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们领会了朱厚照的意思,
这回干脆往如何刺激宁王造反的方向讨论了。
宁王想不想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希望他造反。
朱厚照拿出了宁王意图谋反的证据。
勾结官员,蓄养私兵,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
朱厚照从被刺杀那天开始就一直派人留意宁王府的举动,这些证据简直不要太好搜集。
智囊们一看,这都不用编排宁王啊,宁王所作所为就是在为谋反做准备啊。
现在就差推宁王一把了,也许不推宁王自己都能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宁王不反该如何推宁王一把,然后在宁王谋反后怎么把宁王逼到江浙地区,用最小的代价把宁王和江浙地区的世家大族一起铲除。
严嵩天生就有拉人下水的本事,想了想说道:“宁王造反,最担心的就是如何攻克南京,不如找魏国公演一场戏。”
朱厚照点头同意,到时候想办法说服弘治给魏国公下一道密旨。
然后智囊们就开始谋划宁王造反进兵的线路,怎么把宁王的军队带到江浙地区。
远在南昌的宁王还没造反呢,却不知道自己造反的起点和终点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当朱厚照拿着和智囊们制作的计划书找到弘治的时候,弘治看着朱厚照的计划书一脸懵。
弘治有些不理解的说道:“你早就发现宁王有谋反的意图了?为什么不早点说?”
朱厚照反问道:“如果我告诉父皇了,父皇会怎样?”
弘治被朱厚照问得一愣,随即也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
自己要是知道了还真不能怎么样,又不能因为宁王做的那些事情把宁王的王位削了,毕竟他没扯旗造反不是。
最多下旨训斥一番,估计宁王一系就会蛰伏下去,继续等机会。
天天防着宁王造反?
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弘治虽然和宁王是亲戚,但是也不至于亲情泛滥袒护宁王,自己两家祖上那些事儿,自己心里也明净的。
但是太子诱导宁王造反的计策也太损了吧。
这是大明继承人该干的事儿?
朱厚照看出来弘治很为难,便说道:“要是宁王忠于大明,根本不会因为咱们的这点儿布置造反,如果他有反心,早晚都会造反,总不能把这个祸患一直留着。”
弘治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对朱厚照这个一石二鸟的计策也很心动。
朱厚照没把宁王放在眼里,是因为自己知道宁王造反的结果,王守仁一个人带着残兵不到两个月就把宁王给活捉了,更何况现在自己早有准备。
同样,弘治也知道宁王的斤两,也没太把宁王当回事儿。
那些南方的世家大族才是主要目标。
他们根深蒂固,势力庞大,能左右半个朝堂的局势,弘治也对他们深恶痛绝。
想要用正常的手段解决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弘治只能在朝廷上想办法扶植其他人和世家大族对抗。
现在有了一个把他们彻底清除的机会。
说实话,
弘治心动了。
弘治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问道:“如果宁王谋反,太子觉得多久可以平定?”
朱厚照说道:“两个月内,保证宁王和世家大族一起扫清。”
王守仁一个人就能搞定宁王,虽然现在目标多了世家大族,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和新式武器,两个月内搞定宁王问题不大。
弘治听了朱厚照的保证,最终还是给魏国公写了一封密信。
自己原本以为只有萧敬这样的才会被太子给带坏,没想到太子把自己也给带跑偏了。
这件事不好做,需要调动几个省的兵马协同作战,耗费的财力物力不小。
但是收益实在是太诱人了。
给魏国公写完密信,接着又下了多道密旨安排军队调动。
下旨督促马中锡,务必把河北山东境内的叛乱及时解决掉。
朱厚照眼见弘治安排妥当,便回西山区督促飞艇的建造了。
朱厚照把西山的科研人员都安排到飞艇的研发中,飞艇现在已经进入了试飞的阶段,等到实验完成就可以把飞艇投入到平叛当中。
而且西山的工厂在全力生产炸药、手榴弹等军用物资用以配合平叛。
现在就等着宁王叛乱了。
不久后,朱厚照收到了南昌传来的消息。
宁王在做市场调研,询问百姓是否支持宁王造反。
朱厚照一脸懵。
造反能造得这么有创意,也就宁王独一份了吧。
不过,看起来宁王确实是要造反了啊。
在白莲教的斡旋下,当杨虎和赵真赵哲投效的消息传到宁王府后。
宁王造反的心思活泛了不少。
难道真是祖上显灵,祝我成事?
朱拱栩和宁王的狗头军师也说这是宁王天命所归。
如今宁王府兵强马壮,起码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还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又有两股义军投效。
南昌城内民心所向,高达八成的百姓支持宁王府谋反。
其实支持率没那么高,回答支持宁王谋反会得到银钱的奖励,这种调研本身就不靠谱,就算给钱也只有六成的人支持,朱拱栩还多说了两成。
伪朝弘治离心离德,起事之后必定一呼百应,合该宁王一系崛起了啊。
于是宁王开始谋划起造反的方案。
定下了先取南京,和伪朝廷隔江对峙,先平定南方,再顺江北上一统天下的大方针。
这时候问题来了,南京是那么好取的吗?
据传南京城是沈万三出资督建的,坚不可破。
而且南京城作为陪都有重兵囤集,自己手头的兵马够用吗?
宁王正在斟酌自己谋反大计的时候,有消息传来。
魏国公给自己儿子请封的时候和朝廷闹出了矛盾。
现任的魏国公是徐达的五世孙徐俌,掌中军都督府事,守备南京。
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想要卸下肩上的担子,让自己的儿子徐奎璧接任南京守备。
朝廷以徐奎璧不堪重任为由拒绝了,让徐俌在任上坚持坚持。
这引来了徐俌的不满。
你想让我再干几年就直说呗,说我儿子不堪重任是几个意思。
我们徐家世代为你们老朱家镇守南京,朝廷还想换人咋的?
宁王趁机向魏国公抛去了橄榄枝。
大意是朝廷昏庸,我有自己单干的想法,徐家支不支持。
魏国公没明确地表示拒绝,态度暧昧。
宁王一看,这回妥了。
弘治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连魏国公都看不下去了。
现在不造反都对不起先祖啊!
这回干脆往如何刺激宁王造反的方向讨论了。
宁王想不想造反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子殿下希望他造反。
朱厚照拿出了宁王意图谋反的证据。
勾结官员,蓄养私兵,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
朱厚照从被刺杀那天开始就一直派人留意宁王府的举动,这些证据简直不要太好搜集。
智囊们一看,这都不用编排宁王啊,宁王所作所为就是在为谋反做准备啊。
现在就差推宁王一把了,也许不推宁王自己都能反。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宁王不反该如何推宁王一把,然后在宁王谋反后怎么把宁王逼到江浙地区,用最小的代价把宁王和江浙地区的世家大族一起铲除。
严嵩天生就有拉人下水的本事,想了想说道:“宁王造反,最担心的就是如何攻克南京,不如找魏国公演一场戏。”
朱厚照点头同意,到时候想办法说服弘治给魏国公下一道密旨。
然后智囊们就开始谋划宁王造反进兵的线路,怎么把宁王的军队带到江浙地区。
远在南昌的宁王还没造反呢,却不知道自己造反的起点和终点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当朱厚照拿着和智囊们制作的计划书找到弘治的时候,弘治看着朱厚照的计划书一脸懵。
弘治有些不理解的说道:“你早就发现宁王有谋反的意图了?为什么不早点说?”
朱厚照反问道:“如果我告诉父皇了,父皇会怎样?”
弘治被朱厚照问得一愣,随即也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
自己要是知道了还真不能怎么样,又不能因为宁王做的那些事情把宁王的王位削了,毕竟他没扯旗造反不是。
最多下旨训斥一番,估计宁王一系就会蛰伏下去,继续等机会。
天天防着宁王造反?
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弘治虽然和宁王是亲戚,但是也不至于亲情泛滥袒护宁王,自己两家祖上那些事儿,自己心里也明净的。
但是太子诱导宁王造反的计策也太损了吧。
这是大明继承人该干的事儿?
朱厚照看出来弘治很为难,便说道:“要是宁王忠于大明,根本不会因为咱们的这点儿布置造反,如果他有反心,早晚都会造反,总不能把这个祸患一直留着。”
弘治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对朱厚照这个一石二鸟的计策也很心动。
朱厚照没把宁王放在眼里,是因为自己知道宁王造反的结果,王守仁一个人带着残兵不到两个月就把宁王给活捉了,更何况现在自己早有准备。
同样,弘治也知道宁王的斤两,也没太把宁王当回事儿。
那些南方的世家大族才是主要目标。
他们根深蒂固,势力庞大,能左右半个朝堂的局势,弘治也对他们深恶痛绝。
想要用正常的手段解决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弘治只能在朝廷上想办法扶植其他人和世家大族对抗。
现在有了一个把他们彻底清除的机会。
说实话,
弘治心动了。
弘治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问道:“如果宁王谋反,太子觉得多久可以平定?”
朱厚照说道:“两个月内,保证宁王和世家大族一起扫清。”
王守仁一个人就能搞定宁王,虽然现在目标多了世家大族,再加上朝廷的支持和新式武器,两个月内搞定宁王问题不大。
弘治听了朱厚照的保证,最终还是给魏国公写了一封密信。
自己原本以为只有萧敬这样的才会被太子给带坏,没想到太子把自己也给带跑偏了。
这件事不好做,需要调动几个省的兵马协同作战,耗费的财力物力不小。
但是收益实在是太诱人了。
给魏国公写完密信,接着又下了多道密旨安排军队调动。
下旨督促马中锡,务必把河北山东境内的叛乱及时解决掉。
朱厚照眼见弘治安排妥当,便回西山区督促飞艇的建造了。
朱厚照把西山的科研人员都安排到飞艇的研发中,飞艇现在已经进入了试飞的阶段,等到实验完成就可以把飞艇投入到平叛当中。
而且西山的工厂在全力生产炸药、手榴弹等军用物资用以配合平叛。
现在就等着宁王叛乱了。
不久后,朱厚照收到了南昌传来的消息。
宁王在做市场调研,询问百姓是否支持宁王造反。
朱厚照一脸懵。
造反能造得这么有创意,也就宁王独一份了吧。
不过,看起来宁王确实是要造反了啊。
在白莲教的斡旋下,当杨虎和赵真赵哲投效的消息传到宁王府后。
宁王造反的心思活泛了不少。
难道真是祖上显灵,祝我成事?
朱拱栩和宁王的狗头军师也说这是宁王天命所归。
如今宁王府兵强马壮,起码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还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又有两股义军投效。
南昌城内民心所向,高达八成的百姓支持宁王府谋反。
其实支持率没那么高,回答支持宁王谋反会得到银钱的奖励,这种调研本身就不靠谱,就算给钱也只有六成的人支持,朱拱栩还多说了两成。
伪朝弘治离心离德,起事之后必定一呼百应,合该宁王一系崛起了啊。
于是宁王开始谋划起造反的方案。
定下了先取南京,和伪朝廷隔江对峙,先平定南方,再顺江北上一统天下的大方针。
这时候问题来了,南京是那么好取的吗?
据传南京城是沈万三出资督建的,坚不可破。
而且南京城作为陪都有重兵囤集,自己手头的兵马够用吗?
宁王正在斟酌自己谋反大计的时候,有消息传来。
魏国公给自己儿子请封的时候和朝廷闹出了矛盾。
现任的魏国公是徐达的五世孙徐俌,掌中军都督府事,守备南京。
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不太好,想要卸下肩上的担子,让自己的儿子徐奎璧接任南京守备。
朝廷以徐奎璧不堪重任为由拒绝了,让徐俌在任上坚持坚持。
这引来了徐俌的不满。
你想让我再干几年就直说呗,说我儿子不堪重任是几个意思。
我们徐家世代为你们老朱家镇守南京,朝廷还想换人咋的?
宁王趁机向魏国公抛去了橄榄枝。
大意是朝廷昏庸,我有自己单干的想法,徐家支不支持。
魏国公没明确地表示拒绝,态度暧昧。
宁王一看,这回妥了。
弘治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连魏国公都看不下去了。
现在不造反都对不起先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