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已经结束,王离被擒,长城军团崩溃,李斯等人死于非命,曾经强大的秦朝也闻到了死亡的味道,楚国即将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主角共尉虽然离一统天下还有一点距离,但是翻身做主人却不远了。在此之际,有必要对他前面的隐忍做一些解释。是为文。
    想写这个短文的直接原因就是很多人对共尉的做法很不理解,他既有心争霸,却又要讨好项羽,讨好项羽有很多人虽然觉得不太爽,倒勉强还能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他明知刘季是个祸根,却还一直没有下手。书评区说得最多的,莫过于这个问题。
    我要解释的就是这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讨好项羽,又迟迟不除掉刘季。
    我的出发点是:秦楚之际,身份、名声不可忽视。这个问题我已经在《陈胜》那篇短文里表达过类似的意见,但是大概没有多少人看,所以我这里再具体的说一下。
    秦朝虽然已经实行了郡县制,取消了分封制,真正名义上的贵族制度已经消亡了。但是一个制度的消亡,并不是说从制度上取消了就结束了。秦朝的时间很短,公元前221年全国统一,到公元前206年灭亡,不过区区十五年,如果从陈胜起义开始算,只有十二年左右,这十二年的时间,还不足以消融掉六国的后裔,同样也不足以消除贵族们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因为秦朝的暴政(关于这个暴政究竟是什么样,这里不讨论,但是民心对秦不满,那是毋庸置疑的),百姓反对秦朝的一切制度,包括郡县制,虽然后来历史证明郡县制相比于封建制是先进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这么认为,项羽灭秦之后分封,汉初分封,甚至到了晋朝封建制还死灰复燃,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一句话,在我看来,在秦末,是不是贵族出身,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造反的人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恰恰相反,重要无比。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但也没有多少市场的。他思想上的超前,并没有给他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正如一个穿越者如果面对那个时代的人大呼“人人生而平等”,等来的肯定不会是欢呼,而是鄙夷的斥骂,甚至是**毁灭。
    陈胜死了,他个人的能力是一方面,但是部下的相继背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陈胜死后,六国之中,除了燕王韩广不是原先的六国之后,其他五国都是六国后人。齐国的田儋,韩国的韩成,魏国的魏咎,赵国的赵歇,楚国的怀王,看看这个局面,有谁还能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是有种的。
    这五国之中,田儋是自己拉杆子干的,过程轻松得让人不敢相信。韩成是张良立的,魏咎是周市坚持的――为此差点和陈胜翻脸,赵歇是张耳、陈余立的,怀王是项梁立的。这里特别要提一下项梁。项梁八千人过江,蒲将军、英布等人投奔他,不是因为项梁有本事,那时候还没看出他有没有本事,而是因为他们项家世代楚将,是实实在在的贵族,项梁一举成为义军中的老大,他的身份是至关重要的,纵使如此,他也没有敢自己拉杆子干,而是把一个放羊老头拖出来当王,仅仅因为他是楚怀王的孙子,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身份的重要性。
    项梁如此,共尉这么一个跟着陈胜起义的无名之辈当时如果自立为王,他会是什么下场?他能比陈胜的下场更好?他不跟着项羽干,他还能怎么样?
    了解了共尉要讨好项羽的原因,也就明白了一大半共尉不能干净利落的解决刘季的原因。
    在这个已经发生了改变的历史上也好,在原先的那个历史上也好,刘季都是个不入流的角色,如果不是他神奇的入了关,最后奇迹般又打败了项羽,成了汉高祖,恐怕谁也不会注意到他。我已经说过,三杰之中,只有萧何是他的原班人马,张良是友军,韩信是项羽的手下,都是分封之后才投到刘季手下,如果不是他们,刘季撑破天就是一个窝在巴蜀近似于被流放的窝囊汉王,而不会成为汉高祖。
    现在有了共尉,他就更不起眼了。在刘季没有做出明显对共尉不利的事情之前,共尉对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义军首领下手,而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姻亲,吕家人会怎么看他?项羽会怎么看他?他手下的将领又会怎么看他?这都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在没有绝对的实力威慑所有的对手之前,送给别人一个反对自己的口实是愚蠢的做法,即使是只造成名声损失,对于共尉来说也不是个明智的举动。更重要的是,刘季实际上已经被剥夺了与共尉争天下的实力,共尉根本就没有必要急吼吼的把刘季解决掉,解决刘季,说白了只是满足共尉或者是读者的一种心理罢了,已经没有必须的理由。
    再退一步讲,就算刘季入了关,他就能做关中王?历史上鸿门宴是怎么来的?如今不仅有强悍的项羽,还多了一个阴险的共尉,刘季能做关中王?
    说到这里再插一句。项羽灭秦,分封诸王,涉及到刘季的封邑时有个插曲。项羽当然不会把关中给刘季,但是他却不能不派人去请示已经成了傀儡的怀王。怀王怎么说?“如约”,按老子以前说的办!而项羽虽然心里不爽,却不能明顶,他只能玩了个偷梁换柱,“巴蜀亦关中也”,把刘季赶到巴蜀去了,从名义上来说,怀王还是王,他当初的约定,项羽也不能违反。这也直接导致了项羽要对怀王下手。项羽什么时候才对怀王下手?天下分封已定,他拥有了足够的威望和实力,至少在他看来,他已经能控制住局势,有实力来压制道义上的反对,即使如此,他还是利用别人下黑手,把自己撇在一边,并没有一剑解决怀王。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秦楚之际,身份、名声,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共尉卧薪尝胆般的隐忍,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如果把这些背景特征全部虚化,那么除了人名之外,秦汉的历史和唐宋的历史又有什么区别?
    一孔之见,贻笑大方。然而,不能接受这个背景设定,自然也就不能理解共尉的行为,当然也不能品味他的腹黑了。

章节目录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庄不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庄不周并收藏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