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了,让琳琅在家里安心待嫁即可,其他的不用担心。赵太后给琳琅赐婚,绝对不差。有杜家撑腰,琳琅即使嫁到赵家,也要挺直腰板,不用惧怕任何人。”杜靖回答,安抚女儿。
杜琳琅松口气,“那就好,也不让父母再跟我折腾了。”
杜二夫人见状,也点了点头,“孩子,一切都是命数。多跟你大伯母学习,别学我。”
“学大伯母,也要跟娘学。”杜琳琅笑了,“每家的情况不一样,但我会努力学,努力经营。”
因为非常隐秘,所以杜家除了杜老太爷和杜家大房之后,其他人并不知道二房杜琳琅的事情。
萧郁放出去的那些线索,让礼亲王一派找到证据。
大周皇室宗亲,对赵太后和赵贵妃以及赵家,步步紧逼,致使她们不得不一步步退让。
礼亲王等人答应二皇子可以登基做皇帝,但礼亲王和另外三位王爷,要有辅佐小皇帝的权力,要和萧郁,杜相等四位宰辅五人,连同四位王爷,组成九人的摄政内阁。
朝廷众臣,当然不愿意。
以前这些王爷按照规定就要就藩,现在参加皇帝的葬礼,几乎都来了。
皇家宗室这些藩王,只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特权,在京城除了身份尊贵,并无权势,就是为了防止皇室旁支篡位。
现在这四个王爷要摄政,赵太后不想答应,但被逼得没有办法,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赵太后紧紧召唤萧郁和杜老太爷。
赵太后看下萧郁和杜老太爷,“两位已经知道礼亲王及其几个王爷的目的了吧?他们就是想趁机留在京城,借着皇帝还小,准备谋朝篡位。”
赵太后这话一点不假,谁都能看出来,大周皇室宗亲咄咄逼人。
二皇子才是两岁的奶娃,如果任由这四位王爷干政,二皇子的皇位岌岌可危。
杜老太爷斟酌片刻回答,“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自大周立国以来,就没有这样的规矩。成年王爷,娶亲之后,都要就藩。长期留在京城,必出祸端。”
赵太后深以为然,“正是此理,只是礼亲王拿着一些子虚乌有的证据,威胁哀家。哀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特地请杜相和萧大将军商议。”
萧郁心里冷笑,这赵太后已经答应对方了,现在才来他们面前哭诉。
杜老太爷对此心知肚明,然后想了想回答:“二皇子年幼,礼亲王等皇室宗亲担心大周江山旁落于外戚和朝臣,也无可厚非。既然太后也无法拒绝,那就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既能满足礼亲王等皇室宗亲的要求,还能保证新皇登基之后皇权稳固。”
赵太后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目露殷切地看向杜老太爷,“杜相,有好办法,你说便是。”
杜老太爷回答:“礼亲王等大周宗亲,担心大权旁落外戚和朝臣,所以坚持留在京城辅佐新帝。同样,太后和朝臣也可以怀疑,礼亲王等大周宗亲,以辅佐摄政为由,谋求造反。”
赵太后皱眉摇了摇头,“无凭无据,自然无法说服他们!”
如果有证据,她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杜相表情沉着,然后回答:“的确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图谋大位,但祖宗的规矩和律法都规定了。若是他们一意孤行,就是意图谋朝篡位,朝臣必然不答应。”
萧郁附和,“杜相说的是,礼亲王等人明知大周祖上祖训和律法规定,还执意而为,不是蓄意谋反,那是什么?”
原本还一筹莫展的赵太后听到杜相和萧郁的话之后,长舒一口气,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杜相和萧将军说的是,明日再议,还请杜相和萧将军仗义执言。”
“是,太后。”杜相应下。
等到杜老太爷和萧郁从皇宫离开,赵太后的寝宫里,出来赵太后的弟弟,也是现在赵家的家主。
赵家主出来,看向太后,“太后娘娘,还是杜相老奸巨猾。”
赵太后瞪了弟弟一眼,呵斥,“胡说,那明明是老谋深算。你想破脑袋,没想出来,但杜相想到了,而且还能实施。”
赵家主笑笑,“还是太后英明。”
“等到二皇子登上皇位,皇室宗亲,必然会盯着皇宫里,到时候我们会蛰伏一段时间。你回去也要规范下面的子弟,要让他们守规矩。”赵太后交代,希望事情尽快安定下来。稍后再对付宗师里的那些浑蛋。
“是,太后娘娘。”赵家主应下,“太后娘娘,还有何吩咐?”
赵太后想了想,回答:“等到二皇子登基之后,我就会给萧郁和杜青雪赐婚期。前面还有一个杜大姑娘杜琳琅,也是杜家嫡出的姑娘,我准备赐婚给家梁。”
“啊?”赵家主一愣,“家梁是今年春闱的探花,是我最出色的孙子啊!我的大孙子家栋是未来家主,但未来成就远远比不上家梁。就是公主也娶的。”
赵家主听说过杜琳琅,在宫里陪太后念经,但他也得到消息。皇帝经常晚上过来,私会杜琳琅。他那么优秀的孙子,岂是杜琳琅那样的残花败柳能够配得上?
赵太后见赵家主不同意,顿时黑了脸,“娶公主有什么用?能得到杜家的鼎力相助吗?现在杜相在,二皇子的皇位就有一争之力。如果杜相两不相帮,或者帮助礼亲王那边,二皇子就算登上皇位,那也是个傀儡皇帝。”
赵家主皱眉,“可杜琳琅明明是陛下曾经的喜欢的女子······”
赵太后恍然大悟,赵家主这是嫌弃杜琳琅跟皇帝有首尾。
“哀家承认,皇帝之前对杜琳琅的确有几分心思,也偶尔去跟杜琳琅说话,但并没有越雷池,那杜琳琅还是黄花大姑娘。现在皇帝已经没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你和赵家不出力,我和贵妃、二皇子倒了,赵家能有什么好?”
赵家以前也是官宦人家,但都是小官,还是她进宫,生了儿子之后,慢慢发迹。后来儿子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对抗朝臣,不断抬举赵家。
如果赵太后,赵家根本不会有今日的权势。
杜琳琅松口气,“那就好,也不让父母再跟我折腾了。”
杜二夫人见状,也点了点头,“孩子,一切都是命数。多跟你大伯母学习,别学我。”
“学大伯母,也要跟娘学。”杜琳琅笑了,“每家的情况不一样,但我会努力学,努力经营。”
因为非常隐秘,所以杜家除了杜老太爷和杜家大房之后,其他人并不知道二房杜琳琅的事情。
萧郁放出去的那些线索,让礼亲王一派找到证据。
大周皇室宗亲,对赵太后和赵贵妃以及赵家,步步紧逼,致使她们不得不一步步退让。
礼亲王等人答应二皇子可以登基做皇帝,但礼亲王和另外三位王爷,要有辅佐小皇帝的权力,要和萧郁,杜相等四位宰辅五人,连同四位王爷,组成九人的摄政内阁。
朝廷众臣,当然不愿意。
以前这些王爷按照规定就要就藩,现在参加皇帝的葬礼,几乎都来了。
皇家宗室这些藩王,只在自己的封地里有特权,在京城除了身份尊贵,并无权势,就是为了防止皇室旁支篡位。
现在这四个王爷要摄政,赵太后不想答应,但被逼得没有办法,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赵太后紧紧召唤萧郁和杜老太爷。
赵太后看下萧郁和杜老太爷,“两位已经知道礼亲王及其几个王爷的目的了吧?他们就是想趁机留在京城,借着皇帝还小,准备谋朝篡位。”
赵太后这话一点不假,谁都能看出来,大周皇室宗亲咄咄逼人。
二皇子才是两岁的奶娃,如果任由这四位王爷干政,二皇子的皇位岌岌可危。
杜老太爷斟酌片刻回答,“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自大周立国以来,就没有这样的规矩。成年王爷,娶亲之后,都要就藩。长期留在京城,必出祸端。”
赵太后深以为然,“正是此理,只是礼亲王拿着一些子虚乌有的证据,威胁哀家。哀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特地请杜相和萧大将军商议。”
萧郁心里冷笑,这赵太后已经答应对方了,现在才来他们面前哭诉。
杜老太爷对此心知肚明,然后想了想回答:“二皇子年幼,礼亲王等皇室宗亲担心大周江山旁落于外戚和朝臣,也无可厚非。既然太后也无法拒绝,那就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既能满足礼亲王等皇室宗亲的要求,还能保证新皇登基之后皇权稳固。”
赵太后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目露殷切地看向杜老太爷,“杜相,有好办法,你说便是。”
杜老太爷回答:“礼亲王等大周宗亲,担心大权旁落外戚和朝臣,所以坚持留在京城辅佐新帝。同样,太后和朝臣也可以怀疑,礼亲王等大周宗亲,以辅佐摄政为由,谋求造反。”
赵太后皱眉摇了摇头,“无凭无据,自然无法说服他们!”
如果有证据,她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杜相表情沉着,然后回答:“的确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图谋大位,但祖宗的规矩和律法都规定了。若是他们一意孤行,就是意图谋朝篡位,朝臣必然不答应。”
萧郁附和,“杜相说的是,礼亲王等人明知大周祖上祖训和律法规定,还执意而为,不是蓄意谋反,那是什么?”
原本还一筹莫展的赵太后听到杜相和萧郁的话之后,长舒一口气,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杜相和萧将军说的是,明日再议,还请杜相和萧将军仗义执言。”
“是,太后。”杜相应下。
等到杜老太爷和萧郁从皇宫离开,赵太后的寝宫里,出来赵太后的弟弟,也是现在赵家的家主。
赵家主出来,看向太后,“太后娘娘,还是杜相老奸巨猾。”
赵太后瞪了弟弟一眼,呵斥,“胡说,那明明是老谋深算。你想破脑袋,没想出来,但杜相想到了,而且还能实施。”
赵家主笑笑,“还是太后英明。”
“等到二皇子登上皇位,皇室宗亲,必然会盯着皇宫里,到时候我们会蛰伏一段时间。你回去也要规范下面的子弟,要让他们守规矩。”赵太后交代,希望事情尽快安定下来。稍后再对付宗师里的那些浑蛋。
“是,太后娘娘。”赵家主应下,“太后娘娘,还有何吩咐?”
赵太后想了想,回答:“等到二皇子登基之后,我就会给萧郁和杜青雪赐婚期。前面还有一个杜大姑娘杜琳琅,也是杜家嫡出的姑娘,我准备赐婚给家梁。”
“啊?”赵家主一愣,“家梁是今年春闱的探花,是我最出色的孙子啊!我的大孙子家栋是未来家主,但未来成就远远比不上家梁。就是公主也娶的。”
赵家主听说过杜琳琅,在宫里陪太后念经,但他也得到消息。皇帝经常晚上过来,私会杜琳琅。他那么优秀的孙子,岂是杜琳琅那样的残花败柳能够配得上?
赵太后见赵家主不同意,顿时黑了脸,“娶公主有什么用?能得到杜家的鼎力相助吗?现在杜相在,二皇子的皇位就有一争之力。如果杜相两不相帮,或者帮助礼亲王那边,二皇子就算登上皇位,那也是个傀儡皇帝。”
赵家主皱眉,“可杜琳琅明明是陛下曾经的喜欢的女子······”
赵太后恍然大悟,赵家主这是嫌弃杜琳琅跟皇帝有首尾。
“哀家承认,皇帝之前对杜琳琅的确有几分心思,也偶尔去跟杜琳琅说话,但并没有越雷池,那杜琳琅还是黄花大姑娘。现在皇帝已经没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你和赵家不出力,我和贵妃、二皇子倒了,赵家能有什么好?”
赵家以前也是官宦人家,但都是小官,还是她进宫,生了儿子之后,慢慢发迹。后来儿子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对抗朝臣,不断抬举赵家。
如果赵太后,赵家根本不会有今日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