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困局再现,民心难测
金阳城东北,富平坊,刘家大宅。
“父亲,这招商大会究竟何意,毕竟公主府出面,去还是不去?”
堂下,一位二十来岁出头的青年,手里拿着红色帖子,微微皱眉,而后看着坐在主位的父亲问道。
他叫刘土坚,是金阳刘氏砖窑的少东家。
刘家所经营的刘氏砖窑,莫说是金阳城,便是整个安西州府来说,那也是颇有名气的。
刘氏砖窑所产出的砖块,质地坚硬,价格公道,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建屋造舍的首选,更是与官府有着大量合作。
在这个诸多砖窑已经维持不下去崩溃的时节,刘氏砖窑是西北之地为数不多,还能盈利的几家窑厂之一。
坐在主位,面色黝黑的那位中年,便是刘氏砖窑的掌舵人刘继业。
昨日收到公主府胥吏专程递上门的帖子,且言谈数语也曾提及,公主府有意在县城北面黑土坡新设一家砖厂,诚信邀请各大砖窑合作。
今日早上,他便将族中几位掌权人叫来,商谈此事。
“搞不懂这公主府是弄什么,前段时间还在筹粮,听说阖府自公主以下全员出动,筹粮借粮来安抚灾民,眼下这还未足一月,又要开什么砖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哎……”
下首,一位老人摇摇头,叹息道。
“不过听说这位孟府丞倒是有些能力,前日我还打听过,目下已经安顿了上万灾民,且将城西北黑水河流域那块肥美的土地开垦出来,让灾民耕种,自食其力,只是那边毗邻帽儿山,多有风险,怕是粮食产出,最终也只能便宜山匪啊!”又有人说道。
“这份心倒是值得肯定,昨日西凉镇军府李将军麾下派驻了一千多名兵士,若常驻于此,帽儿山轻易也不敢进犯,李将军之威,可不是一群山贼敢得罪的!”
“听说整个安西州府有十几万灾民,靠这点人力和借来的物资,真能安顿好?”
“乌县令那边我也曾打听过,说是朝廷并无拨款拨粮的意思,公主府全靠自给自足,若是做不到,怕是要被那群难民掀翻屋顶的!我觉得还是慎重考虑合作的事。”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所说之事与合作基本无关,都是在度量公主府的前途。
但公主府前途,便事关合作进行的根本。
刘家还算良善,前些时日公主府募捐,刘家是第一批出头捐粮捐物的。
但捐物是一回事,合作是另一回事。
这关系到刘家未来的发展之道,甚至是生存问题。
不可能仅凭着悲悯之心,便抛家舍业,跟在公主府身后蛮干。
若是亏本,那是要死人的!
最终,一直坐在主位未曾发言的刘继业摆摆手,一锤定音。
“罢了,你们所说我都清楚了,午时我亲自去看看,至于具体是否合作,容后再议,先看看公主府那边的想法和条件。”
……
晌午,县衙对面,同福酒楼。
二楼包间。
“诸位都是本县有头有脸的人物,本县这里便不做客套,捡要紧的跟大家说说。”
县令乌孔升站在包厢中间,看着包厢中的诸人,朗声而道。
包厢里人满为患,囊括了金阳县各行各业的魁首,以及各大家族的掌权人。
有些掌权人自恃身份,或是有事没有亲自前来,但也派了族中直系子弟参与。
这是由乌孔升召集的一次会面。
“昨日本县已收到临淄方面的飞鹰传书,书中命令我等,坚壁清野,禁止与公主府方便,特别是粮食布匹等物,切记不可流入公主府,本县一人之力尚不足行此事,诸位都是城中各业翘楚,还望与县府多行方便,严守此令。”
乌孔升对众人抱拳,态度恳切。
“何人所下的令,这般荒诞!那灾民怎么办?”
“就是,这什么鸟命令,不是拿人命当儿戏么?”
“为期多久?若一直维持下去,那我等生意还做不做?”
“朝廷争斗,何苦要牵连我等,我们这些都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再说,送上门的生意,岂有不做之理?”
“……”
乌孔升话音刚落,四周便接连响起了几道质疑。
尚有良知之人,内心对此举都颇为不屑。
逐利之商人,更是极力反对。
渐渐的,质疑越来越多,喧嚣尘上。
乌孔升眼角一阵猛跳,平日他尚能以县令之尊,压迫这群金阳城的上层人士,可今日面对众怒,他着实有些棘手。
而就在乌孔升额头冷汗直冒,即将扛不住的时候。
“都给我住口!”
忽的,只见正中一人站了起来,中气十足的大声一喝。
此人身穿玄色锦绣华服,四十余岁,生得阔背熊腰,腰间别着一柄尺余长的短剑,仅是剑鞘之上,便镶嵌着数颗华丽珠宝。
仅以此短剑,便足以证明其背后家族实力可见一斑。
他一出声,吵闹顿时止住,人群尽皆缄默不语,那几个良善之辈微微皱眉,但碍于此人的威慑,却也不敢再过多言语。
“都吵吵什么,乌县令既有吩咐示下,我等照做便是,各族各府平日没少让乌县令照顾,怎要我等做事之时,便如此推搪?”
说完之后,那人目光横扫,但凡目光与之所触者,皆低下头去。
或被恐吓,或被震慑。
接着,那人看向乌孔升,抱拳作揖,而后道:“乌县令,我郑家遵令而行!”
说罢,他目光再度一扫包厢,冷哼一声。
“吴家遵令。”
“孙氏粮行遵令。”
“锦绣绸缎行遵令。”
“赵家遵令。”
“刘氏遵令。”
“……”
在那郑姓中年眼神震慑之下,包厢里此起彼伏,尽皆俯首。
小小金阳城,看似只是大齐西北边境一座小城。放在整个齐国舆图而言,更是如同芝麻绿豆般毫不起眼。
可这座小城相较于周边其他县城而言,却要更加复杂。
大齐皇子皇女十数人,所封之地皆富饶之城,唯有姜小夭这位小公主,独封这边陲小城。
且不论公主府。
明面上,有朝廷派驻流官县令乌孔升,在此地经营了八年,官场势力根深蒂固。
暗地里,郑家立族金阳数百年,乃当地一霸,名望传遍整个大齐西北之地,就算放在安西州府而言,也是响当当的巨室大族,说是土皇帝都毫不为过。
郑家一言,可以左右金阳周边数座城池的民生经济,甚至是城池安危。
某种层面上来说,郑家权势,比之县令乌孔升而言,更加庞大。
而这说话的郑姓中年,便是郑家这一代的掌权人,郑晟元。
……
孟浪秋并不知道,一场针对公主府及灾民们的风暴即将上演。
在和小屁股吵吵闹闹中用过早膳,他便到了公主府前衙政和殿,进行例行早会。
刚坐下,早已等候于此,着急忙慌的主簿冯济生便站起来,一脸焦灼的抱拳道:“殿下,少师,这几日又增加了数千灾民,现在灾民总数已经快有两万,除开老弱妇孺,光是壮劳力就有七八千人,田地房屋这些倒是都已解决,但铁器不够用了,至少有三成壮劳力现在是无器可用的状态,这没有工具,种植也好,狩猎渔猎也罢,只能干看着啊!”
长史杜凡景同样有事要报。
但见老冯如此着急,他便压下开口的欲望,站在旁边等着。
他刚回府,许多情况还没摸熟,虽然有所听闻,可具体如何操作,他作为长史又该从何处入手,到现在为止还毫无头绪,只能多听多看。
让他有些吃惊的是,老冯那样一个温润修养的汉子,这个把月就仿佛是在油锅里滚了一遭似的。
脾性变得急躁不说,人也消瘦了许多,皮肤黝黑,但双目却异常有神,看上去哪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整个一武夫!
姜小夭坐在主位,大眼睛忽闪着,不发一语。
艾宁宁远远地趴在她脚下,不敢靠得太近,怕引起她的恐惧。
此时姜小夭也无心思放在小屁股身上,早会是她学习师父处事手段的时间,只有需要她拍板的事,她才会说出自己的意见。
当然,基本都与师父‘不谋而合’。
孟浪秋听了,微微挑眉。
才三成壮劳力无事可做?
这比他预想中的情况,要好上一些。
不过,他还是凝眉问道:“匠作坊赶制不过来么?”
十几日前,他便做主,将城中几个铁匠铺收归公主府,又招纳了许多木工匠,负责一应铁器及其他器械匠造。
冯济生苦涩笑道:“人手足够,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库房的铁料已悉数投入使用,可根本不够用。”
前段时间从安家堡中借的物资,其中便有不少生铁。
可维持数千人尚可,上万人便有些难度,毕竟只是个小地主,囤积的铁料再多,也不可能做到上万人人手一把铁锄头。
真要如此,安家堡早就没了。
私下囤积大量盐铁等物,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老杜从西凉借来的铁料,我昨日便交付于匠作坊,但数量太少了,估计也就能打出一千左右的铁器,根本不够用!”杜凡景接着说道。
孟浪秋点点头,心中了然。
铁料物资,对于李天益将军来说,是最为看重的物资,毕竟他肩负着抵御北狼王庭的重任。
就算他敢出借,也不会给公主府借太多。
“好,我知道了,三日之内,此事我会解决。”孟浪秋点头,对冯济生保证道。
安家堡是不行了。
抽个时间找找看,下一家找谁借粮。
“少师辛苦。”冯济生一颗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一半,不过他并未退下,而是微皱着眉头,犹豫少顷,有些为难的再度开口道:“还有一事,少师……此事我不知该如何解决!”
孟浪秋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何事?”
这家伙一向是口直心快,此刻突然吞吞吐吐,做扭捏状,看来事情有些棘手。
“灾民越来越多,吃住这些问题都好解决,粮食能找人借,房子也可以山上伐木,可……人一多,便鱼蛇混杂,人心不定,这等事最为头疼。”冯济生一脸为难,皱着眉说道。
这件事已经困惑了他数日光景。
自从开了第七家村寨之后,他就隐隐发觉,有些不对劲。
灾民一多,勤劳者虽占大多数,但绝非人人都任劳任怨,每个村寨中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喜欢偷懒耍滑,连带着总是会影响一大片人。
还有一些暗怀鬼胎之辈从中作梗,宣扬一些与公主府作对的情绪和言语。
这种人最是难缠,流言一起,查无可查。
公主府本就人手不足,若还要分出一部分给灾民们做劝诫工作,更加捉襟见肘。
此等事最难解决,从古至今都不缺这种坏一锅粥的老鼠屎。
且,就算无此等人,结群而居,集体劳作,共同分配,这等制度之下,怠惰情绪必定蔓延,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吃住都好解决,而这人心,却是最难琢磨。
是以,冯济生也不好拿此事来打扰孟浪秋,这种事莫说是孟浪秋这样的小青年了,就算是国子监的夫子出面,在不杀人震慑的情况下,怕是都很难解决。
这个时代,对于统治者而言,要想凝聚民心,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杀人震慑。
见了血,那些细民自然老实,敬畏之心也由此而生。
听了冯济生的汇报,孟浪秋愣了愣,心下了然,旋即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
“少师……人心莫测,你怎还笑得出来!”见孟浪秋不语反倒发笑,冯济生顿觉有些气苦,有些恼怒的甩了甩手,赌气道。
堂堂公主府主簿,先不论其他,从官职品级上来说,比金阳县令都要高出半级,此刻六神无主之下,却显得这般小孩子气。
可想而知,这件事让冯济生有多头疼!
见他此状,姜小夭微微讶然,也是不明就里的看着自家师父。
作为真正的掌权者,姜小夭也很想知道,师父会如何解决这个最是棘手的问题。
天下将乱,人心思变,眼下灾民数以万计,要想将这股民心凝聚起来,绝非像前段时间那般,站在高台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便能将人唬住。
一旁的杜凡景,也是紧紧拧着眉头,心中思量对策。
可。
任凭他如何思量,在既不能杀人,亦无法做出更多有效承诺的限制条件下,想要解决此事,根本无从下手!
他自忖才智就算无法与国子监中那些夫子相比,但论一个‘足智多谋’还是绰绰有余。
但此事,确是将他难住!
不过相较于当局者迷的冯济生而言,杜凡景明显要理智许多。
见孟浪秋发笑,他踌躇一下,便好奇问道:“孟少师如此淡然,想必是已有对策?”
说罢,他又抱拳,动了动脚步,作揖道:“下官不解,还请少师解惑,此事该如何着手,方能完美解决?”
杜凡景看着孟浪秋,心中思忖,却始终不得要领。
他言谈间给孟浪秋下了个小小的圈套,完美解决,这完美二字可待商榷。
天下事,岂有尽善尽美之途?
况且这等关乎人心之事,就算至圣先师在世,也不可能做到人人信服!
“父亲,这招商大会究竟何意,毕竟公主府出面,去还是不去?”
堂下,一位二十来岁出头的青年,手里拿着红色帖子,微微皱眉,而后看着坐在主位的父亲问道。
他叫刘土坚,是金阳刘氏砖窑的少东家。
刘家所经营的刘氏砖窑,莫说是金阳城,便是整个安西州府来说,那也是颇有名气的。
刘氏砖窑所产出的砖块,质地坚硬,价格公道,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建屋造舍的首选,更是与官府有着大量合作。
在这个诸多砖窑已经维持不下去崩溃的时节,刘氏砖窑是西北之地为数不多,还能盈利的几家窑厂之一。
坐在主位,面色黝黑的那位中年,便是刘氏砖窑的掌舵人刘继业。
昨日收到公主府胥吏专程递上门的帖子,且言谈数语也曾提及,公主府有意在县城北面黑土坡新设一家砖厂,诚信邀请各大砖窑合作。
今日早上,他便将族中几位掌权人叫来,商谈此事。
“搞不懂这公主府是弄什么,前段时间还在筹粮,听说阖府自公主以下全员出动,筹粮借粮来安抚灾民,眼下这还未足一月,又要开什么砖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哎……”
下首,一位老人摇摇头,叹息道。
“不过听说这位孟府丞倒是有些能力,前日我还打听过,目下已经安顿了上万灾民,且将城西北黑水河流域那块肥美的土地开垦出来,让灾民耕种,自食其力,只是那边毗邻帽儿山,多有风险,怕是粮食产出,最终也只能便宜山匪啊!”又有人说道。
“这份心倒是值得肯定,昨日西凉镇军府李将军麾下派驻了一千多名兵士,若常驻于此,帽儿山轻易也不敢进犯,李将军之威,可不是一群山贼敢得罪的!”
“听说整个安西州府有十几万灾民,靠这点人力和借来的物资,真能安顿好?”
“乌县令那边我也曾打听过,说是朝廷并无拨款拨粮的意思,公主府全靠自给自足,若是做不到,怕是要被那群难民掀翻屋顶的!我觉得还是慎重考虑合作的事。”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所说之事与合作基本无关,都是在度量公主府的前途。
但公主府前途,便事关合作进行的根本。
刘家还算良善,前些时日公主府募捐,刘家是第一批出头捐粮捐物的。
但捐物是一回事,合作是另一回事。
这关系到刘家未来的发展之道,甚至是生存问题。
不可能仅凭着悲悯之心,便抛家舍业,跟在公主府身后蛮干。
若是亏本,那是要死人的!
最终,一直坐在主位未曾发言的刘继业摆摆手,一锤定音。
“罢了,你们所说我都清楚了,午时我亲自去看看,至于具体是否合作,容后再议,先看看公主府那边的想法和条件。”
……
晌午,县衙对面,同福酒楼。
二楼包间。
“诸位都是本县有头有脸的人物,本县这里便不做客套,捡要紧的跟大家说说。”
县令乌孔升站在包厢中间,看着包厢中的诸人,朗声而道。
包厢里人满为患,囊括了金阳县各行各业的魁首,以及各大家族的掌权人。
有些掌权人自恃身份,或是有事没有亲自前来,但也派了族中直系子弟参与。
这是由乌孔升召集的一次会面。
“昨日本县已收到临淄方面的飞鹰传书,书中命令我等,坚壁清野,禁止与公主府方便,特别是粮食布匹等物,切记不可流入公主府,本县一人之力尚不足行此事,诸位都是城中各业翘楚,还望与县府多行方便,严守此令。”
乌孔升对众人抱拳,态度恳切。
“何人所下的令,这般荒诞!那灾民怎么办?”
“就是,这什么鸟命令,不是拿人命当儿戏么?”
“为期多久?若一直维持下去,那我等生意还做不做?”
“朝廷争斗,何苦要牵连我等,我们这些都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再说,送上门的生意,岂有不做之理?”
“……”
乌孔升话音刚落,四周便接连响起了几道质疑。
尚有良知之人,内心对此举都颇为不屑。
逐利之商人,更是极力反对。
渐渐的,质疑越来越多,喧嚣尘上。
乌孔升眼角一阵猛跳,平日他尚能以县令之尊,压迫这群金阳城的上层人士,可今日面对众怒,他着实有些棘手。
而就在乌孔升额头冷汗直冒,即将扛不住的时候。
“都给我住口!”
忽的,只见正中一人站了起来,中气十足的大声一喝。
此人身穿玄色锦绣华服,四十余岁,生得阔背熊腰,腰间别着一柄尺余长的短剑,仅是剑鞘之上,便镶嵌着数颗华丽珠宝。
仅以此短剑,便足以证明其背后家族实力可见一斑。
他一出声,吵闹顿时止住,人群尽皆缄默不语,那几个良善之辈微微皱眉,但碍于此人的威慑,却也不敢再过多言语。
“都吵吵什么,乌县令既有吩咐示下,我等照做便是,各族各府平日没少让乌县令照顾,怎要我等做事之时,便如此推搪?”
说完之后,那人目光横扫,但凡目光与之所触者,皆低下头去。
或被恐吓,或被震慑。
接着,那人看向乌孔升,抱拳作揖,而后道:“乌县令,我郑家遵令而行!”
说罢,他目光再度一扫包厢,冷哼一声。
“吴家遵令。”
“孙氏粮行遵令。”
“锦绣绸缎行遵令。”
“赵家遵令。”
“刘氏遵令。”
“……”
在那郑姓中年眼神震慑之下,包厢里此起彼伏,尽皆俯首。
小小金阳城,看似只是大齐西北边境一座小城。放在整个齐国舆图而言,更是如同芝麻绿豆般毫不起眼。
可这座小城相较于周边其他县城而言,却要更加复杂。
大齐皇子皇女十数人,所封之地皆富饶之城,唯有姜小夭这位小公主,独封这边陲小城。
且不论公主府。
明面上,有朝廷派驻流官县令乌孔升,在此地经营了八年,官场势力根深蒂固。
暗地里,郑家立族金阳数百年,乃当地一霸,名望传遍整个大齐西北之地,就算放在安西州府而言,也是响当当的巨室大族,说是土皇帝都毫不为过。
郑家一言,可以左右金阳周边数座城池的民生经济,甚至是城池安危。
某种层面上来说,郑家权势,比之县令乌孔升而言,更加庞大。
而这说话的郑姓中年,便是郑家这一代的掌权人,郑晟元。
……
孟浪秋并不知道,一场针对公主府及灾民们的风暴即将上演。
在和小屁股吵吵闹闹中用过早膳,他便到了公主府前衙政和殿,进行例行早会。
刚坐下,早已等候于此,着急忙慌的主簿冯济生便站起来,一脸焦灼的抱拳道:“殿下,少师,这几日又增加了数千灾民,现在灾民总数已经快有两万,除开老弱妇孺,光是壮劳力就有七八千人,田地房屋这些倒是都已解决,但铁器不够用了,至少有三成壮劳力现在是无器可用的状态,这没有工具,种植也好,狩猎渔猎也罢,只能干看着啊!”
长史杜凡景同样有事要报。
但见老冯如此着急,他便压下开口的欲望,站在旁边等着。
他刚回府,许多情况还没摸熟,虽然有所听闻,可具体如何操作,他作为长史又该从何处入手,到现在为止还毫无头绪,只能多听多看。
让他有些吃惊的是,老冯那样一个温润修养的汉子,这个把月就仿佛是在油锅里滚了一遭似的。
脾性变得急躁不说,人也消瘦了许多,皮肤黝黑,但双目却异常有神,看上去哪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整个一武夫!
姜小夭坐在主位,大眼睛忽闪着,不发一语。
艾宁宁远远地趴在她脚下,不敢靠得太近,怕引起她的恐惧。
此时姜小夭也无心思放在小屁股身上,早会是她学习师父处事手段的时间,只有需要她拍板的事,她才会说出自己的意见。
当然,基本都与师父‘不谋而合’。
孟浪秋听了,微微挑眉。
才三成壮劳力无事可做?
这比他预想中的情况,要好上一些。
不过,他还是凝眉问道:“匠作坊赶制不过来么?”
十几日前,他便做主,将城中几个铁匠铺收归公主府,又招纳了许多木工匠,负责一应铁器及其他器械匠造。
冯济生苦涩笑道:“人手足够,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库房的铁料已悉数投入使用,可根本不够用。”
前段时间从安家堡中借的物资,其中便有不少生铁。
可维持数千人尚可,上万人便有些难度,毕竟只是个小地主,囤积的铁料再多,也不可能做到上万人人手一把铁锄头。
真要如此,安家堡早就没了。
私下囤积大量盐铁等物,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老杜从西凉借来的铁料,我昨日便交付于匠作坊,但数量太少了,估计也就能打出一千左右的铁器,根本不够用!”杜凡景接着说道。
孟浪秋点点头,心中了然。
铁料物资,对于李天益将军来说,是最为看重的物资,毕竟他肩负着抵御北狼王庭的重任。
就算他敢出借,也不会给公主府借太多。
“好,我知道了,三日之内,此事我会解决。”孟浪秋点头,对冯济生保证道。
安家堡是不行了。
抽个时间找找看,下一家找谁借粮。
“少师辛苦。”冯济生一颗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一半,不过他并未退下,而是微皱着眉头,犹豫少顷,有些为难的再度开口道:“还有一事,少师……此事我不知该如何解决!”
孟浪秋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何事?”
这家伙一向是口直心快,此刻突然吞吞吐吐,做扭捏状,看来事情有些棘手。
“灾民越来越多,吃住这些问题都好解决,粮食能找人借,房子也可以山上伐木,可……人一多,便鱼蛇混杂,人心不定,这等事最为头疼。”冯济生一脸为难,皱着眉说道。
这件事已经困惑了他数日光景。
自从开了第七家村寨之后,他就隐隐发觉,有些不对劲。
灾民一多,勤劳者虽占大多数,但绝非人人都任劳任怨,每个村寨中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喜欢偷懒耍滑,连带着总是会影响一大片人。
还有一些暗怀鬼胎之辈从中作梗,宣扬一些与公主府作对的情绪和言语。
这种人最是难缠,流言一起,查无可查。
公主府本就人手不足,若还要分出一部分给灾民们做劝诫工作,更加捉襟见肘。
此等事最难解决,从古至今都不缺这种坏一锅粥的老鼠屎。
且,就算无此等人,结群而居,集体劳作,共同分配,这等制度之下,怠惰情绪必定蔓延,这是无法避免的事。
吃住都好解决,而这人心,却是最难琢磨。
是以,冯济生也不好拿此事来打扰孟浪秋,这种事莫说是孟浪秋这样的小青年了,就算是国子监的夫子出面,在不杀人震慑的情况下,怕是都很难解决。
这个时代,对于统治者而言,要想凝聚民心,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杀人震慑。
见了血,那些细民自然老实,敬畏之心也由此而生。
听了冯济生的汇报,孟浪秋愣了愣,心下了然,旋即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
“少师……人心莫测,你怎还笑得出来!”见孟浪秋不语反倒发笑,冯济生顿觉有些气苦,有些恼怒的甩了甩手,赌气道。
堂堂公主府主簿,先不论其他,从官职品级上来说,比金阳县令都要高出半级,此刻六神无主之下,却显得这般小孩子气。
可想而知,这件事让冯济生有多头疼!
见他此状,姜小夭微微讶然,也是不明就里的看着自家师父。
作为真正的掌权者,姜小夭也很想知道,师父会如何解决这个最是棘手的问题。
天下将乱,人心思变,眼下灾民数以万计,要想将这股民心凝聚起来,绝非像前段时间那般,站在高台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便能将人唬住。
一旁的杜凡景,也是紧紧拧着眉头,心中思量对策。
可。
任凭他如何思量,在既不能杀人,亦无法做出更多有效承诺的限制条件下,想要解决此事,根本无从下手!
他自忖才智就算无法与国子监中那些夫子相比,但论一个‘足智多谋’还是绰绰有余。
但此事,确是将他难住!
不过相较于当局者迷的冯济生而言,杜凡景明显要理智许多。
见孟浪秋发笑,他踌躇一下,便好奇问道:“孟少师如此淡然,想必是已有对策?”
说罢,他又抱拳,动了动脚步,作揖道:“下官不解,还请少师解惑,此事该如何着手,方能完美解决?”
杜凡景看着孟浪秋,心中思忖,却始终不得要领。
他言谈间给孟浪秋下了个小小的圈套,完美解决,这完美二字可待商榷。
天下事,岂有尽善尽美之途?
况且这等关乎人心之事,就算至圣先师在世,也不可能做到人人信服!