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玉并没因为王震这话就生气了,而是不屑的看了看王震。
“你怎么知道几年之后你就能有自己的府邸,就我父亲在长安城厮混了这么多年,我都记事了才有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府邸,他为啥不想纳妾,实在是装不下啊,难不成还能让他的小妾跟我挤在一个屋里?”
王震脑袋里顿时就浮现出了张俊要是听到这话之后的表情,不由得也笑出了声。
“那岂不是你正好早晚都要给你父亲让出那间屋子的吗?”
“当侍女,倒是也无妨,我不在意那些的,但要是让我给你当侍女,起码你得是个大理寺卿才行,三四品的官,不能再低了,而且你得让我参与长安城所有的大案件,如何?”
王震摇摇头,苦笑道:“你父亲要是知道你心里是这么想的,我白送给他一个小妾他估摸着都没心思享受了!”
“行了,吃饱了,不说了,安心的等着父亲调查的结果吧,这顿我请了!”
扔下这么一句话,张南玉也不管王震吃没吃饱,直接快步下楼结账去了。
王震摇摇头,只能也跟着她下去了,毕竟等到自己回了悠然居还能白吃白喝,所以也就不坑张俊的钱财了,一个从六品的清水衙门,该节省的地方还是要节省的。
把张南玉送回了自己的府中,王震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就返回了悠然居。
现在这个案件背后的人已经有了线索,出力的事王震暂时就不用参与了,不过他当然明白,一个小小的药铺伙计是不可能有胆子去害一个世家公子的。
药铺伙计的背后还有人,但这个案件到底能挖多深,能挖到什么人,王震现在也判断不出来,毕竟这是长安城,毕竟杨府跟杨国忠多少还是有那么点关系的。
再加上杨国忠和李林甫现如今微妙的关系,这个案件王震有一种预感,善了怕是很难了。
不过这倒是也正合了他的心思,毕竟现在他最想看见的,就是长安城的水混起来,不混,以他的身份就很难摸到鱼了。
王震刚刚走到三楼,隔壁的门开着,寒云又已经在门口候着她了。
“公子,陇右道有消息了。”
一听这话,王震赶紧进了屋,关上房门。
“这是哥舒翰的书信,上面特意标明了给公子看,我还没打开。”说着,寒云把一封竹筒里的书信递给了王震。
王震还活着的消息寒云在跟哥舒翰见面的时候已经说出去了,以哥舒翰跟王忠嗣的关系,他能给王震写书信王震并不意外。
打开书信密密麻麻的字倒是让王震十分感念,王忠嗣已经不在了,但就从哥舒翰敢于冒死给他传信看,他的人品绝对没问题。
在书信里,按照哥舒翰的说法他也曾经跟当时还在他身边的王忠嗣探讨过,正是用大唐已经十分成熟了的攻城器械去攻打石堡城。
哥舒翰当时正是跟王忠嗣提出来了用大唐擅长的攻城器械去攻打石堡城,但被王忠嗣跟他推演了几个时辰之后说服了。
哥舒翰在这次推演了一番之后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王忠嗣曾经告诉他的攻打吐蕃人不能用攻城器械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而是只能用强攻的策略。
这都是哥舒翰在书信里亲自跟王震提到的,显然不会夸大其词。
在打仗这件事上面,哥舒翰绝对认可王忠嗣。
毕竟他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哥舒翰从一个颓废的官二代变成了又一个大唐西北战神,足见王忠嗣的成色,更加能看到王忠嗣在这段时间里哥舒翰的引导和影响。
不光在书信里提及了这件事,哥舒翰对于王震现在心里的期望和攻打石堡城成与不成的意义也十分门清。
哥舒翰虽然是陇右节度使,这次攻打石堡城的主帅,但石堡城之战现在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更不是大唐夺取一个小小的城池之战,而是给已经死去的王忠嗣的正名之战。
当王忠嗣当初拒绝了对攻打石堡城的将士们做出策应的时候,李光弼就曾表达过自己对王忠嗣的敬佩之情,称赞王忠嗣为了大唐将士们的性命可以甘愿舍弃自己。
这些哥舒翰都是知道的,而且是当时王忠嗣身边的亲历者。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但不去真正打石堡城,大唐人就永远不会知道谁对谁错。
现在,揭晓的时刻到了,到底大唐能不能拿下石堡城,拿下的话会付出多少将士的性命,不少行内人都在等着看呢,这关系到是王忠嗣被打脸,还是李林甫被打脸。
而且哥舒翰还知道,现在的情况对于给王忠嗣正名已经十分不利了,按照李隆基和兵部的命令,攻打石堡城看似势在必行,而以哥舒翰现在的能耐,付出一些代价后显然是能拿下来的,虽然的确会付出一些代价。
但最后,也是哥舒翰真正给王震写下书信的意义所在,就是一句保证,有他在,这一仗打不起来。
哥舒翰没说自己到底会用什么办法让这一战打不起来,但王震却知道,一旦操作不好,就会变成用自己的性命。
把书信递给寒云,等她看完了之后,王震低声说道:“这封书信,速速给建宁王看,有些事,我不能做,他不能做,但是太子能做,太子不能永远是太子,要么是皇帝,要么死。”
“我……就这么跟建宁王说?”
“不错,就这么说,别让第三个人听了去就行了。”
扔下这么一句话,王震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他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大唐,王忠嗣的死不会让他的一切都消失,李林甫的恶也不会让所有人到跪拜在他的身前。
忽然之间,王震脑袋里又闪过了一丝灵光,他迅速再一次叩响了寒云的房门。
“公子这是?”
“再给建宁王传一句话,给我安排一个机会,跟贵妃见一面。”
“这恐怕……”
“你只管跟他说,他没这点能耐,就不是建宁王了。”
“你怎么知道几年之后你就能有自己的府邸,就我父亲在长安城厮混了这么多年,我都记事了才有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府邸,他为啥不想纳妾,实在是装不下啊,难不成还能让他的小妾跟我挤在一个屋里?”
王震脑袋里顿时就浮现出了张俊要是听到这话之后的表情,不由得也笑出了声。
“那岂不是你正好早晚都要给你父亲让出那间屋子的吗?”
“当侍女,倒是也无妨,我不在意那些的,但要是让我给你当侍女,起码你得是个大理寺卿才行,三四品的官,不能再低了,而且你得让我参与长安城所有的大案件,如何?”
王震摇摇头,苦笑道:“你父亲要是知道你心里是这么想的,我白送给他一个小妾他估摸着都没心思享受了!”
“行了,吃饱了,不说了,安心的等着父亲调查的结果吧,这顿我请了!”
扔下这么一句话,张南玉也不管王震吃没吃饱,直接快步下楼结账去了。
王震摇摇头,只能也跟着她下去了,毕竟等到自己回了悠然居还能白吃白喝,所以也就不坑张俊的钱财了,一个从六品的清水衙门,该节省的地方还是要节省的。
把张南玉送回了自己的府中,王震并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就返回了悠然居。
现在这个案件背后的人已经有了线索,出力的事王震暂时就不用参与了,不过他当然明白,一个小小的药铺伙计是不可能有胆子去害一个世家公子的。
药铺伙计的背后还有人,但这个案件到底能挖多深,能挖到什么人,王震现在也判断不出来,毕竟这是长安城,毕竟杨府跟杨国忠多少还是有那么点关系的。
再加上杨国忠和李林甫现如今微妙的关系,这个案件王震有一种预感,善了怕是很难了。
不过这倒是也正合了他的心思,毕竟现在他最想看见的,就是长安城的水混起来,不混,以他的身份就很难摸到鱼了。
王震刚刚走到三楼,隔壁的门开着,寒云又已经在门口候着她了。
“公子,陇右道有消息了。”
一听这话,王震赶紧进了屋,关上房门。
“这是哥舒翰的书信,上面特意标明了给公子看,我还没打开。”说着,寒云把一封竹筒里的书信递给了王震。
王震还活着的消息寒云在跟哥舒翰见面的时候已经说出去了,以哥舒翰跟王忠嗣的关系,他能给王震写书信王震并不意外。
打开书信密密麻麻的字倒是让王震十分感念,王忠嗣已经不在了,但就从哥舒翰敢于冒死给他传信看,他的人品绝对没问题。
在书信里,按照哥舒翰的说法他也曾经跟当时还在他身边的王忠嗣探讨过,正是用大唐已经十分成熟了的攻城器械去攻打石堡城。
哥舒翰当时正是跟王忠嗣提出来了用大唐擅长的攻城器械去攻打石堡城,但被王忠嗣跟他推演了几个时辰之后说服了。
哥舒翰在这次推演了一番之后心服口服,更加认可了王忠嗣曾经告诉他的攻打吐蕃人不能用攻城器械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而是只能用强攻的策略。
这都是哥舒翰在书信里亲自跟王震提到的,显然不会夸大其词。
在打仗这件事上面,哥舒翰绝对认可王忠嗣。
毕竟他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把哥舒翰从一个颓废的官二代变成了又一个大唐西北战神,足见王忠嗣的成色,更加能看到王忠嗣在这段时间里哥舒翰的引导和影响。
不光在书信里提及了这件事,哥舒翰对于王震现在心里的期望和攻打石堡城成与不成的意义也十分门清。
哥舒翰虽然是陇右节度使,这次攻打石堡城的主帅,但石堡城之战现在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更不是大唐夺取一个小小的城池之战,而是给已经死去的王忠嗣的正名之战。
当王忠嗣当初拒绝了对攻打石堡城的将士们做出策应的时候,李光弼就曾表达过自己对王忠嗣的敬佩之情,称赞王忠嗣为了大唐将士们的性命可以甘愿舍弃自己。
这些哥舒翰都是知道的,而且是当时王忠嗣身边的亲历者。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但不去真正打石堡城,大唐人就永远不会知道谁对谁错。
现在,揭晓的时刻到了,到底大唐能不能拿下石堡城,拿下的话会付出多少将士的性命,不少行内人都在等着看呢,这关系到是王忠嗣被打脸,还是李林甫被打脸。
而且哥舒翰还知道,现在的情况对于给王忠嗣正名已经十分不利了,按照李隆基和兵部的命令,攻打石堡城看似势在必行,而以哥舒翰现在的能耐,付出一些代价后显然是能拿下来的,虽然的确会付出一些代价。
但最后,也是哥舒翰真正给王震写下书信的意义所在,就是一句保证,有他在,这一仗打不起来。
哥舒翰没说自己到底会用什么办法让这一战打不起来,但王震却知道,一旦操作不好,就会变成用自己的性命。
把书信递给寒云,等她看完了之后,王震低声说道:“这封书信,速速给建宁王看,有些事,我不能做,他不能做,但是太子能做,太子不能永远是太子,要么是皇帝,要么死。”
“我……就这么跟建宁王说?”
“不错,就这么说,别让第三个人听了去就行了。”
扔下这么一句话,王震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他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大唐,王忠嗣的死不会让他的一切都消失,李林甫的恶也不会让所有人到跪拜在他的身前。
忽然之间,王震脑袋里又闪过了一丝灵光,他迅速再一次叩响了寒云的房门。
“公子这是?”
“再给建宁王传一句话,给我安排一个机会,跟贵妃见一面。”
“这恐怕……”
“你只管跟他说,他没这点能耐,就不是建宁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