霜的思考方式与卫柏如出一辙。
他们用人只从这人的弱点和把柄入手,从来不去思考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信任,以及奴才对主子本该有的忠诚。
下午是赵夫子的书法课,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临摹和鉴赏。
崔氏族学不分嫡庶,只要适龄都能到族学上课。课堂上不仅有崔氏族人,还有客居在崔氏的亲眷,以及洛川流域稍微有点儿名望的家族子弟。
崔凌霜到时,堂上已经坐了十多个少女。不管嫡庶亲疏,她们都已听到昨日的事情,知道崔凌霜在族长家门口夺鞭抢马,冒雨外出,随后湿漉漉的被武丫鬟带回府中。
眼见她还敢来上课,少女们表情各异,有惊讶,好奇、不屑、还有怜悯……
不知哪家姑娘问了句,“不是说崔氏最看重规矩吗?这都没事儿?”
有人回了句,“谁知道呢?长房老夫人是族老,规矩在攥在她手里,估计只对外人,不对自家人!”
“……”
赵夫子是位中年文士,他清清嗓子,示意大家把心思专注在前方挂着的几幅字画上。
崔凌霜扫了一眼,五幅字画。
两幅是碑文拓片,出自前朝书法大家;一页经书,瞧字迹是碧落寺那位大德高僧;还有被仔细裱过的半卷残品,没意外的话和那两幅拓片出自一人之手;挂在最后的是首七言诗,未曾装裱,也没有落款。
课堂上的少女们依照座序慢慢从五幅字画前方走过,若第一次没看仔细,还可以排在队伍后面再看一次。
约莫一炷香之后,考核开始。赵夫子让她们评价这几幅字画,并选出最好的一幅作品。
课程到了这个环节,被考核人永远只会是嫡女。庶女能做的就只有旁听学习,根本没资格插话。
崔氏嫡女不多,长房只有崔凌霜。三房有崔凌月和崔凌雪。族人按年纪称崔凌月为大姑娘,崔凌霜是二姑娘,崔凌雪是三姑娘。
至于长房庶出女崔凌星,三房庶出女崔凌雨。族人只称凌星姑娘,凌雨姑娘,庶女没有排行,她们在族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同往日一样,赵夫子打算让三房族长家的崔凌月先说,等几个嫡女说的差不多了才会轮到崔凌霜。
按年龄来算,崔凌霜不是最小那个。只是她心思不在课业上,若不放最后,估计近一半的问题答不上来。
这事儿放其他嫡女身上还好,一次回答不出来,坚决不会有第二次。
崔凌霜不同,一次回答不出来,她哭。第二次回答不出来,她还是哭。
授课以来,赵夫子算是领教了崔凌霜一言不合就开哭的脾性。在他默认下,其他几个嫡女即便是心有不甘,也都选择默默忍受。
“凌月姑娘,你觉得这几幅字画出自何人之手?哪副最佳?”
听到被点名,崔凌月一改往日有问必答的习惯,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崔凌霜。
长房与三房分府不分家,崔凌月很是照顾崔凌霜。因她之故,崔凌雪即便看不惯崔凌霜也会压在脾气给其几分面子。
今儿见她一反常态,几个嫡女全都看好戏般盯着崔凌霜。
三房的外孙女姚溪怡甚至小声嘀咕道:“也不知霜妹妹今儿带了几条帕子,一会儿够哭吗?”
赵夫子曾是翰林编修,挂冠归隐之后被宗族请来族学授课。女学来的很少,一月只有两节课,指点嫡女书法,教授她们如何鉴赏书画。
作为女学少有的男夫子,他挺喜欢崔凌霜。人长得漂亮,没什么心机,偶尔哭哭啼啼也在容忍范围之内。
眼见崔凌霜被众人排斥,连一向温厚的崔凌月也如此。除了暗叹,他什么都不能做。
无论重生前后,崔凌霜都很习惯这种待遇,只是不曾想到她在族里唯一的玩伴崔凌月也如此。
崔凌月,三房大伯家嫡女,今年十四。凤眼,鹅蛋脸,笑起来有两个梨涡,模样端庄秀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其母王氏想通过老夫人的关系将她送入宫中,族长夫人张氏却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想将她嫁给娘家那边的子侄。
崔凌月肯定向着母亲,一直以来对崔凌霜都非常不错。
无奈秋日祭将近,若是两府不分家,让崔凌霜与三房几个嫡女站在一起。那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还算漂亮的凌月与凌雪,在她跟前就是荧光与皓月的区别。
族长夫人张氏平素就不喜欢崔凌霜,常说她长得姨娘嘴脸。随着秋日祭越来越近,对她的态度更是恶劣。
昨日她犯下大错,老夫人罚她跪祠堂,族长夫人张氏却觉得惩罚太轻。为了表明态度,张氏将三房几个姑娘喊到跟前,勒令她们与她划清界限,免得被拖累了名声……
崔凌月倒是有心帮忙,可在这风口浪尖,也得为了自己的名节着想!
崔凌霜看着几幅作品面露苦笑。她恨卫柏,如今缺的凭借从卫柏那儿学来的东西才能保住脸面,想想真是讽刺。
见她面色愁苦,一小撮人颇为开心,正相互传递眼色等着看笑话。
却听她缓缓说道:“碑文拓片与半卷残品出自前朝书法大家杨炽,经书是莲池大师的墨宝,我个人认为这幅没有落款的书法是五幅作品中的精品。”
赵夫子刚端起茶盏,打算在崔凌霜哭泣时佯装喝茶,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这人已经说完了。
他手端茶盏,既忘了喝,也忘了放下,完全不敢相信先前那番话出自崔凌霜之口。
她小声提醒说,“姑娘,书法课要迟到了。”
崔凌霜道:“去把地上那几张碎纸捡来粘好,还有用。”白芷很快就回来了,她又道:“我瞧着你不太想去京城,为何?”
白芷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忙解释说,“夫人在京城的姐姐是庶出,奴婢总觉得嫡庶有别,归宁侯府或许并不像夫人描述的那么好。”
崔凌霜笑笑,白芷不肯说实话,她也懒得戳穿。一旦把崔前抓在手中,这丫鬟总该会死心塌地了吧!
琢磨这些事时,崔凌霜的思考方式与卫柏如出一辙。
他们用人只从这人的弱点和把柄入手,从来不去思考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信任,以及奴才对主子本该有的忠诚。
下午是赵夫子的书法课,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临摹和鉴赏。
崔氏族学不分嫡庶,只要适龄都能到族学上课。课堂上不仅有崔氏族人,还有客居在崔氏的亲眷,以及洛川流域稍微有点儿名望的家族子弟。
崔凌霜到时,堂上已经坐了十多个少女。不管嫡庶亲疏,她们都已听到昨日的事情,知道崔凌霜在族长家门口夺鞭抢马,冒雨外出,随后湿漉漉的被武丫鬟带回府中。
眼见她还敢来上课,少女们表情各异,有惊讶,好奇、不屑、还有怜悯……
不知哪家姑娘问了句,“不是说崔氏最看重规矩吗?这都没事儿?”
有人回了句,“谁知道呢?长房老夫人是族老,规矩在攥在她手里,估计只对外人,不对自家人!”
“……”
赵夫子是位中年文士,他清清嗓子,示意大家把心思专注在前方挂着的几幅字画上。
崔凌霜扫了一眼,五幅字画。
两幅是碑文拓片,出自前朝书法大家;一页经书,瞧字迹是碧落寺那位大德高僧;还有被仔细裱过的半卷残品,没意外的话和那两幅拓片出自一人之手;挂在最后的是首七言诗,未曾装裱,也没有落款。
课堂上的少女们依照座序慢慢从五幅字画前方走过,若第一次没看仔细,还可以排在队伍后面再看一次。
约莫一炷香之后,考核开始。赵夫子让她们评价这几幅字画,并选出最好的一幅作品。
课程到了这个环节,被考核人永远只会是嫡女。庶女能做的就只有旁听学习,根本没资格插话。
崔氏嫡女不多,长房只有崔凌霜。三房有崔凌月和崔凌雪。族人按年纪称崔凌月为大姑娘,崔凌霜是二姑娘,崔凌雪是三姑娘。
至于长房庶出女崔凌星,三房庶出女崔凌雨。族人只称凌星姑娘,凌雨姑娘,庶女没有排行,她们在族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同往日一样,赵夫子打算让三房族长家的崔凌月先说,等几个嫡女说的差不多了才会轮到崔凌霜。
按年龄来算,崔凌霜不是最小那个。只是她心思不在课业上,若不放最后,估计近一半的问题答不上来。
这事儿放其他嫡女身上还好,一次回答不出来,坚决不会有第二次。
崔凌霜不同,一次回答不出来,她哭。第二次回答不出来,她还是哭。
授课以来,赵夫子算是领教了崔凌霜一言不合就开哭的脾性。在他默认下,其他几个嫡女即便是心有不甘,也都选择默默忍受。
“凌月姑娘,你觉得这几幅字画出自何人之手?哪副最佳?”
听到被点名,崔凌月一改往日有问必答的习惯,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崔凌霜。
长房与三房分府不分家,崔凌月很是照顾崔凌霜。因她之故,崔凌雪即便看不惯崔凌霜也会压在脾气给其几分面子。
今儿见她一反常态,几个嫡女全都看好戏般盯着崔凌霜。
三房的外孙女姚溪怡甚至小声嘀咕道:“也不知霜妹妹今儿带了几条帕子,一会儿够哭吗?”
赵夫子曾是翰林编修,挂冠归隐之后被宗族请来族学授课。女学来的很少,一月只有两节课,指点嫡女书法,教授她们如何鉴赏书画。
作为女学少有的男夫子,他挺喜欢崔凌霜。人长得漂亮,没什么心机,偶尔哭哭啼啼也在容忍范围之内。
眼见崔凌霜被众人排斥,连一向温厚的崔凌月也如此。除了暗叹,他什么都不能做。
无论重生前后,崔凌霜都很习惯这种待遇,只是不曾想到她在族里唯一的玩伴崔凌月也如此。
崔凌月,三房大伯家嫡女,今年十四。凤眼,鹅蛋脸,笑起来有两个梨涡,模样端庄秀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其母王氏想通过老夫人的关系将她送入宫中,族长夫人张氏却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想将她嫁给娘家那边的子侄。
崔凌月肯定向着母亲,一直以来对崔凌霜都非常不错。
无奈秋日祭将近,若是两府不分家,让崔凌霜与三房几个嫡女站在一起。那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还算漂亮的凌月与凌雪,在她跟前就是荧光与皓月的区别。
族长夫人张氏平素就不喜欢崔凌霜,常说她长得姨娘嘴脸。随着秋日祭越来越近,对她的态度更是恶劣。
昨日她犯下大错,老夫人罚她跪祠堂,族长夫人张氏却觉得惩罚太轻。为了表明态度,张氏将三房几个姑娘喊到跟前,勒令她们与她划清界限,免得被拖累了名声……
崔凌月倒是有心帮忙,可在这风口浪尖,也得为了自己的名节着想!
崔凌霜看着几幅作品面露苦笑。她恨卫柏,如今缺的凭借从卫柏那儿学来的东西才能保住脸面,想想真是讽刺。
见她面色愁苦,一小撮人颇为开心,正相互传递眼色等着看笑话。
却听她缓缓说道:“碑文拓片与半卷残品出自前朝书法大家杨炽,经书是莲池大师的墨宝,我个人认为这幅没有落款的书法是五幅作品中的精品。”
赵夫子刚端起茶盏,打算在崔凌霜哭泣时佯装喝茶,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这人已经说完了。
他手端茶盏,既忘了喝,也忘了放下,完全不敢相信先前那番话出自崔凌霜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