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士兵就这样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虽然没有立即死亡,但是在地上痛苦的挣扎,难受不已,大家此时都在冲锋,也没有多少人管他,所以他的结局估计就只剩下了死亡,除非他命大,撑到了战争结束,然后被战友救下。
正在指挥冲锋的孟德被鞑子的这一排箭雨给打急眼了,立即挥舞着手里的兵器,气急败坏地大骂道:“弓箭手,火铳兵,你们手里的家伙都是吃干饭的吗?赶紧给老子打回去!”
明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在接到长官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纷纷拿起武器还击,一时间,关西七藩的阵地上也有了不少箭雨,还有鞑子们最为害怕的鸟铳。
“砰砰砰”一排清脆的响声从明军的阵地上传了出来,神机营的将士们在刀盾兵的掩护之下,十分沉着地向敌军的阵地上发射了一排鸟铳。
关西七藩的骆驼阵已经被明军的大炮给破坏的差不多了,这些鞑子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掩体,全部都暴露在了明军鸟铳的射程范围之内。
五十步距离,训练有素的鸟铳射手是可以做到百发百中的。
一时间,关西七藩左翼的蒙古士兵伤亡开始陡然上升,不少人都被鸟铳命中,身上多了一个碗口大的血窟窿。
一名关西七藩的小军官正在挥舞着兵器指挥着手下的弓箭手放箭,忽然之间,一直鸟铳射过来的铅弹打中了他的脖子,他们脖子几乎都要被打下来了,只剩下了一点点细肉来连着他的身子和脑袋。
这么关西七藩的小军官连一句遗言都来不及说,便直接倒在了血泊之中,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经过炮火准备和火力压制之后,明军的前锋营终于来到了关西七藩左翼的阵前。
经过这一轮轮的打击,对方的伤亡陡然上升,这一切都是被明军看在眼里的,因此明军的士气也是陡然上升,早就盼望着能跟对面的鞑子短兵相接,立下巨大战功了。
短兵相接的时候,最有杀伤力的就是长枪兵,这些长枪兵每天都会进行严格的训练,手里的长枪都不知道被他们用坏了多少支了。
他们个个动作娴熟,躲在刀盾兵的身后,看准时间,猛然出枪,在对方猝不及防之下,就把对方前排的士兵给收割了。
关西七藩前排的士兵也都是刀盾兵,不过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短兵敌不过长枪。
关西七藩的士兵虽然也装备着长枪,但是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平日里的装备是弓箭和腰刀,弄一把长枪挂在马上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因此,他们长枪兵的比例是远远不如明军的,洪武年间的明军长枪兵占全军兵种的百分之四十,是近战的主要兵种,这个比例是老朱和他手下的名将们经过千百次战争总结出来的,绝对是最优化的比例。
明军的长枪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而且,他们练的都是实用的杀人技术,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把式。
像什么耍花枪,回马枪之类的,要是让老朱看见了,肯定会重重地打他一顿板子然后给轰出军营。
这样的人留在军营里只能连累大家。
因此,此时的明军长枪兵就只练一个动作,那就是刺,每天对着稻草人练习刺杀,一直练到筋疲力尽为止。
不怕你会一万个动作,就怕你把一个动作练习一万遍,在每天的刺杀训练之下,明军的长枪兵出枪精准无误,往往一枪就可以刺穿敌人的咽喉。
“杀啊!”
前排的长枪兵,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奋力刺向自己眼前的敌人,那些手持短刀的蒙古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够到明军,身上就被明军刺了一个大窟窿,瞬间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一名蒙古十夫长凭借着敏捷的身手,躲过了明军一名总旗官的刺杀,然后一个揉身上前,终于来到了这位明军总旗官的身前。
这一刻,那名蒙古的十夫长激动不已,他知道,这个距离明军的长枪已经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了,
接下来,就是自己的表演时间,他自幼习武,对自己的武艺十分地自信,自信自己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武艺战胜这位明军的总旗官。
这位蒙古的十夫长也见过一些明军,单从这个明军总旗官的装备来看,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军官。
自己若是能砍下一个军官的脑袋,那肯定能得到主公不少的赏钱,到时候,自己的家里就会多出很多牛羊,帐篷内就会多出不少美女了。
而且,这位明军的总旗官刚刚刺出去一枪,力道还没有收回来,胸口洞门大开,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于是,这名蒙古的十夫长不再耽误时间,立即挺身一个直刺,直插这名明军总旗官的心窝。
这名明军的总旗官没有想到这个蒙古的十夫长武艺如此高强,居然躲过了自己的奋力一刺。
现在,他的枪已经出出去了,在这个电光火石间也收不回来,而这位蒙古十夫长的刀尖马上就要碰到他的胸口了,在这慌忙之间,这名明军的总旗官来不及细想,猛地一挥手臂,去用手臂隔开对方的刀刃。
按照正常的逻辑,若是这名明军的总旗官的手臂碰到对方的刀刃的话,那肯定是会被对方的刀刃砍断的。
两个人性命相拼,一个人的手臂要是被砍断了,那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基本上就算是输定了。
那名蒙古的十夫长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是窃喜不已,他本来打算一战就戳破这个明军总旗官的胸膛,然后割下他的首级去邀功的,
不过,既然那个明军总旗官选择了这个丢卒保车的打法,宁肯自断一臂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那他也只能多费一点周折了,不过也无所谓,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令这名蒙古十夫长感到意外的是,那名明军的总旗官的手臂在碰到他的刀刃之后,并没有被砍断,而是发出了“当”的一声巨响,就把他的刀刃给隔开了。
原因很简单——重甲难透!
其实,明朝初年的盔甲是很坚实的,即便是对方用刀捅那位明军总旗官的心窝子,也不一定捅的进去。
但是,保护心脏是人的本能,那名明军的总旗官就算是再莽也不敢让对方拿刀去捅自己的心窝子。
所以就本能地用手臂去格挡了一下,把那名蒙古十夫长的兵器给隔开了。
这就是明军与此时的蒙古军队装备上的差距,简直就是太欺负人了。
那名明军的总旗官顾不上去欣赏对方错愕的表情,忙从腰间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匕首来,一刀捅进了对方的心脏,将那位想要杀他的蒙古十夫长送上了西天。
在明军凌厉的攻势之下,关西七藩的士兵节节败退,阵型逐渐混乱,眼看就要占不住脚了。
一名蒙古的千夫长见到这种情况心里颇为着急,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与中原的政权一样,蒙古的政权里面也分着忠臣和奸臣。
有的人当官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让自己吃喝玩乐,享受一生,有的人则是为了竭诚报效主公的知遇之恩。
这个蒙古的千夫长就是后一种人,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因为精于骑射,武艺娴熟而受到了自己主公的赏识,被提拔成了千夫长,从此告别了人人都可以踩的生活,过上了权贵的日子。
所以,他是由衷的感谢自己的主公,愿意以死来报效他,现在,见明军的攻势渐渐猛烈,自己这边的阵脚渐渐崩溃,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心里不由地大为悲愤。
再这样下去,左翼就要被明军攻破了,左翼一旦被攻破,中军估计也很难站住脚跟,迟早也会被明军攻破。
如此一来,自己主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精锐部队,还真不知道最后能剩下几个人跑回去。
一想起主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位蒙古的千夫长就感动不已,因此,在这个万分艰难的时刻,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决定以自己的一人之力来挽救大军的溃败之势,即便他最后没有成功,也要为其他的部队撤离争取到时间。
这样以来,他觉得自己即便是死了,那也是值得的。
于是,这名蒙古的千夫长不顾明军的鸟铳和弓箭的攻击,挥舞起马刀,冲着自己的手下大喊道:“勇士们!今天是我们报效主公的日子,凡是有血性的勇士,就跟着我冲上去,挡住明军的攻势!”
说罢,便一马当先,越出战线,冲向了明军的刀盾兵和长枪兵。
这个蒙古的千夫长因为出身寒微,所以很能理解底层人民的不易,在当上了千夫长之后,没有任何骄矜之气,反而是热爱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他很能得到士卒的拥戴。
这名蒙古千夫长手下的士卒见到自己的长官冲出去之后,由于感念他平日的善待之恩,纷纷热血上涌,挥舞着兵器,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蒙古人的士兵见到这一幕,一时间,士气大振,竟然渐渐地稳定住了阵脚,阻挡住了明军的进攻。
一名带头冲锋的明军百户见到这一幕心里不由地着急不已,这一仗,肃王做的炮火准备那名充足,准备的那么充分,若是他们打不下来,回去之后,肃王肯定会发飙,到时候,他们前锋营的将士们肯定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他们也都是百战之卒,将军人的荣誉看的比性命还要重要,前期的优势这么大,再让人家给翻盘了,那这脸都不够丢的,回去之后,肯定会被同行给笑话死。
与其将来在肃藩境内羞愧的无地自容,倒不如现在就战死,落得一个轰轰烈烈。
这么明军百户打过不少仗,对战场上的形势还是很有判断力的,他一眼就看出,蒙古士兵的士气之所以瞬间大增,都是那位蒙古的千夫长给带来的。
这名勇猛忠义的千夫长已经成了此时蒙古士兵们的精神支柱,只要打败了他,那蒙古人的士气自然就垮了,就会不战自溃,明军便可以长驱直入,击垮敌军的左翼,进而直捣他们的中军。
于是,这名明军百户身上的热血也被点燃了起来,带领着几个亲信,直奔那位蒙古的千夫长而去。
此时,蒙古军队处于劣势,各个方向的兵力都很吃紧,因此,这名蒙古的千夫长身边也没有多少部队,他的手下全都撒了出去支援各个方向去了。
因此,那名明军的百户接连用长枪刺死了不少蒙古人,然后来到了这名蒙古千夫长的身前。
那名蒙古的千夫长一开始并没有在意这名明军的百户,只是专心的指挥着战斗,直到现在,那名明军的百户杀了不少蒙古士兵,冲到了他的跟前,他才意识到,这个人是冲他来的。
说句心里话,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很佩服这个明军百户的勇气,但是,二人既然战场相见,狭路相逢,佩服归佩服,终归还是要性命相搏的,你不杀了他,他便会杀了你。
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拼命,根本用不着长官去动员。
那名蒙古的千夫长用的也是长枪,他站在马上,死死地盯着这个前来挑战的明军百户。
那名明军百户也在死死地盯着他看,就像是盯着一个猎物。
片刻之后,那名明军百户便策马上前,向那名蒙古的千夫长发起了攻击。
与《三国演义》里的描写不同,真正的武将单挑基本上没有大战几十回合,三百回合这样的情节,往往是一招就可以决定胜负。
那名明军的百户策马挺枪的时候,这名蒙古的千夫长也挺起长枪,策马向他冲了过来。
不得不说,一名武将的武艺还是很重要的,在战场上,基层军官是需要自己上战场拼命的,你的武艺要是不行,被人家杀了,那你所带领的战队就会崩溃。
正在指挥冲锋的孟德被鞑子的这一排箭雨给打急眼了,立即挥舞着手里的兵器,气急败坏地大骂道:“弓箭手,火铳兵,你们手里的家伙都是吃干饭的吗?赶紧给老子打回去!”
明军的弓箭手和火铳兵在接到长官的命令之后,不敢怠慢,纷纷拿起武器还击,一时间,关西七藩的阵地上也有了不少箭雨,还有鞑子们最为害怕的鸟铳。
“砰砰砰”一排清脆的响声从明军的阵地上传了出来,神机营的将士们在刀盾兵的掩护之下,十分沉着地向敌军的阵地上发射了一排鸟铳。
关西七藩的骆驼阵已经被明军的大炮给破坏的差不多了,这些鞑子便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掩体,全部都暴露在了明军鸟铳的射程范围之内。
五十步距离,训练有素的鸟铳射手是可以做到百发百中的。
一时间,关西七藩左翼的蒙古士兵伤亡开始陡然上升,不少人都被鸟铳命中,身上多了一个碗口大的血窟窿。
一名关西七藩的小军官正在挥舞着兵器指挥着手下的弓箭手放箭,忽然之间,一直鸟铳射过来的铅弹打中了他的脖子,他们脖子几乎都要被打下来了,只剩下了一点点细肉来连着他的身子和脑袋。
这么关西七藩的小军官连一句遗言都来不及说,便直接倒在了血泊之中,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经过炮火准备和火力压制之后,明军的前锋营终于来到了关西七藩左翼的阵前。
经过这一轮轮的打击,对方的伤亡陡然上升,这一切都是被明军看在眼里的,因此明军的士气也是陡然上升,早就盼望着能跟对面的鞑子短兵相接,立下巨大战功了。
短兵相接的时候,最有杀伤力的就是长枪兵,这些长枪兵每天都会进行严格的训练,手里的长枪都不知道被他们用坏了多少支了。
他们个个动作娴熟,躲在刀盾兵的身后,看准时间,猛然出枪,在对方猝不及防之下,就把对方前排的士兵给收割了。
关西七藩前排的士兵也都是刀盾兵,不过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自古以来打仗都是短兵敌不过长枪。
关西七藩的士兵虽然也装备着长枪,但是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平日里的装备是弓箭和腰刀,弄一把长枪挂在马上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因此,他们长枪兵的比例是远远不如明军的,洪武年间的明军长枪兵占全军兵种的百分之四十,是近战的主要兵种,这个比例是老朱和他手下的名将们经过千百次战争总结出来的,绝对是最优化的比例。
明军的长枪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而且,他们练的都是实用的杀人技术,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把式。
像什么耍花枪,回马枪之类的,要是让老朱看见了,肯定会重重地打他一顿板子然后给轰出军营。
这样的人留在军营里只能连累大家。
因此,此时的明军长枪兵就只练一个动作,那就是刺,每天对着稻草人练习刺杀,一直练到筋疲力尽为止。
不怕你会一万个动作,就怕你把一个动作练习一万遍,在每天的刺杀训练之下,明军的长枪兵出枪精准无误,往往一枪就可以刺穿敌人的咽喉。
“杀啊!”
前排的长枪兵,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奋力刺向自己眼前的敌人,那些手持短刀的蒙古士兵还没有来得及够到明军,身上就被明军刺了一个大窟窿,瞬间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一名蒙古十夫长凭借着敏捷的身手,躲过了明军一名总旗官的刺杀,然后一个揉身上前,终于来到了这位明军总旗官的身前。
这一刻,那名蒙古的十夫长激动不已,他知道,这个距离明军的长枪已经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了,
接下来,就是自己的表演时间,他自幼习武,对自己的武艺十分地自信,自信自己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武艺战胜这位明军的总旗官。
这位蒙古的十夫长也见过一些明军,单从这个明军总旗官的装备来看,他就知道这是一个军官。
自己若是能砍下一个军官的脑袋,那肯定能得到主公不少的赏钱,到时候,自己的家里就会多出很多牛羊,帐篷内就会多出不少美女了。
而且,这位明军的总旗官刚刚刺出去一枪,力道还没有收回来,胸口洞门大开,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于是,这名蒙古的十夫长不再耽误时间,立即挺身一个直刺,直插这名明军总旗官的心窝。
这名明军的总旗官没有想到这个蒙古的十夫长武艺如此高强,居然躲过了自己的奋力一刺。
现在,他的枪已经出出去了,在这个电光火石间也收不回来,而这位蒙古十夫长的刀尖马上就要碰到他的胸口了,在这慌忙之间,这名明军的总旗官来不及细想,猛地一挥手臂,去用手臂隔开对方的刀刃。
按照正常的逻辑,若是这名明军的总旗官的手臂碰到对方的刀刃的话,那肯定是会被对方的刀刃砍断的。
两个人性命相拼,一个人的手臂要是被砍断了,那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基本上就算是输定了。
那名蒙古的十夫长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是窃喜不已,他本来打算一战就戳破这个明军总旗官的胸膛,然后割下他的首级去邀功的,
不过,既然那个明军总旗官选择了这个丢卒保车的打法,宁肯自断一臂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那他也只能多费一点周折了,不过也无所谓,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然而,令这名蒙古十夫长感到意外的是,那名明军的总旗官的手臂在碰到他的刀刃之后,并没有被砍断,而是发出了“当”的一声巨响,就把他的刀刃给隔开了。
原因很简单——重甲难透!
其实,明朝初年的盔甲是很坚实的,即便是对方用刀捅那位明军总旗官的心窝子,也不一定捅的进去。
但是,保护心脏是人的本能,那名明军的总旗官就算是再莽也不敢让对方拿刀去捅自己的心窝子。
所以就本能地用手臂去格挡了一下,把那名蒙古十夫长的兵器给隔开了。
这就是明军与此时的蒙古军队装备上的差距,简直就是太欺负人了。
那名明军的总旗官顾不上去欣赏对方错愕的表情,忙从腰间抽出早已准备好的匕首来,一刀捅进了对方的心脏,将那位想要杀他的蒙古十夫长送上了西天。
在明军凌厉的攻势之下,关西七藩的士兵节节败退,阵型逐渐混乱,眼看就要占不住脚了。
一名蒙古的千夫长见到这种情况心里颇为着急,人跟人是不一样的,与中原的政权一样,蒙古的政权里面也分着忠臣和奸臣。
有的人当官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让自己吃喝玩乐,享受一生,有的人则是为了竭诚报效主公的知遇之恩。
这个蒙古的千夫长就是后一种人,他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因为精于骑射,武艺娴熟而受到了自己主公的赏识,被提拔成了千夫长,从此告别了人人都可以踩的生活,过上了权贵的日子。
所以,他是由衷的感谢自己的主公,愿意以死来报效他,现在,见明军的攻势渐渐猛烈,自己这边的阵脚渐渐崩溃,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心里不由地大为悲愤。
再这样下去,左翼就要被明军攻破了,左翼一旦被攻破,中军估计也很难站住脚跟,迟早也会被明军攻破。
如此一来,自己主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精锐部队,还真不知道最后能剩下几个人跑回去。
一想起主公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位蒙古的千夫长就感动不已,因此,在这个万分艰难的时刻,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
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决定以自己的一人之力来挽救大军的溃败之势,即便他最后没有成功,也要为其他的部队撤离争取到时间。
这样以来,他觉得自己即便是死了,那也是值得的。
于是,这名蒙古的千夫长不顾明军的鸟铳和弓箭的攻击,挥舞起马刀,冲着自己的手下大喊道:“勇士们!今天是我们报效主公的日子,凡是有血性的勇士,就跟着我冲上去,挡住明军的攻势!”
说罢,便一马当先,越出战线,冲向了明军的刀盾兵和长枪兵。
这个蒙古的千夫长因为出身寒微,所以很能理解底层人民的不易,在当上了千夫长之后,没有任何骄矜之气,反而是热爱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他很能得到士卒的拥戴。
这名蒙古千夫长手下的士卒见到自己的长官冲出去之后,由于感念他平日的善待之恩,纷纷热血上涌,挥舞着兵器,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蒙古人的士兵见到这一幕,一时间,士气大振,竟然渐渐地稳定住了阵脚,阻挡住了明军的进攻。
一名带头冲锋的明军百户见到这一幕心里不由地着急不已,这一仗,肃王做的炮火准备那名充足,准备的那么充分,若是他们打不下来,回去之后,肃王肯定会发飙,到时候,他们前锋营的将士们肯定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他们也都是百战之卒,将军人的荣誉看的比性命还要重要,前期的优势这么大,再让人家给翻盘了,那这脸都不够丢的,回去之后,肯定会被同行给笑话死。
与其将来在肃藩境内羞愧的无地自容,倒不如现在就战死,落得一个轰轰烈烈。
这么明军百户打过不少仗,对战场上的形势还是很有判断力的,他一眼就看出,蒙古士兵的士气之所以瞬间大增,都是那位蒙古的千夫长给带来的。
这名勇猛忠义的千夫长已经成了此时蒙古士兵们的精神支柱,只要打败了他,那蒙古人的士气自然就垮了,就会不战自溃,明军便可以长驱直入,击垮敌军的左翼,进而直捣他们的中军。
于是,这名明军百户身上的热血也被点燃了起来,带领着几个亲信,直奔那位蒙古的千夫长而去。
此时,蒙古军队处于劣势,各个方向的兵力都很吃紧,因此,这名蒙古的千夫长身边也没有多少部队,他的手下全都撒了出去支援各个方向去了。
因此,那名明军的百户接连用长枪刺死了不少蒙古人,然后来到了这名蒙古千夫长的身前。
那名蒙古的千夫长一开始并没有在意这名明军的百户,只是专心的指挥着战斗,直到现在,那名明军的百户杀了不少蒙古士兵,冲到了他的跟前,他才意识到,这个人是冲他来的。
说句心里话,这名蒙古的千夫长很佩服这个明军百户的勇气,但是,二人既然战场相见,狭路相逢,佩服归佩服,终归还是要性命相搏的,你不杀了他,他便会杀了你。
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拼命,根本用不着长官去动员。
那名蒙古的千夫长用的也是长枪,他站在马上,死死地盯着这个前来挑战的明军百户。
那名明军百户也在死死地盯着他看,就像是盯着一个猎物。
片刻之后,那名明军百户便策马上前,向那名蒙古的千夫长发起了攻击。
与《三国演义》里的描写不同,真正的武将单挑基本上没有大战几十回合,三百回合这样的情节,往往是一招就可以决定胜负。
那名明军的百户策马挺枪的时候,这名蒙古的千夫长也挺起长枪,策马向他冲了过来。
不得不说,一名武将的武艺还是很重要的,在战场上,基层军官是需要自己上战场拼命的,你的武艺要是不行,被人家杀了,那你所带领的战队就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